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血清孕酮及hCG水平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元华  王江 《北京医学》1997,19(6):345-347
为探讨血清孕酮(P)及hCG水平对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结果的影响,对48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药物治疗前血清P及hCG水平进行了放射免疫测定,并以hCG日增倍数(hCG1/DT)反映hCG增长率。结果:治疗成功组血清P水平及hCG1/DT明显低于失败组。P≤30nmol/L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P〉30nmol/L者,以P≤30nmol/L预测治疗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3.1%及81.8%,阳性及阴性  相似文献   

2.
血清hCG水平与输卵管妊娠破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已广泛用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为进一步了解血清hCG水平与输卵管妊娠破裂的关系,我们对7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前血清hCG水平进行分析,以提高输卵管妊娠破裂前早期诊断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1月~1998年12月,经手术或(和)腹腔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患者77例。由本院放射免疫实验室常规测定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前血清hCG水平。将hCG≥5000IU/L者划为A组(30例),hCG<5000IU/L者划为B组(47例)。比较两组的输卵管状态…  相似文献   

3.
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以达到最低限度的外科干预和药物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宫腔注射氨甲喋呤(MTX),以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评价治疗效果,β-HCG下降至正常值(<3.1ng/ml)为治愈。结果16例中输卵管妊娠15例,宫角妊娠1例,均为未破裂型。治疗后72h血清β-HCG水平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33),治愈15例(93.7%),失败1例(6.3%)。住院天数4~22d,平均11.5d。结论对患者无损伤,药物不良反应小,方法简便。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以及宫角妊娠当血清β-HCG≤10ng/ml时可选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4.
赵传芳  王瑛 《中原医刊》2000,27(6):23-24
我院自 1997年 2月至 1998年 2月 ,用米非司酮配伍抗宫外孕汤治疗异位妊娠 30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们对 30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 ,占同期异位妊娠总数 2 1 90 % ,所有病人均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 β -hCG水平 (正常值 1 39~5.4 8min·ml- 1)和B型超声监测。保守治疗标准 :①停经≤ 4 5天 ,既往月经周期规律 ,尿HcG( )。②血清 β -hCG升高 ,但 <30 0minml- 1,4 8小时测定 β -hCG值无明显升高。④B超证实宫腔空虚 ,宫旁有低回声区 ,直径 <3cm ,未见胎心搏动。④诊刮肉眼未见…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血清与脑脊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清及脑脊液(C.S.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48h内、7d、14d血清VEGF及48h内、7VEGF的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后各个时期,血清VEGF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以7d时更明显,与48h比较P〈0.05,与14d比较P〈0.01;48h内和7d两组间C.S.FVEC  相似文献   

