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总结患者治疗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出血量超过5 ml、伴有神志不清、出现呼吸衰竭以及伴有高热症状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与出血量低于5 ml、神志清晰、未发生呼吸衰竭、无高热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骤,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应给予患者积极地处理,出血量超过5 ml、伴有神志不清、出现呼吸衰竭以及伴有高热症状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P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48例患者死亡18例(37.5%);植物生存4例(8.3%),其中重型组3例,中型组1例;重残5例(10.4%),其中重型组4例,中型组1例;良好21例。故重型DAI较易诊断,轻中型DAI入院时不易诊断。脑震荡、脑挫裂伤单独诊断较合适,原发性脑干损伤属重型DAI。对DAI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措施。DAI预后与运动反应,昏迷持续时间,瞳孔改变,睁眼出现早晚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血压性脑千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借助CT检查、体征、临床表现、检测指标等对其患病原因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从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4例(7.14%)患者治疗无效死亡、6例(10.71%)患者变成植物人、10例(17.86)患者重度残疾、15例(26.79%)患者轻度残疾、21例(37.5%)患者恢复正常。死亡患者中,有1例患者是因为脑干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2例患者是因为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1例患者是因为梗阻性脑积水而导致死亡。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仅可以准确掌握病情的诱发因素、部位以及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以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5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的高发年龄为42~65岁,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者、脾气暴躁者偏多有关。仅有1例患者无高血压病史,其余均有高血压病史,平均患高血压10.3年,并且其中18例平素未进行有效降压治疗。患者中伴有糖尿病的也较多,是另一致病因素。全部患者经急诊头颅CT平扫均能明确诊断。出血量2 ml者经内科对症治疗预后佳,出血量5 ml者预后差,出血量10 ml者均死亡。部分患者通过积极外科干预有一定疗效。结论高血压为本病主要致病因素。患者经过头部CT平扫检查均能快速、准确的诊断。脑干出血病情凶险,尤其出血量大者,血压控制困难,病死率高,预后差。有效的外科干预能适当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经验。方法: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CT检查特征、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其中35例早期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采取保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45例存活42例(93.33%,42/45),死亡3例(6.67%,3/45)。40例(95.24%,40/42)患者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5年),28例(70.0%,27/40)恢复良好,轻残7例(17.5%,7/40),中残3例(7、5%,3/40),重残2例(5.0%,2/4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并配合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明显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侧/双侧肺减容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与并发症。方法统计1996年6月-2006年3月胸腔镜辅助完成的42例双肺减容术与97例单肺减容术患者的死亡率、术出血血量并作对比。结果42侧双侧肺减容手术死亡5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1.9%;97例单侧肺减容手术死亡1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氧依赖23例单侧/双侧肺减容手术患者全部脱氧。一般双肺切除120—170g之间;而单侧肺组织的切除量〉60g。术后住院时间10—40(20±4)d。失血量100—400(230±79)ml。双侧手术平均住院总费用(5.274±0.757)万,单侧手术平均住院总费用(3.397±0.533)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肺减容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与术中出血量比单侧肺减容术明显高,国人更易接受单侧肺减容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患者226例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患者226例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0例,发生率为26.5%;死亡43例,死亡率71.66%;恶化或无变化6例,总无效率81.665/0;治愈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19.23%。结论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差,应该用积极综合的办法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临床及CT特征与预后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对其出血部位、出血量、血压、意识状态、年龄、性别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21例患者中,男性130例(S8.82%),女性91例(41.18%),男女比例为1.43:1。本组病例以幕上脑实质出血比例最多,有159例(71.95%),平均出血量(42.1493±42[12670)m/,死亡23例(10.41%),幕下脑实质出血32例(14.48%),平均出血量(12.6267±11.05625)ml,j死亡10例(4.52%)。各部位出血中,以基底节出血占首位,共139例(62.90%)。骈胝体出血最少,仅1例。起病就诊时血压:。平均收缩压(180.4274±29.93832)mmHg,平均舒张压(108.8569±19.24381)mmHg。死亡与非死亡患者血压有统计学意义。死亡患者起病就诊时意识状态均为昏迷。结论中年组患病率高.出血量、起病就诊时血压及意识状态均是决定预后的危险因素,早期CT检查可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30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发年龄45~60岁,高血压为最主要基础病。出血量〈2ml者经保守治疗预后佳,出血量〉5ml者预后差,通过积极手术干预有一定效果。结论高血压为本病主要病因。脑干出血病情凶险,尤其重型者,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钳夹术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诊断为产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的产妇93例,其中49例使用缩宫素联合宫颈钳夹术治疗,44例使用缩宫素联合按摩子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起效时间,产后2、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时间,产后2,24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宫颈钳夹组分别为(5.5±1.5)min,(281.6±44.6)ml、(310.3±54.4)ml和6.1%;按摩子宫组分别为(10.4±3.2)min,(434.0±65.1)ml、(475.2±86.8)ml和25.0%。宫颈钳夹组较按摩子宫组治疗有效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钳夹术是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治方法 、影像学特点,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15例,恶化5例,死亡12例.单纯桥脑出血预后较好,出血累计多个部位,出血量大于5 ml和出血破入脑室者预后较差.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意识障碍的程度、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是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脑室外引流是治疗自发性脑干出血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崔伟 《中国校医》1999,13(3):205-206
