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对脑脊液淋巴瘤细胞内质网进行立体、动态、定量研究。方法:将所观察脑脊液细胞分为正常淋巴细胞组、淋巴瘤细胞组,内质网以荧光探针DiOC6(3)标记后,得到内质网的断层扫描图像、荧光强度地形立体分布图并且定量测量内质网的荧光强度值。结果:与正常淋巴细胞相比,淋巴瘤细胞内质网空间立体分布有明显差别,平均荧光值明显增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对脑脊液淋巴白血病细胞线粒体进行立体、动态、定量研究.方法将所观察的脑脊液细胞分为正常淋巴细胞组、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组、鞘膜内注射治疗后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组.以线粒体荧光探针Mitotracker Green FM标记后,得到线粒体的断层扫描图像、荧光强度地形立体分布图,定量测量线粒体的荧光强度值.结果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357.13 60.99)与正常淋巴细胞(269.38 5 6.11)、鞘膜内注射治疗后淋巴白血病细胞(317.41 57.57)相比,平均荧光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线粒体空间立体分布有明显差别.结论采用CLSM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白血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细胞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脊液白血病淋巴细胞脑鞘注治疗前后细胞内DNA、RNA相对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SCM)对1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550个白血病淋巴细胞和鞘注治疗后脑脊液中380个白血病淋巴细胞内DNA、RNA相对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同时用荧光强度地形分布图像表示,并与正常脑脊液中小淋巴细胞内DNA、RNA相对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脑脊液白血病巴细胞内DNA、RNA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鞘注治疗后细胞内DNA、RNA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三者DNA、RNA荧光强度地形分布立体图像也存在着显著的判别;治疗前似圆柱菜,其顶部显强白色荧光,连成一片,完整无损,治疗后呈锯齿状,顶部显白色荧光,较治疗前弱,山峰较多,分散,连连;对照组似圆锥形,顶部显白荧光。结论:利用LSCM对脑脊液白血病淋巴细胞内DNARNA相对含量的定量分析可为CNLL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化疗药物的筛选、疗效评价,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脊液中白血病淋巴细胞及鞘注治疗后细胞的立体形态特征。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对15例争性淋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550个白血病淋巴细胞和鞘注治疗后脑脊液中380个白血病淋巴细胞进行断层扫描和三维立体成像观察,并与正常脑脊液中淋巴细胞进行对比。结果:脑脊液中白血病淋巴细胞的胞体明显增大,核完整,呈桔黄色荧光,胞质呈火红荧光。鞘内注射治疗后脑脊液中白血病淋巴细胞胞体缩小,不规则,胞核不完整,有断裂、缺损。而正常淋巴细胞胞体较小,呈圆形,核比例大,胞浆量少,核呈绿色荧光,胞质呈弱绿色荧光。结论:LSCM可为CNLL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化疗药物的筛选、疗效评价、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马云涛  范学文  赵巍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6):513-515,F0002
目的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对胸水中肺癌细胞内质网、细胞核进行平面、立体、动态、荧光含量研究,为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细胞分化程度、来源和功能状态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将标本分为肺癌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荧光探针DioC6(3)标记内质网、DAPI标记细胞核,得到内质网断层扫描图像、荧光强度地形立体分布图及细胞核荧光扫描图,并定量测量内质网、细胞核的荧光强度值。结果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内质网及细胞核空间立体分布均有明显差别,平均荧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核荧光强度与核周长、核面积呈正相关。结论 LSCM技术对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细胞分化程度、来源和功能状态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玻片离心法对79例白血病患者CSF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脑脊液检查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18例(53%)有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1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9例(47%)找到原始粒及幼稚粒细胞,两者53例总的阳性率为51%(27/53);26例淋巴瘤中19例(73%)发现淋巴瘤细胞。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白血病、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7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68例。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其他各种红细胞参数。结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正常对照组为12.86±0.77,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前组为17.32±2.0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DW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规则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为14.38±1.92,与化疗前组相比RDW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红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变化,化疗缓解后RDW值明显改善,对判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是否缓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应用Cytospin4细胞离心涂片机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合并脑膜白血病。方法:将142例符合纳入病历标准的患者脑脊液适量成份涂片、染色、镜检。结果:142例脑脊液中仅有10份在化疗后为阳性。结论:用Cytospin4细胞离心涂片机即使脑脊液中细胞数正常,也可找到原、幼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下降(P<0.05),CD8 细胞略升高(P>0.05)。化疗后12例取得完全缓解,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低于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CD54)在恶性血液病的表达。【方法】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1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5例多发性骨髓瘤 ,2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 16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表达CD54。