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抗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抗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四聚体的生物活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和51Cr释放试验评价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四聚体的抗原亲和活性和体外介导杀伤靶细胞的效果. 利用裸鼠前列腺癌模型分析其在体内介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能力.结果:抗PSA/抗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四聚体可以特异性结合表达前列腺癌细胞和CD3阳性的淋巴瘤细胞,阳性结合率分别为70.4%和81%. 在体外,有细胞毒T淋巴细胞存在时该四聚体可引起前列腺癌细胞的裂解,在抗体浓度固定组和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固定组,靶细胞裂解率分别随着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和抗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裂解率分别可以达到(80.3±5.2)%和(78.6±5.5)%. 与对照组比较,接种前列腺癌细胞的裸鼠在体内注射激活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同时接受该四聚体的治疗后,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001).结论:抗PSA/抗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四聚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和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人AFP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抗人 AFP单链抗体 (Sc Fv)的基因并转入大肠杆菌 BL - 2 1(DE3)中诱导表达。分离纯化Sc Fv并鉴定其生物活性。方法 用 RT- PCR方法从能分泌特异性抗人 AF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分离纯化抗体 VH和 VL基因。用重叠延伸 PCR方法将 VH和 VL拼接在一起 ,构建抗人 AFP单链抗体的基因。将 Sc Fv基因克隆至 p GEM- T载体构建 ,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将 Sc Fv基因连接到 p ET32 (a )质粒 ,转化 BL - 2 1(DE3)细菌。抗性生长的克隆用异丙基硫代 -β- D-半乳糖苷 (IPTG)诱导 4 h。溶解细菌并纯化 Sc Fv,通过 SDS-PAGE电泳及竞争抑制 EL ISA实验检测其活性。结果 获得的 VH含 339bp,来自小鼠 Ig Gγ链 ,VL含 312 bp,来自小鼠κ链。 VH和 VL通过编码 (G4 S) 3连接肽的 4 5 bp序列连接在一起构成含 6 96 bp的 Sc Fv基因。 BL - 2 1(DE3)中表达的 Sc Fv抗体与融合蛋白 (Trx A)融合在一起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Trx A- Sc Fv相对分子质量约 4 0× 10 3,Sc Fv相对分子质量约 2 4× 10 3。竞争 EL ISA实验显示 :Trx A - Sc Fv可抑制 4 1%的 Mc Ab与抗原结合 ,而Sc Fv抗体则可抑制 5 3%的 Mc Ab与抗原结合。结论 我们成功构建了由 6 96个碱基组成的抗人 AFP单链抗体的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获得了  相似文献   

3.
抗人卵巢癌COC183B2/抗CD3单链双特异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和表达一种可与卵巢癌细胞和淋巴细胞结合的双特异抗体.方法:利用PCR分别扩增抗人CD3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重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the heavy chain, VH)和轻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the light chain, VL),重组抗人CD3 ScFv,经测序后将其克隆入有链间连接肽基因序列的载体pALM中,再将抗人卵巢癌COC183B2 ScFv克隆至紧邻链间连接肽前形成COC183B2/抗CD3单链双特异抗体(single-chain bispecific antibody, scBsAb)的重组.最后将COC183B2/抗CD3 scBsAb克隆入表达载体pTMFC中进行表达,同时分别表达抗人卵巢癌单抗COC183B2和抗人CD3单抗的ScFv作为对照组.用ELISA、流式细胞学方法和玫瑰花环实验对scBsAb进行免疫学活性测定.结果:成功构建抗人卵巢癌COC183B2/抗CD3 scBsAb;其表达的蛋白链相对分子质量约60;ELISA结果显示scBsAb可与抗原OC183B2结合,流式细胞学结果显示scBsAb可与抗原CD3结合,花环实验显示scBsAb在体外可引导效应细胞聚集在靶细胞周围.结论:构建和表达抗人卵巢癌COC183B2/抗CD3 scBsAb成功,且具有与抗原OC183B2、CD3结合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提供的药盒 ,并应用他们创立的生物素 -亲和素酶联免疫法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测定 ,总例数 2 1 8例 ,其中前列腺癌 3 5例 ,前列腺增生症 1 0 8例 ,前列腺炎 3 3例。另一对照组 ,正常男性 2 5~ 5 1岁共 2 6人 ,正常女性 3 0~5 0岁共 1 6人。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且本组病人分期越晚 ,PSA值越高。前列腺增生症组部分病人血清PSA升高 ,但均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不超过 1 1ng/ml) ,且与前列腺增大的体积成正相关 ,即增生体积在Ⅲ°时 ,PSA可接近 1 0ng/ml,或稍大于 1 0ng/ml。前列腺炎患者 ,正常男性及女性 ,PSA值均正常。结论 :PS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百分比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法对 1 35例前列腺癌和 1 1 7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总PSA、游离PSA及游离 /总前列腺抗原百分比 (F/T百分比 )进行比较。