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IR基因与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后,供体细胞所拥有的强大而持久的免疫治疗功效已越来越为人所熟知。本文对2001—2003年具有代表性的关于识别肿瘤靶细胞的KIR和其他NK细胞受体,以及在亲缘移植和无血缘移植时供受者对的KIR多态性的最新文献予以综述。异源反应性NK细胞活性是T细胞异源反应活性以外的,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白血病活性(GVL)的自然免疫现象。KIR基因以及配体的研究结果揭示了NK细胞自我识别和攻击靶细胞对于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Allo-HCT)预后的有利影响。NK细胞通过特异性杀伤宿主抗原呈递细胞(APC),促进残存宿主细胞的清除以及识别和攻击宿主白血病细胞(GVL作用)以达到降低GVHD发生率和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之目的。开展NK细胞异源反应活性细胞的诱导、鉴定及分选技术,研发及采用可应用于临床治疗的NK细胞抑制型受体阻滞剂,上调或加强异源反应性NK细胞活性均有可能显著提高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进一步研究KIR抑制型受体的调控将有助于今后癌症免疫治疗新战略及对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许多活化或抑制性受体,这些受体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分子结合,从而调节免疫反应,赋予NK细胞识别靶细胞的能力.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是由细胞表面抑制性或激活性受体产生信号来调节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者之间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配体错配引发的异体反应性NK细胞活性可以防止白血病细胞复发.本文主要阐述NK细胞的细胞毒性、其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以及同种异体N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NK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细胞可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免疫治疗功效,其中异源反应性NK细胞活性是T细胞异源反应活性以外的,具有显著抗肿瘤/白血病活性的自然免疫现象,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证实,NK细胞通过其受体与靶细胞MHC分子特异性的识别机制参与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并影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异源反应性NK细胞输注已从动物实验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就NK细胞异源反应性及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可通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互作用,影响NK细胞活性,进而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预后.在去T淋巴细胞allo-HSCT中,KIR/HLA错配的异源反应性NK细胞,在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未去T淋巴细胞allo-HSCT中,KIR/HLA错配对患者预后影响迥异.研究者提出,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中也存在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并且患者存在不同KIR对移植预后影响不同.笔者拟就KIR/HLA错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当受者的细胞表面缺乏供者NK细胞抑制型受体的配体时,供者来源的NK细胞同样会发生异基因活化,通过特异性杀伤受体抗原呈递细胞达到阻止GVHD启动的目的,主动攻击受者淋巴细胞促进供者细胞植入,识别和攻击受者白血病细胞以降低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从而改善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同时活化型受体亦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本文就抑制性和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对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供者自然杀伤(NK)细胞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最早重建的一类淋巴细胞亚群。移植后早期, 供者NK细胞可以通过其表面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与靶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分子特异性偶联, 识别并杀伤被感染的细胞和血液肿瘤细胞, 发挥抗感染和抗血液肿瘤等作用。根据供者KIR与受者HLA配型组合的不同模式, 可预测NK细胞的同种异体反应性和移植结果。笔者拟就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的KIR/HLA配型模式及其对移植结果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旨在为优化供者筛选、改善移植结果和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相关研究表明,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优于尸体供肾移植,但不同亲属活体.肾移植效果是否有差异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旨在揭示不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以及供者选择、配型结果与移植疗效的关系.方法:供者中男36名,女58名,年龄(42.6±8.8)岁.受者中男72例,女22例,年龄(33.9±8.7)岁.血缘亲属供.肾88例,其中父母供给子女35例,兄弟姐妹间供肾53例,非血缘亲属(妻子给丈夫)供肾6例.供、受者HLA全相合者18例,1个抗原错配者2例,2个抗原错配者5例,3个抗原错配者56例,4个抗原错配者2例,5个抗原错配者1例,HLA完全错配者10例.供、受者ABO血型相同者85例,相容者9例.受者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查均为阴性,供、受者术前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均小于10%.结果:所有供者术后恢复良好.6例夫妻间供肾中,1例移植后第3天发生加速排斥反应,HLA配型为完全错配,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后逆转但发生肾功能恢复延迟,于术后第5周恢复正常.8例于移植后7~90 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4例为父母供给子女供肾,HLA配型均为3个抗原错配;3例为兄弟姐妹间供肾,HLA配型1例为全相合,1例为2个抗原错配,1例为3个抗原错配;1例为夫妻间供肾,完全错配.7例经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逆转,1例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后逆转.