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严重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移植成功率,是移植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通过研究aGVHD的相关影响因素,降低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拟就供、受者因素,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等方面,对近年allo-HSCT中aGVHD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所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1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发生率为27.3%.1例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1例患者移植后第50天死亡,1例患者治愈.结论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8月在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接受allo-HSCT的1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肠道aGVHD患儿的临床特征,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认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通过免疫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消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达到治愈的目的.但移植物抗宿主病,尤其急性移植物抗宿上病,是异基凶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中最棘手的问题,是移植后致残及相关死亡的丰要原因.而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药物大多抑制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同时付出了移植效能降低、感染机会增加的代价.因此,理想的方法是寻找使T细胞处于激活状态,保持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但同时又抑制特异性同种抗原.一些对经典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的新发现,移植方式的改良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应用等,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提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1年11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患者151次alloHSCT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异同,供受者血型异同,患者移植前巨细胞病毒(CM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疾病种类、状态、病程,干细胞来源,HLA配型,预处理方案[含全身照射(TBI)或不含TBI],GVHD预防方案[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不含ATG],回输CD34+细胞、CD3+细胞数量,早期植活(≤14天或>14天)及移植早期感染(除外CMV感染)等因素与a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发生Ⅰ~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40.2%,发生时间为第1天至第85天,中位时间为第21天,其中43例发生Ⅰ~Ⅱ度aGVHD,17例发生Ⅲ~Ⅳ度aGVHD。完全缓解率为63.6%。发生Ⅰ~Ⅱ度aGVHD的患者早期生存率>90%,发生Ⅲ~Ⅳ度aGVHD的患者早期生存率为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差异,供受者血型差异,疾病诊断,疾病状态,疾病病程,预处理方案(含TBI或不含TBI),移植物来源,回输CD34+细胞、CD3+细胞数量,早期植入以及移植早期感染均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Coxregression)确定HLA配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及1例急性髓性白帆病M_2(AML-M_2)行allo-HSCT。干细胞分别来自血缘HLA相合、非血缘HLA相合及血缘HLA一个位点不合的供者。1例采用氟达拉滨 马利兰 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作为预处理,另2例预处理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 ATG。均以环孢素A(CsA)联合短疗程甲氨蝶呤(MTX)的基础上加用霉酚酸酯(MMF)预防急性GVHD(aGVHD)。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60、105、116 d并发重度肠炎,肠镜和病理活检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或上皮层坏死脱落,肠腔正常结构消失,直、结肠多发性溃疡,见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巨细胞病毒(CMV)包涵体,诊断为肠道GVHD。予以免疫抑制剂为主的治疗,1例最后死于肺部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allo-HSCT后并发GVHD所致肠炎,诊断有赖于肠镜和病理活检,治疗采用以免疫抑制剂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poietic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 GVHD)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54例在本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16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a GVHD 54例,其中Ⅳ度2例,Ⅲ度10例,Ⅱ度23例,Ⅰ度19例。经个体化治疗与护理后,47例(87.01%)治愈,3例(5.56%)转为c GVHD(chronic GVHD),4例(7.41%)死亡。结论加强肝脏、肠道及皮肤的症状观察及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全环境保护,是促进a GVHD患者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儿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扩增,培养至第3-5代用于临床治疗;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经化疗达完全缓解。2例行亲缘HLA3/6位点相合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同胞HLA全相合骨髓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1例行无血缘关系HLA4/6位点相合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无血缘关系HLA5/6位点相合单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接受二线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后,行0.5×106/kg受者体重MSC治疗。结果表明,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均获造血重建,并发生皮肤、肝脏和胃肠道Ⅲ-Ⅳ度aGVHD,经二线免疫抑制治疗无效,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皮疹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胃肠道症状好转。患儿均未发生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目前患儿均无原发病的复发,均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总结6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皮肤、肠道、肝脏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出现的时间及症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对皮肤Ⅰ~Ⅱ度急性GVHD患者,密切观察皮疹的发展,并予擦浴及涂擦药膏,形成水疱破溃严重时,防止皮肤再次受损;皮肤Ⅲ~Ⅳ度急性GVHD患者积极预防和处理破损皮肤的感染。对肠道Ⅰ~Ⅱ度急性GVHD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并做好肛周护理;肠道Ⅲ~Ⅳ度急性GVHD患者,加强肛周和疼痛护理,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肝脏急性GVHD患者,密切观察患者腹围与体质量的变化,并监测肝功能指标。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治愈57例,4例转为慢性GVHD,2例死于肠道Ⅳ度急性GVHD,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10.
