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致病因素,并探究预防该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患者88例,其中34例经治疗后继发为ARDS,设为研究组,另54例未继发ARDS为对照组,探讨两组间的差异,研究可能导致ARDS在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的致病因素,并提出有效预防方法.结果 8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患者中34例经治疗后仍继发ARDS,ARDS发病率为38.6%;两组患者在肾移植术后CMV的发病时间、采取控制血糖的治疗措施、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肺部浸润、早期药物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V肺炎发生ARDS具有相关性;肾移植术后CMV的发病时间、患者患有糖尿病、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肺部浸润情况是致病的危险因素(OR值>1),而及时采取控制血糖的治疗措施、早期药物治疗是有利因素(OR值<1).结论 密切监视上述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致病危险因素,注意血糖的控制,早期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ARDS的发病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性预防方案和普遍性预防方案在防治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预防CMV感染方案的不同分为针对性预防组(56例)和普遍性预防组(72例)。针对性预防组:针对高危病例术后应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普遍性预防组:所有病例术后常规应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对两组受者的CMV感染率、耐药发生率、病死率及预防和治疗CMV感染的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对性预防组CMV感染率为7.14%(4例)、耐药发生率为1.79%(1例),改用膦甲酸钠治愈;普遍性预防组CMV感染率为9.72%(7例)、耐药发生率为4.17%(3例),改用膦甲酸钠3例治愈,病死率为1.39%(1例)。两组受者的CMV感染率、耐药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遍性预防组用于预防和治疗CMV感染的人均费用明显高于针对性预防组(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针对性预防方案临床疗效优于普遍性预防方案,而且针对性预防方案更为经济,适合于我国的肾移植受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妊娠巨细胞病毒感染(CMV)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妊娠CMV患儿(观察组)与160例非CMV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采用更昔洛韦治疗CMV患儿,对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儿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SGA、阴道分娩、胎膜早破、母乳喂养(P0.05);更昔洛韦治疗后,CMV感染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2%,结合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应避免CMV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妊娠期管理,并采用更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此改善CMV患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先天性梅毒(CS)合并其他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单纯CS患儿75例、C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43例,通过血液、尿液、胸部X线检查,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肝功能损伤。结果单纯CS患儿住院时间大于7 d的占34%,低于CS合并CMV感染患儿(79.06%);单纯CS患儿父母文化水平高于合并CMV感染患儿;CS患儿父母血RPR阳性率低于合并CMV感染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S合并CMV感染患儿的肝脾肿大、贫血和胸部X射线异常率均高于单纯CS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S合并CMV感染患儿在肝功能损伤率(90.69%)、肝功能II级异常率(34.88%),均高于单纯CS患儿(53.33%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血RPR阳性、肝脾肿大、肝功能II~III级异常是导致CS患儿合并CMV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合并CMV感染的CS患儿肝功能损伤更严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危险因素及CMV包膜糖蛋白H(gH)基因分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BD患者362例,调查CMV感染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BD患者合并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感染不同CMV gH基因型IBD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62例IBD患者中CMV感染患者122例,CMV感染率为33.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重度IBD病情、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病毒治疗、激素依赖、结肠切除、临床治疗无效是IBD患者CM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重度IBD病情、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是IBD患者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22例IBD合并CMV感染患者中gH 1型85例(69.67%)、gH 2型37例(30.33%);gH 1型与gH 2型IBD合并CMV感染患者的年龄≥40岁、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肠切除结局以及激素依赖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H 1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 1型与gH 2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5)。结论年龄≥40岁、重度病程、广泛结肠病变、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会增加IBD患者CMV感染风险,IBD并CMV患者以gH1型为主,但gH基因分型不会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常频机械通气(CMV)+PS和CMV治疗新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诊的130例ALI/ARDS患儿,根据机械通气模式将患儿分为HFOV+PS组、CMV+PS组、CMV组。观察3组患儿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PaO_2、PaCO_2、PaO_2/Fi O_2、氧合指数(OI),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患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3组患儿PaO_2、PaCO_2、PaO_2/FiO_2及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患儿PaO_2、PaCO_2、PaO_2/Fi O_2及OI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12、24、48 h,3组患儿PaO_2、PaCO_2、PaO_2/Fi O_2及O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FOV+PS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CMV+PS组及CMV组患儿(均P0.05)。