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宪明  邱彬  吴兴妹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71-267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预防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4JDmg,静脉注射,每天1次;对照组加用西咪替丁400mg,静脉注射,1次/6h。疗程均为14d。观察比较两组并发应激性溃疡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应激性溃疡3例(6.0%),对照组并发应激性溃疡12例(24.O%),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P〈0.05)。结论奥美拉唑预防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眯替丁400mg/次进行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0ms/次进行静脉滴注,1次/d,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14例患者出现了应激性溃疡,其发生率为28%(14/50);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应激性溃疡,其发生率为6%(3/50)。两组患者问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的空腹PH值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奥美拉唑治可以很好的预防疗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预防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观察组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mg,1次/d,对照组静脉注射西咪替丁400mg,2次/d,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防止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情况。结果观察组有3例出现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有12例出现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24.00%,观察组发生应激性溃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预防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丽敏 《中国药业》2013,(23):93-94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用于预防危重病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泮托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法莫替丁2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为10d.观察两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给药后3d,6d时监测胃液的pH.结果 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液pH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泮托拉唑能有效预防危重病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蒋玉珊 《上海医药》2002,23(5):201-202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在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法莫替丁2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莫替丁能够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兰索拉唑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病人123例(脑梗死72例,脑出血51例)随机分成2组:兰索拉唑组:给予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口服;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死亡率和副作用。结果:兰索拉唑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能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与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07例脑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治疗组泮托拉唑60mg静脉注射,1次/d;对照组西咪替丁400mg静脉滴注,2次/d;2组均14d为1个疗程,观察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的应激性溃疡是否有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5.56%和24.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的应激性溃疡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泮托拉唑与进口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疗效以及成本-效果比较。方法:52例应激性溃疡高危病人随机分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2组,分别予泮托拉唑或奥美拉唑40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2 h 1次。每4 h记录病人胃液pH值,同时每日记录病人胃液、呕吐物及粪便潜血试验结果,分析每组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结果:泮托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胃液pH值≥4的百分比分别为46.4%和49.0%,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11%和17%,2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泮托拉唑组成本-效果比为6.5,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11.5)。结论:国产泮托拉唑与进口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具有相同的疗效,前者成本明显降低。国产泮托拉唑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一个安全、经济而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皙蔚  吴达生  汤健 《上海医药》2001,22(11):502-502
目的:探讨泰胃美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18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66例,B组115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压及对症处理。A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泰胃美静脉滴注,0.4-0.6g,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6%和22.6%,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预防性应用泰胃美能有效地防治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的碳酸氢钠洗胃联合西咪替丁静脉滴注预防危重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6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65例。所有病例都根据不同的原发病进行相应的综合基础治疗,其中A组仅给予原发病的基础治疗,B、C两组在相应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碳酸氢钠洗胃、西咪替丁静脉滴注,而D组在综合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碳酸氢钠洗胃联合西咪替丁静脉滴注。结果A、B、C、D四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27.69%、13.85%、12.31%、3.08%。B、C、D三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与A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间的发生率则大体相似(P〉0.05)。D组的溃疡发生率最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与B、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碳酸氢钠洗胃和西咪替丁静脉滴注存预防危重新生儿应激性溃疡中都有明显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则疗效更为显著,且方便、经济、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兰索拉唑组给予兰索拉唑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12 h;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4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12 h。观察两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兰索拉唑组有2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4%;奥美拉唑组有8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洛赛克和西咪替丁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应激性溃疡的危重病儿随机分为洛赛克治疗组38例,西咪替丁治疗组38例,所有患儿均给予病因、对症及支持治疗,同时洛赛克治疗组给予洛赛克0.6~0.8mg/kg,1次/d口服或经胃管注入,连用3~5d。西咪替丁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每日10~20mg/kg,静脉输注,连用3~5d。观察两组患儿应激性溃疡临床好转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洛赛克治疗组与西咪替丁治疗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洛赛克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泮托拉唑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治疗期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为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辅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脱水、降颅内压、抗感染、稳定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予雷尼替丁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治疗3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辅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并发疗效显著,且作用优于雷尼替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国产奥美拉唑钠治疗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应缴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13=28),治疗组用国产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只,静脉滴注,2次/d,疗程3~5d,对照组用进口奥美拉唑钠注射液40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3—5d;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止血效果。结果止血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与进口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西米替丁对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35例,加用西米替丁400mg、静脉注射、2次/d,持续14d。对照组34例,未用西米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35例中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对照组34例中6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P〈0.05)。结论西米替丁对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瑞巴派特与奥美拉唑对NSAID相关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预防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3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瑞巴派特100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8周;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瑞巴派特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4.41%.奥美拉唑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9.2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瑞巴派特组和奥姜拉唑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和3.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巴派特组药物费用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节约治疗费51.4%。结论瑞巴派特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预防NSAIDs相关性溃疡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鼻饲管插入长度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关系。方法将100例脑卒中需鼻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按常规方法(实测长度)插入即从发际到鼻尖长度+从鼻尖到剑突长度。观察组52例,按改良法插入,长度为实测长度-5cm。比较两组插管5d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结果对照组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为75%,观察组为25%(P〈0.01)。对照组病死率12%,观察组为3%(P〈0.01)。结论改良法插入鼻饲管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发病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孙华瑜 《海峡药学》2009,21(5):97-99
目的比较国产泮托拉唑钠与进口泮托拉唑钠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与效果。方法将116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B组给予进口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均为5d。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98.28%,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的成本分别为421.00元和1464.0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6和14.90。结论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在预防中枢性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 在我院住院的17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预防组、西咪替丁预防组、未使用药物预防组,观察各组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例数。结果 三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奥美拉唑预防组1.7%、西咪替丁预防组11.7%、未使用药物预防组17.2%;奥美拉唑预防组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预防组(P<0.05)和未使用药物预防组(氏o.05)。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防止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从住院总费用分析,具有良好的费用一有效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