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09-11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应变特点。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肥厚型心肌病组30例。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室间隔增厚(P0.05),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肌纵向应变值在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心尖段均较对照组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各组间LVEF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589、0.797)。IVS在对照组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在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呈负相关(r=-0.538)。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整体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之前,其左室各节段心肌应变改变已经出现,STI可以发现患者早期局部左室功能的改变。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收缩期峰值应变与其LVEF水平呈正相关,与IVS厚度呈负相关。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收缩期左室纵向应变值,有助于了解患者心脏收缩时心肌纵向运动和应变值的变化情况,能够判断和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2.
斑点追踪显像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功能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记录1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图像,分析各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SL)、径向应变(SR)和周向应变(SC).结果 HCM组心肌整体SL、SR及SC收缩期峰值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M组所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S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室瓣及乳头肌水平大多数节段的SR降低,左房室瓣及乳头肌水平个别节段的SC降低,心尖水平所有节段的SC及SR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HCM患者左室长轴和短轴收缩功能均降低,以长轴功能减弱明显,局部心肌SL、SR及SC的变化可反映心肌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及各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E/EA、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均大于对照组,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E/A、Ea/Aa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径向应变指标中,两组前壁基底段、中段、心尖段以及后壁基底段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横向应变指标中,两组后间隔基底段和中段、前壁基底段和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侧壁基底段、后壁基底段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的早期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受损程度,更加精准,可全面测定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维自动左房定量(4D Auto LAQ)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0例HCM患者(梗阻性20例,非梗阻性20例)及健康者20例(对照组)。应用4D Auto LAQ软件分析获得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储备期纵向应变(LASr)、左房储备期圆周应变(LASr-c)、左房通道期纵向应变(LAScd)、左房通道期圆周应变(LAScd-c)、左房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左房收缩期圆周应变(LASct-c)、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整体周向应变(LVGCS),计算左房总排空分数(LAtEF)、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左心房功能变化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4D Auto LAQ参数对诊断HCM患者左房功能障碍的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短轴局部舒张功能及运动同步性。方法HCM患者(HCM组)33例,对照组32例。获取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与乳头肌水平连续三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2D—STl分别测量各节段径向、周向的舒张早期、晚期应变率峰值(SRe—R、SRa—R、SRe—C、SRa—C)及达峰时间.并计算左心室短轴12节段径向及周向的舒张早期、晚期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蝴一SD、TASPR-SD、TESPC-SD、TnsRc—SD),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室各节段SRe—R均显著降低(均P〈0.01),绝大多数节段SRe—C显著减低(P〈0.05或0.01),部分节段SRa—R、SRa—C减低(P〈0.05或0.01)。HCM组的TEsRR—SD、TESRC—SD明显增大(均P〈0.01),TASRR—SD、TSRR—SD虽较对照组有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HCM患者左心室存在舒张功能减低及室壁运动不同步,2D—STI可以准确地定量评价其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纵向舒张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方法连续选择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6例,选择同期正常人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2D-ST1分别测量左心室长轴18节段舒张早期、晚期纵向应变率峰值(SRe、SRa)及达峰时间(TESR、TASR),并计算左心室18节段舒张早期、晚期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ESR-sD、TASB-sD),及任意两节段舒张早期、晚期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ESR-Diff、TASB-Diff),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室17/18节段的SRe明显减低,6/18节段SRa明显减低,HCM组的TESR-SD、TASR-SD、TESR-Diff明显增大,TASR-Diff虽较对照组有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D-STI是一种准确、定量评价HCM患者寿心窜舒张功能及同步性运动的新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银荣  庄磊 《医学综述》2012,18(14):2266-2268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新技术,是应变/应变率成像的一种方法。这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能够区分节段心肌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量化心肌内的收缩不同步,评估局部心肌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简要阐述STE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应用,并讨论该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A组,Ve/Va≥1)、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组(B组,Ve/Va<1)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组(C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各组左心房前壁、下壁、后壁、侧壁、房间隔的应变率(SR)。结果 A组与C组相比,A组SSR、ESR均减低(P<0.05),ASR增加(P<0.05);B组与C组相比,B组SSR减低(P<0.05),ESR明显减低(P<0.01),左ASR增加(P<0.05);A组与B组相比,B组SSR减低(P<0.05),ESR减低(P<0.05),A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时左心房功能已出现损害。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时,左心房助力泵功能增加,左心房储存器功能和管道功能进一步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心内膜及心外膜下心肌旋转,并进一步探讨不同肥厚类型对左室扭转的影响。方法采集6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30例对照组左室基底、心尖水平的图像,根据肥厚部位将HCM组分为室间隔肥厚组(IHCM),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AHCM),室间隔及心尖均肥厚型组(IAHCM)。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并计算出左室整体扭转。结果 1IHCM组在基底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尖部心内外膜峰值旋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AHCM组在基底部和心尖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3AHCM组心尖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好地评价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心内、外膜下心肌的旋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左心室心肌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ApHCM组)35例、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40例,应用STI测量左心室各节段的纵向应变,以及整体心肌的纵向应变、应变率、达峰时间,并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HCM组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减低(t=2.05~7.27,P<0.05),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应变率减低(t=8.81、3.52,P<0.05)。