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纵隔阻滞(MB)对高脂血症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组:普通饲料150 g/d喂养16周;高脂组:高脂饲料150 g/d喂养16周;胸段硬膜外阻滞(TEB)组:高脂饲料150 g/d喂养16周,第13至16周行TEB(2%利多卡因2 mg/kg,2次/日);MB组:高脂饲料150 g/d喂养16周,第13至16周MB(2%利多卡因2 mg/kg,2次/日).测定第一次阻滞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并于实验第1天和实验第4、8、12、16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实验第16周处死全部兔,光镜下评价心肌横断面肌间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阻滞后TEB组MAP明显下降(P<0.05),而MB组MAP维持稳定.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TEB组及MB组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P<0.01或0.05).与高脂组比较,TEB组及MB组心肌肌间小动脉粥样硬化率和内膜增厚率均明显降低(P<0.01);MB组与TE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纵隔阻滞可抑制高脂血症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抑制程度与胸段硬膜外阻滞相似,而纵隔阻滞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开胸手术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阻滞对内分泌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将开胸手术麻醉患者4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安氟醚吸入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为常规安氟醚麻醉,观察对内分泌及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血浆皮质醇和胰岛素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切皮后90分钟血糖升高(P〈0.05),麻醉前45分,血压显著下降(P〈0.01),以后渐恢复正常;对照组上述三项内分泌指标显著升高(P〈0.05或0.01),麻醉45分后血压显著下降,心率增快。说明本麻醉能抑制手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价硬膜外神经阻滞用于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 6例择期手术经内科会诊 ,术前心电图均异常 ,隐性冠心病 2 2例 ,心绞痛 36例 ,急性心肌梗死 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7例 ,1 1例伴高血压。“心肌梗死患者经内科治疗 3月 ,近期频发心绞痛 ,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及严重心肌缺血者经扩冠及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7~ 1 4d ,改善心肌缺血 ,待症状缓解 ,心电图好转后手术。本组 1 1例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药持续至术前 ,以防过早停药发生高血压反跳 ,高血压危象 ,脑血管意外 ,频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术中连续心电监测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变化 ,维持心肌氧供 /需平衡 ,本组病人用阿托品 0 .2~ 0 .3mg纠正窦缓 2 2例次 ,血压下降超过 1 5%者 2 8例 ,首先静推 50 %葡萄糖 ,余 2 7例次给以麻黄素、多巴胺等 ,效果满意 ,未出现血压过高心动过速等副作用。结果 :6 6例冠心病患者术中术后无 1例发生心肌梗死、心衰和死亡 ,有 2例因低血压未得到及时纠正出现心绞痛 (ST段下移 0 .3mV) ,血压纠正后恢复正常。结论 :硬膜外阻滞不仅降低心肌氧耗量 ,而且改善冠脉供血不足 ,虽有窦缓和低血压之弊 ,但若能控制阻滞范围 ,维护足够血容量 ,及时处理血压和心率波动 ,仍不失为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良好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全麻配合上胸部硬膜外阻滞行喉癌根治术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麻配合上胸部硬膜外阻滞行喉癌根治术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王晓斌*欧册华*曾成德*我院自1991~1994年对实施喉癌根治术患者20例用全麻配合高胸部硬膜外阻滞(观察组),另20例常规全麻(对照组),记录术中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选择行喉... 相似文献
6.
