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0,22(12):951-953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开胸手术治疗时选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全麻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肺癌老年患者分为2组,麻醉前,观察组(n=40)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n=40)行硬膜外阻滞,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状况等。结果:T2~T5几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时MAP、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后,观察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吞咽、呼之睁眼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h、12h、24h及48h时VA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48h时MMSE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h、6h、24h时,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开胸手术治疗时,选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良好稳定性,镇痛效果较理想,且不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痛敏反应和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住院治疗的行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后行全身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进入手术室后5分(T0)、麻醉诱导后5分(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T3)、手术结束即刻(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比较诱导前或神经阻滞前30 min(t0)、切皮后1 h(t1)、术后2 h(t2)、术后24 h(t3)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应激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RSS)、术后苏醒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MAP和心率在T2~T4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和β内啡肽水平在t1、t2、t3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观察胸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其中注射右美托咪定0.5 pg/kg+质量分数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阻滞麻醉者46例为观察组,注射质量分数0.375%罗哌卡因15 mL者4...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建库起至2022年1月的文献。纳入ESPB与TPVB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比较两组主要结局指标[术后6、12、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次要结局指标(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 h补救镇痛率和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共纳入16个RCT,9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ESPB组与TPVB组的术后6 h (MD静息=0.04,95%CI:-0.15~0.22; MD运动=0.10, 95%CI:-0.07~0.28)、 12h (MD静息=0.36, 95%CI:-0.01~0.73; MD运动=0.34,95%CI:-0.10~0.78)、24 h (MD静息=0.26,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PVNB)对老年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拟实施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的9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PVNB麻醉复合全身麻醉(PVNB组),45例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术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中,先露在不同位置时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程的影响,从而选择适当的麻醉时机,最大程度减轻疼痛,缩短产程,增加产妇的舒适感,为产妇提供最佳服务.方法 选取足月单胎可以阴道分娩初产妇200例,随机编号,奇数组为观察组,偶数组为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在第二产程,先露下降至坐骨棘下1 cm S+1后,即用1%利多卡因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在胎头拨露后,会阴切开前才施行切开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2组产妇在疼痛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损伤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Ⅱ级、Ⅲ级疼痛者比对照组少32例;观察组会阴切开后延裂例数比对照组少24例;观察组第二产程在1h内分娩例数比对照组多21例.结论 在第二产程,先露下降至S+1后,实施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可使阴部盆底组织松弛,减轻分娩时疼痛,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会阴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胸背部急性带状疱疹伴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及按需口服镇痛药物治疗,B组(试验组)同时接受在B超引导下选择性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7、14及30天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辅助镇痛药物用量、PHN发生率B组亦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抗毒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年龄6179岁,ASA分级为Ⅰ79岁,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无显著变化(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IL-6、TNF-α浓度小于A组(P<0.05),IL-10浓度大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更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技术对肩胛骨骨折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间行肩胛骨骨折择期手术1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分为3组:气管插管全麻32例(G组),全麻联合臂丛阻滞55例(B组),全麻联合臂丛+胸神经阻滞53例(S组)。其中S组分为3个亚组:胸椎旁阻滞19例(S1组),竖脊肌阻滞16例(S2组),椎板阻滞18例(S3组)。分析术中舒芬太尼追加剂量、苏醒室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和追加镇痛药物需求率。结果:在术中追加舒芬太尼用量、苏醒室中VAS评分和追加镇痛需求率方面,S组最低,B组和S组显著低于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S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胛骨骨折手术中,胸神经阻滞可以在全麻联合臂丛阻滞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3种胸神经阻滞技术镇痛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15例,A组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B组行常规护理+音乐放松想象训练(MRIT),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C组行常规护理+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D组行常规护理+MRIT+术后PCIA。监测术前30 min、术毕及术后24 h、48 h、5 d各组BP、HR及VAS评分情况。结果:四组不同时段收缩压、舒张压、HR值及VAS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D组最优。结论:围术期实行MRIT联合PCIA能提供完善的镇痛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实施MRIT和PCIA。 相似文献
14.
燕丽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1,23(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PVNB)对老年食道癌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拟实施全麻下开胸手术的90例食道癌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术前采用超声引导下PVNB麻醉复合全身麻醉(PVNB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h、6h、24h及48h静息状态、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24h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PVNB组患者和对照组在术后2h~术后48h的静息VAS评分及咳嗽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NB组术后2h、6h及24h静息VAS评分及咳嗽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VNB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PVNB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NE、E、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24h两组患者血清NE、E、Cor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24h PVNB组的血清NE、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PVNB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VNB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发生率为4.4%,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6例,发生率为13.3%,PVNB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VNB能够改善老年食道癌开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较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全切术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子宫肿瘤患者10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和Bromege评分。结果与左旋布比卡因组相比,罗哌卡因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显著缩短[(154.83±35.12)min vs.(190.24±33.06)min,P0.001],Bromege评分显著降低[(2.46±1.06)分vs.(2.89±0.79)分,P=0.02]。两组患者术中各个时间点的MAP、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恶心、呕吐和头痛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旋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全切术中是安全有效的,显著降低了患者运动神经阻滞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全麻联合头皮神经阻滞在开颅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择期行幕上占位切除术的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神经阻滞组(R组)和切口浸润麻醉组(C组).两组全麻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R组于全麻诱导后行头皮神经阻滞,C组于切皮前行切口浸润麻醉.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两种神经阻滞方式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炎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镇痛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7月该院114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排除1例脱落病例,最终纳入113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 = 57)和B组(n = 56)。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阻滞,A组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B组采用竖脊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毕(T1)和术后24 h(T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CD8+水平均较术前(T0)明显升高(P < 0.05);两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较T0时点明显降低(P < 0.05),且A组明显高于B组(P <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 < 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轻,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和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各7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干预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2 h的E、NE和Cor水平变化较对照组平稳(P<0.05).术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骨科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本院86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组(喉罩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与B组(气管插管静吸全身麻醉)、C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三组的HR、MAP、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A组T1、T2、T3、T4、T5时的HR、MAP均低于B、C组(P<0.05);A组的苏醒时间短于B、C组(P<0.05);A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联用喉罩全身麻醉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联合微信平台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微信平台干预,干预4个周期后,比较2组自我感受负担、应激反应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