移植后随访6个月~10年,所有供者肾功能正常;94例受者中,死亡2例,1例移植后2年死于呼吸衰竭,1例移植后7年死于心力衰竭;2例发生慢性移植肾肾病.结论: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组织配型好,排斥反应发生少,移植肾长期存活率高,其中以血缘亲属供肾移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前,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为需要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解决了供者缺乏的问题.但是移植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植入失败(GF)、植入功能不良均为haplo-HSCT相关不良反应.目前,对于影响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程度的因素,如供者性别、年龄、供者特异性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DSA)及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匹配程度等,在haplo-HSCT供者选择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KIR3DL1为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重要的抑制性受体之一,在诱导异源反应性NK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优化haplo-HSCT的供者选择,笔者拟就DSA、KIR匹配程度在haplo-HSCT供者选择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生物学功能及供者抑制性KIR和受者HLA遗传背景在无关供者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SSOP—PCR)的方法,对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提供的51对HLA全相合供、受者进行KIR及HLA分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0例及其他患者8例。结果51对供者一受者均存在2DL1、2DL2/L3、2DIA、3DL2和3DL3,基因频率均为1,96.7%的个体表达KIR3DL1。供-受者中21.57%KIR完全相同;78.43%KIR不完全相同,而KIR不相同又分为受者KIR基因型包含供者KIR为25.49%,供者KIR基因型包含受者KIR为27.45%。74.62%的供者KIR2DL1无受者C2配体,5.91%的供者KIR2DL2/L3无受者C1配体,19.74%的供者KIR3DLl无受者Bw4配体,54.91%的供者KIR3DL2无受者A3、A11配体。结论KIR独特型和HLA-Ⅰ类抗原是独立遗传的。供者KIR2DL1和KIR3DL2是主要引起NK细胞异源活性的受体,供、受者的KIR/HLA不匹配可能在全相合的无关供者异基因HSCT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KIR受体-配体模型可以更好地提示HSCT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背景:通过诱导移植受体产生供-受体嵌合体或免疫耐受以利于受体长期存活,一直是器官移植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获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结婚多年的夫妻,丈夫-妻子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小,具有比其他的亲属器官移植有更多的优点.目的:回顾性分析无血缘关系的活体供肾移植-丈夫对妻子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例夫供妻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 32~58岁,受者年龄 31~56岁,双方婚龄在5~36年.供、受者 ABO血型完全相同者 4例,O-B 1例,O-A 1例,A-AB型 1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HLA配型情况:1个抗原错配 1例,2个抗原错配 2例,3个抗原错配3例,4抗原错配 1例.开放手术取肾,6例左肾,1例右肾.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A/他克莫司+麦考酚酸吗乙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7对供受者随访3~70个月.结果与结论: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供者血压、尿常规及肾功正常,受者及移植肾全部存活.验证了虽然移植前组织配型结果较差,但由于夫妻间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免疫耐受,使夫供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小、移植效果理想,具有比其他的亲属肾移植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胰岛移植后可能发生有害的组织不相容性反应,影响细胞的存活及功能.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移植中早期胰岛细胞的损害程度及原因.方法:采用脑死亡自愿捐赠器官供者的胰腺,采用胶原酶P进行消化分离胰岛细胞,测定不同冷缺血时间下胰岛细胞损害程度.将胰岛细胞与血液进行分组培养,HLA匹配组:受者全血+胰岛细胞,受者全血+胰岛细胞+肝素:错配组:受者全血+胰岛细胞,受者全血+胰岛细胞+肝素;对照组:受者伞血+RPMI1640.观察移植早期可能出现的胰岛细胞损害.结果与结论:胰腺切取顺利,在冷缺血5 h以内胰岛细胞活性率都在80%以上,超过8 h活性胰岛细胞数量只有19%甚至更低.人胰岛暴露于未经抗凝的人血液中,胰岛将诱发一个迅速血细胞消耗.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显示,无论HLA错配还是匹配与对照组相比较血细胞都发牛明显的消耗:加入肝素后HLA错配组及HLA匹配组血细胞消耗反应明显减轻;HLA匹配组胰岛细胞体外培养24 h活性胰岛细胞数量高丁HLA错配组(P<0.05),说明良好组织相容性有利于胰岛细胞存活.结果提示冷缺血时间对胰岛细胞活性的影响很大,在冷缺血时间小于5 h的情况下获取的胰腺可以用于临床胰岛细胞移植的胰腺获取;移植到血液的胰岛细胞会有普遍性的炎症性损害及HLA相关性损害.  相似文献   

12.
<正>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是主要表达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cell,NK)表面的一类糖蛋白受体,能够与细胞表面的HLA-Ⅰ类分子特异性结合,调控NK细胞的功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免疫排斥和移植后复发等,均是影响allo-HSCT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allo-HSCT中,供者抗受者  相似文献   

13.