【结果】①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外 ,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表达低于正常人。②CD54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 )表达高于在其它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达 ,在T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明显低于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③高白细胞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脾肿大者表达水平下降 (P <0 0 5 )。④CD54的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组明显高于未缓解组 ,P <0 0 1。随着病情缓解CD54表达可升至正常范围。【结论】不同的恶性血液病 ,黏附分子CD54表达不同 ,并与细胞类型、临床特征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中未折叠蛋白应答在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将hLE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A、B、C、D组,分别用0、1、2、5、10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用细胞24h,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刺激后细胞中活性氧产物(ROS);应用GSH试剂盒检测刺激后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刺激后细胞中的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Hcy刺激晶体上皮细胞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其中5mmol/L,10mmol/L Hcy可使细胞活性下降48.3%,5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能诱导细胞的明显凋亡;与对照组相比,C、D组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GSH含量减少, GRP78和Caspase-12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高浓度的内质网刺激因子可刺激晶体上皮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并通过未折叠蛋白应答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产生白内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株抗人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杂交瘤MAb7.方法:用人肝癌组织细胞悬液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ABC染色法筛选单克隆抗体,APAAP法鉴定髓细胞特征。结果:抗体亚类为小鼠IgGl,相应抗原经亲和层析纯化,Mr60000.免疫组化染色,在石蜡切片的组织中和在血片及骨髓涂片中单核巨噬细胞和成熟的中性粒细胞阳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及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阳性,而上皮、内皮、网状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其它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均为阴性.结论:MAb7在研究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免疫功能及病理分型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设计合成4-苯基丁酸(PBA)类似物并探究其对PC12细胞内质网应激(ERS)和过度自噬的双重抑制作用。方法:以PBA为母核,设计合成了11个PBA类似物(A1-A11),通过1H NMR、13C NMR、MS确证化学结构,采用MTT法分析化合物A1-A11对毒胡萝卜素(TG)诱导的PC12细胞ERS损伤模型和H2O2诱导的PC12细胞过度自噬损伤模型中细胞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S的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自噬标志蛋白LC3 II/I和Beclin-1表达水平。结果:共合成了11 个PBA类似物,其中A3、A7、A9-A11为新化合物。MTT法结果表明,PBA类似物A1对TG诱导的ERS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P <0.05)。A1、A2、A4 和A6-A10对H2O2诱导的过度自噬损伤细胞均有良好的保护活性(P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1能显著抑制ERS标志性蛋白GRP78、自噬标志性蛋白LC3 II/I和Beclin-1 的表达水平(P <0.05)。结论:与PBA相比,设计合成的化合物A1对ERS和过度自噬的损伤细胞具有最强的双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过氯酸—考马氏亮蓝比色法对114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清及尿液酸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病人血清及尿液酸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血液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酸溶性蛋白含量与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幼稚细胞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r=0.5571,P<0.01);各类白血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酸溶性蛋白含量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低(t=4.150,P<0.01).提示血清和尿液酸溶性蛋白测定对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性血液病、白血病的类型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肺心病组)和80名同期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进行HRV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心病组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窦性心搏平均值的标准差、相邻窦性心搏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个数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肺心病组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病人的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窦性心搏平均值的标准差、相邻窦性心搏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个数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RV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抑制特发性肺纤维化病理进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为模型,以TGF-β1抑制剂为阳性对照,筛选补肾益肺消癥方两种浓度冻干粉干预细胞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SP-C、α平滑肌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