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另选取自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对症治疗,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特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ALT、ALB、TBLL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结论: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患者的并发症特征并针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2-2019年院内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2-2019年在医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496例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基本情况、随访期间首次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原因.结果 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以男性和≥60岁为主;各年龄段,男性构成比显著高于女性(P<...  相似文献   

3.
楚俊华 《工企医刊》2008,21(2):52-53
低钠血症常并发于危重疾病,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如低钠性脑病甚至死亡。而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常有电解质紊乱,当腹水或其它并发症后,这种改变更为明显。肝硬化虽然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但低钠血症仍较多见,谨分析3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代偿及失代偿抗病毒治疗疗效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单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或两者联合治疗3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例,观察病例临床症状、体征、生化学指标、HBV-DNA阴转、影像学检查对比以及Child-Pugh评分分级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病情稳定、脾厚度缩小为显著,25% (3/12)患者CTP评分下降值>3分,未有1例进展至失代偿期;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在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肝硬化活动方面较显著,3年治疗结束仅1例仍有少量腹水,87.5% (7/8)患者CTP评分平均下降值>3分.治疗期间,未有HCC病例发生,无死亡病例.两组HBV-DNA定量下降均大于3log1o拷贝/ml.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稳定,延缓和减少肝脏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且安全有效,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整理我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探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传统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利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易发生肝炎后肝硬化,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肿)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水中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进行测定,了解其对SB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能不能治?目前肝硬化诊断和治疗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误导了肝硬化的治疗。 代偿期VS失代偿期 2006年出台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把肝硬化分成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同样是代偿期肝硬化,虽然肝功能都在正常或基本正常范围.但有的患者从影像学角度观察.肝脏可能仅发生了轻度萎缩.有的已经发生了严重的萎缩.  相似文献   

8.
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方法:对1126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血、尿、大便、痰、胸腹水进行细菌学等检查;并观察部分病例使用氧氟沙星预防医院感染的结果。结果:307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占27.26%,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最常见;预防使用氧氟沙星可明显减少SBP发生。结论: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周宁飞 《健康天地》2010,4(8):84-84,8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与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YMDD变异发生后,因患者肝功能基础差,易出现肝衰竭,后续治疗药物选择难度加大,易出现多重耐药株,故拉米夫定应用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有一定局限性。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明确,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肝硬化并发症、侵入性操作措施、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24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25.00%,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大、肝功能分级差、门静脉内径宽、肝硬化并发症多、侵入性操作措施比例高、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多、住院时间长(P<0.05)等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从多个方面采取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56例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有48例(39例代偿期和9例失代偿期)患者完成疗程,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及HCV RNA病毒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根据病情所处阶段应用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肝硬化可保护或改善肝功能、抑制HCV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母儿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例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期10例,孕产期上消化道出血2例,产后出血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2例,早产2例,肝性脑病3例;代偿期肝硬化5例,其中肝性脑病1例,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可达50%。因此,有效控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对57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资料表明,约有6%~20%慢性乙肝患者在5年内会进展至肝硬化。乙肝肝硬化早期为代偿性肝硬化,晚期则为失代偿性肝硬化,二者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异。但是多数肝病专家认为,乙肝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应持续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以延缓病程进展,减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CV(平均红细胞体积)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贫血类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COULTER JT-IR型血细分析仪,测定6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Hb、NCV、RCT(血细胞比容),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作比较。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MCV、RDW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的升高,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4.768、4.828,(P<0.001)。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贫血为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的一种特殊类型;MCV、RDW的测定为研究细胞形态,临床分型,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有着不同的临床转归,其中一部分将发展为肝硬化。无胸腔疾病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称为肝性胸腔积液,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肝性胸腔积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往往预后较差,难治性病例的治疗较为棘手。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治疗320例肝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时超声造影观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肝段下腔静脉内径,提高肝硬化的超声诊断正确率。方法搜集本院通过肝脏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的临床慢性肝炎患者30例,肝硬化代偿期3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共120例。通过实时超声造影检测肝动脉显影时间、门静脉显影时间及肝静脉显像时间,算出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肝静脉显影时间隔及肝实质增强时间。测量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肝段下腔静脉的最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最大横截面积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及深吸气后的内径,然后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肝炎患者的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肝动脉-肝静脉显影时间间隔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肝硬化组患者肝段下腔静脉各径线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深吸气状态下,肝硬化组患者肝段下腔静脉各径线均略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合肝段下腔静脉内径测量,有助于提高肝硬化的超声诊断正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表现为主,并有多系统受累。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相似文献   

19.
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8月至2002年4月共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351例,每个病人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现就治疗过程中护理方面谈谈体会。 1 临床资料 35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中,男263例,女88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48岁。其中,肝炎性肝硬化329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血吸虫性肝硬化4例,胆汁性肝硬化4例。入院时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黄疸、乏力、纳差、腹胀、呕血、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改善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82例,采集血液、痰液、咽拭子等标本进行培养,探讨医院感染率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8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为9.97%,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25例为主,占36.76%,腹腔21例占30.89%;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41株占60.29%,革兰阳性菌17株占25.00%,真菌10株占14.71%,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均为酵母菌属;多因素logistic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4周、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并发症、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等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实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