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63例未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诊断为INS,但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已完全缓解并停用激素>3个月又复发的IN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33例和治疗组B30例。治疗组A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1.5~2.0 mg·kg-1·d-1,qd;另加用黄芪注射液0.5 mL·kg-1·d-1;同时给予利尿、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治疗组B除不给予黄芪注射液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A。两组均在INS初发期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另设25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发病初期,治疗组A和治疗组B血清IL-10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1)。治疗组B经泼尼松治疗后血清IL 10水平[(9.36±3.43) pg·mL-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A治疗后血清IL 10水平[(12.10±4.14) pg·mL-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仍较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B治疗后高,且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防止INS患儿血清IL-10水平降低,能对抗激素对IL-10产生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黄芪注射液降低INS患儿尿蛋白含量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吴红梅  于莹  陆志芳 《医药导报》2006,25(2):162-163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序贯疗法与持续静脉滴注的疗效与成本。方法211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脉滴注,80~100 mg·kg-1·d-1,待退热或血常规恢复正常后改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30 mg·kg-1·d-1,直至症状消失;对照组105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脉滴注,80~100 mg·kg-1·d-1,直至症状消失。两组对症支持治疗方案一致。比较两组的疗效、安全性与成本。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相近;治疗组治愈率73.6%,对照组为83.8%;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为97.1%。两组以上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平均总费用(535.0元)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元),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5 d)明显少于对照组(7 d)。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儿痛苦,节省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叶素芬 《医药导报》2006,25(5):423-423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毛细支细管炎的疗效。 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以吸氧、补液、抗病毒等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剂量肝素,200~300 U·kg-1·d-1,疗程3~7 d。 结果治疗组咳嗽、气促、肺部音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入院后病程和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 结论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金刚乙胺治疗流感样疾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明霞 《医药导报》2006,25(3):229-229
目的观察金刚乙胺治疗流感样疾病的疗效。方法将69例流感样疾病患儿(病程<48 h)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2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按年龄、体重差异口服给予不同剂量的金刚乙胺5 mg·kg-1·d-1,分2或3次服用,最大剂量≤200 mg·d-1,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1~2 mL·kg-1·d-1,直至症状消失。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84.1%(P<0.01)。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病程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流感样疾病患儿早期使用金刚乙胺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童和平  张豪  吴志芳 《医药导报》2005,24(10):910-910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儿科气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25%硫酸镁0.2~0.4 mL·kg-1,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浓度为0.125%~0.250%,静脉滴注,qd;对照组予以氨茶碱4~5 mg·kg-1·d-1,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6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咳喘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450 ±0.115)与(4.800 ±0.175) d(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干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400 ±0.120)与(5.300±0.110) d(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 结论硫酸镁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海勇  张庆松 《医药导报》2005,24(5):400-401
目的观察托吡酯单一和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痉挛的疗效。方法36 例痉挛患儿随机分为4组,A组10例,单用托吡酯;B组9例,给予托吡酯加氯硝西泮;C组8例,给予托吡酯加促皮质素;D组9例,给予氯硝西泮加促皮质素。托吡酯片口服开始剂量1 mg·kg-1·d-1,每周增加1 mg·kg-1,目标剂量9~16 mg·kg-1·d-1;促皮质素12.5~20.0 U·d-1肌内注射,4周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 mg·kg-1·d-1,3个月后停药;氯硝西泮片口服开始时0.01~0.03 mg·kg-1·d-1,逐渐加量到0.1~0.2 mg·kg-1·d-1。0.5 a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0.5 a后,A、B、C、D 4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89.0%,89.0%和78.0%,使用托吡酯组的疗效明显高于不使用托吡酯组。结论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疗效好于促皮质素和氯硝西泮,且单用疗效好于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该实验例数较少,具体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李莉娅 《医药导报》2007,26(5):502-503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0.5~1.0 mg·kg-1·d-1,给药浓度0.01%~0.02%,1或2次·d-1,疗程5~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3 d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6%)(P<0.01),治疗组减轻咳喘平均起效时间(22.8 h)短于对照组(39.2 h)。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旭芳  刘艳  郑伟 《医药导报》2005,24(5):396-397