戴娟 《全科护理》2012,(31):2894-2895
总结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药物护理、保护性隔离、肛周护理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糖皮质激素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HSCT后并发急性GVHD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85例急性GVHD患者纳入研究,男55例,女30例,中位年龄30(19~67)岁。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53例(62.4%),部分缓解(PR)6例(7.1%),未缓解(NR)26例(30.6%)。Ⅰ/Ⅱ、Ⅲ/Ⅳ度急性GVHD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R率分别为66.2%(51/77)、25.0%(2/8)(χ^2=3.639,P=0.048);累及1个、2个靶器官急性GVHD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R率分别为77.4%(48/62)、21.7%(5/23)(χ^2=22.157,P<0.001);明尼苏达危险度积分标危、高危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R率分别为67.5%(52/77)、12.5%(1/8)(χ^2=7.153,P=0.00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明尼苏达危险度积分高危和移植物单个核细胞量≥8.33×108/kg是发生糖皮质激素耐药急性GVHD的独立危险因素。明尼苏达积分标危组(77例)、高危组(8例)移植后22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0.3±3.8)%、(75.0±15.3)%(χ^2=2.831,P=0.092);糖皮质激素治疗CR组(53例)、非CR组(32例)移植后22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5.2±3.4)%、(78.6±7.9)%(χ^2=5.287,P=0.021)。结论明尼苏达危险度积分和移植物单个核细胞数可以预测haplo-HSCT后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急性GVH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小剂量环磷酰胺替代甲氨蝶呤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新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75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接受亲缘全相合allo-HSCT,32例接受亲缘单倍体相合allo-HSCT.按照研究对象接受aGVHD预防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2,接受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的aGVHD预防新方案),对照组(n=43,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的aGVHD预防经典方案).对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不同疾病种类构成比、不同allo-HSCT类型构成比、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活时间、aGVHD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及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复发率、总体生存(OS)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不同疾病种类构成比、不同allo-HSCT类型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全部患者接受allo-HSCT后均获得造血干细胞植入,均达到完全嵌合状态,并且获得造血重建.研究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为(13.9±1.6)d,对照组患者为(14.6±1.2)d,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P=0.606);研究组患者血小板植活时间为(15.1±1.3)d,对照组患者为(17.2±1.4)d,二者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512,P=0.374).③2组中接受亲缘全相合allo-HSCT的患者,allo-HSCT后100 d内Ⅰ~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5,P=0.447).其中,Ⅰ~Ⅱ度及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57、0.254,P=0.776、1.328).截至随访结束,2组中接受亲缘全相合allo-HSCT的患者局限型及广泛型cGVHD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18、1.342,P=0.264、0.327).2组中接受亲缘单倍体相合allo-HSCT的患者,allo-HSCT后100 d内Ⅰ~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16,P=0.283);其中,Ⅰ~Ⅱ度及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472、1.087,P=0.296、0.379).截至随访结束,2组中接受亲缘单倍体相合allo-HSCT的患者局限型及广泛型cGVHD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312、1.129,P=0.287、0.284).④研究组患者接受allo-HSCT后,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29.3%(9/32),低于对照组的75.6%(32/4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6,P=0.008).其中,研究组患者2~4级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仅为12.6%(4/32),而对照组患者为52.8%(23/43).⑤2组患者接受allo-HSCT后HC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6,P=0.142).⑥截至随访结束,2组患者的复发率及OS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1.317、0.115,P=0.281、0.734).结论 小剂量环磷酰胺替代甲氨蝶呤的aGVHD预防新方案,不仅具有与aGVHD预防经典方案相似的预防aGVHD作用,保证造血重建,并且可以显著减低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同时并未增高HC的发生率.allo-HSCT后小剂量环磷酰胺替代甲氨蝶呤的aGVHD预防新方案是否可以作为aGVHD预防经典方案的替代选择,则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T-bet表达在预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辅助细胞转录因子T bet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评估T bet与aGVHD的相关性。方法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2 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患者预处理前、0、移植后 14 ( 14 )、 2 8、 42天骨髓单个核细胞(MNC)T bet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allo HSCT患者出现aGVHD时 ,骨髓MNCT betmRNA的表达较出现前增高 ,治疗后降低 ; 14天 ,在T betmRNA的表达较预处理前增高的 12例患者中有11例 (91.7% )发生aGVHD ,表达未增高的 8例患者中有 1例 (12 .5 % )发生aGVHD。结论 allo HSCT后患者T betmRNA的表达较预处理前增高 ,发生aGVHD的可能性大。用定量或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T betmRNA的表达有助于指导aGVHD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Toll样受体(TLR5)激动剂鞭毛蛋白(flagellin)对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供体鼠:雄性C57BL∕6鼠;受体鼠:雌性BALB∕c鼠〕建立allo-HSCT的aGVHD动物模型。受鼠随机分为3组:鞭毛蛋白组,于移植前后2次尾静脉注射高纯度(纯度≥95%)的鞭毛蛋白50μl〔5μg∕(只.次)〕预防aGVHD;单纯移植组,移植后仅给予等容量PBS;单纯照射组,仅照射不移植,亦给予等容量PBS。