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39岁,因头面部,双手皮肤黑色斑丘疹,全身皮肤进行性色素加深半年于2003年9月2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头顶,双颞部阵发性胀痛,1周后头顶皮肤出现散在绿豆至豌豆大小黑色斑,丘疹,皮疹渐散布全身,同时出现全身皮肤进行色素加深。2个月后出现双手掌,指关节持续性酸痛,伴全身乏力,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糖皮质激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配基结合一点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SLE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及sICAM-1,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糖皮质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LE患者存在sICAM-1及糖皮质激袭受体水平的异常,sICAM-1走达升高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滴度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和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结果①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酪氨酸酶IgG抗体平均滴度为0.316,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082(P〈0.001);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酪氨酸酶IgM抗体平均滴度为0.238,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065(P〈0.001),②白癜风患者进展期血清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滴度明显高于稳定期(P均〈0.001),泛发型明显高于局限型(P均〈0.001)。③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滴度与抗黑素细胞IgG抗体阳性及IgM抗体阳性均呈币相关(P均〈0.001)。④白癜风患者血清sICAM-1平均水平为697.40ng/mL,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602.40ng/ml(P〈0.001);进展期高于稳定期(P〈0.001);泛发型高于局限型(P〈0.001):稳定期和局限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和sICAM-1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和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参考SCORAD评分法评估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并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55例对照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以及特应性皮炎患者总IgE水平。结果:特应性皮炎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16.13±6.68)ng/mL低于对照组(19.81±8.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CORAD评分,特应性皮炎患者中33例为轻度、20例为中度,7例为重度。轻度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为(18.69±7.01)ng/mL,高于中度(12.81±4.3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与SCORAD评分之间有显著负相关(P<0.05)。IgE水平与SCORAD评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AD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AD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等书邮购消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中药消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检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6,23(3):174-177
2006151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糖皮质激素及受体与sICAM-1的检测/李久宏(中国医科大一附院皮肤科),尚英彬,李波…∥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5(10).-777~778采用放射配基结合一点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SLE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及sICAM-1,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提示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受体与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糖皮质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SLE患者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青少年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参考SCORAD评分法评估112例青少年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并检测患者及70例健康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以及患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数计数。结果特应性皮炎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0.42±6.96)ng/mL明显低于健康组(28.68±7.8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重度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18.93±7.06)ng/mL低于轻中度患者(21.62±6.7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重度患者总IgE水平(5184.08±7533.82)IU/mL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1075.07±1777.37)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重度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7/50)的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1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与SCORAD评分相关。结论青少年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偏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fitis,AD)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应性体质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AD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即Th1功能下降和Th2功能亢进。本文通过观察AD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相应细胞因子IL-2和IL-4水平,探讨某些细胞因子和IgE在AD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新生血管形成是银屑病真皮中主要的病理变化之一。我们选择VEGF、VCAM-1为指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VEGF、VCAM-1与银屑病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阐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AD患者外周血DC亚群(DC1CD11c+和DC2CD123+),并以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AD患者外周血CD123+DC百分率为1.18%±0.58%,比对照组0.79%±0.25%明显增高(P<0.01),CD11c+DC百分率为2.94%±1.48%,与对照组的2.36%±0.7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D患者CD11c+DC和CD123+DC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P>0.05)。结论AD患者外周血中DC2亚群占优势,导致向Th2样免疫反应偏移,可能与A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梅毒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方法:采用双夹心ELISA法对50例一、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一、二期梅毒组sICAM-1、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期梅毒组与早期潜伏梅毒组sICAM-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前者sVCAM-1水平高于后者(P〈0.05)。结论:细胞黏附分子可能在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与宽谱中波紫外线(B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的影响.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NB-UVB,BB-UVB,对照3组,每组20例,每周治疗3次,共4周,对照组不予光疗.治疗前后分别以银屑病严重程度PASI法评分,以ELISA法测定血清中sTNF-R1水平.结果:治疗后PASI评分NB-UVB组低于BB-UVB组和对照组.血清sTNF-R1水平下降NB-UVB组低于BB-UVB组和对照组.sTNF-R1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sTNF-R1可作为评价银屑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标志之一,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在临床改善程度和血清sTNF-R1水平下降方面均优于BB-UVB.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