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蝶窦后鼻孔息肉3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3例蝶窦后鼻孔息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手术于鼻内镜下进行,查清根蒂起源后彻底钳除蝶窦口周或窦内息肉根蒂。结果:随访半年余,未见复发。结论: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是确定后鼻孔息肉根蒂起源的主要方法;鼻内镜下彻底钳除蝶窦口周或窦内息肉根蒂是蝶窦后鼻孔息肉手术治疗的重点,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4岁,主诉右鼻塞伴进行性加重15年。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发育正常。前鼻镜检查见右侧总鼻道后方有一灰白色,光滑之新生物。鼻咽镜检查见右侧后鼻孔处有一拇指样大小,灰白色,光滑之新生物。鼻窦冠状位CT显示: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1岁。以鼻塞、流黏脓涕3年余于2003年3月14日入院。3年前始出现右侧鼻塞,初为间歇性,受凉、夜间、静坐时出现,渐加重,呈持续性双侧鼻塞,以右侧明显。伴流黏脓涕,右侧稍明显,左侧较少,无臭味,嗅觉稍减退,闭塞性鼻音明显,偶有头晕、头痛,鼻塞时加重;无畏寒、发热,无耳呜、听力下降,无咽痛、咳嗽、咳痰,无颌下、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蝶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蝶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结果 5例患者表现为孤立性蝶窦病变,早期出现鼻后滴漏5例,头痛4例。3例患者表现为蝶窦后鼻孔息肉伴多组鼻窦炎。8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行鼻内镜下蝶窦手术,随访7个月~12年未见复发。6例息肉根蒂与蝶窦内囊肿相连,1例源于蝶窦前内壁,1例源于蝶窦前下壁。结论 患者出现鼻后滴漏、头痛、单侧鼻塞时应考虑到患该病,及时行鼻内镜、电子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鼻内镜下蝶窦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术中扩大蝶窦开口、彻底切除息肉蒂部及囊肿壁是蝶窦后鼻孔息肉手术治疗的重点和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2岁,左侧渐进性鼻塞3年,加重1年,伴阵发性头痛1个月就诊。门诊鼻内镜检查发现左侧后鼻孔新生物,收入院行手术治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侧鼻底部见荔枝肉样新生物,质软,蒂部不清,表面附着少量黏液性分泌物,右侧鼻腔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蝶窦后鼻孔息肉(sphenochoanal polyps)是原发于蝶窦突入鼻腔、鼻咽部的息肉。在临床中较少见,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完善的方法。近年来,我科收治4例该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蝶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蝶窦后鼻孔息肉病人术前行冠状位CT扫描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鼻内镜检查和冠状位CT扫描可确定息肉的起源。所有病人均一次治愈,术后随访8~2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临床特征、鼻内镜检查和冠状位CT扫描对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断起重要作用,鼻内镜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例蝶窦后鼻孔息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切除息肉.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3例患者头痛及鼻塞症状均消失,息肉未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是诊断蝶窦后鼻孔息肉的重要辅助方法;经鼻内镜手术是蝶窦后鼻孔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后鼻孔息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鼻息肉,乃息肉样变的上颌窦粘膜经窦口或副孔坠入鼻腔而成,较筛窦息肉明显少见,文献记载约占全部鼻息肉患者的3~6%(成人)至33%(儿童),故多见于儿童。作者统计在162名伴鼻息肉的慢性筛、颌窦炎患儿(4~14岁)中,49例(30.5%)有后鼻孔息肉,大多单侧,仅1例11岁患儿有双后鼻孔息肉,1例有二息肉,28例伴单侧鼻窦炎,病程在2年以内,21例伴有病程3年以上的双侧鼻窦炎。诊断靠症状、前及后鼻镜检查、鼻咽指检、上颌窦穿刺和造影、鼻咽部侧位 X 线片及碘油造影片。因多系小儿,咽反射敏感和腭扁桃体肥大故不易行后鼻孔镜检,常将后鼻孔息肉误诊为腺样体增殖、下甲后端肥大、囊肿、乳头状瘤、鼻  相似文献   