观察比较移植后aGVHD的表现。结果表明,移植小鼠均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单纯移植组小鼠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4-5天。用鞭毛蛋白作为aGVHD预防方案小鼠的aGVHD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单纯移植组显著延长(P<0.05)。三组小鼠移植前外周血白细胞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照射后第14、21天,鞭毛蛋白组较单纯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性升高(P<0.05)。鞭毛蛋白预防组移植小鼠aGVHD病理表现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鞭毛蛋白组与单纯移植组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Treg细胞/CD4+T细胞含量结果也表明,移植后2-4周鞭毛蛋白组小鼠的Treg细胞数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鞭毛蛋白对小鼠allo-HSCT后发生aGVHD有预防作用,能减轻其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显著延长其平均生存时间,其机制有可能通过增加移植后小鼠的Treg细胞含量,从而有效改善并减轻移植后小鼠aGVHD。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腹部超声改变,探讨其在aGVH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HSCT患者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分析aGVHD患者(43例)及无aGVHD患者(30例)的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及肠道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aGVHD患者出现弥漫性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脾脏体积增大及肠蠕动异常等一系列超声变化,与无aGVHD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HSCT治疗后并发aGVHD患者的腹部超声改变有特异性,能够为aGVHD的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非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66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66例血液病患者进行非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探索提高移植疗效的措施。方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2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40例,其他血液病患者2例,经预处理治疗后,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本相合的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BMT)48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18例:部分患者采用长程加强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方案(将环孢菌素A提前至预处理开始时使用,同时加用霉酚酸酯)。结果64例患者达到完全稳定的供者植入,WBC植活中位时间15d(BMT组16d;PBSCT组12d,P〈0.01)。45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aGVHD),累积发生率为71.16%,其中28例患者发生Ⅰ~Ⅱ度GVHD,累积发生率57.15%;17例患者发生Ⅲ~Ⅳ度GVHD,累积发生率32.25%;COX模型分析得出HLA配型及移植方式是影响aGVHD发生的因素,HLA配型相合、采用G-CSF动员的PBSCT可以降低aGVHD,尤其是重度GVHD的发生。可供分析的36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慢性GVHD。66例接受移植的患者中复发6例,死亡27例,5年的预期生存率为52.91%。用COX模型分析得出aGVHD以及aGVHD与GVHD的预防方案的交互冈素是影响生存率的惟一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517和1.255。结论提高非血缘关系allo-HSCT疗效的关键是控制aGVHD,而选择HLA配型相合的供者,加强移植早期的免疫抑制,可以减少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针对受者特异性产生干扰素γ细胞 (IFN-γ PC)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以37例HLA相合的同胞allo-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移植前供者、移植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别作为反应细胞(RC),移植前受者PBMNC作为异基因刺激细胞(allo-SC),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后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针对受者特异性IFN-γ PC,分析其与aGVHD的关系。结果 allo-HSCT前检测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 移植后发生aGVHD组显著高于无aGVHD组(P<0.01);供者针对受者特异性IFN-γ Pc≥20/2×10~5 RC时,发生Ⅱ-Ⅳ度aGVHD的比例显著高于<20/2×10~5RC组(P<0.05)。aGVHD发生时患者针对移植前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显著高于移植前相应供者针对受者的水平(P<0.05);亦显著高于 aGVHD患者针对移植前供者的水平(P<0.01)。移植后14天(+14天)和+28天时,aGVHD组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均显著高于无aGVHD组(P值均<0.01)。aGVHD患者经过免疫抑制剂治疗7 d后,受者特异性IFN-γ PC较aGVHD发生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受者特异性IFN-γ PC的水平能够反映allo-HSCT前后的同种异体反应,有助于临床aGVHD的预测、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膜性肾病临床和病理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表现在肾脏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1例异基因HSCT患者GVH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学的多样性以及与治疗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HSCT后出现肾小球性蛋白尿者虽未经统计,但本院实际已见数例,仅此例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同时有口角炎、皮肤鱼鳞状改变并存。组织学呈非典型膜性肾病: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不规则轻至重度增厚;免疫病理显示的IgG沿毛细血管襻呈颗粒状沉积;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下及系膜区中等量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 HSCT后发生的NS可能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移植物对机体产生的一种排斥反应,随HSCT技术的逐渐开展,该病发生率渐增多。肾穿刺活检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可减少该病发生,娆悉在该病的治疗中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某些血液系统肿瘤和部分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allo-HSCT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预测allo-HSCT后发生GVHD的生物学标志物.笔者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微小RNA(MiRNA)、细胞生物学标志物、细胞因子、病理学标志物方面,对可能作为预测GVHD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