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胫骨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骨折后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胫前皮肤坏死、骨外露[1]。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使用有血运的胫前筋膜骨膜瓣在新鲜胫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39岁,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36例。1.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病人取仰卧位,行胫前切口,于切口外侧约2cm处纵行切开胫前肌筋膜,然后钝性分离至胫骨嵴,将胫前肌向外侧牵开,于胫骨外后缘以手术纵向切开骨膜,将之向内侧钝性剥离,形成由胫前、胫后动脉血管网和皮下血管供应的…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应用高位腔骨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远期疗效,对24例(29膝).进行平均10.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82.6%疗效优良或满意。疗效与年龄有关,理想的股胫角度(简称FTA)168°~172°。50岁以下,FTA为165°~175°多能获得满意以上结果。术式选用胫骨结节上楔形截骨抑或倒V截骨.应根据有无髌股关节炎而定。只要选择恰当.疗效与术式无关。本结论是治疗60岁以下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应首选高位胫骨截骨术。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7岁,农民,左小腿伤口不愈2年,3月来溃破处肿块隆起,渐增大。溃烂面5×4cm。活检为鳞癌Ⅰ级。1986年5月在硬膜外麻醉下切除胫前皮肤13×10cm,两侧深达深筋膜下、肌肉浅面,中央包括骨膜。见胫骨局部破坏灶,火山口状,凿去骨质,开窗约7×3.5cm,该处胫骨几切去前半。作小腿后正中切口,胫骨结节至内踝上5cm,显露腓肠内侧皮神经及小隐静脉。分开腓肠肌,暴露比目鱼肌,中线切开并游离肌的浅面及深面,将内侧半比目鱼肌游离后,切断下止点,经皮下引入胫前。肌瓣面积20×7cm 覆盖创面,部分填入胫骨髓腔。游离皮片植盖肌瓣。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皮片全部成活。石腊切片报告鳞癌Ⅰ级,四周切缘(一)。讨论近年较多应用皮瓣、肌瓣、肌皮瓣等覆盖  相似文献   

4.
盛路新  李垠 《江苏医药》2002,28(8):631-632
胫骨高位截骨术 (HTO)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997年 8月以来我们对 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予经胫骨结节外翻截骨术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3例 ,女 5例。年龄 5 3~ 6 3岁 ,平均 5 7岁。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术前负重位测量解剖轴股胫角 (FTA)184°~ 195° ,平均 186°。二、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选择原则 :年龄 <6 5岁 ,体重 <90kg ,日常生活中活动量较大 ,肌力良好 ,无下肢血管疾患 ,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 >90° ,过伸<5°。负重或行走时疼痛明显 ,休息后可缓解 …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1年 5月~ 1998年 6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8例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18例中 ,男 2例 ,女 16例 ,年龄 5 1~ 6 2岁 ,平均 5 5 7岁。本组患者均为膝内翻畸形 ,术前负重位测量胫骨角 94°~ 112°,平均 98°。股骨角 (LDFA) 85°~ 92° ,平均 87°,解剖轴股胫角 (FTA) 181°~ 183°,平均 182 6°。术后测量胫骨角 87°~ 91° ,平均 89° ;股骨角 85°~ 92° ,平均 87°;解剖轴股胫角 (FTA) 16 9°~ 172°,平均 170°。二、手术指证 :(1)膝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骨性关…  相似文献   

6.
<正>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在临床上为骨科常见病,且有部分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小腿内侧软组织损伤。常规骨折处完全皮肤切开,完全骨膜切开,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术,常发生骨折处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笔者自2000—01~2005-04采用不切开骨膜,只部分切开皮肤,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颈骨巨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国  赵飞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4):425-425
1 病例报告病人,男,2 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疼痛不适4个月余。查体:左大转部叩击痛( ) ,左髋关节活动时疼痛,髋关节活动尚可,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X线片示:左股骨头颈部外侧可见椭圆形界限清楚透亮区,约3 2cm×4 3cm大小,骨皮质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变薄,拟诊:左股骨头颈部骨囊肿。治疗:取左髋关节前外侧切口,依次切开皮下组织,并分离缝匠肌,凿取带缝匠肌蒂骼骨块约4 0cm×5 0cm大小备用,于髂前下棘处切断股直肌止点,向下翻转后显露关节囊,将关节囊作“ ”切开,显露股骨颈,于其外侧可见皮质变薄,用骨刀开窗约2 0cm×3 0cm大小,见有血…  相似文献   

