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家庭感染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48例门诊HBV-DNA-PCR检测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48例被调查的肝病患者中,121例有明确的乙肝家族史,占48.79%,仅有68例为明确的非家庭感染,占27.42%,59例对家庭中是否有肝病下清楚,占23.79%,表明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248例乙肝患者中仅有28例患者主动为家人注射乙肝疫苗,占14.82%,说明多数患者对乙肝的预防和家庭护理知识不了解.[结论]护士应对乙肝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宣传乙肝预防知识,指定合理的家庭护理,以减少乙肝在家庭内及其周围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叶军 《健康博览》2010,(9):13-13
Q:乙肝是否会通过性生活传播 A: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血液制品:共用针头等),另外,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部分病毒,因而性接触也是乙肝传播方式。所以夫妻一方为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性生活中不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有可能引起传播。即丈夫患有乙肝,精液含有乙肝病毒,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妻子;妻子息有乙肝,其阴道分泌物中也会含有病毒,可传染给丈夫。  相似文献   

3.
<正>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或者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具有传染性。通过长期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与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是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解这部分高危人群的乙肝感染及家庭内传播状况,以采取有效的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我们于2009—2010年按全国"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策略研究"项目内容,对107户乙肝病人或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家庭成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医患知音     
女性患乙肝会不会生个乙肝儿陈大夫:我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担心会生个乙肝儿,故一直未敢怀孕。请问,母亲有乙肝就一定会生个乙肝儿吗?广州杨艳杨艳朋友:乙肝抗原阳性母亲所生育的孩子,不一定会感染上乙肝病毒而成为乙肝儿的。在大多数人看来,胎儿要在母体中孕育10个月,且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很强,要感染乙肝病毒似乎已成定局。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乙肝病毒的传染过程会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病毒的数量、机体免疫机能的强弱等。据医学资料统计,乙肝抗原阳性尤其是乙肝e原阳性者,所生的孩子中有70%以上会在1岁以内转化成乙肝抗原阳性。但是也有近30%的没有感染上乙肝病毒,其中的原因尚在进一步研究中。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要完全预防乙肝的母婴传播还相当困难,不过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预防母亲的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的,如孩子一出生便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因此,你不必过分担心,还是可以考虑生育的。特约解答:杜喜峰肺结核病人能否过性生活陈大夫:我结婚不久的妻子因低热、盗汗、消瘦看医生时,被检出患了肺结核,说最少也得服半年药。请问在妻治疗期间能否过性生活?山西王江王江朋友:不论是青年还是中老年肺结核患者,要求完全禁止过性生活是相当...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食品从业人员HBV标志携带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肝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它主要经乙肝病人和携带乙肝病毒的健康者的血液传染给健康者的。由于乙肝早期不易发现,且治愈率较低,故乙肝病毒正严重地威协着居民的身体健康,探讨乙肝病毒的感染指标及传染指标在我市居民中的分布情况已尤为重要,它为我市预防...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状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甘肃省46所高校2 877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乙肝KAP及信息获取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对乙肝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31.4%),对其他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63.9%~85.1%)。在态度方面,74.8%的大学生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疾病。当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后,只有18.4%的大学生认为不会影响两人之间交往,29.3%的大学生认为不介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76.5%的大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而仅有27.3%的大学生完成了全程接种。结论在校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排斥心理较强。大学生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人和社会人群对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分析乙型肝炎传播危险因素,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乙型肝炎病人50人、按1∶2比例抽取社会人群100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公共场所划伤皮肤、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是乙肝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HBsAg感染与乙肝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有关(P<0.05). [结论]病人对乙肝传播的认识尚有误区,主要表现为病人高估了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作用而低估了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这种现状不仅不利于乙肝的防治,而且易于引起盲目的恐慌和对乙肝病人的歧视.应加强对乙肝病人及全人群进行乙肝科普知识的宣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对乙肝的综合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乙肝孕妇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乙肝病毒会不会传染给宝宝,有没有办法预防?这些准妈妈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特别是“大三阳”患者的病毒复制活跃,体内病毒含量高,母婴传播的可能性更大。母婴传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宫内传播;二是分娩过程中传播:三是哺乳过程中传播。所以,要想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以及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61家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152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KAP调查。结果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57.89%的人做过乙肝检查,55.92%的人接受过卫生知识培训。知晓乙肝是经血传播的占40.13%,知晓所用工具应消毒的占18.42%,69.73%的人不知道乙肝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24.34%的人在自己皮肤粘膜破损不经包扎继续为顾客服务。有88.81%的人不知道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48.03%。结论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工具的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成员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对乙肝的认知程度,为开展乙肝高危人群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的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随机抽样,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HBsAg阳性妇女120人,家庭成员285人,其中配偶117人,儿童168人。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0%,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83.3%;HBsAg阳性妇女配偶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0.2%。男女配偶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为69.29%,其中对乙肝可通过性传播及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9.4%和40.1%;在调查的9个问题项中,男女配偶对于乙肝母婴传播和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其他7个问题项的知晓率,HB-sAg阳性妇女均显著高于配偶(P<0.05)。认为配偶需接种疫苗的人数占64.1%(152/237)。结论盐田区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中儿童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较高,而男性配偶的疫苗接种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建议加强对HBsAg阳性育龄妇女配偶的乙肝疫苗接种与相关防治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1.
