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对足月引产新生儿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将 60例孕妇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3 0例 ,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 5 0mg ,每日 1次 ,连服 3d ,对照组用缩宫素 2 .5U静脉滴注 3d。 60例新生儿出生后第 3天抽血双盲检测血浆皮质醇。结果 :治疗组 3 0例新生儿血浆皮质醇升高 18例 (60 % ) ,对照组新生儿血浆皮质醇升高 10例 (3 3 % ) ,两组比较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产妇口服米非司酮引产可使新生儿血浆皮质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和皮质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抑郁症与皮质醇升高相关联 ,证据是 :(1)抑郁症病人的脑脊液、血浆和尿皮质醇升高 [1 ] ;(2 )用地塞米松不能抑制血液中的皮质醇 [1 ] ,且不抑制的程度与抑郁严重度相关联。  一、皮质醇升高的机制1.5 -羟色胺 (5 - HT) :下丘脑的 5 - HT1 A受体功能低下和5 - HT2 A/ 2 C受体功能亢进能激动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 [2 ] ,抑郁症病人的 5 - HT1 A受体功能低下和 /或 5 -HT2 A/ 2 C受体功能亢进 ,故 HPA轴功能亢进。2 .去甲肾上腺素 (NE) :下丘脑的α1 - NE受体兴奋能抑制 HPA轴。抑郁症中枢的α1 - NE受体低敏 [3] ,故 H…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变化特点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抑郁症患者41例为实验组,正常53例为对照组,自行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和抑郁量表测试,检测两组ACTH、皮质醇浓度.结果 抑郁症患者ACTH和皮质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ACTH和皮质醇均与抑郁检测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HPA轴功能亢进,并且这种亢进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及躯体化症状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探讨抑郁症的生化病理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64例抑郁病患者和59名正常对照者血浆皮质醇、血浆催乳素的含量,并进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结果:抑制症组血浆基础皮质醇水平(387±165)n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269±152)nmol/L,差异具非常显著性(P<0.01),而血浆催乳素水平(336±185)nmol/L与对照组(295±136)nmol/L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抑郁症组DST阳性率为26%~19%与正常对照组16%~1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皮质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神经分泌学的研究进展 ,有关脑卒中患者内分泌变化受到关注[1~ 4 ] ,本文测定 4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皮质醇值 ,探讨皮质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脑出血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36~78岁 ,平均 5 9.79岁 ,出血部位 :基底节 12例 ,丘脑 4例 ,脑叶2例 ,小脑 2例 ,脑干 1例。出血量 <2 0ml 9例 ,2 0~ 40ml 5例 ,>40ml 7例。死亡 5例 ,脑梗死组 2 8例 ,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42~ 83岁 ,平均 6 1.2 5岁。腔隙性梗死 15例 ,多发性梗死 8例 ,大面积梗死 5例 ,梗死部位基底节区 ,半卵圆中心 …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皮质醇症16例,单纯性肥胖70例,主要研究尿游离皮质醇(UFC)在皮质醇症中的珍断价值,结果表明(1)UFC在皮质醇症中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没有假阴性。(2)UFC水平呈大幅度升高,在诊断上具有特征性.(3)过夜小抑试阴性不能排除皮质醇症,若UFC多次明显升高,结合临床可作进一步的病因学检查。因此UFC测定是皮盾醇症中一项敏感而可靠的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早醒症状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9例抑郁症患者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并评估抑郁症患者早醒时间.结果 1.早醒组较非早醒组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377.32±14.54)μm/L;(324.15±16.44)μm/L,P<0.05].2.早醒时间与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3,P=0.006).3.早醒时间与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有直线关系(β=0.006,P=0.006).结论 抑郁症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抑郁症早醒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8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特发性早产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 32例特发性早产孕妇作为病例组 ,及 15例同期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 ,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羊水、尿液中的IL - 8含量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羊水中的皮质醇含量。结果 早产组孕妇血清、羊水和尿液中IL - 8含量分别为 (0 .2 8± 0 .13) μg/ml,(0 .2 9± 0 .12 ) μg/ml和 0 .18± 0 .15× 10 -2g/mol肌酐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0 .16± 0 .0 7) μg/ml,(0 .17± 0 .0 9) μg/ml,(0 .0 5± 0 .0 2 ) g/mol肌酐 ;早产组孕妇血清和羊水中皮质醇含量分别为 (75 6 .38± 4 0 2 .35 ) μg/ml和 (96 .12± 89.4 9) 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 12 .6 5± 14 3.2 3) μg/ml和 (37.10± 17.79) μg/ml。早产组孕妇血清、羊水中的IL - 8与皮质醇含量均呈正相关 (r1=0 .4 2 71,P <0 .0 5 ;r2 =0 .5 388,P <0 .0 5 )。