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胸部创伤的CT影像分析(附4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及特征。方法:对46例胸部创伤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常规X线表现及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单纯肋骨骨折5例,骨折并发气胸15例,纵隔积气5例,胸腔积血25例,胸腔脏器损伤38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6例。结论:CT可早期发现轻度肺实质改变及细微变化。能清晰显示平片难以发现的少量胸腔积液、积气,对异位积气检出率高,对危重及复合伤病人可减少搬动,并能及时较快完成,检查有助于早期预防AR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老年肺结核的X线、CT表现 (附2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肺结核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00例老年肺结核X线、CT表现。结果本组肺结核中:Ⅱ型13例(6.5%);Ⅲ型163例(81.5%),合并胸膜炎44例(22%);Ⅳ型24例(12%)。表现为:陈旧性病灶85例(42.5%);渗出增殖性病变81例(40.5%);干酪性肺炎47例(23.5%);空洞性病变127例(63.5%);结核球12例(6%);粟粒状改变13例(6.5%);结核性胸膜炎68例(34%);淋巴结增大57例(28.5%)。结论老年肺结核病变部位不典型,病灶形态多种多样,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附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旨在提高脊柱结核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临床怀疑或已诊断脊柱结核的52例病人进行CT扫描,并分析了CT影像表现。结果:52例脊柱结核均经手术病理证实。49例显示椎体破坏,46例椎旁脓肿,2例病变侵及椎管,41例椎间盘破坏,4例椎体附件破坏。结论: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优于常规X线,特别是对于估价骨质破坏程度和侵及椎管及椎旁软组织块影的范围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外生型肝癌的CT诊断(附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外生型肝癌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6~66岁)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外生型肝癌的CT表现。结果:根据肝内有无肿块将其分为单纯型(6例)和混合型(1例)。5例肿瘤突出于肝外有蒂与肝相连,2例肿瘤紧邻肝表面。病灶呈低密度,不均匀强化,其病理改变与肝内原发性肝癌一致。结论:外生型肝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肿瘤有蒂与肝脏相连或紧邻肝表面,肿瘤相应的CT表现。血管造影及血AFP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骨关节结核的CT诊断(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关节结核(脊柱结核24例,骶髂关节结核5例,髋关节结核4例,耻骨联合结核1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脊柱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2个椎体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15个椎体边缘见到虫蚀状骨质缺损,病变严重者可见椎体膨胀、碎裂或塌陷。多数病例伴有死骨、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骶髂关节结核常见单侧发病,关节面模糊、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关节间隙增宽,常伴冷脓肿和窦道形成。髋关节结核表现为骨性关节面、髋臼及股骨头侵蚀破坏,髋臼变浅或变平,导致关节脱位。结论:CT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死骨、冷脓肿等结核特征性的表现,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表现(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探讨。方法:报告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均行胸部平片检查,其中1例行CT扫描检查,并结合文献21例。结果:其影像学表现是:(1)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孤立性结节或肿块;(2)边缘光整、锐利,偶有浅分叶;(3)CT表现为肿瘤明显强化,肿瘤内境界清晰的囊变区,斑点状钙化,“含气新月征”。结论:CT在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粟粒型肺结核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鉴别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粟粒型肺结核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粟粒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34例粟粒型肺结核和54例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分布、大小,肺密度,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及肺内并发病灶。结果CT图像上,34例粟粒型肺结核中,结节均匀分布28例(28/34,82%),大小一致23例(23/34,68%),密度均匀25例(25/34,74%)以及毛玻璃征26例(26/34,76%)。54例粟粒性肺转移瘤的粟粒结节分布、大小、密度大多不均匀,分别为49例(49/54,91%),39例(39/54,72%),41例(41/54,76%),毛玻璃征(GGO)8例(8/54,15%)。