12.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102例HBeAg和HBsAg阳性孕产妇纳入研究,60例妊娠28周前检测出HBeAg和HBsAg阳性的孕产妇为研究组,42例临产前入院HBeAg和HBsAg检测阳性的孕产妇为对照组。研究组从妊娠28周开始一次性肌注HBIG200U,每间隔4周肌注1次,共3次。对照组未进行HBIG注射。胎儿娩出后立即收集脐静脉血进行HBeAg和HBV—DNA检测。结果:研究组60例新生儿中,有5例HBeAg阳性,阳性率为8.3%;7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11.7%,7例新生儿HBV—DNA病毒平均拷贝数(6.6×10^2 copies/m1)明显低于母亲(7.4×10^2 copies/ml),P〈0.05。对照组42例新生儿中,有30例HBeAg阳性,阳性率为71.4%;33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78.6%,33例新生儿HBV—DNA病毒平均拷贝数(7.0×10^2copies/m1)与母亲相似(7.2×10^2copies/m1)。研究组新生儿病毒平均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从孕28周开始给予HBIG注射阻断HBV母婴传播是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上应对HBeAg阴性但HBV—DNA阳性的孕产妇给予HBIG注射以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3.
文亮  高丽 《现代保健》2013,(21):135-136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于出生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治疗组新生儿母亲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于出生后24h内和出生后1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7.14%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1、6、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例(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CHBP)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状态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检测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的确诊CHBP采血,检测肝功能和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HBeAg]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载量。ALT指标在采血24h内由当地医疗机构检测。HBsAg、HBeAg及HBV DNA载量检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统一完成。HBsAg、HBeAg使用美国雅培(Abbott)试剂光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HBV DNA载量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工具包(中国复星医药有限公司)检测。结果 〈20岁、20~40岁和〉40岁CHBP中,高病毒载量[HBV DNA〉105拷贝/毫升(Copies/ml)]者比例分别为70.21%、40.37%和28.75%(χ2=29.38,P〈0.001)。在HBV DNA低(〈103Copies/ml)、中(103~105Copies/ml)、高(〉105Copies/ml)载量组内,HBeAg阳性率分别为2.36%、9.40%和82.24%,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2;χ2=177.78,P〈0.001;χ2=140.31,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CHBP ALT的独立因素有年龄、性别和HBV DNA载量。相对于0~19岁CHBP,20~39岁CHBP ALT升高比值比(Odds Rate,OR)=3.2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2~8.01],〉40岁CHBP ALT升高OR=3.92(95%CI:1.54~9.98)。相对于女性,男性CHBP ALT升高OR=2.93(95%CI:1.64~5.24)。中病毒载量和低病毒载量对CHBP ALT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66),但高病毒载量组ALT升高的OR=3.01(95%CI:1.33~6.80)。结论 HBeAg阳性CHBP体内HBV复制活跃,HBV DNA高病毒载量是CHBP ALT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Hepatitis B viral infection is transmitted in adults by transfer of body fluids containing the virus. The outcomes following infection can be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both health and employment. It is for these reasons that effective preventative health care is the go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ractitioners. This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rovides a basis upon which practice can be established and highlights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may confront practitioners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和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和流行的影响,进一步探索防治策略,控制乙肝的流行态势。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不同的免疫策略对安定区乙型肝炎流行趋势的影响。结果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特别是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免疫策略后,安定区乙型肝炎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感染率及发病率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重点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工作是控制乙肝流行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发地区,乙肝病毒(HBV)的感染对人群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而母婴传播是HBV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HepB)被广泛用于阻断围产期HBV母婴传播。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表明,联合免疫的阻断效果要强于单独使用HepB,同时随着流行情况及人群流行病学特征的差异以及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不同,联合免疫的效果也会有相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加强宣传教育,认识乙肝与乙肝疫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大为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62-763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感染乙型肝炎后 ,不论是临床型感染或者亚临床感染 ,都有部分患者发展成为慢性持续性感染状态 ,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有的可演变成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对广大群众加强宣传教育 ,使人们认识乙肝 ,了解乙肝 ,特别是使易感人群认识到接种疫苗预防乙肝的重要性 ,最终达到预防和消灭乙肝的目的 ,是我们卫生防疫工作者的一项基本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乙型肝炎病毒 (HBV)与乙型肝炎196 3年 ,美国学者Blumberg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了一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