结论 IL - 8和皮质醇含量在早产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和泌乳素(PRL)在抑郁症发作时水平变化及其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0例符合CCMD-3抑郁症发作的女性患者(抑郁症组)及8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测定血清皮质醇、PRL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抑郁症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为(249.56±39.59)pg/mL,高于对照组的(156.51±29.3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1),抑郁症组皮质醇与其HAMD积分呈正相关(r=0.762,P<0.05)。抑郁症组血清PRL水平为(25.13±11.83)μg/L,与对照组的(24.58±11.74)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3,P>0.05)。抑郁症组血清皮质醇与PRL间无相关关系(r=0.326,P>0.05)。结论抑郁症女性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增高与其症状严重程度相关,PRL无明显改变。患者血清皮质醇与PRL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根治术中血糖及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根治术中血糖及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Ⅰ )和单纯全麻组 (Ⅱ ) ,分别于麻醉前 (T1)、诱导插管后 5min(T2 )、手术 6 0min(T3 )、术毕 (T4)及拔管后 30min(T5)抽取静脉血 ,测定血糖及皮质醇的浓度。结果 Ⅰ组患者的血糖自T3 时段升高 (P <0 0 1) ,皮质醇自T4时升高 (P <0 0 5 ) ;Ⅱ组患者的血糖自T2 时就升高 (P <0 0 5 ) ,皮质醇自T3 时升高 (P <0 0 1)。两组间血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Ⅰ组的升幅较Ⅱ组小 ;皮质醇浓度在T3 、T5时Ⅰ组升幅较Ⅱ组减低 (P <0 0 5 )。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低胃癌根治术中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的升幅 ,减轻手术引起的内脏牵拉反应及应激反应 ,是胃癌根治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症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情况,为抑郁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96例抑郁症患者和96例正常健康人进行8周的开放性比较研究。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皮质醇(COR)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末FT4有上升趋势,COR虽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治疗8周末FT4、COR水平接近对照组。结论:首发的抑郁症患者血清FT4水平降低、COR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烧伤对患者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 37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总皮质醇 (GC)、醛固酮 (ALD)的水平 ,37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按照烧伤指数 (BI)分为 4组 ,即烧伤Ⅰ组 (BI≤ 2 0 )、Ⅱ组 (BI为 2 1~ 30 )、Ⅲ组 (BI为 31~5 0 )、Ⅳ组 (BI≥ 5 0 )。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ACTH(5 .0 4± 1.6 3) pmol/L、GC(2 92 .6 3± 95 .35 )nmol/L、ALD(2 0 0 .2 7± 70 .82 ) pmol/L。烧伤Ⅰ组血清G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ACTH、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烧伤Ⅱ组血清ACTH、GC、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烧伤Ⅲ组和烧伤Ⅳ组血清ACTH、GC、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且ACTH、GC和ALD与BI成正相关 (rACTH=0 .95 ,P <0 .0 0 1;rGC=0 .97,P <0 .0 0 1;rALD=0 .97,P <0 .0 0 1)。结论 严重烧伤可能引起下丘脑对垂体的刺激 ,使垂体释放ACTH ,从而导致GC和ALD水平的上升 ,且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激素水平与BI成密切正相关。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检测ACTH、GC和ALD作为严重烧伤病人治疗、病情变化和预后等的重要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对病人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根据术后不同的镇痛方法 ,将 30例静吸复合麻醉下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3组 ,硬膜外吗啡镇痛组 (A组 )、硬膜外布比卡因镇痛组 (B组 )、肌注哌替啶组 (对照组 ) ,每组 10例。比较 3组术后镇痛的效果。检测术前、手术 1h、术毕、术后 2 4h血浆皮质醇、TNF和IL - 6浓度的变化。结果 硬膜外吗啡或布比卡因都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病人满意度高 :VAS评分A组 1.5 3± 0 .64、B组 2 .0 3± 0 .34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6.85± 2 .68(P <0 .0 1)。 3组病人血浆皮质醇浓度在手术 1h、术毕均比术前升高 (P <0 .0 1) ,术后 2 4h 3组仍高于术前水平 ,但A组和B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A组和B组术后 2 4h血浆TNF浓度虽然较术前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 2 4hTNF浓度不但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1)而且高于A组 (P <0 .0 1)和B组 (P <0 .0 5 )。 3组IL - 6均于手术结束时升高 (P <0 .0 5~ 0 .0 1) ,但组间比较均无差异显著性 ;术后 2 4hIL - 6水平A组和B组有所回落 ,但A组仍高于术前值 (P <0 .0 5 ) ,而对照组却继续升高 ,与术前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 ,与A组和B组比较有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不能阻断开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 2014年7月在我院麻醉手术中心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40例.