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UCLA孤独量表等测量工具对245名大学生进行评定,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探讨大学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差异.②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普遍偏高;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文科学生孤独感得分高于理科学生.③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孤独感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来降低孤独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索海军官兵孤独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4月使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孤独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9项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及自编一般人口学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和Pearson相关对一般人口学变量和各心理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社会支持、人际关系、自尊、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放问卷3 338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 105份,有效率为93.02%。调查对象中男3 032人(97.65%)、女73人(2.35%),年龄18~55(25.85±5.30)岁。官兵的孤独感得分为20~69(34.04±9.79)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的官兵孤独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女性官兵的孤独感得分高于男性官兵(P<0.05),26~33岁组官兵的孤独感高于18~25岁组(P<0.05)。官兵的孤独感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焦虑和抑郁水平均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求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情况,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来源。方法以湖北武汉市和广东肇庆市的八所大学489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以及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ESL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在年级间有显著性差异(F=5.104,p〈0.05)。(2)生源地在学习压力、孤独因素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F=10.374,4.686,p〈0.05)。(3)生活事件与孤独和抑郁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r=0.176,0.408,p〈0.05)。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是“学习压力”,其次是“人际关系”。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同,生活事件对抑郁感的影响大于孤独感。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地区差异能显著增加大学生抑郁感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芜湖市周边地区农村妇女孤独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芜湖市周边部分农村地区20~55周岁妇女共958人,应用自编调查表、UCLA孤独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定其孤独感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32~43岁组两类妇女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留守妇女得分均高于留守妇女。44~55岁组两类妇女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留守妇女得分均高于留守妇女。农村妇女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且主观支持对留守妇女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支持总分对非留守妇女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构建农村妇女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提高农村妇女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孤独感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1219名初一至大四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层次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孤独感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为正,且达到显著水平(β=0.246,P <0.01);家庭支持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253,P <0.01)和朋友支持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178,P <0.01)均为负,且均达到显著水平;孤独与家庭支持的交互作用(β=-0.199,P <0.01)、与朋友支持的交互作用(β=-0.422,P <0.01)以及与其他支持的交互作用(β=-0.357,P <0.05)均为负,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随着家庭、朋友和其他支持水平的提高,孤独感在抑郁上的影响强度逐渐降低.结论 孤独感显著影响青少年抑郁,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显著调节孤独感对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以及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测量成人依恋,用社会支持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分别测量被试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结果 ①成人依恋类型分布为:安全型40.1%,轻视型27.7%,矛盾型20.8%,害怕型11.5%.②女性的主观支持(t(548)=5.59,P<0.01)、和社会支持总分(t(544)=3.69,P<0.01)显著高于男性;依恋焦虑没有性别差异,但男性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女性(t(528)=2.91,P<0.01);在孤独感的得分上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③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客观支持(F(3,482)=3.74,P<0.05)、主观支持(F(3,482)=2.80,P<0.05)、支持的可利用度(F(3,482)=3.14,P<0.05)以及社会支持总分(F(3,482)=5.67,P<0.01)4个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且在孤独感量表的得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3,482)=8.34,P<0.01),表现为安全型个体的孤独感显著低于非安全型的个体,而害怕型依恋的个体报告的孤独感最高.④孤独感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49~0.348,P<0.01);而与社会支持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58~-0.409,P<0.01).结论 大学生的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选取珠海市507名高一至高三学生,采用网络成瘾测试量表评估网络成瘾,采用UCLA孤独量表评估独孤感。结果:网络成瘾高中生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高中生(P<0.01),网络成瘾得分与孤独感得分呈正相关。结论:高中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存在相关性,孤独感可能是网络成瘾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职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网络成瘾修订版(CIAS-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孤独感量表(UCLA)对广州三所高职院校共l602名高职生进行研究。结果网络成瘾率为9.87%,网络依赖率为24.78%。其中男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于女生(χ2=19.775,P〈0.01)。高职生低领悟社会支持组与处于严重孤独水平组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得分均高于其他水平各组(P〈0.01)。网络成瘾倾向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r=-0.183,P〈0.01);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243,P〈0.01)。孤独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率为69.63%。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问题应得到更多关注。