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3月-6月住院的276例麻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6例患者中男151例,女125例,男女比例1.21∶1.发病高峰为4、5月份共183例(占66.30%).典型麻疹265例(占96.01%),非典型麻疹11例(占3.99%).并发症情况:支气管肺炎43例(占15.58%),急性喉炎18例(占6.52%),心肌损害125例(占45.29%),肝损害89例(占32.25%).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274例(占99.28%).麻疹疫苗接神情况:明确接种11例(占3.99%),未接种212例(占76.81%),不详53例(占19.20%).结论:本组病例资料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本年度麻疹发病率较往年发病率明显增高,且<8月和>15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此次麻疹流行可能与麻疹疫苗接种不规范,接种疫苗抗体滴度下降,及气候变化有关.临床特点为多数为典型麻疹(占96.01%),并发症多,<8月重型麻疹多,支气管肺炎以<3岁婴幼儿多见,成人肝损害多见.  相似文献   

2.
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附5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51例临床资料.结果 右半结肠癌2400例中并发急性阑尾炎51例(2.1%).有内科合并症者39例(76.5%).术前诊断13例(25.5%),漏诊结肠癌38例(74.5%).结肠腺癌40例(78.4%),黏液腺癌7例(13.7%),未分化癌4例(7.8%).Dukes B期2例(3.9%),C期29例(56.9%),D期20例(39.2%).单纯性阑尾炎28例(54.9%),化脓性阑尾炎11例(21.6%),坏疽性阑尾炎8例(15.7%),蜂窝织炎性阑尾炎4例(7.8%).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40.0%.结论 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发生率低,误诊率高,5年生存率较低,中老年阑尾炎伴有消瘦、贫血及消化道症状、右下腹肿块者,应做相应检查,避免右半结肠癌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致敏肾移植受者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的表达对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致敏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20%)29例,肾移植前采用蛋白A免疫吸附柱进行处理,检测吸附前后患者体内的抗MICA抗体表达情况.受者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分析抗MICA抗体表达水平与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29例受者中,抗MICA抗体阳性者8例(27.6%,8/29),表达6种抗体者1例,表达3种抗体者1例,仅表达1种抗体者6例.抗MICA抗体阳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7.5%(3/8),抗MICA抗体阴性组为38.1%(8/21),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群体反应性抗体(PRA)≥40%者抗MICA抗体的表达率为43.8%(7/16),明显高于PRA<40%者的7.7%(1/13,P<0.05).抗MICA抗体阳性受者的血肌酐水平在术后1周时为(135.4±21.4)μmol/L,明显高于抗MICA抗体阴性者的(108.6±31.6)μmol/L(P<0.05);术后2周时,抗MICA抗体阳性者的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围,与阴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经蛋白A免疫吸附处理后,其抗MICA抗体持续降低.结论 抗MICA抗体在致敏患者中表达率升高,对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有影响;蛋白A免疫吸附可有效去除致敏患者体内的抗MICA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25例急性脑梗死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25例急性脑梗死并发败血症的患者中,通过全血细菌培养,均有阳性结果,其中,大肠埃希氏菌9例,占36%,表皮葡萄球菌5例,占20%,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6%,其他细菌7例,占28% 伴肺部感染者6例,占24%,泌尿系感染者8例,占32%,无明确感染病灶者11例,占44%.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及精神差.结论 脑梗死并发败血症的患者,大多数临床检查未发现原发感染病灶,均有发热及精神差,血常规WBC数目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败血症症状不典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治疗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进行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水痘减毒活疫苗于1974年首次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地保护了儿童及成人接种者,使其免于罹患水痘至少20年,对暴露者的预防效果亦好,但其预防带状疱疹的作用以及是否大剂量应用的问题,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免疫抑制患者包括儿童肾疾患和肾移植者,是接受水痘疫苗接种的理想人群,因一些患者肾移植后临床上常并发水痘,据统计术后第一年1.9%的患者因水痘住院,其中不少患者的病情严重,病死率可达5~25%。Webb等报告35例水痘抗体阴性的肾衰患儿(其中25例接受透析治疗)均接受水痘疫苗接种,其中31例予以两次大剂量疫苗接种(间隔3个月),其血清水痘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中急性胰腺炎发生7例,占31.8%(7/22),其中C-P型5例(71.4%,5/7),P-C型2例(28.6%,2/7).7例均行ERCP+EST+ENBD,2例伴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取石,2例伴胆囊结石的病人在急性胰腺炎稳定后行胆囊切除术.所有病人均成功治愈,随访一年,未有胰腺炎复发.结论 胰胆管合流异常常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C-P型及合并胆石症者更常见;ERCP+EST+ENBD+胆囊切除术是防治此类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中急性胰腺炎发生7例,占31.8%(7/22),其中C-P型5例(71.4%,5/7),P-C型2例(28.6%,2/7).7例均行ERCP+EST+ENBD,2例伴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取石,2例伴胆囊结石的病人在急性胰腺炎稳定后行胆囊切除术.所有病人均成功治愈,随访一年,未有胰腺炎复发.结论 胰胆管合流异常常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C-P型及合并胆石症者更常见;ERCP+EST+ENBD+胆囊切除术是防治此类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2009年12月间行1456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23例(56.1%),胆道出血5例(12.2%),T管压迫胃十二指肠致不全梗阻2例(4.9%),T管拔断遗留胆总管内1例(2.4%),术后胆汁引流量异常4例(9.8%),术后黄疸急剧加深1例(2.4%),并发急性胰腺炎5例(重症2例、轻症3例)(12.2%)。