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外照射摆位误差分析及改进建议林承光苏建新林刘文作者单位:510060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是治疗鼻咽癌首选方法,整个放疗计划要分几十次实施,因此每次治疗摆位正确与否对疗效影响甚大。作者就鼻咽癌外照射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1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程中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早期患者15例,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按原始计划标志点摆位,利用机载KV-CBCT扫描获取摆位误差,每周计算所有患者在三维方向和水平面旋转摆位误差平均值、标准差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摆位误差随疗程进行的变化情况;探讨体重指数(BMI)和体重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患者在腹背、头脚、左右3个坐标轴和水平面旋转的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0.1833 cm、-0.0322 cm、0.0967 cm和-0.8333°。随疗程进行摆位中心点向腹侧移位,BMI≥25患者在左右方向及水平面旋转的系统误差较BMI〈25患者明显;患者体重下降会引起摆位中心点往腹侧偏移和水平面逆时针旋转。结论 BMI≥25鼻咽癌IMRT患者有必要进行自适应放疗;放疗疗程中体重减少超过7.10%时,需要调整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3.
IMRT作为鼻咽癌首选治疗方式,其对肿瘤定位、治疗计划设计和治疗实施都有很高的精度要求。摆位误差是放疗过程中影响精确放疗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分析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法下鼻咽癌患者群体摆位误差大小及分布情况,探讨鼻咽癌患者更为合理的体位固定方法,可为临床放疗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的定位方法保证鼻咽癌放疗摆位的精确性。方法鼻咽癌放疗定位和摆位时,使用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体位,注意体表轮廓处的体膜成型,增加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定位。放疗最初3次以及之后每周1次用OBI系统验证摆位误差。结果 全部病例的摆位误差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26、0.36、0.35 mm和0.97、1.16、1.11 mm,3个方向上摆位误差≤2 mm的概率分别为99.7%、98.0%、100%。结论 采用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的定位方法可以保证鼻咽癌放疗摆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病人在放疗中的误差情况及技术员在摆位重复性及摆位误差范围,确定CTV与胛V间扩边大小。方法:选择鼻咽癌(NPC)采用IMRT治疗的患者50名,利用EPID验证系统进行每周一次机下误差验证,共300次摆位,获得600张机下验证片,并通过iViewGT系统下验证片与PLATO.PTSV2.6.4系统下重建所得的DRR片进行对照得出综合误差。结果:综合摆位误差范围0—4mm;1mm以内占55%,2mm以内占89%,3mm以内占98%,3mm以上2%。结论:鼻咽癌放疗摆位误差基本可以控制在3mm以内,CTV与PTV扩边范围至少3mm,符合我院NPC照射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鼻咽癌常规放疗摆位与面模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方法:随机选择8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鼻咽癌耳前野放疗患者,与同期采用面模固定仿适形挡铅等中心摆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体位移动变化进行测量、比较。结果:头垫软枕摆位常规放疗者出现体位移动,患者不自主移动发生率为15%,最大移动距离为±7mm,由于操作者目测位不准造成误差率为30%,最大移动距离为±8mm;面模固定仿适形挡船等中心摆位放疗者,体位移动发生率<2%,移动距离<2mm。结论:鼻咽癌放疗计划实施中,面模固定摆位能获得较好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放疗摆位重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病人在放疗中的误差情况及技术员在摆位重复性及摆位误差范围,确定CTV与PTV间扩边大小.方法:选择鼻咽癌(NPC)采用IMRT治疗的患者50名,利用EPID验证系统进行每周一次机下误差验证,共300次摆位,获得600张机下验证片,并通过iViewGT系统下验证片与PLATO.PTSV2.6.4系统下重建所得的DRR片进行对照得出综合误差.结果:综合摆位误差范围0-4mm;1mm以内占55%, 2mm以内占89%,3mm以内占98%,3mm以上2%.结论:鼻咽癌放疗摆位误差基本可以控制在3mm以内,CTV与PTV扩边范围至少3mm,符合我院NPC照射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主要采用调强放疗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进行治疗. 调强放疗技术对临床摆位的精度和重复性要求苛刻,摆位精度直接影响照射剂量和放疗效果. 早期鼻咽癌放疗常采用头颈肩大面罩进行体位固定,然而临床运用发现部分患者摆位误差仍然较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种固定方式进行改良. 本文利用CBCT研究鼻咽癌放疗常规头枕结合头颈肩大面罩、发泡剂泡沫垫结合头颈肩大面罩和泡沫塑形枕结合头颈肩大面罩3种体位固定方式的临床摆位误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瑞典医科达Synergy图像引导医用直线加速器自带系统对鼻咽癌患者摆位误差进行测量,探讨不同配准条件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运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对2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扫描,借助X线容积成像(XVI)系统比较骨性摆位误差[骨性(T)]与骨性摆位误差+旋转误差[骨性(T+R)]配准条件下鼻咽癌患者的摆位误差,并进行分析。结果骨性(T)与骨性(T+R)配准方式在左右方向X轴摆位误差分别为(0.01±0.18) cm、(-0.04±0.18)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脚方向Y轴、背腹方向Z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性(T+R)配准条件下,X、Y、Z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1.01±1.12)°、(-1.11±1.32)°、(-0.46±1.33)°。