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诊影像学特点与临床严重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5日云南省经核酸检测确诊116例输入性COVID-19病例(年龄范围为5~84岁,男59例,女57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不同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116例输入型患者中,不同年龄组间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89,P=0.006),21~55岁患病率较高,占44.83%(55/116),51~70岁者患重症肺炎(6/42,14.29%)较21~50岁3/52(5.17%)高(P<0.05);发热/畏寒(70.8%)及呼吸道症状(58.4%)是新冠肺炎最常见首诊症状.本组病例从症状出现至第1次CT扫描时间平均为(4.17±1.12)d,时间越长,临床分型越重(F=2.688,P=0.049);不同临床分型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6,3.640,5.154,15.361,8.195,P均<0.05);重型、危重型淋巴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轻型与普通型明显降低(P<0.05).116例共383个病灶,总累及范围平均评分为(4.17±2.12)分,普通型较危重型累及范围小(F=62.137,P=0.000);病灶多累及双侧肺,约占70/116(78.26%),下叶85/116(37.12%)较中叶70/116(30.13%)、上叶75/116(32.75%)多见(χ2=10.190,P=0.021),胸膜下区87/229(57.24%)较肺门区29/229(19.08%)、肺中带36/229(23.68%)多见(χ2=5.187,P=0.018);圆形、椭圆形病灶多见(χ2=43.922,P=0.000),其中带状及盘状病变以重型、危重型患者多见(P<0.05);不同类型患者病变特点不同(χ2=50.974,P=0.000),其中GGO内血管增粗发生率最高,约占19.58%.单纯GGO、PS、混合密度影、支气管充气征及晕征普通型较重型多见(P<0.05),GGO伴支气管壁增厚、纤维索条、支气管变形以重型、危重型多见(P<0.05);伴随病变中以胸膜增厚为最多见(χ2=42.119,P=0.000).结论 不同临床分型的输入性COVID-19,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核酸检测试剂盒不足的情况下,HRCT对COVID-19的早期筛查、诊断、临床分型提供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诊影像学特点与临床严重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5日云南省经核酸检测确诊116例输入性COVID-19病例(年龄范围为5~84岁,男59例,女57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不同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116例输入型患者中,不同年龄组间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89,P=0.006),21~55岁患病率较高,占44.83%(55/116),51~70岁者患重症肺炎(6/42,14.29%)较21~50岁3/52(5.17%)高(P<0.05);发热/畏寒(70.8%)及呼吸道症状(58.4%)是新冠肺炎最常见首诊症状.本组病例从症状出现至第1次CT扫描时间平均为(4.17±1.12)d,时间越长,临床分型越重(F=2.688,P=0.049);不同临床分型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6,3.640,5.154,15.361,8.195,P均<0.05);重型、危重型淋巴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轻型与普通型明显降低(P<0.05).116例共383个病灶,总累及范围平均评分为(4.17±2.12)分,普通型较危重型累及范围小(F=62.137,P=0.000);病灶多累及双侧肺,约占70/116(78.26%),下叶85/116(37.12%)较中叶70/116(30.13%)、上叶75/116(32.75%)多见(χ2=10.190,P=0.021),胸膜下区87/229(57.24%)较肺门区29/229(19.08%)、肺中带36/229(23.68%)多见(χ2=5.187,P=0.018);圆形、椭圆形病灶多见(χ2=43.922,P=0.000),其中带状及盘状病变以重型、危重型患者多见(P<0.05);不同类型患者病变特点不同(χ2=50.974,P=0.000),其中GGO内血管增粗发生率最高,约占19.58%.单纯GGO、PS、混合密度影、支气管充气征及晕征普通型较重型多见(P<0.05),GGO伴支气管壁增厚、纤维索条、支气管变形以重型、危重型多见(P<0.05);伴随病变中以胸膜增厚为最多见(χ2=42.119,P=0.000).结论 不同临床分型的输入性COVID-19,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核酸检测试剂盒不足的情况下,HRCT对COVID-19的早期筛查、诊断、临床分型提供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的神经系统表现(附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损害)和五期过程,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由于观察病例数量不同差异较大,自6.2%~62.2%不等。张氏报告为12.1%。1985年1月~1990年5月我科共收治EHF116例,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者34例(占29.3%),较张氏为高。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88例,女28例,发病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按1987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及分型,危重型29例,重型40例,中型30例,轻型17例。死亡19例(占16.4%)。全部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4.