CMV+PS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CMV组患儿(P0.05)。结论 HFOV+PS治疗新生儿ALI/ARDS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系统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X)、乙型肝炎病毒(HB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风疹病毒(RV)与柯萨奇病毒B组Ⅲ型(CVB-3)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PCR)对131例新生儿呼吸系统感染(病例组)和75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了7种病原体核酸的筛查检测。结果病例组CMV感染率为61.8%、TOX感染率为2.3%、HBV感染率为9.2%、HSV-1感染率为3.1%、HSV-2感染率为6.1%、RV感染率为1.5%和CVB-3感染率为26.7%,病例组CMV和CVB-3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V和CVB-3感染是新生儿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感染巨细胞病毒(CMV)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UC患者感染CM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UC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确诊,按照是否感染CMV将患者分为CMV组及无CMV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进一步分析影响UC患者感染CMV的危险因素。结果 CMV组病程为(3.92±1.83)个月,明显短于无CMV组的(4.84±2.31)个月(P0.05); CMV组住院天数为(21.96±5.12) d,明显长于无CMV组的(12.77±4.13) d(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MV组既往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发病后使用氨基水杨酸类、免疫抑制剂治疗、发热、并发症、纵行溃疡、深大溃疡、糖皮质激素治疗依赖及抑制人数、Hb、hs-CRP、ALB水平与无CM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既往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氨基水杨酸类治疗、深大溃疡、Hb100 g/L、hs-CRP13 mg/L、ALB32 g/L均为UC患者感染CM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hs-CRP、ALB水平及结肠镜下存在深大溃疡、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氨基水杨酸类均为UC患者易感CMV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密切监控上述指标以预防感染,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儿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听性脑干反应的变化及以更昔洛韦为主综合治疗对听力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拟诊为CMV感染的患儿60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MV-IgM、CMV-IgG,阳性者进一步采用PQ-PCR法检测CMV-DNA,并在治疗前及治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时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变化,CMV感染患儿给予更昔洛韦、辅酶A、三磷酸腺苷、多种维生素、听觉刺激治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60例患儿CMV感染53例,感染率88.33%;以单纯CMV感染的43例患儿为单纯CMV感染组,合并有其他病毒感染的10例患儿为非单纯CMV感染组,两组治疗后CMV-DN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CMV感染患儿106只耳,31只耳有听力损伤,听力损伤率为29.25%,治疗后治愈率为74.19%,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结论 CMV感染引起婴儿听力受损,以听力反应阈值轻度增高多见,采用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干预治疗能对患儿听力受损起到较好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EB病毒(EBV)感染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类风湿关节炎(RA)激素治疗效果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对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2015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6例RA合并EBV或者CMV感染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将合并EBV、CMV感染患者分为EBV组(n=42)和CMV组(n=54),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相关评分、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免疫球蛋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转归情况。结果 EBV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CMV组患者(80.95%vs 96.3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28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血清炎症指标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EBV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DAS28评分、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CMV组,血清IgG、IgM以及IgA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CMV组患者(P0.05);EBV组与CMV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1%和22.2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BV组与MCV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查缓解率分别为71.43%和88.89%,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V感染RA患者接受激素治疗疗效以及临床转归优于EBV感染RA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胸部严重挤压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救治体会。方法对16例胸部严重挤压伤并发ARDS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和综合治疗。结果 16例病人全部康复,未发生一例胸腔感染。结论对严重挤压伤并发ARD患者需重视治疗措施的早期预防性应用,综合性治疗方案要做到重点突出,准确及时,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晓鸥  唐韫  李建军  陈心传  刘志刚  刘霆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22-1024,1026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中接受两种不同预处理方案的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发病情况,评价预处理方案。