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糖化血红蛋白与病情轻重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糖化血红蛋白(GHbAlc)的浓度变化及其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60例病程在1周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GHbAlc水平;按照中国卒中量表对全部脑梗死患者于入院当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将脑梗死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GHbAl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较血液GHbAlc含量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患者轻、中、重三组间血液GHbAlc含量存在统计学意义(F=26.273,P<0.01);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血液GH-bAlc水平呈正相关(r=0.478,P<0.05)。结论GHbAlc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液GHbAlc水平越高病情越重,提出可以将血液GHbAlc水平作为预测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高低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CRP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脑梗死患者中CRP阳性率为56%,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大面积脑梗死较一般脑梗死CRP阳性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1(PAI-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22例、小面积脑梗死36例、腔隙性脑梗死42例,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脑梗死患者病后24 h、2 d、14 d、21 d的血浆t-PA、PAI-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比较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桨t-PA、PAI-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后24 h、2 d、14 d血浆t-PA水平显著降低,血浆PAI-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病后21 d两者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t-PA水平明显低于小面积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又明显低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P<0.01);不同面积脑梗死组之间PAI-1水平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t-PA水平降低及PAI水平升高;脑梗死面积越大的患者血浆t-PA水平降低程度越明显,而血浆PAI-1水平与梗死面积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EPO和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急性脑梗死的患者90例(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无脑血管疾病的患者5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EPO和血液流变学是否存在差异;两组分别进行EPO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在EPO和血液流变学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对照组EPO与血液流变学无相关性(P 0. 05);脑梗死组EPO与血浆黏度(r=0. 373)、红细胞沉降率(r=0. 459)及血沉方程K值(r=0. 282)呈正相关(P 0. 05);脑梗死组EPO与血红蛋白(r=-0. 589)、红细胞(r=-0. 410)、红细胞比容(r=-0. 547)、全血黏度切变率1. 00 L/s(r=-0. 400)、全血黏度切变率5. 00 L/s(r=-0. 361)、全血黏度切变率30. 00 L/s(r=-0. 408)、全血黏度切变率200. 00 L/s(r=-0. 300)、红细胞压积(r=-0. 520)呈负相关(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存在异常;急性脑梗死患者EPO会增高,增高的EPO可增加血液黏度,但不是通过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来调节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CDFI)、经颅多普勒(TCD)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和160例体检非脑梗者进行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结果脑梗死组160例患者中有107例颈动脉异常,对照组160例中颈动脉异常19例,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液流变指标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临床的病因治疗有指导性价值,而对中老年人进行联合检查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测定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Dimer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血清hs-CRP与血浆D-Dimer含量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hs-CRP和D-Dime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中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均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23和0.440;r=0.415和0.586,均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s-CRP及D-Dimer 含量明显增高.观察血hs-CRP及D-Dimer水平的改变对于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的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患者的昏迷程度;测定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和血压情况;对所有患者行3个月随访,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NIHSS评分、GCS评分、脑梗死面积和高血压显著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3个月,死亡16例,存活49例;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能是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分别对62例单纯性脑梗死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空腹血糖(FBG)、空腹破岛素(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梗死灶面积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组FB6、FINS、TC、TG显著高于对照组(尸<0.05);ISI显著低于对照组。脑梗死轻型组与脑梗死重型组之间FINS和IsI也存在显著差异。IsI与梗死灶面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破岛素抵抗与脑梗死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它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为急性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131例,对照组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人群108例。收集基线资料及血液检测指标,对所收集的数据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吸烟(OR=3. 286,P=0. 001)、高血压(OR=6. 072,P=0. 000)、糖尿病(OR=2. 046,P=0. 043)和γ-GT (OR=1. 027,P=0. 002)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γ-GT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686(95%CI 0. 617~0. 754,P 0. 05)。结论血清γ-GT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γ-GT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镁含量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并测量脑 梗死的面积,取64例正常人作对照组。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组。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 比较血清镁含量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之间血清镁含量亦不同,梗死面积越大,血清镁含量越低。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 清镁含量降低,梗死面积越大,血清镁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镁含量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并测量脑梗死的面积,取64例正常人作对照组。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组。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镁含量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之间血清镁含量亦不同,梗死面积越大,血清镁含量越低。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降低,梗死面积越大,血清镁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1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 cy)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400例脑梗死患者及200例同期住院既往无临床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总同型半胱氨酸(H cy),维生素B12和叶酸(FA)。结果血液H cy水平,脑梗死组(17.25±7.11)μm o l/L,对照组(10.48±3.01)μm o l/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在≤40岁患者中危险因素更明显。血清tH cy水平与V itB12及FA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tH cy水平升同增加脑梗死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变化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其的影响. 方法 检测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50例于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45 d后再次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的治疗作用. 结果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健康老年人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健康老年人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明显异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组 2 5例及 5 1例糖尿病患者 ,并依据有无合并脑梗死而分组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这些变化在脑梗死组更显著 (P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并发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及时和长期控制高血糖 ,降低血液粘度对防治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微颗粒(PM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0例健康人PMP水平,比较不同面积、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PMP水平的差异,检测脑梗死治疗后不同时期PMP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PMP水平较高,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PMP水平较其他脑梗死患者更高。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PMP水平差异显著。治疗后脑梗死患者PMP水平呈动态下降。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检测血液PMP水平将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细胞型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Ⅱ(PAF-AHⅡ)活力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PAF-AHⅡ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120例不同病程、梗死面积及病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PAF-AHⅡ活力,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病程1d、2~3d、4~7d PAF-AHⅡ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病程8~14d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程1d、2~3d、4~7d大面积脑梗死组的PAF-AHⅡ活力比中、小面积脑梗死组明显增高(均P<0.05),病程8~14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程≤7d脑梗死患者的PAF-AHⅡ活力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1,P<0.05),病程8~14d脑梗死患者的PAF-AHⅡ活力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PAF-AHⅡ活力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对判断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拮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心康颗粒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分别服用脑心康颗粒剂及尼莫地平片,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定(CSS)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的积分改变、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结果临床观察表明脑心康颗粒剂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临床症状积分,降低CSS积分,提高MMSE积分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积分、CSS积分、血粘度高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心康颗粒剂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6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和50例同年龄组健康体格检查人群进行对照研究。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同时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浆Hcy水平、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患者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Hcy水平、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度与Hcy水平正常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He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并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银杏达莫组(39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57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连用14 d.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及头颅CT检查.结果 银杏达莫组总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8.9%)(P<0.05),银杏达莫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银杏达莫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头颅CT病灶缩小或密度改善分别为25例(71.4%)、24例(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黏度(30s-1)、红细胞压积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其他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并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使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