胸部硬膜外麻醉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0,(4)
在心脏手术中辅助胸部硬膜外麻醉(TEA),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发生,改善心功能。本文着重介绍了TEA对冠心病人呼吸循环的生理影响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胸部硬膜外麻醉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权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4):220-222
在心脏手术中辅助胸部硬膜外麻醉(TEA),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发生,改善心功能。本文着重介绍了TEA对冠心病人呼吸循环的生理影响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胸部硬膜外麻醉与镇痛能阻滞心交感神经,使狭窄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缺血心肌获得更多的血流。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的影响,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和对照组(正常分娩)各5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总产程及第一产程时间,活跃期宫口扩张速率和胎头下降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部产程及每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均P<0.01),表明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同时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高胸段硬膜外阻滞对猪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胸段硬膜外阻滞(HTE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家猪随机分为两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造血40min后再灌注6h,实验组(n=10)结扎前硬膜外腔注入0.5%布比卡因2ml;对照组(n=10)结扎前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2ml。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心肌乳酸(LA)释放量。结果:(1)实验组硬膜外阻滞的HR减慢22%,MAP、CVP分别降低25%和28%,而对照组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2)实验组SOD活性变化不显著,再灌注5h、6h活性升高(P<0.01);MDA浓度在4h降至最低点(P<0.05);对照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3)两组心肌LA释放量在开放前达到高峰,之后随着供血、供氧的恢复逐渐下降,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开始再灌注时由于发生室颤实验组死亡1只,对照组死亡只(P<0.05)。结论:HTEA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保护SOD活性,降低心肌氧耗及脂质过氧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TEA+GA)与全凭静脉麻醉(TIVA)这两种麻醉方法在上腹部手术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方法 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选择44例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患者,麻醉诱导前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完成后,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维持静脉麻醉.然后患者被随机双盲分入TEA+GA组(n=22)或TIVA组(n=22).TEA+GA组患者在单次硬膜外腔注入0.25%布比卡因0.2 ml/kg后继以0.2 ml·kg-1·h-1的剂量持续输注;而TIVA组则单次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后继之持续输注之,其容积和速率与上组相同.监测指标为:心电图、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心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SVR)、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CO2水平,间断进行血气分析.两组的观测时间均为90 min.结果 在硬膜外腔应用布比卡因或生理盐水后的观察时点,TEA+GA组SAP、DAP、MAP、HR和SVR呈显著性降低;与TIVA组相比,TEA+GA组SAP、DAP、MAP和SVR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EA+GA组CI、SV改变不大,与TIV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A+GA麻醉中尽管血压呈一定程度下降,但可能与体循环阻力降低有关,而其心功能并未受到明显抑制.提示TEA+GA麻醉方法具有较好的心血管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n=8):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HTEA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0 min。HTEA组在缺血前2 h行HTEA,于T_(4,5)每8 h注入0.125%布比卡因100μl·kg~(-1),直至再灌注72 h处死大鼠,SH组、I/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取脑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双侧海马CAI区存活细胞数、凋亡细胞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海马CAI区存活细胞数下降,凋亡细胞数、PARP表达升高,HTEA可减弱缺血再灌注导致的上述改变。结论HTEA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高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行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例拟行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10):A组为全麻组;B组为高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后1h、24h及48h血浆ET及ANP浓度;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及所用血管活性药剂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各时点血浆ET及ANP浓度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P〈0.05)。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尽管均在正常范围,但A组波动明显。结论高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抑制ET、ANP的释放,有助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心肌梗塞兔左心室实质早期重构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兔60只,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心肌梗塞组(MI组)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TEB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塞模型,S组和MI组硬膜外注射0.9%生理盐水0.5 ml/kg,2次/d,持续4周;TEB组于硬膜外注射0.1%罗哌卡因0.5 mg/kg,2次/d,持续4周。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称取左室重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制备心肌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测量心肌细胞直径;RT-PCR法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左室重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MI组和TEB组细胞直径增加,MI组TGF-β1 mRNA和β-MHC mRNA表达均增加,TEB组TGF-β1表达增加(P〈0.05或0.01);与MI组比较,TEB组细胞直径减少,TGF-β1 mRNA和β-MHC mRNA表达均降低(P〈0.05或0.01);TEB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较MI组轻。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梗塞兔左心室实质早期重构,其机制与下调心肌梗塞导致的TGF-β1 mRNA和β-MHC mRNA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上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0~2.6 kg,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枕大池注射生理盐水1 ml/kg,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2 h;S组枕大池注射自体动脉血1 ml/kg,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2 h;H组枕大池注射自体动脉血1 ml/kg,硬膜外腔注射0.5%利多卡因0.5 ml/2 h.记录家兔实验第4、5、6天进食量和神经功能状态,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实验前(T0)和实验第7天(T1)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结果 与C组相比,S组进食量下降和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5);与S组相比,H组进食量下降和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减少(P<0.05);与T0时相比,T1时S组Vs、Vm及Vd升高,PI及RI降低,H组HR及上述指标降低(P<0.05);与C组相比,T1时S组Vs、Vm及Vd升高,PI及RI降低,H组HR及上述指标降低(P<0.05);与S组相比,T1时H组HR及上述指标降低(P<0.05).结论 0.5%利多卡因上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改善兔SAH后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9.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18条,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Ⅰ组)、布比卡因组(Ⅱa组)和生理盐水组(Ⅱb组),表解雇洽麻后控制呼吸,T6-7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按分组分别硬膜外注射0.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或生理盐水12ml、15min后,阻断左冠状动脉45min。分别在给药前和开放后6h抽取右心房血。轻Cardiac试剂条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并取左心室梗塞区心肌组织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阻断前血浆cTnT浓度三组均〈0.05ng/L。开放6h三组各有4例升高、2例无变化,其中Ⅰ组4例均〈0.1ng/L,Ⅱa组2例〈0.1mg/L、2例介于0.1~3ng/L,Ⅱb组4例均介于0.1~3ng/L。Ⅰ组与Ⅱ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