[方法]对2004年3月~2011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Allo-HCT的5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据预处理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为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方案(BuACy方案),有22例;B组为白消安、氟达拉滨、阿糖胞苷方案(BFA方案),有35例。根据临床表现将CMV病毒感染分为CMV血症和CMV病。CMV血症定义为有CMV病原学证据(CMV-DNA检测阳性和/或CMV-IgG,IgM均阳性)但无CMV感染症状;CMV病定义为有CMV病原学证据及病毒临床损害表现。[结果]移植后共发生22例CMV感染(14例CMV血症,8例CMV病),其中A组感染10例(45.5%),包括CMV病7例(31.8%);B组感染12例(34.3%),包括CMV病1例(2.86%)。通过卡方检验,两组患者CM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8,P﹥0.05);但CMV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P﹤0.05)。[结论]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通过采用BFA方案预处理能减少CMV病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荧光杂交定量PCR和ELISA法进行产前TORCH筛查的差异,探讨病原微生物拷贝数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荧光杂交定量PCR和ELISA IgM法筛查272例孕期血标本(妊娠早期102例、晚期170例);121例分娩母血及新生儿脐带血标本;222例不明原因流产血标本,其中66例采集了新鲜自然流产脱膜和绒毛。结果:孕期筛查血CMV DNA和TOX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8%(5/272)和0.36%(1/272)。其中妊娠早期CMV DNA的阳性率为2.9%(3/102),晚期为1.2%(2/170)。不明原因流产者,查出血清CMV感染者22例,TOX4例,CMV DNA和TOX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9%(22/222)和1.8%(4/222)。脱膜和绒毛均感染者3例,1例血清、脱膜感染但未采到绒毛标本,2例孕母血清中查到CMV,而流产组织中未查到。查出血清、脱膜和绒毛均感染TOX者1例。妊娠妇女外周血CMV DNA≥10~3有88%发生流产。结论:荧光杂交定量PCR法不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可检测病毒负载量—拷贝数/ml,拷贝数越高发生流产的可能性愈高,应推荐作为妊娠初期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47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清中CMV DNA和CMV-IgM。以MCVDNA(或)CMV-IgM阳性为活动性CMV感染诊断指标。结果:PCR技术和ELISA法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P<0.001)。2型糖尿病病人活动性CMV感染率(53.19%)显著高于对照组(21.88%)(P<0.01),且活动性感染的病人中病程长于6个月者占72%。血糖水平较高的病人活动性CMV感染率与血糖水平较低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中存在较高的再发感染,这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肠联合移植术后受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与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首例肝小肠整块联合移植CMV感染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移植术后,受体发生疲乏,关节酸痛等临床症状;有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淋巴细胞增高现象;同时检测出CMV-IgG( )、CMV-PCR( ),证明受体存在CMV感染。结论需要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测技术才能有效早期诊断出CM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 (CMV) 活动性感染孕妇的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 水平与孕早期绒毛感染及生长发育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从自愿人工流产或过期流产行清宫手术的孕早期妇女中, 筛查CMVIgM和晚期mRNA均阳性者, 再检测其绒毛组织CMVDNA。然后, 随机选择绒毛CMVDNA阳性和阴性各 50例为观察对象, 检测其孕妇外周血sIL-2R水平。结果: 绒毛组织CMVDNA阳性和阴性的孕妇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分别为 286 66±16 84u/ml和 122 67±23 37u/ml(t=2 65, P=0 01 ), 19例过期流产和 81例自愿人工流产孕妇的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分别为 234 41±11 48u/ml和 158 41±14 48u/ml(t=2 73, P=0 01)。结论 : CMV活动性感染早孕妇女的外周血sIL-2R水平可能与绒毛感染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4年6月救治的62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治措施。结果所有62例患者中,治愈58例,生存率93.55%;死亡4例,病死率6.45%。死亡原因中由于失血过多出现不可逆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2例,手术后并发ARDS 7例,MOF4例,严重感染2例。结论早期诊断、迅速救治是改善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脑损伤均属中、重型颅脑损伤,均合并肺挫伤、肋骨骨折或/和血气胸而致ARDS,行脱水、合理补充血容量、及时机械通气及急诊外科手术抢救治疗。临床治愈39例,死亡9例(死亡率20%)。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脑、胸原发伤,尽早正确采用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Active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ytomegalovirus (CMV) is a pathogen of emerging importance for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25 immunocompetent CMV-seropositive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and an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of > or =7 days were monitored by using quantitative pp65-antigenemia assay, shell vial culture, and virus isolation. Within 2 weeks, active CMV infection with low-level pp65-antigenemia (median 3 positive/5x10(5) leukocytes) developed in 8 (32%) patients. Infection was controlled within a few weeks (median 26 days) without use of antiviral therapy. Duration of intensive care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CMV infection. CMV reactiv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concomitant herpes simplex virus reactivation (p = 0.004).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ctive CMV infection and increased illness could open new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Future interventional studies are requi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