目的 观察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婴儿肺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肺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和禁食、胃肠减压、抗炎及其他对症治疗。全肠外营养液的计算方法为:① 计算每天的总补液量及所需总能量,减去给药治疗所需的液体体积及能量后计算全肠外营养液的体积及能量;② 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从0.5 g·kg-1·d-1起,每天增加0.5 g·kg-1(但总用量应≤25 g·kg-1·d-1);③ 20%脂肪乳从0.5 g·kg-1·d-1起,每天增加0.5 g·kg-1(总用量应≤ 40 g·kg-1·d-1);④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1 mL·kg-1·d-1;⑤ 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1 mL·kg-1·d-1; ⑥ 每输入100 mL液体补充10%氯化钠注射液2~3 mL, 10%氯化钾注射液1~2 mL;⑦ 输入50%葡萄糖注射液的体积=所有不含葡萄糖的液体体积的1/4,剩余液体以10%葡萄糖注射液补足,使营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为10%。以上各药物混匀后静脉输入。对照组以相同方法计算总液体量及能量,由周围静脉分别输注氨基酸(占总能量的15%)、脂肪乳(占总能量的30%)、葡萄糖(占总能量的55%)、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结果 治疗组治愈19例(占76.0%),好转5例(占20.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15例(占60.0%),好转5例(占20.0%),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并发症少。结论 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婴儿肺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安全有效,有利于患儿病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细辛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虹  苏宏萍 《医药导报》2006,25(5):424-424
目的观察细辛脑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感染、镇咳化痰、镇静、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加用细辛脑注射液,1 mg·kg-1·d-1,将细辛脑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成细辛脑浓度为0.01%~0.02%的溶液静脉滴注,分两次给药;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4 mg·kg-1·d-1,分3次静脉滴注或口服。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14 d, 镇咳时间平均减少1.53 d,平喘时间平均缩短0.94 d, 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平均缩短2.5 d, 肺部音消失时间平均缩短3.44 d,治疗组以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连续给予醋氯芬酸对大鼠产生毒性反应的剂量。方法1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剂量组各24只分别给予醋氯芬酸3,6 mg·kg-1·d-1,高剂量组32只给予醋氯芬酸12 mg·kg-1·d-1,对照组32只给予相同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各组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重量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常规观察。结果低、中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升高,肝脏系数增加,胃肠道偶发变性坏死,但停药后恢复。结论醋氯芬酸对大鼠的安全剂量为6 mg·kg-1·d-1,醋氯芬酸12 mg·kg-1·d-1引起的毒性反应是可逆。  相似文献   

11.
卢军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68+71-68,71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尿蛋白转阴时间及转阴率。结果: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提高尿蛋白转阴率,且尿蛋白转阴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能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尿蛋白转阴率及水肿消退时间,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叶竹梅 《医药导报》2008,27(4):419-420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佐治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方法 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 两组均给予止咳、退热处理,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10 mg•kg-1•d-1,静脉滴注,qd,3~5 d.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1•d-1,连用3 d. 1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退热、止咳、平喘、肺部音吸收时间及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结论 丙种球蛋白佐治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苦荞麦籽粒提取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成仁  裘军  王高升 《医药导报》2005,24(10):880-882
目的探讨苦荞麦籽粒提取物(FTGE)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FTGE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纯化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联苯双酯200 mg·kg-1·d-1,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FTGE 20,40和60 g·kg-1·d-1,各组均连续给药7 d。7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1% CCl4花生油溶液10 mL·kg-1。禁食16 h,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试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FTGE对D-半乳糖胺(D-Galn)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取6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D-Galn模型组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 20 mL·kg-1·d-1,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联苯双酯15 mg·kg-1·d-1,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FTGE 20,40和60 g·kg-1,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2 d,于末次给药后1 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10%D-Galn 800 mg·kg-1,小鼠于腹腔注射D-Galn后禁食过夜,待16 h后断头处死动物。结果FTGE对CCl4和D-Galn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有非常显著的降酶作用(P<0.01),且剂量越大,降酶作用越强。