黄剑飞  黄国日 《右江医学》2012,40(6):801-803
目的研究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的监测项目,探讨其早期预警指标。方法对武鸣县妇幼保健院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123例手足口病患者早期进行监测,分析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与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的年龄、热度、热程、神经系统症状、血常规、血糖等指标,比较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检测指标的区别。结果①1123例患者中有128例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其中危重型手足口病15例,死亡6例。②995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128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P<0.01),而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的热度及热程也低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P<0.01)。③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比例(10.75%)小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61.72%),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血糖水平也高于普通型(P<0.01)。结论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的高危因素有:年龄偏小、热度高、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高中性粒细胞、高血糖等,临床上应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5.
自1976~1979年三年中本院中西医结合肺炎病房共收治重症肺炎122例,其中重型101例,极重型21例。中医分型:痰热型占50.8%、兼症33.6%、热毒炽盛型15.6%。现将治疗情况与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分析年龄绝大多数在2岁以下(92.6%),其中1岁以内占74.3%。男:女=1.8: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临床特征,筛选进展为重症及危重型COVID-19的早期预警指标,为早期识别及救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2月13日至3月15日援武汉期间,武汉市某医院重症病区收治的17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等.根据诊疗指南分为重症(重型及危重型)组与非重症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进展为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大于70岁(P<0.001,OR =0.76,95%CI:0.29~5.21),白细胞计数(WBC)>10×109/L(P =0.004,OR=1.02,95%CI:0.61~2.29),C反应蛋白(CRP)>150 mg/L(P =0.005,OR =0.21,95%CI:0.12~0.49),乳酸脱氢酶(LDH)>400 U/L(P<0.001,OR =1.56,95%CI:0.43~3.23)及肺炎症指数(PI)>75% (P<0.001,OR=2.32,95%CI:1.91~3.54)是COVID-19患者重型及危重型的早期独立危险指标.结论 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易进展,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高龄患者,WBC>10×109/L,CRP>150 mg/L与LDH>400 U/L及PI>75%可作为COVID-19重症及危重化倾向的早期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胰腺和上段空肠的出血。其主要的症状是呕血、便血和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全身症状。据不完全统计,我院自1966年以来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外科的共121例,死亡15例(12.3%)。其中男性102例(84%),女性19例(16%)。年岭最小者5岁,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我院中药电针、结合西药非手术治疗胆道结石543例的临床经验。结石部位在胆囊358例占66.0%、胆总管118例占24.7%,肝胆结石67例占12.3%。临床表现为气郁(434例),湿热(98例)、脓毒(11例)三型。口服由舒肝理气、利胆通腑、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则组成之排石汤,结合电针、西药对症抗感染等行“总攻治疗”。结果结石全部排出者占85.1%(462例);大部份排出者占9.9%(54例);少部份排出者占5.0%(27例),无一例中转手术或死亡。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胰腺和上段空肠的出血。其主要的症状是呕血、便血和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全身症状。据不完全统计,我院自1966年以来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外科的共121例,死亡15例(12.3%)。其中男性102例(84%),女性19例(16%)。年岭最小者5岁,最大者75岁。在出血原因方面;溃疡病63例(52%),其中胃溃疡36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复合性溃疡2例,死亡4例(6.3%)。门脉高压症17例(14%),死  相似文献   

10.