术前1 ~ 2 h,C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2 ml).分别在术前(T0)、术后第1天(T1)及第7天(T2)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术前及术后第7天两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D组血清皮质醇浓度为345.8 nmol/L,C组为832.8 nmol/L,D组低于C组(P<0.05).与术前相比,C组术后第1天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P<0.05),D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术前应用10 mg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胃肠手术患者术后皮质醇的过度产生,术后第1天血清皮质醇浓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早期血清皮质醇浓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亢进是人们认识较早并研究较多的抑郁症生物学特性[1-2]。目前国内对抗抑郁剂治疗对血浆皮质醇的影响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观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皮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吸入激素对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测定 2 2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吸入中等量皮质激素BUD四周前后的FEV1% ,PEFR(L/min)及用峰速仪监测呼主峰流速 (PEF ,L/min) ,同时测定血皮质醇及咽拭子培养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治疗后FEV1由 5 6 .77± 11.79%增至 6 5 .89± 11.97% ,PEFR由 4.40± 1.6 9L/min增至 5 .6 8± 1.71L/min ,PEFRV由 14.2 2± 9.99%降至 4.82± 4.6 2 % ,症状记分由 1.99± 0 .6 9降至 1.19± 0 .92 ,经t检验有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而血皮质醇由 14.92± 5 .99μg/dl降为 13.91± 5 .6 2 μg/dl,但无统计学上意义 (P >0 .0 5 ) ,咽拭子培养均为阴性。临床控制率 72 .7% (16 / 2 2 ) ,显效率 18.2 % (4/ 2 2 ) ,总有效率 90 .9%。结论  (1)中等量皮质激素吸入是目前哮喘治疗的推荐方法 ,而BUD最好。(2 )肺功能自身监测是指导用药和管理哮喘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水平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抑郁症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其血清皮质醇浓度进行分组,其中皮质醇浓度升高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皮质醇浓度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均控制血糖的同时使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自制问卷调查量表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病程信息.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减分率低于对照组、HAMD减分率与HbAlc水平呈负相关(P<0.05);抑郁症共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升高与年龄、运动时间、体制指数、HbAlc水平及HAMD评分等因素相关.结论 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升高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运动时间、体制指数、HbAlc水平及HAMD评分有关,皮质醇水平高患者使用帕罗西汀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和皮质醇,分别与202例和40例正常成人作相应对照。结果显示,患者组比对照组清晨空腹血清胰岛素与皮质醇水平增高,差别有显著性。推测这种异常可能是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锦州市妇婴医院妇科行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手术的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n=31)和腹腔镜手术组(n=6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和神经内分泌功能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皮质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85±18) m L比(110±24) m L](P <0. 01),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开腹手术组缩短[(45±4) min比(69±7) min、(21. 5±2. 3) h比(30. 6±3. 5) h](P <0. 01)。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均明显降低,CD8+升高(P <0. 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ACTH、β内啡肽、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 <0. 05);两组上述各指标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经腹腔镜行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其对免疫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难治性组)和95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非难治性组)、60例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集抑郁症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皮质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检测.比较3组血清皮质醇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非难治性组血清皮质醇水平高于难治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组、非难治性组T3、FT3、T4、FT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组与非难治性组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组FT3、T4、FT4均低于非难治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FT3、T4、FT4偏低,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升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