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57例脑血栓形成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脑血栓形成组和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进脑血栓形成组亦高于脑出血组。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是急性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早期溶栓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重组链激酶溶栓,分别于溶栓开始前,溶栓治疗后3小时采血样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异常。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各项血液流变指标均明显改善,尤以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刚性指数为著。结论、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方面,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异常指标,对缩小梗塞面积,恢复心肌灌注,减少并发症,防止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梗塞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湛江市男女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点。方法 常规检测脑血栓形成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男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EPT、K值、ESR、ηb、ηp、FAD、L、MW、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女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FIB、FAD、L、MW、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湛江市男女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特征基本一致 ,但引起的原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等方面的变化及与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有关体质分类标准分为气虚组25例、痰湿组40例、阴虚组15例,并设正常组70例,进行血液流变性、甲皱微循环、眼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结果: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甲皱、眼结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正常组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尤以痰湿组为显著。结论:痰湿质脑血栓患者微循环障碍较气虚质、阴虚质明显。提示脑血栓患者体质类型以痰湿夹瘀为多,在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对其体质类型的辨析,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应注意化痰利湿和补气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内溶栓治疗16例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沈敏海  林锦祥 《新医学》1997,28(12):636-637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分析16例急性脑血栓形成进行颈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结果:7例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2例无变化,2例恶化。结论:本疗法早期进行对急性脑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脑梗死亦称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急性脑缺血和脑组织坏死。溶栓治疗是应用药物溶解已形成血栓并使其血管再通的一种疗法,我科采用尿激酶早期溶栓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42例,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降纤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用降纤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 :应用力源精纯溶栓酶静脉滴注治疗脑血栓形成 5 0例。结果 :总有效率 90 %。结论 :加强用药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护理 ,脑血栓形成患者康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王九姣 《护理与康复》2004,3(3):166-167
对脑血栓形成患者开展早期溶栓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部分老年患者因高龄行动不便或症状不典型导致确诊延迟时不适于溶栓治疗。本院干部病房采用改良型血液稀释综合疗法治疗高龄脑血栓形成患者4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30例男性吸烟脑梗塞患者血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吸烟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常规检测脑血栓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吸烟脑血栓患者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脑血流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脑血流量呈负相关。结论:吸烟是导致脑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戒烟能降低脑血栓的发病率,也是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动态监测D-二聚体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溶栓治疗D-二聚体水平以评估疗效的观察及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对26例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和对照组20例测定其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血栓形成康复期轻度高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推测新鲜血栓形成,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评估脑血管新鲜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脑梗死治疗,尤其在溶栓治疗中,动态检测D-二聚体含量对脑梗死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监测溶栓药物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血栓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脑血栓患者作对照研究,随机抽取43例作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分析两组神经功能、凝血指标,对比疗效,探讨尿激酶溶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IL-6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三项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hs-CRP、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脑血栓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减少炎性因子表达,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脉冲磁场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脉冲磁场联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给予脉冲磁场联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18例给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通过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患肢肿胀程度变化评定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患肢肿胀程度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脉冲磁场联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组疗效改善较单纯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组更为显著.结论 脉冲磁场联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优于单纯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582-8583
急性脑梗死系脑血液供应的动脉闭塞,使其脑组织缺血缺氧,随时间延长使脑细胞变性和坏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其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现将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睿智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083-1084
目的 研究脑血栓形成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95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糖升高组45例,血糖正常组50例。探讨血糖水平与急性期脑缺血损害程度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高血糖水平使脑缺血损害范围增大,血糖水平愈高,病情愈重,病死率愈高。结论 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估计脑血栓形成范围的重要参数,若血糖〉11.1mmoL/L,提示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广,病情严重,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查客观评价脑血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方法通过100例脑血栓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血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查对于脑血栓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脉冲磁场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脉冲磁场联合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联合组20例及对照组18例,均给予静脉注射尿激酶50万u,每天1次,3 d后改为25万u,共治疗7 d,并辅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及口服阿司匹林,联合组同时联合脉冲磁场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患肢肿胀程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7~14 d后,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患肢肿胀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表现更显著。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尿激酶治疗的同时联合脉冲磁场治疗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判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寻找溶栓疗效判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用ELISA法定量检测21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患者不同时间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溶栓后1小时、6小时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和溶栓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0.05)。24小时下降至溶栓前水平,48小时和治疗前比明显下降,和溶栓前比较有极显著性(P=0.001)。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与  相似文献   

18.
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择120例UAP患者,依照随机分组方法,按1:1比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力源精纯溶栓酶静滴。观察2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和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分别为93.33%和88.33%,对照组分别为70.00%和68.33%,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力源精纯 溶栓性酶具有改善UAP血液流学特性的作用,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后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者60例,开展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处理,常规静脉溶栓方案者30例为对照组,静脉溶栓后予丁苯酞序贯治疗方案者30例为试验组,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神经损伤标志物、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功能缺损标志物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予丁苯酞序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在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可有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