41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6例(63.4%),再手术治疗15例(36.6%)。除1例患者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死亡、1例患者并发低渗性脱水、营养不良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主要与手术操作技术、术后处理以及患者本身疾病、机体状况等有关。恰当的术中操作与术后处理以及针对患者自身不良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与幼儿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麻疹生化学特点。方法对97例成人麻疹与115例幼儿麻疹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指标检查以及临床转归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接触史以及发病季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高热(χ~2=7.786、P=0.005)、卡他症状(χ~2=6.555、P=0.010)、结膜充血(χ~2=5.988、P=0.014)、Koplik’s斑(χ~2=4.940、P=0.026)和腹泻(χ~2=9.741、P=0.002)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幼儿麻疹患者并发支气管肺炎、心肌炎的几率高于成人麻疹患者(χ~2=5.078、P=0.024,χ~2=5.888、P=0.015),肝功能损伤、肠炎发生率低于成人患者(χ~2=9.237、P=0.008,χ~2=9.741、P=0.002)。实验室指标检测方面,幼儿麻疹患者肌酸激酶(CK)和α羟丁酸脱氢酶(HLDH)水平均高于成人患者(χ~2=5.888、P=0.015,χ~2=4.234、P=0.040),ALT低于成人患者(χ~2=9.237、P=0.008),而两组患者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35、P=0.072)。结论成人麻疹与幼儿麻疹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AST不宜作为麻疹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3~4月我科住院的13例婴幼儿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例婴幼儿麻疹中未接种麻疹疫苗10例,接种史不详2例,已接种1例.8月龄内婴儿及流动人口病例数较高,分别为6例(占46.15%).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典型,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常见,部分有心肌酶增高,但预后良好.结论:麻疹的发病与婴幼儿体内麻疹抗体水平下降及免疫空白有关.适当提前麻疹疫苗初种时间,搞好计划免疫,消除免疫空白,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通地区2012~2013麻疹的临床特点、预防接种及治疗转归,为进一步防治麻疹,控制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2013年我院传染科麻疹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南通地区麻疹发病率显著升高,年龄分布呈两极分化,婴幼儿(32.6%)及成人(48.8%)所占比率增大。麻疹临床症状典型,黏膜斑较多见;成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重,多见肝功能损害(57.2%);婴幼儿麻疹患者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51.1%)并发症显著高于成人。结论目前麻疹仍以典型性麻疹为主,幼儿发病率较往年明显升高且并发症多见,非典型皮疹病例较往年有所增加。为控制麻疹流行,建议加强麻疹抗体滴度监测及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2.
5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探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IN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53例AIN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等.结果 肾活检病例7 965例,确诊为AIN的53例(占0.67%),其中11例(占20.75%)合并基础肾小球疾病.分析53例AIN的病因,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32例(占60.38%),其中抗生素导致的AIN 14例,占DAIN的43.75%.感染导致的AIN 10例(占18.87%).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肾衰竭49例(占92.45%)、镜下血尿33例(占62.26%)、贫血31例(占58.49%)、蛋白尿31例(占58.49%)、白细胞尿17例(占32.08%)、发热14例(占26.42%),少尿14例(占26.42%)、皮疹4例(占7.55%)、关节痛3例(占5.66%)、嗜酸细胞增高2例(占3.77%).病理表现示肾小管间质水肿伴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轻重不等,合并有基础肾小球疾病者有肾小球损伤.共有16例(占30.19%)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除1例患者在肾活检结果出来前死亡外,其余52例患者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好转出院时32例(占60.38%)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16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例肾功能好转摆脱透析,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例死亡.结论 AIN常见的病因为药物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血尿、贫血、蛋白尿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肝移植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临床表现与肝穿刺活检及ERCP检查的方法明确原因,分析总结其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结果:40例肝移植患者发生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16例(40.0%)、保存性损伤11例(27.5%)、胆道并发症7例(17.5%)、药物反应6例(15.0%).无原发性肝脏无功能者,受者1年生存率约为90%,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愈率为95%.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较多,机制复杂,以急性排斥反应、保存性肝损伤、胆道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常见,临床上应根据其病因,进行综合处理,常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近年来流行的麻疹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364例麻疹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此次麻疹的发生以小于7岁儿童及18岁以上成人发病较多,儿童麻疹较成人麻疹的并发症多且预后欠佳。结论应加强对育龄期妇女、婴幼儿和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5.