6.
我科在不同时期采用了甲氨蝶呤 (MTX)肌内注射及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SSG)下妊娠部位注射MTX2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 ,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 12 0例 ;年龄 2 0~ 4 0岁 ,平均 2 7.2岁 ;停经时间 35~ 5 5d ,无或有轻度腹痛 ,尿hCG试验均阳性。所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 :①生命体征平稳 ;②B超示 :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直径 <5 .0cm ,直肠窝无积液或积液≤ 2cm ;③血 β -hCG <4 0 0 0U L ,连续 2次血 β -hCG测定值上升 ;④WBC>4 .9× 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以达到最低限度的外科干预和药物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宫腔注射氨甲喋呤异位妊娠以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评价治疗效果,β-HCG下降至正常值为治愈,结果 16例中输卵管妊娠15例,有宫角妊娠1例,均为未破裂型。治疗后72h血清β-HCG水平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治愈15例(93.7%),失败1例(6.3%)。住院天数4-22d,平均11.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改变给药方式,密切观察血清β-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情况,以寻求异位妊娠较好的治疗方案。方法:63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组:A组单纯静脉给药;B组仅孕囊局部给药;C组孕囊局部注药后再加静脉给药。结果:当患者治疗前的外周血β-hCG值≤6.0ng/ml时(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值< 3. 0 ng/ml),虽然各组的方法不同,用药剂量差异非常显著(P<0.001),但是其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的天数均在7 d以内,差别无显著意义(各组P值分别为:P>0.6,P>0.7,P>0.4)。而治疗前的外周血β-hCG>6.0 ng/ml时,因方法不同,其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2),治愈时所需药物剂量的差别,也有显著意义( P< 0. 05)。结论:治疗前后血清β-hCG数值的高低,是选择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孕中晚期母血清βhCG、AFP、uE3预测早产、妊高征(PIH)的可行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早产16例、中重度PIH28例、正常对照组164例产妇孕13~17周间血清β-hCG、AFP、uE3水平,将各值与正常组相应每两孕周中位数的倍数相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标记物水平随孕周增加呈规律性波动;(2)单指标预测PIH,βhCG有意义,当βhCG≥1.5MOM时灵敏度、特异度较好,分别为50%、81.71%;而AFP、uE3不论以何界点预测均无意义,故联合预测意义不大。(3)单指标预测早产,当βhCG≥1.52、2.0MOM、AFP≥1.5、2.0、2.5MOM,uE3≤0.6MOM时均具统计学意义,其中以β-h  相似文献   

10.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症之一。早期诊断 ,合理处理十分重要。我院于 1997— 2 0 0 1年共收治异位妊娠 112例 ,48例经严格病例选择行药物保守治疗 ,余者行急诊手术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8例患者 ,年龄 18~ 43岁 ,平均 2 6.5岁。第一次发病 3 1例 ,有异位妊娠史 4例 ,有流产、引产史 18例。根据病史体征、B超及 β -hCG确诊异位妊娠。入院时病情稳定 ,无内出血征象 ,腹腔包块直径 <3cm ,β-hCG <2 0 0 0IU/L。1.2. 药物治疗方法 ① 2 7例采用甲氨蝶呤 (MTX) 2 0mg肌注 ,1/d ,5d为一疗程 ;② 18例采…  相似文献   

11.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7例输卵管妊娠妇女血清中βhCG的含量。其中输卵管妊娠胚胎存活型36例,流产型14例,陈旧型7例。并同时测定5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血βhCG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输卵管妊娠胚胎存活型血βhCG平均含量为6524nmol/L,流产型为1721nmol/L,陈旧型为975nmol/L,正常早孕妇女为25713nmol/L。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妇女与正常早孕妇女血βhCG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输卵管妊娠3型之间血βhCG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由于B超及血清HCG的测定 ,提高了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准确性 ,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保守治疗方法有多种 ,本文收集我院自 1 994年 1月至 1 999年 1月应用MTX静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 3 5例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平均年龄 2 9.5岁。未生育 1 5例 ,已生育 2 0例。无停经史 8例 ,有停经史 2 7例 ,其中停经 <5周 9例 ,停经 5-7周 1 8例。尿HCG阳性 2 5例 ,尿HCG阴性查血 β -hCG增高 1 0例。B超示附件区包块或输…  相似文献   

