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精神科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马效芝  郭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5):2216-2216
为了了解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对住院患者156名亲属进行测查。并测查了132名健康者非精神病亲属作对照。住院患者亲属的(SCL-90)的各项评定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lt;O.01)。住院患者亲属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精神科的健康教育不仅包括患者,还应包括患者亲属,针对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愈后。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共187人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为158.41±49.56;阳性项目数为42.81±22.45。总均分,阳性项目及9个因子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及时给予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有文献表明[1,2],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更为显著,加之手术因素的刺激,使其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改善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康复质量,作者对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了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观察,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9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依据评定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观察6周.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干预前入组患者亲属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躯体化及恐怖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情绪问题,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接受相关健康教育。于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定患者自知力水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陪护家属采用治疗依从性问卷评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的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和病情的康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与监护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家庭治疗,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87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测评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2个月后再次测评,比较2次的测评结果。结果心理干预后亲属的症状自评量表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8个因子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显著降低( 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重性精神病患者一级亲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躯体症状及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将100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患者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01),其中61.0%的亲属有焦虑症状,39.0%的亲属有抑郁症状,34.0%的亲属二者均存在。健康教育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75名符合人组标准的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一级亲属,实施健康教育3个月,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制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进行评定,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老年痴呆一级亲属抑郁、焦虑因子分分别为(1.70±0.50)分、(1.70±0.59)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而在阳性症状均分、人际关系及偏执因子分上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健康教育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除偏执外)均低于健康教育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健康知识知晓率(除为何与患者沟通外)均有提高(P〈0.01)。结论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一级亲属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健康教育可改善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一级亲属的负性心理状况,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和基本护理技巧,提高应对能力,正确面对亲人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83名陪护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于患者入院时对陪护亲属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评定结果予以心理干预,干预时间>1个月,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陪护亲属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63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儿的亲属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陪护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观察1个月。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亲属的焦虑抑郁状况,白拟一般项目调查表评定亲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度及学习需求。结果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8.95、12.97,P〈0.01)。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前84%的亲属对精神分裂症不了解,90%的亲属表达了学习的需要;护理干预后57%的亲属能基本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和康复、护理及如何预防复发等知识。结论精神分裂症息儿亲属焦虑、抑郁情绪突出;护理干预能改善这些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心理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对56例RA患者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前后患者SAS、SDS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出院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12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忠者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结果:年龄、日常生活功能下降、抑郁、社交能力下降、身心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老年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结论:身体健康与心理状况互为因果关系,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社会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设为研究组,50例老年脑血管病非痴呆患者家属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观念、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因子分以及自评焦虑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老年非痴呆患者家属,其中焦虑抑郁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年龄段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55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女性患者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1),年龄>40岁的患者显著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年龄>40岁的患者及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更明显,应重点予以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少年精神病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6例儿童少年精神科住院患儿的父母,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施以团体的父母健康教育,观察6周。于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组患儿父母健康教育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健康教育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0.01);且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儿童少年精神科住院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蒋珊琼 《护理与康复》2010,9(4):314-315
总结9例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对患者加强病情观察,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指导。经治疗及护理,3例症状显著改善,5例症状有改善,1例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综合医院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为避免医疗事件的发生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40名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内、外科急诊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外科不同年龄、学历、性别急诊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焦虑和敌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内科(P<0.01);内科不同年龄、学历、性别及外科不同学历、性别的急诊患者家属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内科不同学历及外科不同年龄、性别的急诊患者家属敌对因子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对家属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指导,对提高家属的应激能力和心身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因人而异的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因人而异的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用药的情况下,对照组实施健康宣教,观察组增加因人而异的系统性健康教育6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消除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存在的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随机抽取420名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在校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大学生是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群体,其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抑郁、人际敏感、强迫、偏执;高年级、女生、艺术类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79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性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高中及以上患者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初中患者(P<0.05或0.01),有职业患者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高于无职业者(P<0.01).结论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抑郁及焦虑情绪,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