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本地区近年来肺结核患者诊疗延误情况特点, 为结核病例尽早发现的控制策略制定和实施措施的优化完善提供基础性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广州市越秀区2018—2022年结核患者网报资料, 分别以"本次首诊日期"与"本次症状出现日期""本次确诊日期"与"本次首诊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否大于14 d为就诊延误、诊断延误的临界点, 以天、周、月、年为单位统计分析延误情况, 并对性别、老中青少年[少年(<18岁)、青年(≥18~45岁)、中年(≥45~60岁)、老年(≥60岁)]、各街道的延误情况进行比较, 应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1)2 504例肺结核患者中, 就诊延误、诊断延误率分别为41.5%(1 028/2 504)、30.71%(769/2 504), 两种延误时间范围与中位数分别为1~7 664 d、27 d和1~1 100 d、14 d, 延误1个月、1年、1年以上分别为52.72%(542/1 028)、43.29%(445/1 028)、3.99%(41/1 028)和77.76%(598/769)、21.59%...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及确诊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3~8月在朝阳区结核病门诊部初次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症就医患者就诊延误、确诊延误天数中位数分别为35d和11d,平均延误时间分别为35.8d和12.9d。对就诊延误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有年龄(OR=0.692,95%CI:0.241~1.989)、文化程度(OR=0.581,95%CI:0.234~1.446)、咯血(OR=0.514,95%CI:0.196~1.350)、咳嗽(OR=0.315,95%CI:0.123~0.808)及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OR=0.116,95%CI:0.051~0.264)等(P<0.05)。对确诊延误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有婚姻(OR=1.69,95%CI:0.560~5.099)、首诊机构(OR=1.678,95%CI:0.972~2.896)、就诊次数(OR=3.669,95%CI:0.836~16.095)及医疗费用支出(OR=32.617,95%CI:10.962~97.045)等(P<0.05)。结论北京市朝阳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及确诊存在一定的延误情况,应加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宣教,引导人群正确的就医路径,减少多次就诊,加大对综合医院的督导工作,促进医护人员对结核病的理解,提高查痰率,树立转诊意识,健全健康体检制度以提高结核病的早期发现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诊断延误情况,探讨学生结核病例发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在医院“统计病案”系统内以“出院时间”“职业”“主要诊断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搜寻2019—2021年因肺结核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的学生肺结核患者资料,从电子病历中获取症状出现时间、初诊时间和肺结核确诊时间,以前两者间隔为就诊时间、后两者间隔为诊断时间,≥15 d者分别为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比较分析性别(男/女)、学生类别(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病例发现方式(因症就诊/转诊/因症推荐/健康体检)和症状始发月份(1—2月/3—6月/7—8月/9—12月)各人群中的两种延误情况。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3年间学生肺结核住院患者共计723例,就诊时间0~92 d,其中406例(56.16%)存在就诊延误,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5 d(15~92 d);诊断时间1~95 d,其中503例(69.57%)存在诊断延误,诊断时间中位数为24 d(15~95 d)。经χ2检验,病例发现方式各组间就诊延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88,P˂0.001),性别、症状始发月份各组间诊断延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9,P=0.002;χ2=18.187,P˂0.001)。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比较)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学生类别、症状始发月份各组间就诊延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000,P˂0.001;χ2=12.750,P=0.005),症状始发月份各组间诊断延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87,P=0.001)。结论 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发生率高,延误程度与性别、学生类别、病例发现方式和症状始发月份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早期误诊误治的原因,减少误诊、漏诊,防止误治,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调查几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分析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早期就医情况。结果早期误诊率约30%,延误诊断时间最长2年10个月。结论由于医生的经验或对直肠癌的警惕性不高,首诊医生忽视而误诊是主要原因,完全可以防止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6.
吴淘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31-1932
目的:分析隐睾症患儿延误治疗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我附属医院接纳的32例隐睾患儿的年龄阶段、术后睾丸的发育和以后的生育能力。结果:32例患儿中,其中7岁以上12例,3~7岁18例,3岁以下2例。查体患儿阴囊发育均较正常差,甚至不发育。31位患儿接受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5年,患儿睾丸均位置良好,较前发育有所好转,未发现有恶性变患儿。结论:部分群众对隐睾的基本知识不多,对疾病的危害重视不足,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宣传及筛查不够有关。隐睾症延误治疗会影响个体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防范和减少大肠癌的延误方法。方法:根据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首次提出了界定医源性和自身性延误的时限标准,对1989年~1997年670例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0例中,34.6%属自身性延误,35.4%属医源性延误(外院为20.9%、本院为14.5%),并综合分析了延误的性质和原因。结论:提高对大肠癌的警惕性,重新认识其流行病学变化趋势,熟悉常见症状和诊断手段,加强肿瘤科普宣教是防范和减少延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禹 《家庭医药》2005,(12):44-44
酒,是席桌上的常"客"。酒桌上流传着一句俗话:"脸越红,越能喝。"真 的是这样吗?请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一组经病理证实的485例肺癌的延误进行分析。提示自出现症状至初次就诊时间为16~168天,平均85天(病人延误)。初次就诊至到本院首诊时间为32~160天,平均87天(基层医生延误)。误诊的病种达13种之多。1期病人仅占2.89%,Ⅲ~Ⅳ期病人达78.4%。作者分析了肺癌早期诊断的困难所在,并提出改善方法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低血糖昏迷延误诊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宁  尹凤祥  卢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931-1931
低血糖昏迷是急诊科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诊断不难。然而从就诊到确诊的时间.对不同的医生而言却可能有很大的不同。现就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延误诊断的低血糖昏迷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肺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本文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36例确诊为肺腺癌的延误诊断情况作一分析,旨在探讨延误诊断的原因,并提出防止对策。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36例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肺腺癌,这些延误诊断的病例均有明确的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依据,其中脱落细胞检查34例次;纤支镜活检、刷检组织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靳涛  陈锋 《中国现代医药》2005,4(2):112-113
例1,患者,女,32岁,因吞入铁钉30天来诊。患者30天前因与家人生气后将一小号铁钉吞入体内,当时自感上腹部隐痛不适,在乡村卫生室就诊。遵医生意见多次便用韭菜、芹菜等食物以促使铁钉随粪例排出,并口服普瑞博思、丽珠得乐等药物。但始终未在粪便中找到金属铁钉,且腹痛加重,尤以进食后、行走时为显著,其间伴大便发黑、乏力、纳差、头晕等不适。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减少延误诊断,我们对215例初治肺结核病人进行了调查,小结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990.1~1991.12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166例住院病人,市结防所49例门诊病人进行调查。1.2 方法:①病人延误,指病人出现症状至第一次就诊时间,以>15天为内延误起点。②医生延误:指病人首次就医至确诊为肺结核时间,以>15天为延误起点。  相似文献   