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问题均可能增加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孤独感对网络成瘾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孤独感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区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小学四、五年级中选取311名农民工子女进行儿童孤独量表(CLS)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调查。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城市农民工子女抑郁检出率25.72%;(2)与同伴关系不好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孤独感、抑郁分数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五年级城市农民工子女孤独感、抑郁分数高于四年级城市农民工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孤独感城市农民工子女中的发生率与同伴关系密切相关(x2=22.433,P<0.001);(5)城市农民工子女孤独感与抑郁呈正相关(r=0.440,P<0.01)。结论:城市农民工子女孤独感与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伴关系是影响城市农民工子女孤独感和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汶川地震后重灾区丧子者孤独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丧子者孤独感和家庭功能的关 系,为丧子者灾后心理和家庭重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 量表、UCLA孤独量表和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于汶川地震18个月后对重灾区的190名丧子家庭进行调查。结果:丧子 者孤独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得分分别为24~69(43.58±9.61)分,5~24(11.95±3.60)分和6~24(13.99±3.69)分。丧子者 家庭孤独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水平均比非丧子的丧亲者高,且两者情感孤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 回归分析显示,丧子者的再生育状态和家庭功能是其孤独感的影响因素。丧子者家庭功能与孤独感、情感孤独和社 交孤独呈负相关(P<0.05)。结论:汶川地震丧子者孤独感较高。丧子者的再生育状态、家庭功能是其孤独感的影响因 素。在后期干预中需更加关注丧子者群体,帮助丧子者学会改善和提高家庭功能及情感交流的有效技巧,同时提供 医疗技术支持帮助丧子者重新孕育后代,以减轻其孤独感,更好地促进丧子者的灾后心理和家庭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情感-社交孤独和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信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某大学和安徽某师专共842名大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测查。结果主观性情绪孤独、社会支持、客观性社会孤立、主观性社会孤立及客观性情绪孤独对自信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β=0.127(P<0.05),β=-0.219(P<0.001),β=0.178(P<0.001),β=0.113(P<0.05),β=0.078(P<0.05)。性别在客观情绪孤独(P=0.008,P<0.05)与社会支持(P=0.029,P<0.05)方面存在差异且主效应显著。自信水平表现为大一>大三>大二,大一与大二的自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领悟的社会支持、主观情绪孤独与主观社会孤独是影响大学生自信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通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自信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方烨  陈恪党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4):2103-2105
目的了解聋哑青少年的孤独状况。方法选取某中专一年级聋哑学生(聋哑组)和某中学高中生(正常组)为调查对象。两组调查对象均进行情绪-社交孤独四因子问卷调查,并进行组别和性别的比较。结果(1)聋哑组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得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聋哑组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严重程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在同性别的比较中均显示社交孤独重于正常组(P<0.05)。结论(1)聋哑影响青少年孤独行为的形成,但对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无影响;(2)聋哑对社交孤独的影响大于情绪孤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6月在广州市、东莞市、湛江市及南宁市4地8家养老机构的185名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抑郁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 轻度孤独感发生率为10.27%,中度孤独感发生率为63.78%,重度孤独感发生率为25.95%,孤独感总均分为(41.18±9.84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休闲活动、认知功能、抑郁是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孤独感发生率较高,属于中度水平,休闲活动、认知功能、抑郁是其影响因素,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关注该人群孤独感的问题,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来缓解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孤独感的并改善其衰弱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孤独感与抑郁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839名≥60岁 的湖南某农村常住居民。采用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生活质量量表、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量表及选取《DSM-IV-TR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翻译版中的抑郁发作章节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抑郁发作的患病率为6.8%。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变量、躯体疾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后,农村老年人孤独感强烈是老年人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OR=1.126,95% CI:1.038~1.221)。 结论:孤独感与老年人抑郁发作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0例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经瘘口灌洗束带加压法加快恢复结肠形成排便节律进行了研究,并与未灌洗的16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t=6.3,P<0.001)。为了评价这类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优劣,作者分别对26例术后心灵创伤病人的二项心理变化(自卑、意志低沉和孤独,人际关系恶化)进行了调查比较。前者无差异(P>0.05),后者有差异(P<0.05)。灌洗组病人没有参与社会人际交往的恐惧感,在工作及联系上无障碍,其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64-168
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在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心理加工速度等方面。本文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积极和消极因素两个角度综述了年龄及首次发病年龄、认知偏差、情绪认知、孤独感、社会支持、病程与发作次数、病情严重程度、疾病伴随症状、药物、运动以及物理因素等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为抑郁症的识别、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海洛因依赖患者(HDPs)的孤独感与疼痛的相互关系.方法 603例MMT门诊HDPs完成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单一条目孤独感自评问卷和五点口述分级评分疼痛强度自评问题.用有序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孤独感与疼痛的双向联系.结果 孤独感与疼痛强度评分呈中度显著正相关性(r =0.453,P<0.001).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物质使用特征变量、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潜在混杂效应后,疼痛强度增加与孤独感风险上升呈显著相关性(OR=1.53,P<0.001),孤独感水平升高也与疼痛强度增加呈显著相关性(OR=1.22,P<0.042).结论 MMT 门 诊HDPs的孤独感与疼痛存在双向作用,社会心理干预配合合适的疼痛管理有利于HDPs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