8.
可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可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12例患者接受可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术。其中 ,类风湿性关节炎 7例 ,强直性脊柱炎 2例 ,膝关节结核、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感染各 1例。术前膝关节处于伸直位骨性强直畸形 5例 ,屈曲位挛缩畸形 6例。结果 伸直位强直病例 ,术中最大屈膝达到 4 5°~ 80°,但 1例发生髌腱胫骨止点处撕裂。屈曲位挛缩病例 ,均在术中达到膝关节完全伸直。术后随访时间平均 18 3个月 (6~ 2 7个月 ) ,膝关节平均屈曲活动度为83 5°(6 0°~ 135°) ,无伸直受限者。HSS评分平均为 81 5分 (72~ 89分 ) ,比术前提高了 4 8 1分。结论 可旋转铰链膝的设计基本符合膝关节的正常生理 ,近期随访效果优良。可旋转铰链膝主要适用于内、外侧副韧带已损坏 ,或关节内结构严重破坏 ,内外翻畸形大于 2 5° ,或有膝关节屈曲挛缩、伸直位强直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术和胫骨结节抬高术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膝踝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89例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胫骨高位截骨术,观察组给予胫骨结节抬高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膝踝关节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胫骨关节和踝关节内侧受力均显著降低,外侧受力显著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胫骨高位截骨术和胫骨结节抬高术均能够有效平衡患者膝踝关节的受力情况,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吴昌林 《贵州医药》2002,26(3):242-242
我院 1998年 1月开始采用半开放矩型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12例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2 5~ 6 4岁 ,平均 38岁。胫骨骨折部位 :中下 1/ 3段 8例 ,中段 4例。胫骨骨折类型 :横断 2例 ,斜形 4例 ,粉碎 6例 ,闭合 11例 ,开放 1例。受伤到手术时间 :2 4小时内 4例 ,1~ 10天 6例 ,2 1~ 4 0天 2例。1 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平卧位。在小腿胫骨结节两侧各作一长约 2cm切口 ,呈倒八字形 ,沿胫骨前缘向后推开骨膜 ,距胫骨前缘约 1cm处用 10mm骨凿作 4 5°斜切口 ,向胫…  相似文献   