两者在结节分布、大小、密度均匀性和伴毛玻璃征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内其它改变:9例(9/34,26%)结核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而肺转移瘤有29例(29/54,54%);结核性胸腔积液15例(15/34,44%),肺转移瘤30例(30/54,56%);心包积液中,结核8例(8/34,24%),肺转移瘤20例(20/54,37%)。结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粟粒性肺转移瘤在结节分布、大小和密度等方面螺旋CT表现特征明显不同,这些特征与它们的血行播散途径和相应的病理解剖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下肺结核的影像诊断(附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润型肺结核是青壮年常见病之一,本病是再感染性的疾病,大多数局限两肺上叶的尖后段及下肺的背段,侵犯下肺前、后、内、外基底段机率相对较低。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我们应更多地认识和掌握下肺结核的临床资料,X线表现及CT在下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非典型肺结核瘤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片与胸部CT对非典型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非典型肺结核瘤影像征象.比较胸片与CT对非典型肺结核瘤的检出率.结果 胸片诊断正确7例,诊断符合率46.7%;CT诊断正确28例,诊断符合率87.5%.非典型肺结核瘤的诊断符合率以CT为高.结论 胸片与CT是诊断非典型肺结核瘤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CT对非典型肺结核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海水淹溺肺损伤的影像表现.方法 对本院近8年收治的12例海水淹溺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拍片或CT检查于离水后2~12 h,X线表现两肺纹理增多,肺内小片影,两肺呈现广泛分布斑片影;CT表现:肺内大片"磨玻璃样"密度影,两肺弥漫性斑片状、絮状阴影,肺气肿.大部分病灶治疗1~3 d后复查有明显吸收好转,1例病变后来形成肺脓肿.结论 X线和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肺部损伤轻莺及发展演变,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9例脾结核屠 经胸部摄片、CT、超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4例病理证实,5例抗结核治疗证实。结果 8例肺部有结核灶,9例脾肿大,7例肝肿大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脾内有多发低密度灶或回声减低区,合并左肾结核小低密度灶、结核性缩2窄性心包炎各1例及颈淋巴结结核4例。结论 CT、超声检查对脾结核的诊断有价值而无特异性,需结合临床及其他部位结构或结核治疗有铲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肺错构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影像诊断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肺错构瘤,所有病人均有X线平片,11例体层及6例CT检查。并同45例结核球和98例周围性肺癌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肺错构瘤的主要X线征象:中央型3例为叶支气管内或肺门区肿物,周围型23例均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病灶平均直径2.2cm,多数边缘光整,35%病灶有钙化,以斑点状或环状多见。本病与结核球、肺癌在病灶的大小、边缘及密度等均有不同之处。本病CT表现病灶内常可显示钙化和脂肪。结论:传统X线对周围性错构瘤的诊断及其与结核球、周围性肺癌的鉴别很有帮助。CT检查可补充平片、体层之不足,可显示病灶内钙化或/和脂肪特征。  相似文献   

13.
袁虹  彭程  陆普选  梁芳芳  余卫业  刘艳  叶如馨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061-1063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粟粒型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粟粒性病变的临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确诊的9例艾滋病并发粟粒型肺结核和42例单纯粟粒型肺结核的CT影像检查及临床相关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大小、分布、密度、磨玻璃影、结节边缘征象等,以及观察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心包积液的程度。结果:9例艾滋病伴粟粒型肺结核结节大小一致3例,分布均匀4例,密度均匀2例,磨玻璃影8例,结节边缘模糊6例,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5例,肺外结核6例。42例单纯粟粒型肺结核中,结节大小一致32例(76%),结节分布均匀37例(80%),密度均匀33例(78%),磨玻璃影3例(7%),结节边缘模糊8例(17%),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28%),胸腔、心包积液11例(23%)。结论:艾滋病伴粟粒型肺结核与单纯粟粒型肺结核在结节分布、大小和密度、结节边缘征像以及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浆膜腔积液、肺外结核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了解其相关临床影像表现特征有利于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结核空洞性病变的发生及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发病和病理演变机制的变化与特征。