急性脑出血患病过程中多伴有发热。本文对我院80例脑出血急性期发热的原因与脑出血量、部位及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4年至1997年经头颅CT证实的80例脑出血住院病人,其中58例发热,发病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4.5岁。男对例,女性对例,死亡19例。1.ZCh所见全部病例均在发病3天内行头颅(,扫描。其中底节区出血42例(平均出血量<200ml10例,20-40ml25例,>40ml7例,破人脑室4例);丘脑出血112例(平均出血量10ml,其中破入脑室6例);脑子出血6例(平均出血量3ml破入脑室2例);小脑出血8例(平均…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2004-2005年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东省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为制定老年人伤害优先干预措施和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有代表性的12个县(区、市)作为监测点,收集2004-2005年监测点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广东省12个调查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人口数为1756981人,伤害死亡人数为2576例,占总死亡数的2.58%,平均伤害死亡率为146.6/10万。60岁及以上男性伤害死亡率为166.9/10万(1333/798489),女性为129.7/10万(1243/958492),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为96.5/10万(510/528312),农村为168.1/10万(2066/1228669),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低于农村(P〈0.01)。死亡率居前5位的死因分别是运输事故死亡796例(45.3/10万)、跌倒死亡747例(42.5/10万)、故意自害死亡545例(31.0/10万)、意外淹溺和沉没死亡183例(10.4/10万)、有毒物质中毒死亡67例(3.8/10万),其构成比分别为30.9%、29.0%、21.2%、7.1%、2.6%;前5位死因死亡例数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总数的90.8%(2338/2576)。结论广东省老年人伤害死亡不容忽视,应优先开展老年人交通伤害和跌倒干预,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探究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林场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本文将选取近年我科成功抢救、护理38例脑干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其中有5例治愈,16例出现好转,2例恶化,15例死亡(39.47%)。结论脑干出血死亡率高,但根据出血量、继发性出血、病人的有效治疗护理,轻型脑干出血预后较好,部分病人可治愈;中、重型脑干出血,即使是出血量较多,只要措施、护理、配合得当可以避免死亡,甚至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69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患者采用不同手段行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STEMI并行再灌注治疗的169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再灌注手段的不同,分为单纯溶栓组、直接 PCI组、延迟 PCI组和挽救性PCI组,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出血、死亡率情况。结果溶栓治疗组43例患者中血管再通30例(69.8%),出血并发症6例(14.0%),死亡2例(4.7%);直接PCI组血管全部开通,出血并发症1例(1.2%),无死亡病例;延迟 PCI组血管全部开通,出血并发症4例(12.5%),无死亡病例;挽救性PCI组血管全部开通,出现出血并发症1例(10.0%),死亡1例(10.0%)。结论直接PCI血管再通率高、出血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溶栓后再行延迟PCI干预仍是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范文霞 《现代保健》2010,(13):111-112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发病原因、高发因素、病理、生理、主要临床表现,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降低产科DIC的发生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990年1月~2008年12月8例产科DIC的病因、诱因、高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妊娠高血压2例(占25%),羊水栓塞1例(占12.5%),死胎1例(占12.5%),产后大出血4例(占50%),其中7例发生在第三产程后,1例发生于产前,均有阴道大量流血、不凝,血小板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死亡3例(占38%);痊愈5例(占62%)。结论产科DIC往往并发于各种病理产科。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高危因素,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此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的高危因素、治疗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40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住院产妇8466例,其中前置胎盘40例,发生率0.47%,有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史者26例(占65.00哟,产时产后出血量200~1600ml,无1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手术后按时拆线出院。围产儿中体重〈2500g12例(占30.00%),2500g28例(占70.00%),新生儿窒息者15例(占37.50%),围产儿死亡2例,病死率5.00%,均为早产儿。结论:前置胎盘威胁孕产妇生命及新生儿健康,应提高诊断水平,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积极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12例,按发病前长期应用Asp与否分为未应用Asp(A)组和应用Asp(B)组。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再出血量、死亡率及随访6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结果术后再出血率A组为12.1%,B组为39.7%;再出血量A组为(41.3±20.6)ml,B组为(53.2±20.1)ml;死亡率A组为13.4%,B组为38.4%;6个月后ADL评分A组为(67.05±26.2)分,B组为(55.17±2914)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长期服用Asp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机会,增加致残车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型高血压脑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侧脑室引流治疗的重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89例(手术治疗组),另选择同期经药物治疗的重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89例(保守治疗组),出血量≥5m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手术治疗组患者中预后较好(恢复良好和轻、中度残疾)18例,重度残疾29例,死亡42例,生存率为52.8%(47/89);保守治疗组患者中预后较好4例,重度残疾22例,死亡63例,生存率为29.2%(26/89),手术治疗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行侧脑室穿刺引流结合术后合理有效地应用脱水剂、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干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马伟宁 《现代医院》2006,6(5):22-24
目的 了解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颅内出血(ICH)的发病情况、CT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200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头颅CT检查筛选,随访ICH患儿,定期复查头颅CT及进行智力发育检查,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200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发现ICH53例,ICH检出率为26%。ICH部位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7例(70.6%),脑室周围-脑室出血(SEH/IVH)11例(20.8%),其中8例为胎龄〈32W者,脑实质出血(IPH)4例(7.5%),小脑出血(ICEH)1例(1.1%),53例中死亡11例(20.8%)。随访42例,其中SAH占26例,SEH/IVH占11例,IPH占4例;随访正常24例(57.1%),后遗症18例(42.1%),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脑瘫、癫痫。SAH预后较好,后遗症发生率11.5%(3/26例),但SEH/IVH及IPH的预后均差,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7.5%(7/8例)和100%(2/2例)。结论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ICH易漏诊,头颅CT筛选是非常必要的,预后与ICH部位关系密切,后遗症发生率高,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