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自1983年笔者采用捏脊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效果满意,轻型治愈牢100%。重型治愈率90.9%。现报道如下:治疗方法:患儿俯卧位,沿患儿脊椎两侧外开一寸(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风门穴,肺俞,厥阴俞,心俞,督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腹泻,亦称消化不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或兼有不消化的乳食残渣为主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为多.病情严重的婴幼儿如治疗不及时,可影响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津液耗损、阴竭阳脱的危症.本病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等多见,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至成泄泻.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时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尤其以农村儿童发病为多.并发脱水时需输液治疗,故液体疗法在婴幼儿腹泻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输液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者时有所闻.因此,作为基层儿科医师必须掌握该疗法.笔者现将多年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的既简便又实用的输液应掌握的方法介绍如下:液体的总量;钠盐的补充(即液体的张力);钾盐的补充;纠正酸中毒;输液的速度;如出现低钙与低镁血症亦应给予纠正.  相似文献   

6.
7.
小儿患病,畏药味之苦涩而拒服,致使治疗愈显其难。笔者糜粥疗法具有补益脾胃、顾护中州,与小儿稚弱之体,不耐攻伐之特点相宜。  相似文献   

8.
《双足与保健》2012,(6):6-1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身保健意识在不断增强,尤其对双足治病保健原理有更充分的认识。俗话说:“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养树护根,养人护脚”,因而双足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谈药浴疗法     
药浴疗法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方法简便,易于家庭病床实用。农村和城市均可普遍推广使用,特别是农村有薪鲜的草药疗效更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已在宫庭和民间使用药浴疗法。殷商时期,一些豪门贵族就习惯在浴水中放点中药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古代闻名的香汤沐浴,也是一种药浴。把麝香和一些中药配伍,煎成浴汤沐浴,可以消除疲劳,增强体质,有健身治病的作用。一般招待贵客时,先请客人香浴,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0.
药浴疗法,是用中草药制剂加入温水,并用来沐浴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药浴疗法起源甚早,我国古典医籍《内经·灵枢》就有“锉(?)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冷汗出至足,已”的记载。此处所述为蒸气药浴法。东汉名医张仲景治百合病,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腹泻的饮食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腹泻除了药物治疗外 ,饮食调理也不可忽视。积极采取饮食调理对病情恢复非常重要。腹泻营养治疗原则是 :1停止进食高脂肪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以减轻胃肠负担 ,逐渐恢复消化功能。2根据病情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 ,切忌滥用抗生素。3母乳喂养者可缩短喂乳时间 ,延长喂奶间隔 ,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 ,1 /2水加 1 /2奶 ,或 1 /3水加 2 /3奶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易于消化的奶制品有酸奶、脱脂奶、自制脱脂奶 (将牛奶煮熟后 ,将浮在上面的奶皮去掉 )。腹泻患儿在服药的同时 ,如果家长能懂一些饮食疗法加以调理 ,对于患儿尽快痊愈…  相似文献   

12.
刮痧疗法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2月~2010年4月,笔者采用刮痧加走罐、拔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四季均有发生 ,但以夏、秋季为多。婴幼儿服药困难 ,浪费也较大 ,探讨研究外治疗法和推广应用尤为重要。现将七十年代以来应用外治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部分临床文献及笔者临证心得综述如下。1 针刺方法笔者改进运用一民间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每获良效 ,原法是用缝衣针快速点刺患儿前胸部 ,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后改用梅花针 ,以膻中穴为中心 ,局部皮肤经常规消毒 ,用梅花针轻轻扣刺膻中穴及周围皮肤 ,以潮红为度 ,每日 1次 ,一般 1次~ 3次治愈。王氏[1] 运用针刺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85例 ,总有效率98 8…  相似文献   

14.
慢性腹泻是指腹泻的病程超过 2个月 ,为小儿常见疾病 ,2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迁延日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及各种维生素缺乏而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我院自 2 0 0 1年~ 2 0 0 2年采用捏脊疗法治疗本病 ,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32例 ,其中男性 1 4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6个月~ 2岁 ;病程 60~ 70天。均经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治疗方法治疗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患儿取俯卧位 ,暴露出背部。医者二手半握拳 ,二食指抵于背脊之上 ,再以二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 ,合力…  相似文献   

15.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有效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年限为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排除重复、无关及非随机对照试验后,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Jadad评分量表对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用专用软件RevMan 5.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2 15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16篇研究同质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OR=4.68,95%CI(3.41,6.42),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9.5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穴位贴敷组优于对照组,可认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效,相比其它疗法疗效更高。漏斗图显示研究对象分布较为对称,可认为该研究的偏倚较小。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普遍质量不高,尚有待补充一些大样本、高质量、方法学规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江海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79-1780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腹泻辨证分型为脾虚型、伤食型两型。在基本手法摩腹、揉中脘、揉鱼尾、推上七节骨、按揉足三里及捏脊的基础上,脾虚型加用补脾土、补大肠、揉外劳宫、推三关。伤食型加用清大肠、运内八卦、揉天枢、揉板门。结果:50例腹泻患儿,经治疗后均获治愈,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疗效显著,方便易行,且小儿又可免去针药之苦,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郭秀琴  王艳国  曾庆云 《中医杂志》2012,53(14):1198-1201
目的 比较推拿与西药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1软件.结果 共纳入15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优于黏膜保护剂(思密达)[RR=1.22,95%CI(1.08,1.38)]和微生态制剂[RR=1.43,95%CI(1.13,1.82)]及黏膜保护剂与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RR=1.18,95%CI(1.09,1.29)];推拿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其他类型腹泻疗效均优于西药.所有纳入的试验均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优于西药,且对西医不同类型腹泻均存在一定优势.确切的结论尚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一般资料 全部112例小儿腹泻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64例,女48例;年龄<6个月者28例,7个月~12个月者54例,13个月~2岁者21例,>2岁者9例;病程1天~3个月.其诊断均符合<中医儿科学>(5版)泄泻病诊断标准.患儿大便性状为水样便、蛋花样便或带粘液;每日大便次数<10次者86例,>10次者26例;76例伴发热,68例伴呕吐,61例伴轻度脱水,8例有中度脱水.  相似文献   

19.
潘丹  蔡世宏  林巧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831-832
目的观察点刺配合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点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治疗3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患者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刺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针刺配合捏脊方法治疗小儿腹泻,通过调整脏腑之气,温健脾肾,调整肠胃功能,使清升浊降,湿浊得化,腹泻自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