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目的:评价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的价值。方法将10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不同稀释倍数的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口服克拉霉素疗效比静脉滴注红霉素效果好,而支原体抗体检测可评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儿行克拉霉素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行红霉素静滴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55.6%,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73.3%,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过程中3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出现4例食欲不振,5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行克拉霉素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红霉素药物治疗法,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与罗红霉素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110例,按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抗体转阴等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3d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良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发生率虽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可以快速缓解发烧、咳嗽等临床体征,治疗3d后整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罗红霉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1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支持治疗及化痰、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所有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咳嗽消失、肺部体征消失及肺部X线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 0.01).接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牟梅珍 《海峡药学》2010,22(7):185-186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与治疗小儿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克拉霉素,7d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用药3d.停药4d,2组连续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31/40)(P〈0.05);退热时间、咳嗽消失、肺部体征消失和X线炎症吸收时间治疗组要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都很显著,但克拉霉素疗效更确切,安全性更好,可以成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两组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儿以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65例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症状积分治疗后均得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而支原体肺炎具有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其余按肺炎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其余按肺炎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应用干预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共计2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1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基于常规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针对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1.2±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4.62%(19/130),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降低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照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喘息特点以及药物治疗反应。结果观察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发热情况、热程、药物治疗反应、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均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小儿哮喘患儿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观察组均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在药物治疗方面,观察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极为显著。两组小儿哮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临床特征差异较大,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极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P)引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2年2月的46例MP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咽拭子进行培养,同时以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研究,比较咽拭子阳性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为(7.21±1.69)d,多数患儿有咳嗽现象,MP阳性率为100%;而对照组健康儿童MP阳性率为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小于1岁的患儿MP阳性率为15.2%,显著低于同组内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年龄段儿童(P〈0.05)。结论MP引发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1岁以上的儿童,且MP培养可帮助确诊.对临床上进行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观察组),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就其临床资料与健康小儿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32.0%高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P阳性患儿中,其中<1岁婴儿阳性率为18.8%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年龄段M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阳性患儿均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临床表现;胃肠道症状、卡他症状较为少见,均以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为体征。无鼻窦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皮疹、眼结膜充血、口腔溃疡、疱疹。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无法确诊支原体感染或病毒感染时,可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操作方便,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30例患儿总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匹多莫德颗粒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呼吸症状,保证治疗效果,这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小儿支原体肺炎12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两组肠道菌群失调程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96.67%vs 76.67%,P<0.05);治疗后3 d,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纯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显著,临床上应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胸腺肽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胸腺肽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静脉血免疫球蛋白含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静脉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能增加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特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紫绀、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能够更快的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和提高的治疗效果,分析和研究在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来我院儿科就诊的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治疗上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对研究数据分析发现,对照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不如观察组患儿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这样不仅提高疗效,更有利于患儿症状缓解,值得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符合入选标准的240例患儿,分为病毒唑组117例,热毒宁组123例,观察研究病毒唑组与热毒宁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病毒唑组总有效率85.47%,热毒宁组总有效率94.30%,病毒唑组与热毒宁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造成,但细菌、支原体等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其中病毒感染占70%~80%,主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病毒产生毒素、致热源可使体温升高引起患儿发热同时伴有鼻、咽部、咳嗽、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感等症状。应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用病毒唑治疗病程显著缩短,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