10.
单发的后鼻孔息肉起源于上颌窦内多见。2006年本科收治2例起源于上鼻甲的单发后鼻孔息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后鼻孔息肉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后鼻孔息肉最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后鼻孔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35例起源于上颌窦占73%,4例起源于蝶窦占8%,2例起源于额窦占4%,7例起源于中鼻道鼻腔外侧壁占15%.所有病例均行鼻内镜手术,部分上颌窦息肉采用经上颌窦前壁联合进路或柯-陆手术.随访0.5~2年,一次治愈41例,复发7例.复发者经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后痊愈.结论 术前详细的检查、CT读片,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术中仔细探明息肉的根蒂部,手术过程中尽量的减少对术区的创伤,术后对术腔行彻底的处理,能有效的预防后鼻孔息肉的复发,减少各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后鼻孔息肉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给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其治疗与发病机制与一般的鼻腔鼻窦息肉不同,本文就后鼻孔息肉的分型分期、病理类型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总结后鼻孔息肉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06年Killian首先报告后鼻孔息肉与上颌窦的关系,他从鼻咽部拖出来自上颌窦开口的息肉。van Alyea发现,一些患者的后鼻孔息肉,通过纤维化或息肉样根蒂附着在上颌窦侧壁。本文目的为研究后鼻孔息肉与上颌窦壁内囊肿两者之间的关系。经鼻咽部检查诊断的后鼻孔息肉共15例,在局麻下作上颌窦探查,发现均有与后鼻孔息肉相连的囊肿,有13例薄壁囊肿充满整个窦腔,另2例后鼻孔息肉的上颌窦部分缩成根蒂状附着于上颌窦外侧  相似文献   

15.
后鼻孔息肉诊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认为后鼻孔息肉是源于上颌窦的突出于后鼻孔的息肉[1]。观察我科近5年经治的26例后鼻孔息肉患者后,发现上述概念不完全正确。1.一般资料:后鼻孔息肉患者26例,全部经由CT、鼻内窥镜检查证实。男14例,女12例。年龄16~78岁,平均44.2岁。1...  相似文献   

16.
后鼻孔息肉的新异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190 6年 Killian首先发表后鼻孔息肉至今已近一个世纪 ,一直认为是来自上颌窦粘膜或窦口游离缘 ,受中鼻道和鼻腔后部解剖特点影响息肉向后垂入后鼻孔。据证 ,一般均长自囊肿粘膜并经后囟中之上颌窦副口进入鼻腔。晚近重新弄清 ,后鼻孔息肉不只是缘起上颌窦 ,同时也有来自蝶窦或额窦者 ,也有本文所称的新异型者 ,系产生自筛窦。这已为大家所共识。筛窦后鼻孔息肉蒂自后筛窦或上鼻甲外侧面。本报告随访的 2 0例 ,占后鼻孔息肉的 2 0 %。其中 7例追踪观察 1~ 3年 ,包括 5男 ,2女 ,年龄在 32~ 6 5岁之间。 3例双侧 ,4例单侧。 4例均见后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儿童后鼻孔息肉手术前、后进行嗓音主、客观评估,探讨后鼻孔息肉对儿童嗓音的影响以及鼻内镜手术对其嗓音的改善作用。方法 评估10~14岁儿童后鼻孔息肉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35例,术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均行嗓音的GRBAS主观检测及声学分析的客观检测。结果 儿童后鼻孔息肉术后,主观嗓音指标G和R的术后评分较术前减小(P <0.05),B的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 >0.05)。客观嗓音指标jitter、shimmer和MPT的术后评分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 <0.05),而F0的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 >0.05)。G与R(r =0.388)、G与B(r =0.839)、F0与jitter(r =0.505)、F0与shimmer(r =0.370)、F0与MPT(r =0.442)以及jitter与MPT(r =0.413)分别具有相关性(P <0.05),其余各指标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儿童后鼻孔息肉术后,嗓音的部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且部分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后鼻孔息肉儿童进行嗓音学评估,可以更好的指导其嗓音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鼻孔息肉的起源部位,分析鼻内镜下治疗后鼻孔息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间行鼻内镜手术的63例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42例可在上颌窦内确切定位起源部位,其中起源于内上壁16例,后壁为9例,前壁为3例,下壁为3例,外侧壁为2例,上壁2例,前内壁为4例,前外侧壁1例,后上壁1例,外下壁1例;2例起源于鼻中隔;1例起源于蝶窦;1例起源于前组筛窦。所有病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术后随访6~30个月,4例复发,经二次手术治愈。5例并发鼻腔粘连,经松解后解除粘连。结论后鼻孔息肉多原发于上颌窦内侧壁。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术前明确后鼻孔息肉的起源部位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常见于儿童,单纯鼻息肉摘除术后容易复发。自采用Caldwell-Luc术后,息肉复发明显减少。作者介绍一种改良的Caldwell-Luc手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主要用于儿童获得了良好效果,与Caldwell-Luc手术的区别是:分离上颌窦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