霍淑芳  孙弘 《吉林医学》1993,14(3):174-174
<正> 我科自1986年~1990年共收治新生儿、幼婴肝炎综合征65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7例,女18例。年龄:新生儿8例(12.3%),1个月~3个月47例(72.3%),3个月以上~5个月10例(15.4%)。临床表现;发热15例(23%),黄疸65例(100%),其中生后发生黄疸8例(12.3%),~1个月发生黄疸37例(56.9%),~3个月发生黄疸18例(27.7%),~5个月发生黄疸2例(3.1%)。消化道症状有灰白便者17例(26.15%),黄白相间便者19例(29.23%)。厌食占20%,恶心、呕吐占41.5%,腹胀占36.9%,腹泻占18.5%。肝大65例(100%),  相似文献   

11.
周静  马晓燕  高远  汪莉萍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11):165-168,98
目的 比较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与重型甲型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3月江苏省多中心收治的71例重型(包括危重型1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2019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8例重型甲型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化验指标及肺部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重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较重型甲型流感患者低(50.92岁 vs 58.10岁);临床症状方面,重型COVID-19患者在气促、呼吸困难、腹泻较甲型流感患者多见,而甲型流感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实验室指标中,重型甲型流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D-二聚体较重型COVID-19患者升高更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影像学表现方面,重型COVID-19患者更多表现为磨玻璃样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均有明显的实变影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可加强重型COVID-19患者与重型甲型流感患者的早期识别,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症状的病因及预后。方法 对15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64例并发神经系统症状,占41.3%。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发生在少尿期,其次为移行期。主要分布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其死亡率高(39.1%)。其病因主要为脑水肿、颅内出血、中毒性脑病、电解质紊乱、阿-斯综合征等。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病情复杂,预后凶险。正确认识其特征,尽早诊断与及时治疗对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标准,对1 62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29例肿瘤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509例(占39.67%);脑神经和脊神经根肿瘤155例(占12.08%),脑膜肿瘤495例(占38.58%),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16例(占1.25%),生殖细胞肿瘤10例(占0.78%),颅咽管瘤35例(占2.73%),转移性肿瘤63例(占4.91%).成人组以脑膜瘤、高级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和神经鞘瘤为常见类型,而<16岁儿童组则以髓母细胞瘤、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常见.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胚胎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脑膜瘤女性多于男性.1 629例肿瘤的发病部位以幕上1 234例(占75.75%)为主,幕下272例(占16.70%),椎管内123例(占7.55%).幕上主要以大脑半球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和鞍区的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为多见;幕下常见的肿瘤为小脑的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小脑桥脑角的神经鞘瘤、脑膜瘤;椎管内最多见的肿瘤为神经鞘瘤.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神经上皮肿瘤最多见,其次为脑膜肿瘤.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等因素有关,了解其特点,对于正确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柏寿铁路地区于1977年9~10月发生伤寒37例,住院32例。根据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 32例中9~20岁10例(31.3%),21~30岁19例(59.4%),30岁以上3例(9.3%)。其中最小9岁,最大51岁。男27例(84.4%),女5例(15.6)。发病集中在9、10月。轻型13例(40.6%),普通型13例(40.6%),重型1例(3.1%),消遥型5例(15.6%)。二、临床表现: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前列腺素E_1(PGE_1)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465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1例和对照组228例,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_1注射液40μg/d。结果:前列腺素E_1治疗组存活155例(64.3%),较对照组存活51例(22.3%)为高(P<0.01)。结论:前列腺素E_1可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0年~1993年9月,共收治阑尾炎584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 发病年龄:5847例中,10岁以下406例(6.9%),60岁以上383例(6.6%),11~60岁5058例(86.5%)。2 症状及体征 主要表现腹痛(100%)、麦氏压痛点(71%)、恶心呕吐(69%)、兰氏压痛点(+)(42%)、肌紧张反跳痛(32%)等。3 分型 5847例中急性阑尾炎5783例(占98.9%);慢性阑尾炎64例,占1.1%(多在门诊治疗)。急性阑尾炎又分轻(单纯性)、重(化脓性坏疽型)两型。行阑尾切除术435例,其中372例做了病理检查,单纯型205例(55.1%),化脓型151例(40.6%),坏疽型12例(3.2%),慢性4例。  相似文献   

17.