13.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 ,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 ,同时由于快速敏感的 β HCG放射免疫测定和阴道超声的应用 ,使异位妊娠的早期确诊率不断提高 ,从而使许多异位妊娠得以药物保守治疗。本院 1996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共收治早期异位妊娠 6 5例 ,采用单次肌内注射氨甲喋呤(MTX) 3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5例均为住院治疗患者。依据病史、妇科检查、血 β HCG及B超检查诊断为异位妊娠[1] 。且符合下列条件 :①输卵管妊娠直径不超过 3cm ;②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 ;③无明显内出血 ;…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将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下列条件者为治疗对象。 1)患者无明显急腹症状 ;2 )异位妊娠包块局限在输卵管内 ,未破裂 ;3)患者初次查血 β-HCG <1IU/L ;B超盆腔内包块直径 <5cm。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研究组 14例与氨甲喋呤对照组 11例 ,2组年龄2 2~ 35岁 ,停经 30~ 5 5天。1.2 方法 米非司酮组服用米非司酮 30 0mg ,2 4h后加服30 0mg ,总量为 6 0 0mg ,氨甲喋呤每日 5 0mg ,共 15 0mg。用药后严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率升高 ,重复宫外孕 (异位妊娠 )也相应升高。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11例第二次输卵管妊娠 ,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3 6岁 ,平均2 9岁 ,与第一次手术间隔时间最短 3个月 ,最长 6年 ,第一次手术均为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11例中停经时间均 <5 0天 ,其中 3例无停经史 ,病程最短 2h ,最长 13h ,平均 8.5h ,尿HCG ( ) ,B超示 :妊娠包块均 <3cm。 2例为峡部妊娠破裂 ,其余均为输卵管壶腹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晚期孕妇表绒毛膜促性腺激纱水平升高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随机对门诊产前检查182例孕妇血清hC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182例孕妇血清hCG中位数为320mIu/ml,中期hCG升高者25例,正常者56例;晚期妊娠hCG升高者31例,正常者70例,中妊hCG升高组妊高征、早产、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0.018、0.027,0.009),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元月至 2 0 0 1年 5月 ,对 5 7例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异位妊娠、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开展阴道超声介入穿刺术 ,现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1 临床资料1.1 对象  5 7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 ,经阴道超声明确诊断 ,其中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 (luteinizedunrupturedfolliclesyndrome ,LUFS) 14例 ,异位妊娠 15例 (其中宫颈妊娠 1例 ) ,卵巢巧克力囊肿 2 8例。1.2 仪器 使用B超为日立EUB4 2 0型 ,阴道探头频率为6 .5MHz,COOK穿刺针 16G或 18G。1.3 方法 …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9月 ,我们采用甲氨喋呤单次肌注治疗早期异位妊娠 3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 2 0~ 35岁 ,平均 2 5岁。根据病史、妇科检查、血 β -hCG测定及彩超检查 ,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甲氨喋呤保守治疗的适应证 :①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无内出血或贫血征象 ;②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 <3cm ;③β -hCG <4 0 0 0IU/L ;④肝、肾功能正常 ;⑤WBC >3.0× 10 9/L。PLT >10 0× 10 9/L。1.2. 治疗方法 甲氨喋呤 5 0mg/m2 ,单次肌注 ,若给药后 4~ 7d血 β -hCG水…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报告患者男 ,5 8岁。因反复晕厥、抽搐 10年 ,复发 15h于2 0 0 0年 2月 2日入院。 10年前患者走路时突感头昏、胸闷 ,随后意识丧失 ,跌倒 ,呼吸暂停 ,双眼向上凝视 ,口角、四肢抽搐 ,尿失禁。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发作 ,发作时意识丧失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后意识转清。多次来我院就诊。ECG、EEG及头颅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症状性癫痫 ,病因不明。 15h前上述症状复发 ,反复发作 8次。入院时神志清楚 ,无阳性体征发现。入院后查ECG示Ⅰ° -AVB ,左心室供血不足 ;心二位X线片示左室增大 ;彩超示左室增大。入院当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4因子(PF4)在急性脑梗死(ACI)和多灶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和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40例ACI患者6-72h、7天和33例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对照组血浆β-TG、PE4的变化。结果 发现ACI组6-72hβ-TG和PE4、7天后PE4及多灶性脑梗死组PE4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ACI组7天后PE4较6-72h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ACI组7天后β-TG与多灶性脑梗死组、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这变化与病灶面积的大小无明显正相关,多灶性脑梗死组病灶数目愈多、PE4愈高(P〈0.05)。结论 结果提示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性增高,β-TG、PF4均升高可能为发病在6-72h的ACI患者,仅有PF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