马琴 《中国科学美容》2014,(19):181-183
目的探讨并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临床特点及症状。方法选取来自我院治疗的20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中有66例肺外器官受累,发生率达33.3%。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如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心肌损害)、泌尿系统(血尿肾炎)、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皮肤黏膜(黏膜损害)等多个系统。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身体多个组织、器官损伤,给患儿带来极大伤害,所以及时、有效的诊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126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2008至2009年期间收治的12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区、病程、发热程度与持续时间、皮疹特点和消退规律、各项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26例手足口病患儿,男女性别比为2∶1;发病年龄趋向低年龄组,76.19%为3岁以下儿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发病率高于市区;发病高峰为5~7月份;多数(71.42%)有发热,多数(97.62%)均有口腔疱疹及手足疱疹,合并支气管炎者32例、电解质紊乱者8例、咽峡炎者5例和肝损害者1例,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多见,126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病之一,常见并发症为支气管炎,可出现心肌受损及肝功能受损,尚未发现肾功能损害,只要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减轻肺结核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药肝损害的作用。方法提前干预及与抗结核药物同步治疗及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3组对比观察。结果 3组患者中,提前干预组发生肝损害发生率为10.7%(3/28),同步治疗组发生率为18.2%(6/33),单纯抗结核组发生率为51.4%(18/35),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5,P<0.01)。3组患者两两比较发现,提前干预组和同步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纯抗结核组(χ2=11.604,P<0.01;χ2=8.221,P<0.01),但提前干预组与同步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单纯抗结核组临床症状及肝损害发生率高,其肝功能恢复时间长且部分患者无法完成抗结核治疗。结论提前干预及与抗结核药物同步治疗对比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提前干预组肝损害发生率低,化疗完成率高,建议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者提前使用恩替卡韦再进行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8.
周广俭 《中国科学美容》2014,(8):163-164,182
目的:对708例住院结核患者(包括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下称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比较乙肝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阴性、HBcAb阳性或阴性)的结核病患者与乙肝标志物阴性的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32.1%,乙肝标志物阴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15.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无因肝损伤更换抗结核药物方案,乙肝标志物阴性患者有2例因肝损害需更改治疗方案占0.3%。结论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肝损害,对这类患者应7d左右复查肝功能,尽可能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保肝药物,个别肝损伤严重患者应更换肝损害较小的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急性肝衰竭(ALF)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转归,为ALF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6月-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32例AL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主要发病年龄为21~52岁(81.25%),男性19例,女性13例,男性高发于女性.药物性肝衰竭为主要病因,占h46.9%(15/32例),其中以蒙药及中药所致多见,占药物性肝衰竭的80.00%(12/15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ALF8例(占25.0%);酒精性肝衰竭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2例;病因未明4例.临床治愈和好转4例(12.5%),死亡28例(87.5%),出现ALF至死亡时间为2~13态d.27例(86.7%)凝血酶原时间〉30 s,29例(91.2%)凝血酶原活动度〈20%;ALF患者前3位并发症是肝性脑病、感染及脑水肿.结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蒙药和中药所致的药物性肝衰竭为ALF的首要病因.医生选用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毒不良反应,特别是肝脏毒性,减少药物所致ALF的发病;关注PT和PTA严重异常,及时发现肝衰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咽拭子和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对儿童麻疹病毒(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怀疑为麻疹的患儿进行咽拭子和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检测,分析其阳性检出率,并对部分患儿进行短期随访,分析IFA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8例患儿中有62例诊断为麻疹,咽拭子、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9%(57/62)和96.8%(6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3,P0.05);62例麻疹患者中有45例诊断为典型麻疹,咽拭子、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6%(43/45)和97.8%(4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05);17例诊断为非典型麻疹,咽拭子、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别分别为82.4%(14/17)和94.1%(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5);6例诊断为其他出疹性疾病。结论 IFA法检测咽拭子和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敏感的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