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疟疾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大劣按蚊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对大劣按蚊抗疟原虫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先前已成功分离了大劣按蚊血淋巴中约氏疟原虫感染相关蛋白(PIRP1),并对该蛋白进行了质谱检测。本研究在已获得PIRP1质谱检测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克隆了该相关蛋白的部分cDNA序列(GenBank序列号为EF409973)。为下一步对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约氏疟原虫不易感的大劣按蚊和易感的斯氏按蚊基因组RAPD谱带并测序,探讨媒介按蚊基因型与疟原虫基因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已筛选的一条随机引物,随机扩增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成蚊的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对相同迁移率的DNA条带克隆、测序,并采用相关在线程序及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RAPD谱带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但有4对相同迁移率的条带。序列分析显示4对DNA条带在序列长度和组成上呈现多态性,序列的GC含量和简单重复序列存在差异,序列相似性介于48%~52%之间。结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之间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产生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不同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按蚊与疟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食蟹猴疟原虫B株子孢子感染的6只恒河猴,初发期虫血症自然消长曲线2只猴为双峰形、4只猴为多峰形。虫血症显著期(原虫密度≥2‰)最短者为13d,最长者为37d。在虫血症显著期供113批(1批/日)蚊(大劣按蚊或斯氏按蚊)血餐,获得感染好的蚊虫(卵囊均数=5-327.7,胃感染率=65-100%)58批、平均为9.7批。感染好的蚊批分布:双峰形的初峰期为14.29%(2/14),次峰期为85.71%(12/14);多峰形的初峰、次1和次2峰期分别为22.73%(10/44)、45.5%(20/44)和31.82%(14/44)。结果提示对蚊感染性较强的血餐时间主要分布在次1和次2峰期。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斯氏按蚊产卵与头、唾液腺和卵巢组织中出丝诱导活性动态的相互关系,应用雄配子体体外出丝检测雌性斯氏按蚊产卵前后头、唾液腺及卵巢抽提物对伯氏疟原虫雄配子体出丝诱导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产卵前后各时相点之间-头部抽提物的出丝诱导活性未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吸血后1h内按蚊唾液腺抽提物的出丝诱导活性显著下降,产卵翌日恢复到吸血前水平;卵巢匀浆上清的诱导活性亦在吸血后下降,吸血后第2日显著升高,产卵翌日回落。斯氏按蚊唾液腺和卵巢的出丝诱导活性在产卵后相互消长,这些变化可能与蚊卵的发育、成熟及产出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实验室云南微小按蚊饲养品系,以观察该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人工感染间日疟原虫的敏感性,采用常规人工方法饲养微小按蚊和直接叮咬吸血法进行人工感染间日疟原虫观察.实验表明微小按蚊在室温26~28℃、相对湿度60%~75%、水温23~25℃,每日光照12 h的实验室条件下,其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分别为83.1%、78.2%、92.6%,并观察10批次微小按蚊,他们间的孵化率、化蛹率及羽化率无统计学差异;人工感染6例间日疟患者中,3例感染者微小按蚊蚊胃卵囊阳性,它们的卵囊感染率分别为61.6%、87.5%和100.0%.结果表明云南微小按蚊饲养条件在26~28℃、相对湿度60%~75%、水温23~25℃下生长发育较好,同时,该蚊对间日疟原虫仍然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机血清’介导疟原虫配子体对蛟感染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直接蚊血食实验,观察感染第5天小鼠血清(D5血清)对配子体感染力的影响。利用ELISA和Griess反应实验,检测D5血清对感染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4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2^-产生的影响。同时,检测了疟原虫寄生红细胞的提取物(PRBC提取物)诱导NO合成的能力。结果:感染等5天小鼠血液中的配子体向动合子的发育完全发生阻断。D5血清注入感染第3天的小鼠体内后未见立即抑制配子体在蚊体内的发育,但4h后,可促进宿主体内IFN-γ增多,提高NO的表达,并抑制配子体的感染力。并且,PRBC提取物诱导感染小鼠脾细胞NO的合成。结论:危机血清可能通过NO依赖的方式阻断约氏疟原虫媒介昆虫蚊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云南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种型和对间日疟原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云南不同地理株微小按蚊染色体核型及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作了比较研究。经对性染色体相对长度和着丝点,G带染色体比较结果,发现Y染色体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着丝点,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云南不同地理株微小按蚊染色体核型及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作了比较研究。经对性染色体相对长度和着丝点,G带染色体比较结果,发现Y染色体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着丝点,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5只恒河猴血传接种食蟹猴疟原虫B株后,在原虫血症显著期(原虫密度≥2‰)供110批大劣按蚊血餐(1批/日),共获最佳感染蚊52批。较好感染蚊10批、不佳感染蚊27批,阴性21批。在各猴上获得好的(最佳和较好)感染蚊的批数和时间与其原虫血症消长类型(可分3型)有关。A型(初峰为最高峰的3峰形):初峰顶前2~4d为蚊媒最佳或较好感染时间,次2峰顶及其前后1-2d为最佳感染时间。B型(初峰非最高峰的3峰形):初峰顶及其前后1-2d为最佳感染时间,次1和欢2峰期各天基本上均为最佳感染时间。C型(双峰形):初峰顶及其前1-3d、次峰顶及其前1-3d和峰顶后1d为最佳或较好感染时间。  相似文献   