17.
老年梗阻性胆管炎患者延误治疗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因胆道梗阻并发严重感染而引起的,此病在老年胆道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我院1987~2000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AOSC患者114例,其中死亡44例,死亡率为38.6%。在分析死亡原因中,发现与延误治疗有一定关系,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4例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最小为61岁,最大89岁,其中60~70岁30例,70岁以上14例。多数患者过去有长期的胆道病史,其中14例有过1次或多次的胆道手术史,首次发病者仅8例。本组26例中伴有31种慢性疾患,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紊乱、糖尿病及…  相似文献   

18.
新发涂阳肺结核诊断延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发涂阳肺结核诊断延误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传染源的发现水平.方法对2 000年三水市诊断延迟2周以上的117例有症状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 5例因病人未及时求诊至诊断延迟者,72.3%的病人因自己不重视,13.8%的病人经济困难.56例发生误诊病人中,75.0%确诊依椐以临床为主,结合痰结核菌检查者仅占5.4%.117例病人89.8%就诊单位首选当地综合性医院.结论对群众加强卫生宣传是减少病人就诊延迟的主要途径.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及归口管理意识宣教是提高肺结核病例发现水平和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老年结核病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结核患者。我院1998—2006年就诊患者中,属延误诊断的老年结核病共4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6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60~78岁,平均67·5岁,误诊时间2个月~1·5年。1.2临床表现:46例患者中,发热35例(76.2%),其中高热11例,中等度热17例,低热7例。咳嗽、咯痰25例(54%),咯血7例(15.3%),心悸、胸憋、气短22例(46%),食欲不振29例(63%),体重减轻33例(70%),腹痛、腹泻8例(20%),尿频、尿急、尿血10例(21.7%),头痛、头晕8例(19%),无症状9例(20%)。1·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3·9~19)×1…  相似文献   

20.
细菌L型败血症,由于细菌变异,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延误诊治。1986年6月~1996年8月10年间,我院住院收治细菌L型败血症496例,均经血培养证实,其中188例延误诊治。细菌种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由于未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加重,迁延不愈,遗留后遗症,甚至死亡。细菌L型败血症易误诊误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