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证候要素、体质类型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对52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确定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体质类型,并对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63.5%)、血瘀(51.9%)、痰湿(50%)和内火(30.8%)。体质主要为气虚质(57.7%)、痰湿质(34.6%)和血瘀质(28.8%)。体质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气虚质与气虚、痰湿、内火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湿、气虚显著正相关;血瘀质与血瘀、痰湿显著正相关。结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痰湿、内火为主;气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主要体质;中医证候要素与中医体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2~24 周)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及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确定中医证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主要为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气虚质(16.29%),证候主要为血瘀证(25.81%)、痰证(20.97%)、气虚证(16.45%)、阳虚证(15.16%).主要体质与证候相关分析显示,瘀血质与血瘀证、痰证、气虚证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证、血瘀证、阳虚证显著正相关,气虚质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显著正相关.结论 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形态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关系。方法:将6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形态分为血管狭窄组和血管迂曲组,采集2组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统计2组中医证候积分,并对2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比较。结果:(1)血管狭窄组患者中痰湿证19例(61.3%),其次为血瘀证13例(41.9%);血管迂曲组中气虚证17例(56.7%),其次为阴虚证13例(43.3%)。(2)血管狭窄组痰湿证候积分高于血管迂曲组(P0.05),气虚证候积分和阴虚积分明显低于血管迂曲组(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管形态有助于辨别中医证候,为中医学辨证提供了影像学客观指标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索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证候要素特征。方法收集195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资料,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对各个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因子分析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公因子提取,并根据结果确定中医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0.56%,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痰湿、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肝阳上亢等。结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合并脑微出血证候要素以痰湿、气虚、血瘀为主,临床治疗应重视健脾化痰、补气、活血。  相似文献   

5.
罗霞  ;张剑荣 《中医药研究》2009,(12):1414-1415
目的探讨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通络方法治疗,连续观察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基于玄府理论的加减小续命汤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进展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改善脑循环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小续命汤煎服,共治疗2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分布及改善情况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3. 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内风、内火、痰湿、血瘀等中医证候要素均改善明显(P 0. 05),在内火、痰湿、血瘀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及hs-CRP、FIB均比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上述评分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基于玄府理论的加减小续命汤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7.
吕霞  郭蕾  马作平  陈加良  刘强  林浩  邓先琴 《新中医》2021,53(15):32-3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7个证型;所有病例均行Siemens双源头颈CT检查,计算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并根据积分划分为0分、1~199分、200~399分、400~599分及≥600分5个等级;比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28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钙化,各证型患者所占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痰湿蒙神证。各中医证型患者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中分布风痰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占比较多;各中医证型颈内动脉钙化积分存在一定差异,以气虚血瘀证积分最高、风痰瘀阻证次之,此可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过rt-PA干预后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证候变化规律。方法从目标数据库中提取51例经rt-PA溶栓后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个时间点(入院时、溶栓后24 h、溶栓后48 h)的证素并评分,获得3个时点的证候要素变量,根据溶栓前后证候演变将其分为证候不变组、证候减少组、证候增加组,通过χ2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评价溶栓患者单证候演变及证素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溶栓24 h后,气虚证证候消失明显(P <0. 05)、内风及气虚证证素评分显著降低(P <0. 05);溶栓后24~48 h,内风证证素评分明显降低(P <0. 05);溶栓48 h后,内风及痰湿证证候消失比例高于总体证候消失比例(P <0. 05),内火证消失低于总体比例(P <0. 05);内风及气虚证证素评分明显降低(P <0. 05)。结论 rt-PA干预后缺血性中风证候总体上遵循缺血性中风病单证候动态演变规律,但存在自身特点,溶栓后气虚、内风证候明显改善,内火证改善不佳,提示溶栓后重点处理内火证或许能提高中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敏  徐祖浩  林木灿  陈婷 《新中医》2013,(11):11-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西医常规疗法,2组观察疗程均为14天。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2.50%,对照组为1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较西医常规疗法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中医证候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临床缺血性中风病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制定统一表格,采集283例受试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由课题组指派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已经入组的受试者,集中进行统一的证候评价,得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283例受试对象总体上以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经聚类分析,结合各证候要素在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可见,脑梗死受试者的主要证候表现均为气虚血瘀证.受试者中表现为二证相兼和三证相兼的比例最高,一证独见的受试者中,以“气虚”和“血瘀”型最多;二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型最多,三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痰湿”最多;四证并见的,以“内风+内火+血瘀+气虚”最多.由此可见,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最常见的证候要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的证候表现,证候要素的组合复杂,出现频率以二证、三证组合为最多,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的单独出现或相互组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的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对2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定及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体质有别于一般人群的体质;2风痰瘀阻证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型,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是其主要体质。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体质以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最多,证型以风痰瘀阻最多。