自1960年9月~1979年9月,近19年间经外科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肺囊肿91例,占同期肺疾患手术病例的16.5%。临床资料本组91例中,男性48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者40天,最大者54岁。20岁以前反复发烧、咳嗽、咯痰者50例,占55%。主要临床症状:咳嗽80人(87.9%),胸疼28人(30.7%),咯血22(24.1%),气短21人(23%)。除上述症状外尚有发烧69人(75.8%)、脓痰49人(53.8%),白细胞超过1万者38人(41.7%)。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住院药疹的常见致病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1例患者,重型120例,非重型171例。主要药疹类型是多形红斑型,占27%,剥脱性皮炎型23%,发疹型20%。常见致病药物中,抗生素占28%,抗痛风药占15%,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占13%,中药占7%,解热镇痛药占6%。重型药疹26%由剐嘌呤醇引起,24%由抗生素引起。致病药物比较,青霉素类潜伏期最短,主要致非重型药疹;剐嘌呤醇主要致重型药疹,其潜伏期、病程均较长,激素使用量较大,皮疹难控制。重型药疹在平均年龄、潜伏期、病程、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激素用量及皮疹控制时间等与非重型都有显著差异。结论药疹最常见的类型是多形红斑型和副脱性皮炎型。抗生素、别嘌呤醇和镇静催眠抗癫痫药是引起药疹的最常见药物。引起重型药疹的主要为别嘌呤醇和青霉素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国汉族儿童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CYP2C19)的基因代谢型分布,并考察性别、年龄对其遗传多态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4-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健康体检的汉族儿童的全血标本,进行CYP2C 19基因型检测,根据结果分为:纯合子快代谢型(homozygous extensive metabolizer,HomEM),杂合子快代谢型冲间代谢型(heterozygous extensive metabolizer,HetEM),弱代谢型(poor metabolizer,PM),并分别统计各型儿童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本研究对182例中国汉族儿童CYP2C19基因代谢类型进行分析检测,HomEM占35.7%,HetEM占47.8%,PM占16.5%.男103例,CYP2C19基因代谢类型HomEM占32.0%,HetEM占51.5%,PM占16.5%;女79例,HomEM占40.5%,HetEM占43.0%,PM占16.5%.年龄1岁~15岁1个月,中位数5岁,<3岁组,HomEM占31.0%,HetEM占55.2%,PM占13.8%;3~6岁组HomEM占38.3%,HetEM占42.0%,PM占19.7%;>6岁组HomEM占34.7%,HetEM占51.4%,PM占13.9%.结论 中国汉族儿童CYP2C19基因代谢类型以HomEM(35.7%)及HetEM (47.8%)多见,而PM(16.5%)较少见.儿童CYP2C 19基因代谢型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步判断,性别、年龄可能不是CYP2C 19遗传多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科分离的59株痢疾杆菌中有弗氏菌34株(57.6%),其1型和2型占82.4%(28/34)、宋氏菌19株(32.2%),其R型占78.9%(15/19),鲍氏5株(8.5%),志贺氏2型1株(1.9%)。全部菌株对10种抗生素各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3种以上耐药者在弗氏菌株中为61.8%(21/34)、宋氏菌则为89.5%(17/19),后者有1株对10种抗生素均耐药。本组34株可传递耐药性菌株的R质粒分离率占59株的57.6%,其中有3种以上可传递的R~+质粒的菌株占85.3%(29/34)。从菌型分布、耐药率和耐药R质粒传递率表明,弗氏菌以1、2型为主,宋氏菌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