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现就613名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中专男生心理问题的最常见症状依次为:冲动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忧郁倾向;而女生的则依次为: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和躯体症状,说明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症状有一定的差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桂林地区高中生心理卫生状况及个性特点,了解桂林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以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桂林地区6所中学的1159名高中生进行统一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1)桂林地区高中男生、女生SOM[男生(8.12±4.31)分;女生(8.71±4.42)分]、DEP[男生(10.48±3.09)分;女生(11.58±3.05)分]、ANX[男生(9.47±4.84)分;女生(9.31±4.51)分]、PSD[男生(8.36±3.45)分,女生(7.21±3.29)分]、UNR[男生(7.87±3.63)分,女生(7.12±3.45)分]和HMP[男生(8.96±3.21)分,女生(8.70±3.18)分]因子分以及男生的HYP因子分[(7.55±3.61)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男生PSD、HYP和UNR因子分均比女生高,SOM和DEP因子分低于女生.(2)市级中学高中生SOM、DEP、ANX、HYP、UNR和HMP分数低于县级中学;市级中学男生SOM、DEP、ANX、PSD、HYP、UNR和HMP因子分也比县级中学低;市级和县级中学男生SOM、DEP、ANX、PSD、UNR和HMP因子分均比常模高,县级中学男生HYP因子分也高于常模.市级中学女生SOM、DEP、ANX、HYP、UNR和HMP因子分均低于县级中学;市级中学女生除HYP因子分低于常模外,DEP、PSD和HMP因子分均比常模高;县级中学女生SOM、DEP、ANX、PSD、UNR和HMP因子分均高于常模.(3)男生SOM和DEP的T分低于女生,PSD、HYP和UNR的T分比女生高;市级中学男生和女生的T分正常比例均高于县级中学,T分>60和T分>70比例均比县级中学低,县级中学男生2个以上T分>70比例高于市级中学;男生T分正常比例低于女生,T分>60比例高于女生.结论 桂林地区高中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县级中学高中生,应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中专生心理健康SCL—90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对1 801 名中专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1) 中专生心理问题较成人、大学生和高中生多( P< 0000 1) ; (2) 男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 女生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P≤0019), 其它因子得分相同( P≥0115) ; (3)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四年级最差(P≤0001) ; (4) 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相同的. 提示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和性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特点.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AMQS)对重庆市的25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心理健康素质的适应、人际和个性等主要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2.97±0.41)分 vs(2.89±0.39)分,(2.92±0.40)分 vs(2.86±0.39)分,(3.00±0.37)分 vs(2.91±0.34)分,P<0.01];(2)在心理健康素质各维度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F=16.03,P<0.01),初一年级得分高于高一年级;(3)在心理健康素质的人际、动力系统和应付方式维度上,重点中学学生的得分高于普通中学学生的得分.结论 女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总体状况好于男生,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水平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5·12震后四川省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SCL - 90和自尊量表对342名医学院校中专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有29.82%的中专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比中国青年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家庭、个人关系密切,与自尊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应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目前有网络成瘾倾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人格特质,探讨影响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早期干预网络成瘾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台湾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问卷修订版(CIAS-R)、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某大学904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CIAS-R量表判断标准,其中27人(3.7%)被定义为网络成瘾倾向高的学生,称为高危险组,其他则为对照组.男生在CIAS-R量表上的得分[(35.3±9.7)分比女生(31.4±7.0)分]要高,并且差异有显著性(x2=74.649;P<0.01);高危险组在SAS、SDS、SCL-90上的得分[(47.4±9.8)分,(48.4±12.1)分,(184.8±72.5)分]与对照组得分[(40.1±6.7)分,(42.5±9.9)分,(133.0±34.2)分]差异有显著性(x2=-3.881,P<0.01;x2=-2.471,P<0.05;x2=-3.850,P<0.01);CIAS-R量表与其他几个量表的相关系数均差异有显著性;影响CIAS-R量表得分的主要因素是SAS总分(t=3.699,P<0.01)、SDS总分(t=2.356,P<0.05)、强迫因子(t=2.023,P<0.05)、焦虑因子(t=2.046,P<0.05)和敌对因子(t=2.669,P<0.01),回归系数分别为0.181,-0.113,0.196,-0.187,0.161.结论 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有网络成瘾倾向;高危险组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症状,焦虑、抑郁、心理健康状况的所有因子症状均比对照组严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受到众多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次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结果:A类(即问题学生)检出率为14.56%,B类(即需要关注学生)检出率为13.00%;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检出率为9.90%(任意一个因子分大于2).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还表明:普通高职新生与对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别不明显.高职男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民主式的教育方式氛围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其他教育方式下的高职生.本次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状况不容忽视,对高职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必要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笔者所在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SCL-90)表,随机抽样笔者所在城市两所重点中学12~18岁学生5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理问题检出率18.1%,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焦虑等.男女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CL-90中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敌对、偏执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98%与1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比较男、女学生之间心里健康问题的差异.结果:调查的10000名学生中,按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总分>160分或单项因子≥4分的标准,有23.47%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如男学生(P<0.05),但在有明显心理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和有心理危机方面,女学生和男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身心理.结论: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比例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心理预警和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建议学校与家庭加强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0.
