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临床效果,评价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一2010年9月43例采用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患者有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的21例,有室间隔缺损(VSD)封堵的13例,有房间隔缺损(ASD)封堵的9例。结果43例采用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的21例,封堵成功19例,成功率90.5%;室间隔缺损(VSD)封堵的13例,封堵成功12例,成功率92.3%;房间隔缺损(ASD)封堵的9例,封堵成功9例,成功率100%。结论在导管介入术后,随访1~3个月,未发现复发患者,患者对疗效满意结论导管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成熟,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高效、安全、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自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共有1077例先心病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17例并发症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7例先心病患者介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8% (17/1077),无死亡病例.房间隔缺损(ASD)组共3例出现并发症,占了ASD组的0.99%( 3/303);动脉导管未闭(PDA)组共3例出现并发症占了PDA组的0.97% (3/310);室间隔缺损组(VSD)组共11例出现并发症,占了VSD组的2.61%( 11/421),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PBPV)组未见并发症,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或介入处理.结论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尤以VSD封堵术发生率最高.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低,术前应进行充分沟通,术后应作严格随访,尤其警惕部分介入治疗术后迟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和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来66例3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施行了介入封堵术的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8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36例。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6例并发症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常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其中:室间隔缺损发生3例;房间隔缺损发生3例;动脉导管未闭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并发症不容忽视,尤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um defects,ASD)封堵后残余漏再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8月至2012年3月,9例PDA介入手术后残余漏患者,2例ASD介入手术后残余漏患者,术后随访发现封堵器械的分流,11例患者再次行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及长期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随访。结果 9例PDA及2例ASD患者中,8例再次置入蘑菇封堵器,3例弹簧圈,术后复查超声6例无残余分流;5例术后即刻存在少量残余分流,3例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消失,2例PDA患者置入弹簧圈后短期溶血,1例经内科治疗后好转,1例行外科急诊手术。结论先天性心脏病PDA、ASD介入治疗后出现残余漏行介入封堵的处理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TTE观察97例房间隔缺损(ASD)、84例室间隔缺损(VSD)及7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经介入封堵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在介入封堵术前选择病例、术中引导和监测封堵器释放全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256例先心病患者除5例ASD外其余均封堵成功,术后1周~6月超声随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TTE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霖  黄创  郭鹏  陈艺钊  林文培 《山东医药》2011,51(45):70-71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CH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封堵成功42例,成功率97.7%。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因其未闭动脉导管较大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未行封堵术;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半小时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置入临时起搏器于术后1 d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治疗CHD疗效好,成功率高,价格低廉,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分析其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共施行0~14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436例,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13例,室间隔缺损83例,动脉导管未闭139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均采用Amplatzer法。结果全组患儿无手术死亡病例,封堵成功423例(97.4%),房间隔缺损组、室间隔缺损组和动脉导管未闭组的成功封堵率分别为97.7%(208/213),94.0%(79/83),98.6%(137/139)。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15.2%)。全组门诊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片随访3-36个月,无残余分流、死亡及严重心脏事件。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安全、可靠、成功率高,部分患者可替代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79例3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封堵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82例(PDO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56例(ASO组);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51例(VSO组)。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10例严重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9%(10/179),其中PDO为2.44%(2/82);ASO组为10.71%(6/56);VSO组为3.92%(2/51)。紧急手术率为1.12%(2/179)。结论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而有效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尤以ASD封堵术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以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最常见。随着介入治疗的进展,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它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2003年3月-2004年10月完成了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18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先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封堵术后残余漏患者于原封堵器内再封堵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2~2005年行介入封堵的431例先心病患者中,术后发生大量残余漏的共3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均为女性,该3例患者使用的均为早期产的国产封堵器,第1次介入封堵术均成功;术后2年封堵器内有大量残余漏。3例全部再次用国产封堵器封堵的方法处理残余漏。结果:3例均于原封堵器内再置入1枚国产封堵器,成功封堵残余漏。随访6个月~1年,再无残余分流。结论:先心病PDA、ASD介入封堵术后封堵器内大量残余漏患者,采用原封堵器内再封堵这种残余漏处理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20例患者,术前由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PMVSD,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位置、直径、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MVSD,术后3d、3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VSD病人成功置入Amplatzer封堵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显示即刻完全堵闭。术后出现溶血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对症治疗后消失。分别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超声心动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19例完全闭合,仅1例残余分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18例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DA24例,ASD48例,VSD46例)均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ASD和VSD。结果:全组封堵成功率98.3%,所有封堵成功的患者均于术后24h、7d、1月和3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是治疗PDA、ASD和VSD的一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皮介入封堵术是大部分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治疗的首选术式。但是对于一些特别的病例,如妊娠合并先心病,射线与对比剂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仍然不可忽略。本文报道1例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单纯超声引导下行经皮封堵术治疗妊娠25周合并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0”辐射治疗,呵护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在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2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分别提示ASD合并VSD和鲁登巴赫综合征(Lutembacher’s syndrome)。ASD均为继发孔型,其延伸直径分别为18 mm与20 mm, VSD为膜周部室缺(PMVSD),直径3.5mm,术前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1.0cm2。分别先行VSD封堵后再行ASD封堵及先行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再行ASD封堵术。结果:2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封堵治疗成功。病例一术后出现短时间的室性自主心律、房颤及束支阻滞,经地塞米松治疗后5 d恢复正常。未见有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同样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5月施行的39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例、房间隔缺损(ASD)1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8例.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进行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结果 手术即刻成功38例,总成功率为97%.1例ASD封堵器固定不良,放弃封堵,转外科开胸修补,1例ASD少量残余分流在近期随访观察中消失.术后随访3~48个月,无严重不良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心病避免了开胸创伤大、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等高风险因素,操作简单,封堵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安全性大,患者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有507例先心病患者施行介入治疗。将其中发生的需经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结果:507例先心病患者中发生封堵伞脱落5例。介入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封堵伞脱落总发生率为1.0%(5/507),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的并发症为封堵伞脱落4例,0.1%(4/276);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组,封堵伞脱落1例:为33.3%(1/3)。紧急开胸手术占1.0%(5/507)。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应警惕封堵伞脱落,一经确诊,需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观察介入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60例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96.97%。4例患者术后分别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脑栓塞及三尖瓣腱索断裂,并发症发生率为2.42%。结论经临床观察与随访结果表明,介入封堵术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在使用前,应予以风险评估,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初步疗效。方法:8例患者经胸超声(TTE)证实为VSD,并在透视和TTE下置入封堵器,术后即刻、24h,经胸超声,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选用2~14mm封堵器,成功封堵VSD孔,术中、术后未发现任何并发症,术后即刻、24h无残余分流和再通。结论: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VSD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其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院实施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3例的资料,男98例,女115例;年龄2~68岁,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78例,室间隔缺损(VSD)38例,房间隔缺损(ASD)82例,肺动脉瓣狭窄(PS)15例;手术采用经皮穿刺股静脉和/或股动脉的方法,术前和术后进行左、右导管造影检查。结果:技术成功率达98.59%(210/213),并发症发生率为1.41%(3/213),封堵成功患者术后复查随访,原有杂音均消失或者明显减弱,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明显分流。结论:利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特点,开辟了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分为继发孔型、原发孔型和静脉窦型.外科手术关闭ASD是标准治疗方法,尤其是原发孔型ASD.近40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继发孔型ASD成为安全有效的手段.研究显示介入治疗儿童和成年ASD有良好的中远期疗效.由于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已经治疗,老年时期未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以ASD为主.然而老年ASD患者由于自身情况的复杂性,老年期经导管介入关闭ASD具有特殊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