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自身抗体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复杂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聚集为特征.研究表明, SLE病人在严重的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亚群异常,B 细胞异常活跃,病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本文对SLE病人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讨这些自身抗体在SLE发病和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产生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以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具有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发现许多细胞因子与SLE的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其细胞亚群异常和B细胞异常活跃,在病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从而造成多器官系统的损害。白细胞介  相似文献   

3.
代强甫  陆进明 《安徽医学》2013,34(1):108-110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而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SLE发病机制复杂,为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活化的T细胞反过来再激活B细胞,导致过多的自身抗体产生。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是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来实现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是免疫系统多种异常变化的结果,主要是T细胞功能的异常,B细胞的高度活化,NK细胞活性的降低,从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介导SLE的组织损伤,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衡,正常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高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是因自噬功能异常导致凋亡的累积,诱导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引起的免疫性疾病。自噬的异常在SLE发病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免疫因素中均有重要作用,其特异性免疫涉及死亡细胞、细胞内DNA和RNA的清除,Ⅰ型干扰素反应的调节,B细胞和T细胞长期存活调控等。以自噬为靶点对SLE进行干预和治疗尚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6.
陈德华 《医学文选》2006,25(3):525-52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为特征,可引起多器官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水平异常,可引起机体内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因此推断细胞凋亡可参与SLE的发病机制。本文就参与该过程的相关基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辅助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发病机制主要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反应的严重失衡,破坏正常的免疫耐受机制,特别是B细胞功能亢进及T细胞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T、B细胞的异常变化与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1986年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会出现高滴度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并且体内会形成能够引起全身多器官、系统破坏的免疫复合物.B细胞可以产生自身抗体并促进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在SLE患者体内,B细胞可产生狼疮的标志性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该抗体可以导致患者发病以及引起病情波动.患者持续的蛋白尿、疾病的活动性及血清中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与患者血中抗ds-DNA抗体分泌型B细胞的出现有关.本文就抗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分泌型B细胞对于SLE的致病机制、检测方法及两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耐受性丧失和免疫细胞过度活跃,共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中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其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与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异常密不可分[1-2].  相似文献   

10.
Fas/Fas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和损伤因子,造成多器官免疫损伤,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SLE的发病密切相关[13],而Fas FasL是介导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分子之一,参与了免疫调节作用[4],因此Fas FasL的异常与SLE的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从SLE与凋亡异常、Fas FasL与SLE的关系及Fas FasL参与SLE免疫损伤等方面阐述Fas FasL在SLE中的作用。1SLE与凋亡异常凋…  相似文献   

11.
陈德华 《微创医学》2006,25(3):525-52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为特征,可引起多器官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水平异常,可引起机体内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因此推断细胞凋亡可参与SLE的发病机制.本文就参与该过程的相关基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种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和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感染免疫、肿瘤免疫以及自身免疫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K细胞在SLE...  相似文献   

13.
丁凯 《医学综述》2012,18(13):1976-197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多种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引起多器官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诱发、持续和进展是多步骤的过程,迁延漫长,最终导致组织损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基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其中免疫系统异常居重要地位。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免疫细胞。现就近年来SLE发病机制中这三种免疫细胞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骨髓与T细胞作用及SLE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B细胞的功能异常及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是其发病的主要特征。随着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SLE研究的焦点逐渐从探求单细胞作用倾向于微观领域及分子水平的探索,由于微观水平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因果关系研究性课题则很少,致使当前展现在研究者面前的SLE发病机制仍然极其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今后在SLE研究中更应注意宏观调控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显著特征是自身反应B细胞的活化,多种针对自身核抗原的抗体产生。Toll样受体(TLRs)作为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识别核抗原的TLRs,可激活B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网络的失衡,其中TLR7和9在SL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复杂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聚集为特征。SLE的发病可能与先天性因素(遗传、种族)和非先天性因素(性激素、感染、药物、环境因素、妊娠)等有关,这些因素一方面通过改变DNA的结构,另一方面激活免疫系统,造成组织损伤。更多的研究表明,SLE患者存在严重的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亚群异常,B细胞异常活跃,使得患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ENA抗体。提示SLE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明显关系。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SLE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有了新进展。1细胞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Th1/Th2失衡细胞因子(CKS)是T细胞的重要效应分子。CD4 T细胞根据所分泌的细胞因子通常分为两类。Th1细胞因子及Th2细胞因子,这两类细胞因子的作用不同,但通常呈相互拮抗。T细胞也因而被分为两大类:Th1细胞和Th2细胞。Th1细胞因子有IL -2,IFN -γ,IL -12,IL -17,Th2细胞表达IL -4 ,IL -6,IL -10和IL -13。Th1/Th2型的细胞因子的不平衡在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特征为多克隆淋巴细胞活化、自身抗体产生和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增加。近年研究表明,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凋亡异常或缺陷及其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或缺失,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淋巴细胞的异常凋亡可能提供了细胞外核内抗原,诱导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典型的特征是B细胞多克隆活化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1 4 ] 。多种证据表明自身反应性T细胞能促进疾病相关自身抗体的产生 ,在体外能够辅助自身的B细胞产生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1 4 ] 。我们在体外建立可长期培养的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系并对其功能及其T细胞反应性 (TCR)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SLE的自身免疫机制并为将来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一、对象与方法1.培养基及试剂 :细胞培养所用培养基为完全RPMI 16 40 (Hyclone)含有 10 %热…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多克隆B细胞的活化和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近年来有关细胞凋亡异常的报道较多,其中包括细胞凋亡的增加以及凋亡细胞的清除缺陷.有关凋亡清除缺陷的报道已经证实了在SLE中存在这一现象,并且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凋亡细胞清除缺陷的报道做一综述,包括凋亡细胞清除缺陷的形成,凋亡细胞清除缺陷的结果即核小体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缺陷和B细胞的高反应性。无论哪一方面的缺陷都会导致各种自身抗体的产生。一、SLE的自身抗体的种类 1.抗核抗体(ANA)泛指一类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几乎所有活动性SLE都能查出ANAs。因此对于SLE,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缺乏ANAs几乎可排除SLE。由于试验的误差,单独计数滴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