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应用XVI时骨性(T+R)配准更准确,对摆位误差偏移方向的旋转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其原因需引起重视,有助于放疗的准确实施。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用电子射野图像器件(EPID)拍摄的射野片研究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方法]比较8例接受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的数字重建影像(DRR)和EPID图像,得到各个骨性标志间各个方向的偏差,分别以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最大偏差代表该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范围是-5mm到5.5mm,平均值是(-0.87±1.3)mm,(-0.28±1.5)mm和(-0.55±1.6)mm,大于2mm的误差分别占17.3%、14.3%和17.3%,且各次治疗的摆位误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的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且各次治疗间也没有显著差异,首次治疗时拍摄射野片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咽癌强调放疗的摆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33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摆位,期间充分考虑患者精神因素、年龄、医嘱等摆位的影响因素,正确指导病人配合放疗.结果:正确的摆位保证了放疗顺利完成,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结论:正确摆位对提高病人疗效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该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50例,在放疗前1天和放疗4周后测量患者体质量变化情况,分别在放疗前后对头颈区域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以获取患者的位置偏移数据,包括患者的头脚位(head pin,LNG)、左右位(lateral,LAT)和背腹位(dorsoventral,VRT)3个方向,通过相应CBCT图像采集计算出患者的摆位误差,判断放疗定位是否准确,合理计划放疗方案,分析其与实际检测的摆位误差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放疗前患者体质量平均为(53.27±3.79) kg,放疗4周后平均体质量为(49.37±3.29) kg,放疗后体质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方向的系统误差LNG、LAT和VRT检测结果分别为2.6、2.0和3.2 mm,随机误差分别为2.9、2.0和3.8 mm,以BMI=24为临界值,其中BMI≥24 kg/m2组在三维方向及水平面旋转摆位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80±0.35)、(2.30±0.17)和(3.90±0.42) mm,BMI<24 kg/m2组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30±0.12)、(1.90±0.22)和(3.00±0.67) mm,两组间LNG、LAT和VRT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结果比较中LNG、LAT和VRT与BMI也不存在相关性(P>0.05)。可见BMI≥24 kg/m2组患者的摆位误差较高,降低患者BMI会使三维摆位中心位置点向腹侧偏移和水平面逆向偏角度位移。结论:鼻咽癌患者经放疗时BMI与摆位误差无相关性,升高或降低不会使放疗适应性改变,而放疗引起患者体质量降低,进而使摆位误差与放疗剂量分布、疗效呈现相关性,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放疗方案,为精准摆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精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鼻咽癌常规放疗摆位与面模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方法 :随机选择 8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鼻咽癌耳前野放疗患者 ,与同期采用面模固定仿适形挡铅等中心摆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 6 0例 ,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体位移动变化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头垫软枕摆位常规放疗者出现体位移动 ,患者不自主移动发生率为 15 % ,最大移动距离为± 7mm ,由于操作者目测位不准造成误差率为 30 % ,最大移动距离为±8mm ;面模固定仿适形挡船等中心摆位放疗者 ,体位移动发生率 <2 % ,移动距离 <2mm。结论 :鼻咽癌放疗计划实施中 ,面模固定摆位能获得较好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进行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的摆位误差分析。方法:对2010-03-01-2011-12-30我院21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鼻咽癌IMRT患者采用CBCT分别在每周首次治疗摆位后、在线校正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扫描,通过医科达XVI软件进行图像匹配,获取线性方向(X、Y和Z)摆位误差。结果:21例患者共进行了113次CBCT扫描。每周首次治疗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摆位点位移分别为(0.83±0.32)、(1.32±0.46)和(0.94±0.45)mm。采用在线纠正后,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摆位点位移分别为(0.45±0.32)、(0.52±0.46)和(0.53±0.45)mm,纠正后的X(t=3.546,P<0.001)、Y(t=3.463,P<0.001)和Z(t=2.954,P=0.005)三维方向摆位误差明显小于纠正前的摆位误差。与校正后相比,治疗后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点位移分别为(0.55±0.36)、(0.62±0.34)和(0.58±0.37)mm。