11.
【病例】 男 ,3 4岁。因煤气中毒后倒在火炉旁致右小腿烧伤 15天入院。一般情况良好 ,右小腿可见一 2 5cm× 10cm烧伤创面 ,胫骨外露约 15cm× 2cm大小 ,呈灰白色 ,胫前肌组织大部分呈黑色坏死 ,界限清楚 ,痂下有少许脓性渗出。足背动脉搏动强 ,末梢血运好。X线检查示右胫骨皮质密度降低。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小腿烧伤创面清创 ,凿除坏死胫骨并切除周围坏死肌组织 ,左小腿内侧交腿筋膜皮瓣覆盖右侧外露胫骨 ,取大腿中厚皮片覆盖筋膜瓣蒂部及右小腿其余创面。切取的筋膜皮瓣大小为 2 0cm× 8cm ,蒂位于左胫骨内侧。术后双下肢交腿位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复杂距骨骨折脱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最佳手术方法。方法自1986年5月至2008年7月我院共收治复杂距骨骨折脱位58例,均属HawkinsⅡ、Ⅲ、Ⅳ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4组:A组行踝关节内侧或/和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共12例;B组行踝关节内侧或/和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外侧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共11例;C组行内踝或/和腓骨下端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外侧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共20例;D组行内踝或/和腓骨下端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内侧或内踝前动脉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共15例。根据AOFAS评分系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结果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3(2~10)年。各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58.3%、63.6%、90.0%、86.7%,总优良率为77.6%。A组骨不连2例,骨缺血性坏死7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B组骨缺血性坏死6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C组创伤性关节炎7例;D组骨缺血性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结论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术保留骨折部残存血运,重建骨折端血供,减少骨不连、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75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手术,根据评分时间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术后即刻进行评分,观察组45例术后12个月评定疗效,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2~18分,平均为(15.65±1.23)分,研究组HSS膝关节评分62~96分,平均约为(91.09±5.97)分;且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度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短肌腱移位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膜移位方式对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急性腕舟状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19~50岁,平均35.0岁,均为车祸致伤,其中有合并伤6例,病程1小时~7天,舟状骨结节部骨折2例,腰部骨折10例,4例伴有月骨周围脱位. 1.2治疗方法采用臂丛麻醉,腕掌侧切口,以舟状骨结节为中心,远端到拇指基底部,近端自桡侧屈腕肌桡侧向近端延伸3厘米,顺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保护桡动脉,切开屈腕肌鞘,把肌腱向尺侧牵拉,切开关节囊,剥离骨膜至骨折端,直视下,使骨折复位,由结节处用1.5mm钻头钻出隧道,1.9mm丝攻攻丝,测量深度,旋入Herbert螺钉,直到近端埋入骨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剖胸术后外侧切口加以改进 ,使其更方便实用。方法 切开皮肤、肌肉至肋骨表面 ,在该肋骨的上缘或下缘 1/ 5交界切开肋骨骨膜 ,用骨膜剥离器剥离该肋骨的上缘或下缘骨膜 ,在骨膜与肋骨分离后于肋骨内侧面切开壁层胸膜进入胸腔 ,不需结扎肋间血管 ,如骨膜渗血电凝止血即可 ,关胸腔时将缝线跨越该肋骨与被剥离下的骨膜刚好紧贴对合 ,并间断缝合。结果 术中均无术野暴露不良现象 ,4例在撑开胸腔对肋骨断裂。结论 保留肋骨经肋床后外侧切口具有术野显露良好 ,操作简单 ,创伤小 ,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2003年以来,应用肿胀麻醉小切口皮瓣修剪治疗腋臭患者共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17-32岁。其中3例为曾行激光或微波治疗后复发或无效患者。 术前剃除腋毛,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外展,掌心向上置于颅后。常规消毒铺巾,用美蓝标记出腋毛区域,取腋毛区中部,设计一与腋下皱襞平行的切口线,长约2-3cm。以含1:20万盐酸肾上腺素的0.5%利多卡因于规定范围内做局部浸润麻醉,使术区皮肤变白变硬,此时皮下组织间隙增大,毛细血管收缩,利于术中分离及减少出血。沿切口标记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皮下组织浅层以组织剪做钝、锐性分离,达到标记的剥离范围线稍外侧。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切口3至4块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后内侧柱的SchatzkerV、VI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形双切口,外侧1块3.5mm锁定钢板,内侧及后内侧2至3块3.5mm小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后内侧柱的SchatzkerV、VI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例,分析术后复位效果及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情况,评估手术临床疗效。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末次随访时复位无丢失,骨折均愈合,膝关节活动度0~135°,平均115°。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0%。结论 对于累及后内侧柱的SchatzkerV、VI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3至4块3.5mm钢板固定,可以获得有效固定,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颅骨骨膜瓣的临床应用,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报道。1992年我院应用颅骨骨膜瓣修复头皮严重撕脱伤2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女性,23岁。因头皮卷入机器中头皮全撕脱5小时,收住本院脑外科,经清创后,全头皮修整原位再植,8天后再植头皮坏死转入我科,在气管插管麻醉下清除坏死头皮,见颅顶部骨膜缺损,颅骨外露约8×6cm,从额部设计颅骨骨膜瓣约5×8cm,首先沿帽状腱膜下掀起头皮,按设计线切取逆转额部颅骨骨膜瓣140°,复盖颅骨裸区,取右大腿中厚皮打成网状,植于颅骨膜上,术后25天,全头植皮成活,创面愈合良好。例2,女性,35岁,因头面部碾挫伤3小时入院。入院后在全麻下行清创,术中见创面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约20×12cm,据颅骨外形,沿原创面向耳后设计25×10cm 头皮随意瓣,随意瓣的健侧沿切缘从帽状腱膜下分离5cm,将头皮瓣切开向创面推移后仍残留9×8cm  相似文献   

20.
剖腹切开前穹窿取胎术是剖腹产中的一种新术式,我院自1990年12月起先后开展3例此种术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例患者均为足月妊娠的初产妇,因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导致第二产程停滞。胎先露1例为+1,2例+2,胎心率150~160次/分。 2 手术方法①下腹横弧形切口:取耻骨联合上2cm,沿皮纹皱褶横弧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约12cm,“V”字形切开筋膜,纵行剪开腹白线,分离腹直肌。②钝性分离膀胱前脂肪组织,在膀胱顶上缘下1.5cm横行打开并充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