10.
应用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非感染与感染马来丝虫微丝蚴中华按蚊的血淋巴,均测出20种游离氨基酸。经统计处理这些氨基酸的变化为:1.非感染中华按蚊的氨基酸总量于血餐后第5天比刚羽化后未吸血蚊增加37%,以后一直维持在增加水平,但第12天增加量稍减为21.9%。感染马来丝虫中华按蚊的氨基酸总量于血餐后第5天锐减25.9%,第12天又增加到29.0%。2.两组蚊各种氨基酸变化多与其总量变  相似文献   

11.
鼠疟模型作为恶性疟原虫多表位疫苗保护性的探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寻找恶性疟原虫基因工程多表位疫苗保护性评价的模型动物,利用小鼠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及小鼠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模型对本实验室构建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多阶段、多表位基因工程候选疫苗进行了体内保护性及免疫模式探索试验。结果在约氏疟原虫模型,先用该疫苗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蛋白免疫,后用含同一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加强免疫组,与野生型痘苗病毒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的死亡时间延长(P<0.01)。结果初步显示,约氏疟原虫鼠疟模型可用作该基因工程多表位恶性疟原虫候选疫苗的保护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约氏疟原虫子孢子入侵wistar大鼠肝内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接种大鼠10-30min后,通过大鼠的肝脏冷冻断裂,对其断裂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接种后10min就可见较多子孢子被枯否氏细胞捕获,有些子孢子正侵入肝细胞;子孢子与肝细胞膜接触时,膜内凹,随着侵入继续,内凹加深;部分子孢子似可直接与肝细胞膜接触。  相似文献   

13.
食蟹猴疟原虫B株配子体对大劣按纹感染性的活力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食蟹猴疟原虫B株早期环状体接种1只恒河猴,接种后第2-12天(血内仅存在1群原虫)测试了由第1-4代裂殖子形成的4代配子体(G)对大劣按蚊(海南株)感染性的活力周期。结果表明第1-4代裂殖子均形成了一定数量的G,由裂殖子发育到G功能成熟(可使蚊感染)各代有差异,第2代G至少需55±1h,第3代G则需65±1h;发育至72±4h时活力最旺,G寿命长者可达100h;生活期(对蚊有感染力的时间)第1、2代G约为12-42h,第3代G约为10-19h。G密度与蚊胃卵囊均数不成正比,第1、2代G对蚊的感染性比第3、4代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测定并分析鼠约氏疟原虫 (Plasmodiumyoeliiyoelii)动力素蛋白基因 (Pydyn) 3′端内含子序列 ,比较约氏疟原虫yoelii虫株的Pydyn基因与约氏疟原虫 17XNL虫株基因组序列内含子间序列的多态性。方法 :应用PCR技术扩增约氏疟原虫动力素蛋白基因 (Pydyn)基因组 3′端序列 ,将其克隆入pGEM TEasy载体。阳性克隆经酶切和PCR鉴定正确后测序 ,并用分子生物学WINSTAR软件进行基因结构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约 80 0bp的Pydyn基因特定片段 ,阳性克隆经酶切及PCR扩增确定。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约氏疟原虫yoelii虫株的Pydyn基因含有 3个内含子 ,并且与约氏疟原虫 17XNL虫株基因组序列在内含子间存在着几个变异。结论 :确定了鼠约氏疟原虫动力素蛋白基因 (Pydyn) 3′端内含子序列 ,其内含子具有序列短且AT含量较高的特点 ,两末端的碱基具有一般真核基因内含子共有的剪接位点。多态性分析表明 ,将约氏疟原虫yoelii虫株的Pydyn基因的 3个内含子与人恶性疟原虫动力素基因Pfdyn内含子保守序列相比 ,Pydyn基因内含子上游下游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另外 ,约氏疟原虫yoelii虫株与约氏疟原虫 17XNL虫株的内含子间存在着多态性 ,存在着几个变异 ,这些变异属于点突变  相似文献   

15.
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巨噬细胞表面吞噬相关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感染抵抗型DBA/2小鼠的脾巨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Giemsa薄血膜染色,光学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感染率,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P.y.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动态检测脾巨噬细胞表面膜分子CD36、CD64表达水平。结果表明,DBA/2小鼠红细胞感染率于感染后第7天高达31.87%,约第15天自愈;感染小鼠脾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于感染后第5天开始增强,至第10天吞噬率高达95%,随后维持于高水平;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36于感染后第3天开始升高,至第10天达到峰值;CD64表达水平于感染后第5天开始升高,随后持续维持于高水平;小鼠血清中抗P.y.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第10天开始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结果显示,在P.y.17XL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分子CD36和CD64分别介导的非调理性和调理性吞噬方式杀伤疟原虫,提示巨噬细胞是DBA/2小鼠发挥抗疟保护性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对贵州省间日疟原虫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各期的形态进一步观察的结果。对雄、雌配子的形成,雄配子的体外出丝及动合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同时对雄配子、雌配子、动合子、卵囊和子孢子的形态也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