两组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TI能够准确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超声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5例PPCM患者和年龄匹配的产后妇女(正常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的内径(LVEDd)以及左心房最大前后径(LAAD),使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计算心输出量(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二尖瓣口E波峰值(E)、二尖瓣口A波峰值(A)及E/A。同时应用二维斑点超声追踪显像技术测量左心房壁收缩期应变峰值(SS)、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SR)、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e?SR)及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a?SR)。结果2组E波峰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PCM的LVEDd、EDV、ESV、LAAD、E/A均增加,而CO、LVEF、A、SS、s?SR、e?SR、a?SR均降低(P<0.05)。在PPCM患者中,a?SR与A波峰值呈正相关(r=0.775,P=0.001)。结论 PPCM左心房的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和辅助泵功能降低,二维斑点超声追踪显像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价左心房的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房功能,并作对比研究。方法:选择ICM患者32例、DCM患者36例和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并计算左心房总的射血分数(LAT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运用STI测量左心房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和后壁的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Ss和SRs),舒张早期应变和应变率(Se和SRe),舒张晚期应变和应变率(Sa和SRa)。计算出所有房壁的平均应变(mSs、mSe和mSa)及应变率(mSRs、mSRe和mSRa),并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平均应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⑴3组受检者在年龄、性别、心率、室间隔厚度(IVS)、E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M组和DCM组A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减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等较对照组增大(P<0.05),而ICM组和D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和DCM组LAVmax、LAVmin增大,而LATEF、LAPEF和LAAEF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CM组相比,DCM组LATEF、LAAEF更低(P<0.05)。⑶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和DCM组mSs、mSRs、mSe、mSRe、mSa和mSRa均降低(P<0.05),且DCM组降低更显著(P<0.05)。⑷LATEF与mSRs呈较好的正相关(r=0.66,P<0.05),LAPEF与|mSRe|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71,P<0.01),LAAEF与|mSRa|相关性较好(r=0.69,P<0.01)。结论:ICM和DCM患者左心房动态储血功能和主动射血功能均降低,且DCM较ICM患者降低更明显。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较好地评价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志愿者,病例组40例SLE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心尖长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获取左心房侧壁基底段、房间隔基底段在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LE组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降低及mSRa升高(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客观、准确观察到SLE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SLE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变提供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 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33例,高血压组56例。应用RT-3DE分别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及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经体表面积(BSA)矫正后,计算出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re)及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并计算左心房每搏量(LASV)、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2D-STI测得左心房各壁中间段心肌长轴方向运动的应变率曲线,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各壁中间段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即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和SRa),计算其平均值(即mSRs,mSRe及mSRa),代表左心房整体应变率,并行LAEF与mSRs、LAAEF与mSRa、LAPEF与mSRe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高血压组的LAVImax,LAVImin,LAVIpre及LASV均大于对照组,而LAEF及LAPEF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的LAAEF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组的mSRs及mSRe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的mSRa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mSRe与LAPEF、mSRa与LAAEF、mSRs与LAEF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的储蓄及管道功能减弱,可利用RT-3DE联合2D-STI技术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患者的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应变/应变率成像超声新技术,其无角度依赖性,且不受相邻心肌节段牵拉的影响,这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作为评价心房局部心肌功能的量化指标,为心房功能的临床定量评价提供了帮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阐述2D-STE的基本原理及其定量评价左心房功能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对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DCM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Ve)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Va);应用2D-STI技术测量D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收缩期纵向峰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结果 DCM患者的LAD、LVESV及LVEDV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LV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Ve/Va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CM患者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纵向峰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尖段的后壁、下壁及侧壁收缩期纵向峰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前壁及室间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从心底往心尖方向观察,收缩期纵向峰速度呈递减趋势。结论 2D-STI技术能准确、全面的分析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运动的峰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对评价DCM患者的左心室局部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及实时三维成像技术(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ology,RT-3D)评价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为临床评估手术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射频消融的PAF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是否恢复窦性心律分为窦性心律组(SR组,24例)和房颤复发组(AF组,8例)。PAF患者在术前、术后1、6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STI及RT-3D测量左心房内径、容积、左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左房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率和射血分数等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参数。  结果  术后1月,SR组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他参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AF组所有参数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月,SR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APD)、左心房上下径(LAUDD)、左心房左右径(LALRD)、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较术前及术后1月均显著减小,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水平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显著升高,且侧壁基底段、间隔中间段、侧壁中间段的各应变参数(SRS、SRE、SRA)及整体应变参数(GLSRS、GLSRE、GLSRA)较术前及术后1月均升高(P<0.05),侧壁房顶段及间隔房顶段的各应变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组LAVmin、LAVmax较术前升高,LAEF、LAAEF水平较术前均降低(P<0.05),其他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STI及RT-3D可以定量分析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术后恢复窦性心律者,其左心房内径减小,射血分数升高;术后房颤复发者左心房容积增大,心房功能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