背景:提高移植后排斥反应风险预报的准确性,可为移植后个体化使用免疫抑制剂提供参考。目的:寻找一种能定量分析供受者间免疫反应强度的方法来预测急性排斥反应。方法:对同种异体尸肾移植的患者115例采用前瞻性分析,用ELISPOT法检测移植前分泌γ-干扰素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的频度,观察随访期内有无急性排斥及肺部感染,并观察HLA错配与急性排斥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15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肾移植受者中有2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频度高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P<0.01),而HLA-I、II及总的错配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通过移植前对产生γ-干扰素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频度的检测,可预测急性排斥反应,对潜在供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背景:通过诱导移植受体产生供-受体嵌合体或免疫耐受以利于受体长期存活,一直是器官移植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获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结婚多年的夫妻,丈夫-妻子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小,具有比其他的亲属器官移植有更多的优点。目的:回顾性分析无血缘关系的活体供肾移植—丈夫对妻子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例夫供妻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32~58岁,受者年龄31~56岁,双方婚龄在5~36年。供、受者ABO血型完全相同者4例,O-B1例,O-A1例,A-AB型1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HLA配型情况:1个抗原错配1例,2个抗原错配2例,3个抗原错配3例,4抗原错配1例。开放手术取肾,6例左肾,1例右肾。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A/他克莫司+麦考酚酸吗乙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7对供受者随访3~70个月。结果与结论: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供者血压、尿常规及肾功正常,受者及移植肾全部存活。验证了虽然移植前组织配型结果较差,但由于夫妻间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免疫耐受,使夫供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小、移植效果理想,具有比其他的亲属肾移植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供者来源的自然杀伤细胞(NK)可在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同时发挥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作用。NK细胞表面的1磷酸鞘氨醇受体5(S1PR5)通过与胞外的第一信使1磷酸鞘氨醇(S1P)相互作用,调节NK细胞的迁移和在外周血、脾、淋巴结等器官中的分布。本研究旨在探讨allo-HSCT后外周血NK细胞S1PR5表达变化及对GVHD的影响。分离纯化17例供者及相应受者移植后1个月外周血NK细胞,通过荧光探针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1PR5 mR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者与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S1PR5表达变化(0.235±0.191 vs0.330±0.261,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GVHD(aGVHD)患者组移植后外周血NK细胞S1PR5表达水平较无aGVHD的患者组明显下降(0.973±0.834 vs 6.166±5.32,P<0.05);移植后患者与相应供者相比,外周血NK细胞S1PR5表达水平下降超过10%时易发生aGVHD;NK细胞S1PR5表达变化与慢性GVHD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3.401±2.324 vs 2.762±1.972,P>0.05)。结论:NK细胞S1PR5表达水平下调与aGVHD发生有关,可能机制是由于S1PR5的低表达影响了NK细胞在体内的分布,从而影响到调控aGVH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效果不仅与供受者HLA配合程度紧密相关,而且涉及到其它一些非HLA因素[1].由于等待移植患者并非都能找到HLA完全匹配的供者,在病情不允许再等待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HLA部分匹配,甚至HIA错配的供者[2].  相似文献   

17.
背景:提高移植后排斥反应风险预报的准确性,可为移植后个体化使用免疫抑制剂提供参考。目的:寻找一种能定量分析供受者间免疫反应强度的方法来预测急性排斥反应。方法:对同种异体尸肾移植的患者115例采用前瞻性分析,用ELISPOT法检测移植前分泌γ-干扰素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的频度,观察随访期内有无急性排斥及肺部感染,并观察HLA错配与急性排斥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15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肾移植受者中有2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频度高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P〈0.01),而HLA-I、II及总的错配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通过移植前对产生γ-干扰素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频度的检测,可预测急性排斥反应,对潜在供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4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观察要点,以及供者选择、配型结果与移植疗效的关系.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01/2008-07亲属活体肾移植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夫妻间供肾2例,血缘亲属供肾38例;ABO血型相同38例,相容2例:人类白细胞抗原无错配1例,4位点错配者4例,2位点错配者20例,1位点错配者16例;37例取供者左肾,3例取供者右肾.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醋酸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39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6.17±1.91)d,1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治疗后痊愈,2例发生肺部感染,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2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全部供者术后恢复顺利,于7~10d内出院,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提示移植前对供、受者双方进行全面评估,对供、受者手术前后特殊情况及时观察、及时处理是亲属活体肾移植预后的关键,对提高生存率,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NK细胞及其受体在造血干细咆移植(HSCT)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供受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配体不匹配可激活NK细胞,因而诱导移植物抗肿瘤效应,还可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降低移植排斥率。本文拟就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对all-HSCT中移植排斥、GVHD及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KIR配体不匹配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NK细胞及其受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供受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配体不匹配可激活NK细胞,因而诱导移植物抗肿瘤效应,还可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降低移植排斥率。本文拟就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对all-HSCT中移植排斥、GVHD及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