结果 当包含所有患者时 ,前列腺癌组和BPH患者的血清总PSA和F/T百分比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 ) ,但当总PSA在 4 .0 - 1 0 .0ng/ml区间时 ,两组患者血清的总PSA无显著差异 ,而前列腺癌患者组的血清F/T百分比却明显低于BPH组 (P <0 .0 1 )。通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析表明 ,当总PSA在 4 .0 -1 0 .0ng/ml区间时 ,在相同敏感性的情况下 ,F/T百分比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总PSA。结论 当血清总PSA在 4 .0 - 1 0 .0ng/ml区间时 ,F/T百分比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与BPH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微粒子酶免疫法 (MEIA )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 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PSA)进行方法学评价。 方法:MEIA测定血清总 PSA(T- PSA)、游离 PSA (F- PSA )的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校正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MEIA法检测 T- PSA、F- PSA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总 CV分别为4 .4 6 %~ 4 .83%和 3.96 %~ 4 .70 % ) ,灵敏度分别为 T- PSA0 .0 5μg/ L ,F- PSA0 .0 3μg/ L ,回收率分别为 91.7%~10 2 .8% ,92 .6 %~ 10 2 .1% ,校正曲线至少可稳定 4周 ,黄疸、脂血、溶血现象对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结论:MEIA法操作简单 ,自动化程度高 ,检测速度快 ,有较高的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准确可靠 ,适合各实验室的应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含大鼠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基因(PSMA)的重组腺病毒Ad-rPSMA,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方法 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PSMA基因片段,利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pAd-rPSMA重组腺病毒质粒,包装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rPSMA,制备病毒颗粒.用制备的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抗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单链抗体(scFv)/人羧肽酶A(hCPA)融合基因,为前列腺癌的抗全导向酶-前体药物疗法奠定基础。方法 在已克隆抗PSAscFv和hCPA基因的基础上,用加端PCR分别在scFv基因的3′端和hCPA基因的5′端加上部分连接肽(linker)基因序列,回收后混合。应用重叠延伸拼接法,将抗PASscFv基因和hCPA基因通过linker序列串联为scFv/hCPA融合基因;并将构建的融合基因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结果 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构建的抗PSAscFv/hCPA融合基因中scFv和hCPA序列均正确,scFv和hCPA间有18bp的linker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为GSGGSG,与设计的序列相符,融合基因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以SDS-PAGE分析,在Mr为94000左右出现一条新生蛋白带,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4%。结论 成功构建并原核表达了抗PSAscFv/hCPA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9.
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前列腺癌标志物之一,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概念提出后,发现PSAD用于诊断前列腺癌比PSA更有价值[1],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文旨在探讨 PSA和 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其与前列腺增生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推断这些指标与前列腺癌骨转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邬喻  曾甫清  廖贵益  汪良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1):11-12,F0004
目的 构建携带Smac基因、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强子(PSAE)/PSA启动子(PSAP)调控的前列腺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切除含Sma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Smac内部的人巨细胞病毒/T7启动子序列,替换为在前列腺组织特异性表达的PSAE、PSAP调控序列.构建的质粒经双酶切凝胶电泳及测序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携带Smac基因人PSAE-PSAP调控的前列腺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SAE-PSAP-Smac质粒.结论 新构建的载体为前列腺癌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