结论苦荞麦籽粒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一种由高良姜、香附、百合和乌药提取物制成的复方中药姜百片对大鼠醋酸损伤胃溃疡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注射法制作大鼠醋酸胃溃疡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阳性对照组(0.108 g·kg-1·d-1)、姜百片高(2.16 g·kg-1·d-1)、中(1.08 g·kg-1·d-1)、低(0.54 g·kg-1·d-1)剂量组,连续口服给药10 d后处死并解剖大鼠,测量胃黏膜溃疡面的长短径(L和H),按照公式S=πLH/4计算溃疡面积,用试剂盒测定损伤部位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该复方中药的高(2.16 g·kg-1·d-1)、中(1.08 g·kg-1·d-1)、低(0.54 g·kg-1·d-1)剂量可以显著减小醋酸损伤大鼠的溃疡面积(P<0.05),并可显著提高醋酸损伤部位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EGF)(P<0.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0.05)的水平。结论 姜百片具有抗醋酸损伤型胃溃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组织的EGF和VEGF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建忠 《医药导报》2005,24(5):403-403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喷雾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鱼腥草注射液,每次0.5 mL·kg-1,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 mL后雾化吸入,bid;对照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颗粒5 mg·kg-1·d-1,分3次冲服。连续治疗3 d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用药 3 d后体温恢复正常,疱疹基本消失,食欲好转患儿所占比例)64.5%,总有效率(用药3 d后体温正常或≤38℃,疱疹明显减少或消失,食欲好转或明显好转患儿所占比例)95.1%;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65.0%。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喷雾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景芬  刘宝存 《医药导报》2005,24(4):305-306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分次给药与MTX和米非司酮(RU486)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7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MTX 1 mg·kg-1,im,第1,3,5,7天各1次,给药第2天给予四氢叶酸0.1 mg·kg-1,im。治疗组给予RU486 50 mg·d-1,po,连服3 d,同时给予MTX 0.5 mg·kg-1,im,qd,共3 d。如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不明显,则开始第2个疗程,两疗程间隔5 d。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HCG下降至正常的平均天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TX联合RU486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可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对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钧宇  胡华强 《医药导报》2011,30(10):1314-1315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对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抗癫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癫患儿87例,分为丙戊酸钠组43例和奥卡西平组44例. 丙戊酸钠组给予丙戊酸钠,开始5~15 mg.kg-1.d-1,po,bid,渐增至有效剂量. 发作控制剂量为20~40 mg.kg-1.d-1,平均(25.0±8.6) mg.kg-1.d-1. 奥卡西平组给予奥卡西平,剂量从10~ 15 mg.kg-1.d-1开始,每周增加10 mg.kg-1.d-1,直至有效剂量. 发作控制剂量为10~45 mg.kg-1.d-1,平均(29.0±10.1) mg.kg-1.d-1,分2次服用. 对入组患儿通过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进行盲法评定. 入组时及入组后6个月进行WISC评分;测定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及总智商( full intelligence quotient,FIQ). 结果 丙戊酸钠组用药前VIQ、PIQ、FIQ分别为(94.4±1.6),(101.9±3.1),(98.2±4.3)分,6个月后分别为(93.8±2.3),(89.2±2.6),(96.9±5.2)分. 奥卡西平组用药前VIQ、PIQ、FIQ分别为(99.8±1.9),(103.0±2.1),(101.7±2.5)分,6个月后分别为(98.2±3.2),(104.0±5.2),(102.3±4.1)分. 丙戊酸钠组6个月时PIQ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Q,FSIQ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组各项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戊酸钠对操作智商具有不良影响,但是对语言智商和全面智商影响不明显;奥卡西平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6例难治性癫部分性发作患儿,原来使用的抗癫药种类和剂量不变,将托吡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从0.5 mg·kg-1·d-1开始,每周增加0.5 mg·kg-1·d-1, 目标剂量4.0~9.0 mg·kg-1·d-1,根据癫发作情况调整托吡酯剂量。癫发作被控制后,原用抗癫药物逐渐减量直至停用。结果 实验过程中2例失访,2例因不良反应退出观察,其他患儿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78.0%,同治疗前比较,总发作频率减少73.0%(P<0.01),其中简单部分性发作频率减少79.0%(P<0.05),复杂部分性发作频率减少71.0%(P<0.05), 部分性发作全身泛化发作频率减少67.0%(P<0.01)。治疗至6个月末心电图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11例患儿在加量期出现轻、中度不良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大多可自行消失。结论 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部分性发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儿耐受好。  相似文献   

19.
王立高 《中国药师》2016,(2):296-298
摘 要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交替使用及阿奇霉素单用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门诊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成A组43例和B组41例。A组先用阿奇霉素(10mg·kg-1·d-1ivd qd)静滴7 d,停药4 d后继用阿奇霉素10 mg·kg-1·d-1 po qd序贯治疗(用3 d停4 d),连用3周;B组先用阿奇霉素(10mg·kg-1·d-1ivd qd)静滴7 d,然后继用乙酰螺旋霉素25~30 mg·kg-1·d-1 po, tid,连用2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100.0%,B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交替使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优于阿奇霉素单用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67例咽 结合膜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炎琥宁10 mg·kg-1,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1,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bid。均7~10 d为1个疗程。均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为72.7%。治疗组的成本-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咽 结合膜热疗效较好、疗程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