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14例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进行Falconer法遗传度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组一级亲属现患率为18.79%较对照组(5%)高约4倍,男先证者父亲高血压现患率高于其母亲的现患率,而女性先证者则相反。旧Falconer方法进行性别分层计算,高血压遗传度估计为71.74±2.97%。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布有明显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波依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脑动脉血流变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服用波依定的原发性高血压Ⅱ期患和32例未服波依定的原发性高血压Ⅱ期患及32例健康对照组,在服药前,持续服药1,6个月后进行经颅多谱勒(TCD)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持续服用波依定1月后,MCA血流速显下降。结论:波依定不仅能降压,还能解除脑动脉痉挛,增加脑部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心率变异性(HRV)以及高血压患血压昼夜节律正常与异常患HRV的变化,了解高血压患心率变异性改变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用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100例血压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对照组相比,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I和SDN  相似文献   

4.
1 资料和方法 对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的260例老年高血压患的动态血压资料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合并严重脏器损伤患的动态血压特征及意义。所有患符合1978年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60例中,男215例,女45例,平均年龄74岁;合并严重脏器损伤(Ⅲ期高血压)68例,其中心功能不全19例,脑卒中22例和。肾功能不全27例。采用美国Spaeelabs Medical,Inc90202型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高血压患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用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并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用药后空腹和糖负荷后60及120分钟的胰岛素/血葡萄糖比值(I/G)均小于治疗前。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血胰岛素浓度及血I/G比值,有显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IR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孙莹 《山东医药》2003,43(5):56-5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活动量的减少,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所以应从临界高血压抓起,我们对临清市健康街146例患临界高血压的居民,进行了社区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自我监护的健康知识和方法,以控制临界高血压的发展,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8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动态血压监测及康复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的动态血压监测特点及康复治疗意义。方法:使用英国产MEDILOG ABP MONIFORING SYSTEM(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80例老年高血压患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固定时间段记录(日间每15分钟1次,晚间每30分钟1次)。38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接受了8周的综合康复干预疗法。结果:老年高血压患的24小时平均SBP及DBP,日间及夜间SBP及DBP,血压负荷值,24小时mBP及mPP等参数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参照值(P<0.05)。康复组在接受8周康复治疗后血压各参数水平显下降(P<0.05-P<0.05)。:ABPM的常用参数是诊断高血压,指导临床用药,观察评估康复疗效,预测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老年人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的疾病,患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其心梗、猝死、充血性心衰、中风等发病率为血压正常的老年人的数倍。对患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积极合理的康复治疗,可大大减少其病死和病残率,这正体现了二级预防的重要性。1.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八十年代我国普查了4,012,128人,15~64岁的确诊高血压为4.67%,65~74岁者为35%,>75岁老为47%。有资料表明,美国成人确诊高血压为16%,其中65岁以上人群为50%。我们曾于1986年对3,062名35~75岁北京邮电职工进行了流研调查,分析了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左室结构、功能与心率变异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检测122例高血压患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这两种检测指标进行了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的E/A、EF、LVIDs指标与HRV多项指标存在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患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及结构的变化均能显影响HRV。  相似文献   

10.
U波倒置最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和瓣膜性心脏病.而U波倒置又是部份高血压患的唯一心电图改变,本对58例血压升高伴U波倒置患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观测.探讨U波例置的深度和恢复正向时与血压高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老年人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的疾病,患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其心梗、猝死、充血性心衰、中风等发病率为血压正常的老年人的数倍。对患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积极合理的康复治疗,可大大减少其病死和病残率.这正体现了二级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率变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的心率变异性改变。方法:分析36例正常对照组和5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的心率变异性。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的SDNN和HRV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其中离心性肥厚组更明显。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心率变异性较正常人减低。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动态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1)用放免法测定99例高血压患的尿微量白蛋白,根据有无尿微量白蛋白将高血压患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微量白蛋白尿组;(2)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无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其收缩压明显升高,脉压明显增大(P<0.01)。结论: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可能与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变化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进行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并分6个时段进行研究。结果: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发生数与血压变化密切相关(r=0.71,0.76.P<0.01),且以上午(6~10a.m)为甚(P<0.01)。结论:血压升高,左室负荷增大和氧耗增加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78例老年人体外血栓指标作10年跟踪监测,方法本采用体外血栓测定测定方法,以血栓指数Q值作预测指标,以中西医抗凝活血药物作预治手段对78名老年人进行十年跟踪监测。结果在40例血栓指标阳性患中,冠心病、高血压病患30例.占75%;肿瘤患7例,占17.5%;慢支患2例和肾衰患1例,共占7.5%,采用中西医抗凝活血药物治疗1至2个月后,在冠心病、高血压病患中,血栓指标从阳性转为阴性的有效率达96.7%,而肿瘤患和肾衰患的血栓指标都无明显改变。从死亡率来看,在血栓指标为阳性的30例冠心病、高血压病患中仅1例死亡,而血栓指标为阳性的7例肿瘤患和1例肾衰患都无1例幸存。结论本结果表明:在基层单位采用简便的体外血栓指标预测和抗凝活血药物预治相结合的方法,不但能大大降低急发性心脑血栓病(中风、心梗)的发生,而且对肿瘤的发生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清醒及睡眠时血压变化情况及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对其的治疗效果少有报道,我们对OSAS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以探讨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系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表明前二者参与调节高血压患人群的血压;阐明了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与高血压的关系,即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能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其活性增加,通过刺激心脏、血管和肾脏引起高血压;并且将抗高血压药物对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及脂质代谢的影响问题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非洛地平治疗对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30名高血压患和24名正常对照的血浆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采用放免法测定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A2(TXA2)及前列环素(PGI2)的水平,并进行对照研究;对高血压患给予非洛地平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组ET、Ang-Ⅱ及TXA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NO、NOS及PGI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非洛地平治疗组治疗后ET、Ang-Ⅱ及TXA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NO、NOS及PGI2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有效率83.3%。结论:非洛地平抗高血压作用除主要通过拮抗钙通道以外,尚有降低ET、Ang-Ⅱ及TXA2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IL—6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患IL-6水平显高于正常人,高血压不同期IL-6水平差异显。提示:IL-6可能参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理变化过程,并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关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为此,我们选择了23例原发性高血压,19例冠心病患以及26例正常对照.对其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探讨高胰岛素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关系,以及血清胰岛素升高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