根据体质可调理论,可以在中风发生之前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病灶多寡和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辨证的意义。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性收集157例AIS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要素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梗死病灶的多寡分为单发病灶组(66例)和多发病灶组(91例)。通过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AIS患者病灶多寡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 AIS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依次为气虚(103例,65.61%)、痰湿(77例,49.04%)、内火(62例,39.49%)、内风(42例,26.75%)、血瘀(37例,23.57%)、阴虚(16例,10.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虚与AIS患者多发病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9,OR=2.518,95%CI[1.260,5.029])。结论 AI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多为气虚,且气虚与多发病灶存在显著相关性,二者可能是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资料166例,根据入院时的四诊信息对证候要素予以赋分,检测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研究证候要素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出现频数最高的为风91次,占55.2%;阴虚阳亢出现最少13次,占7.9%;火、痰、血瘀、气虚四种证素出现次数分别为73次、86次、83次、48次,分别占44.2%、52.1%、50.3%、29.1%。急性期、恢复期不同证素间血糖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风、火、痰、血瘀、气虚血糖降低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阴虚阳亢血糖水平较前升高。急性期不同证素积分与NIHSS分值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证素血糖水平与NIHSS分值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素均可促进机体血糖升高,对血糖水平程度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维持血压、血糖平稳,加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痰汤。两组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包括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 45%高于对照组81.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NIHSS、ADL、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祛风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缺血中风后1年内各证候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使用统一的《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采集全国范围内受试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结果:内火证、内风证、痰湿证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血瘀证、内火证、气虚证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阴虚证与其余证候要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证候要素相互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的主要集中于风、火、痰等实证上,“标实”之证易于相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9例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数据为基础,在入院时、3、14、28、90 d分别采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NIHSS评分与各证候要素评分变化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NIHSS评分的改变对证候要素风、火热、痰、气虚、阴虚阳亢评分的改变有影响,NIHSS评分每增加或减少1分,相应证候要素评分分别增加或减少0.403分、0.224分、0.355分、0.376分、0.157分。结论:缺血性中风病的NIHSS评分变化在不同时点与多个不同证候要素评分的变化相关,其相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证素与肾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证素与血液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员245例。以证候积分、血液肾功能检测为指标。结果:尿素氮(BUN)与寒,饮显著负相关(P〈0.05);肌酐(CREA)与饮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虚,亡脱显著负相关(P〈0.05),与鼻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尿酸(UA)与肝,血瘀,阴虚,阳亢。胃。肺。少腹,气逆显著负相关(P〈0.05),与气滞,气虚,血虚,肠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EA)与热,阴虚,阳亢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中医证素与肾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肾功能检查可以为证素诊断提供参考,可能是其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太仓地区缺血性中风证候分布特点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从而为缺血性中风辩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提高脑卒中预防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中风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2比例分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A组)与不存在不稳定斑块组(B组),测定血脂、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并进行证候要素、证型辨别。结果两组痰湿证、血瘀证及阴虚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火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火证比例较高,B组内火证比例较低,提示内火证患者较易形成不稳定斑块。2组患者气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气虚证患者不易形成不稳定斑块。两组内风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A组内风证患者例数较少,不能进行临床判断。两组风痰阻络、风火上扰、阴虛风动及痰蒙神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腑实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痰热腑实证患者较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两组气虚痰瘀互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不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到缺血性中风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与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证型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太仓地区缺血性中风证候分布特点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中风90例患者按颈动脉斑块性质分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A组30例)与非不稳定斑块组(B组60例),测定血脂、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并进行证候要素、证型辨别。结果:A组内火证比例较高,B组内火证比例较低,提示内火证患者较易形成不稳定斑块。两组痰热腑实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痰热腑实证患者较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两组患者气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气虚证患者不易形成不稳定斑块。两组气虚痰瘀互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不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到缺血性中风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与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证型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发病72h内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420例,分别采集10个证候要素(包括内风、内火、内湿、痰、瘀、气虚、气滞、阳虚、阴虚、阳亢),并于发病第3天以及2周时分别测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根据发病第3天和发病2周时NIHSS测评结果差值计算改善率,并用Spearman等级相关的统计方法检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类型(单一证候要素以及证候要素两两组合)与早期疗效的关系。结果急性期证候要素以内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P=0.039)较非内风患者具有在发病2周时预后好的特点;急性期证候要素表现为瘀+内风的患者(P=0.028)较瘀不合并内风的患者具有在发病2周时预后好的特点;而内风+内火(P=0.025)、内风+痰(P=0.021)、内湿+气虚(P=0.011)以及气滞+内火(P=0.005)的患者分别较内风不合并痰火、内湿不合并气虚、气滞不合并内火者在发病2周时病情容易加重;而内火、内湿等其他类型证候要素两两组合与发病2周时预后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以内风或瘀+内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病情较易改善;而以内风+内火、内风+痰、内湿+气虚或气滞+内火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早期病情易出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