结论:采用CBCT对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在IMRT中进行校正可以减少治疗中分次间的摆位误差,而分次治疗内的治疗摆位误差虽然较小,但在设计时PTV的摆位扩边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EPID对鼻咽癌IMRT随机摆位误差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过程中进行随机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2月随机抽取鼻咽癌IMRT患者96例,应用EPID在放疗过程中每周拍摄正侧位一次,共拍摄1016张。放疗前先采集CT定位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片为参考图像,与治疗过程中实时采集的验证图像配准,测量随机摆位误差。结果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1.34±1.30)mm,(1.35±1.38)mm,(1.44±1.20)mm。结论EPID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放疗随机摆位误差,针对性提高技术员摆位的准确性,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常规放疗患者改野前后的摆位误差,[方法]30例鼻咽癌常规放疗病人采用U型塑料面网固定,在缩野前后各拍摄野验证片2次,酒过模拟定位片与验证片上照射野边框及骨性标志进行比较,分别测量改野前后的摆位误差。[结果]30例部前后旋转方向)各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1.0mm、0.8mm、-0.5度;随机误差分别为-1.6mm、1.5mm、1.0度;缩野后各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0.8mm、1.1mm、-0.7度;随机举差分别为-1.8mm、1.7mm、1.5度。[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采用U型塑料面网面定技术所发生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缩野前后的误差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量鼻咽癌常规放疗患者改野前后的摆位误差,了解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对68例鼻咽癌常规放疗病人采用U型塑料面网固定,使用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PID)在缩野前后各拍摄射野验证片2次,通过模拟定位片与验证片上照射野边框及骨性标志进行比较,分别测量改野前后的摆位误差。[结果]68例患者共摄取272张射野验证片,缩野前X轴(前后方向)、Y轴(上下方向)和Z轴(旋转方向)各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1.46mm、1.44mm、0.29度,随机误差分别为0.97mm、0.98mm、0.51度;缩野后各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1.51mm、1.39mm、0.26度,随机误差分别为0.96mm、1.08mm、0.53度(P〉0.05)。[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采用U型塑料面网同定技术同定所发生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绝大部分患者缩野时不需要重新制作面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8人.应用软件计算其X、Y、Z方向偏移误差,并研究误差在放疗中对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Y、Z方向分别为(0.49±1.31)mm、(-0.18 ±1.96)mm、(-0.46±1.05)mm;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变化都较大.结论:鼻咽癌IMRT摆位误差必定存在,应采取有效措施校正其误差,进而保证其临床放疗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并分析计划靶区(PTV)的合适边界(MPTV).方法 选取3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定期应用CBCT于放疗修正前、修正后以及放疗后进行扫描,将CBCT与计划CT配准,记录分析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结果 修正前的摆位误差≤2 mm在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上分别为:87.4%、79.7%和85.3%.修正后三个方向均没有出现>2 mm的误差,而放疗后在三个方向上出现>2 mm的次数分别为1、2、3次.日常放疗中,不应用CBCT引导放疗时MPTV在左右、上下和前后的三个方向上分别为3.8 mm、4.3 mm和3.3 mm,而放疗前CBCT引导放疗可以将MPrv减小至1.8 mm、2.4 mm和1.9 mm.结论 CBCT可以有效提高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摆位精确度,CBCT引导放疗可以明显缩小靶区外扩边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治疗前模拟摆位训练对鼻咽癌调强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的影响,为提高治疗摆位精度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实验入组10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与训练组(50例).常规组按常规过程治疗摆位,训练组在治疗前一天进行一次模拟摆位训练.相同条件下,首次治疗摆位时利用EPID给患者拍摄MVDR验证片,通过灰度配准+人工配准得到摆位误差,并记录满足临床要求所需调整的摆位次数n.采用独立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训练组中患者首次摆位的旋转误差无论在调整前还是在调整后都要明显变小,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常规组与训练组的旋转角度Rtn分别为(0.25°±0.75°) vs (-0.01°±0.22°)(P=0.026)和(0.03°±0.15°) vs (-0.12°±0.10°)(P=0.027).另外,训练组在首次摆位过程中调整次数要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调整次数分别为(0.14±0.40)次 vs (0.80±1.26)次(P=0.00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前进行模拟摆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旋转角度误差和调整摆位次数,提高了放射治疗摆位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