1263名高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新生1263名,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测试。结果: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7.7%,其突出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和敌对等四个方面,男生多数因子分要高于女生,其中在人际关系、敌对和精神病性等三个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问题心理组”学生和正常心理组学生的16PF个性因素得分,除了恃强性、幻想性、世故性和创新性方面外,其余因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高职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男生的心理问题在总体上要多于女生,且表现有所不同;人格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艺术专业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的方式在浙江省绍兴市3所艺术学校中抽取468名学生,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逐一测查,以3个效度量表初步判定量表的有效性,以7个临床分量表评估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原始分值同全国常模比较,并转换为T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26份,回收率91.02%.男生各临床分量表原始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除疑心分量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女生精神病质分量表的原始分值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和兴奋状态分量表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余分量表均低于全国常模(P<0.01).艺术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兴奋状态(19.48%)、脱离现实(19.01%)和抑郁(15.02%).人格偏离(60≤T值<70)和病态人格(T值≥70)的检出率分别为44.37%和17.61%,其中,男生病态人格的检出率(31.2%)高于女生(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PHI检测中60≤T值<70和T值≥70的艺术类学生,学校应给予积极的心理健康监测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某校中职医护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教授翻译和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475名学生施测。结果 475名中职医护新生MHT量表总均分为(36.86±16.58)分,各内容量表得分为2.27~5.68分,其中恐怖倾向检出率最高,达52.63%,女生冲动倾向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母离异或失亲家庭学生敏感倾向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结论中职医护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应加强女生和父母离异或失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岁年龄段青年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问卷对某大学462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中有心理问题者检出率为17.97%;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男女差异,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男女生心理问题的构成各有特点,女生以自我成熟度低、自我控制力弱、疑心与嫉妒重为主要表现;男生则以自我控制力弱及冲动性紧张为主要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医药院校大一和大四本科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丹琳  朱良  杨寰 《医学争鸣》2008,29(8):705-707
目的:了解医药院校大一和大四年级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007级及2004级1171名医药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171名医药专业学生各因子分和总均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单项因子≥3检出率累计为33.5%;女生抑郁、恐怖因子分均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分均高于女生;四年级学生总均分和大部分因子分高于一年级学生.结论:医药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应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不同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高心理素质,帮助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与非网络成瘾人群的心理状况差别,为对网络成瘾人群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203名在校医学中专生进行包含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综合性问卷调查。结果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5或P<0.01),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分≥3分且均占该组总人数的5%以上。网络成瘾人群中男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非网络成瘾人群中女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或P<0.01)。对网络成瘾人群和非网络成瘾人群进行性别分层后比较,发现男生中网络成瘾人群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1),女生中网络成瘾人群仅敌对和精神病性2个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5)。结论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男生更容易受网络影响并产生较大心理问题,女生在校生群体心理问题较为普遍,应尽快加强对在校医学中专生的网络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设立长期开放的心理咨询机构,以促进其身心全面、良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专科生锻炼行为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相关性,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40名医学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锻炼行为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分别评定学生的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医学生锻炼行为总分均值高于3分,锻炼频率较高,但是每次锻炼时间较短;男生锻炼行为分值高于女生,男生参加锻炼多于女生;学生能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段。在锻炼项目上,医学生大多选择慢跑,选择传统养生项目的较少。②医学生心理健康9个因子得分均值都低于2分;男、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医学生的锻炼行为状况较好,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锻炼频率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七年制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重庆医科大学203名七年制医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七年制医学生阳性症状检出率为36.5%,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以及其他因子。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9%,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以及焦虑因子;男生与女生各因子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户口学生SCL-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城市户口学生(P<0.05);父母教养方式、睡眠状况、与同学朋友相处情况、学习压力是影响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加强。  相似文献   

18.
3 317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原工学院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3 317名大一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大学生Ⅰ类学生的检出率是2.4%.②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女生.③理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工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 ①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加强对Ⅰ、Ⅱ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②男生及工科学生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汪爱勤  王安辉  刘媛 《医学争鸣》2003,24(17):1621-1622
目的:评价参加军事医学综合演练期间学生的焦虑、抑郁及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某年参演的174名医疗专业本科生(A组:119名男生,B组:55名女生)和81名护理专业中专生(C组,均为女性)进行现况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独立完成.结果:11.8%-29.6%的参演学员有突出的心理症状,15.1%-34.6%的参演学员存在抑郁症状.C组参演学员的心理阳性症状、焦虑、抑郁评分较其他两组都高.结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等症状是影响不同层次参演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心理阳性症状.本科生中女性参演学员不及男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好.参演女性学员中医疗本科生较护理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  相似文献   

20.
王宗兵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2):100-102
目的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提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意见。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等4所高校的2 41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占23.78%。SCL-90中9项因子中有5项因子分均值高于全国常模;男生敌对因子分均值高于女生,抑郁因子分均值低于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均值理科生低于文科生。结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刻不容缓,并提出改善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