资料与方法搜集本院161例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分析各类空洞病变的发生率、形态特征及其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伴随征象和细菌学检查结果等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161例中厚壁空洞133例(82.6%)、薄壁空洞13例(8.1%)、无壁空洞15例(9.3%)。120例为新发病例。患者从出现症状到CT检查的时间间隔为4h~317天,将120例新发病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发病组。无壁空洞全部分布于急性和亚急性组,薄壁空洞仅见于急性组,厚壁空洞在各组均有分布。三种类型空洞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空洞伴有树芽征(78.9%),三种空洞伴发树芽征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空洞性病变发病率增高且越来越多地产生于肺实变基础上的迅速坏死,其发生方式和影像学变化反映了现代肺结核的发病及其病理演变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奴卡菌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肺奴卡菌(pulmonary nocardiosis,PN)的影像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搜集确诊的2例肺奴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例影像表现为弥漫磨玻璃、片状影、粟粒结节影,分布以肺野外带为主,另1例影像表现为弥漫片状、结节影,其间见多发大小不等空洞影,分布仍以肺野外带为主;2例均合并胸腔积液。结论肺奴卡菌病是由奴卡菌引起的少见而严重的感染,其影像表现多样,无特异性,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以利于早期治疗,最终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例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肺外伤性血肿单发11例、多发2例,共计15个血肿,其中发生在右肺上叶4个、右肺中叶2个、右肺下叶3个、左肺上叶2个、左肺下叶4个。血肿均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早期边缘模糊、迟发边缘光整。13例患者于伤后1~3h内均进行首次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肺挫伤、肺撕裂伤、气胸、液气胸、肋骨、脊椎及锁骨、肩胛骨骨折及胸壁挫伤等11例,而发现血肿仅2例。伤后1周内复查新发现血肿4例,而7例血肿为1周后复查发现,最长1例为外伤6个月后发现。13例肺外伤性血肿病例中11例经影像学动态观察证实、2例经皮穿刺证实。结论:X线、CT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肺外伤性血肿最佳方法,CT检查优于X线,动态变化是肺外伤性血肿的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胸部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7例SARS病例,所有患者均摄有胸部X线片,6例行胸部CT平扫。结果 SARS胸部X线表现分为5型,其中局限型7例(19%),局限扩散型21例(57%),间质型2例(5%),间质扩散型5例(14%),结节-实变型2例(5%)。结论 X线和CT对SAR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食管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结核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4~ 3 6岁 ,平均 2 9岁。 5例均行食管钡剂造影、CT和电子纤维胃镜检查 ,1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食管钡剂造影示 :食管上段 1例 ,中段 3例 ,下段 1例 ,表现为充盈缺损 2例 ,向心性狭窄 2例 ,腔内点状钡斑 1例 ,腔外不规则窦道形成 1例。黏膜纹破坏2例 ,平坦或消失 3例。胸部CT平扫 :1例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扩张 ,右肺门增大 ,右胸壁有小结节 ;1例食管下段管壁不规则增厚 ;1例胸膜肥厚粘连 ;2例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影像学误诊 3例 ,正确诊断 2例。结论 食管结核缺乏影像学的特点 ,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资料与方法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3例均行全消化道钡剂造影及CT平扫与增强。结果 CT检查示肿块分别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上段空肠及中段空肠,3例均表现为肠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肿块最大直径1.6~4.9 cm。3例病灶均未见钙化、出血及包膜。增强后上段空肠病灶呈明显周边强化,中央见无强化区,周围见肿大淋巴结;余2例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上段空肠病灶钡剂造影表现为局部肠管扩张,肠管内见一较大充盈缺损影,局部黏膜变平,肠管柔软,蠕动正常;余2例钡剂造影未见异常。3例均位于黏膜下,肿块实性质软,切面见丰富血管网,未见包膜。镜下全部肿块均由上皮样细胞、神经节样细胞及梭形细胞三种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上皮样细胞均表达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Syn)及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1例亦表达细胞角蛋白(CK);梭形细胞均表达神经丝蛋白(NF)及S-100蛋白;神经节样细胞表达NF、NSE。结论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