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126例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体会,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与预后,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分析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疗效。结果:在本组126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5例(27.9%),中度残疾44例(34.7%),重度残疾26例(21%),植物状态5例(3.6%),死亡16例(12.8%)。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强院前急救是成功救治的关键之一,良好的专科治疗是救治的根本,不但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而且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283例临床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周波  刘继东 《西部医学》2008,20(5):949-95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处置。结果283例中治疗202例,手术死亡41例(20.2%);81例非手术治疗者死亡27例(33.3%),全组中恢复良好114例,预后良好率40.2%。结论早期积极治疗,合理选择手术病例,控制并发症是成功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50例重型颅脑损伤存活32例(64%),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8例(36%),重残14例(28%),死亡18例(36%)。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呼吸机抢救的体会,以利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呼吸机通气的同时,针对引起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不同病因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24例(57.1%),死亡18例(42.9%)。结论 在应用呼吸机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呼吸功能不全的同时及早解除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原因,才能提高本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治结果。方法 对37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回顾性总结。结果 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29例(34.7%),轻残81例(21.8%),重残52例(14.0%),植物生存16例(4.3%)。死亡93例(25.1%)。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效果,同时是减少致残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方法:对92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92例患者按G·C·S评分恢复良好52例(56.5%),轻、中残9例(9.7%),重残6例(6.5%),植物生存4例(4.3%),死亡21例(22.8%)。结论:争取时间,早期诊断,积极的手术治疗,给予脑组织充分的氧供,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减少继发性的脑损伤,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特点是骨折以凹陷性骨折和颅缝分离多见(61.36%);颅内血肿主要来自静脉系统,硬膜外血肿发生率高(52.83%);癫痫(33.67%)、高热(64.28%)及低血压(31.63%)发生率高;根据GOS判定疗效:经3~12个月随访,结局良好60例(61.22%),结局不良38例(38.78%),其中中残15例(15.31%),重残12例(12.24%),植物状态生存3例(3.06%),死亡8例(8.17%).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特点是原发损伤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应积极救治,GCS评分是评估小儿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救治时间特点。方法:本次共选择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研究对象,计算急诊救治时间,提示规范、有效救治意见。结果:急诊救治时间<30分钟14例,占13.6%;31~60分钟31例,占30.1%;61~90分钟48例,占46.7%;时间>91分钟10例,占9.7%。时间>61分钟人数占56.3%,时间<60分钟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急,需建立绿色通道,优化急救流程,以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1)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2)方法:总结我院1987-1998年间收治的162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的资料,其中亚低温治疗组96例,常规治疗组66例。(3)结果:亚低渐治疗组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患昏迷时间(入院后平均昏迷时间分别为4.8d和21.2d),加快颅高压征减退(7d内减退率为79.2%和30.3%),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致死率(16.7%和36.4%)和病死率(6.25%和30.3%)。(4)结论: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在ICU的救治经验。方法对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存活84例,存活率77.8%,死亡24例,死亡率为22.2%。存活患者按GOS评分评定,恢复良好(5分)45例(41.7%),中残(4分)14例(13.0%),重残(3分)17例(15.7%),植物生存(2分)8例(7.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及时必要的手术治疗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ICU加强监护治疗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4673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探讨建立创伤系统(trauma system)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近20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4673例,采取分期有重点的连续性治疗,其中近5年收治1381例,在分期治疗基础上,急性期采用本院建立的“颅脑创伤高级救治系统”救治。结果:20年总计,恢复良好率25.3%(1182例),死亡率41.5(1939例);近5年恢复良好率已升至36.7%,死亡率已降至31.8%。结论:在“创伤系统”模式下,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自院前现场即开始的加强性,连续性早期救治,最后在ICU环境下实施具体,目的性急性期治疗,注重康复期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高原地区颅脑损伤特点,探讨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早期救治措施,摸索适合高原地域特色的救治体系,规范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早期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87例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经验。结果良好248例(64.1%),中残42例(10.9%),重残31例(8%),植物生存4例(1%),死亡62例(16%)。结论院前救治和急诊治疗对高原地区神经创伤患者的最终病死率的降低有显著意义。早期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对于颅脑创伤患者也是至关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郭志敏 《广州医药》2003,34(3):27-28
目的:总结369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收治的GCS名8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良105例(28.5%);轻残75例(20.3%);中残37例(10%);重残50例(13.6%);植物生存16例(4.3%);死亡86例(23.3%)。结论:重视现场救治,尽早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及时阻断诱发性脑损害的因素,加强支持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能改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救治经验,探讨脑疝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9例脑疝患者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存活45例(56.96%),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7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植物状态16例,死亡34例(43.04%)。结论: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和院内处理,维持呼吸道通畅及稳定循环是救治的重点,手术是抢救脑疝患者的关键,应用消除脑水肿、促进神经和功能恢复的药物是改善预后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早期手术救治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总结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91例,其中男407例,女84例,年龄以青壮年居多,车祸伤占首位。结果良好295例(60.08%),中残6例(1.22%),死亡164例,死亡率33.4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早期救治争取在脑疝前或脑疝早期手术。先在瞳孔散大或最重侧做切口或在第一个钻孔内扩大骨窗,切开硬脑膜,清除大部分血肿,提前缓解脑受压,术前、术后早期应用大剂量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及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伤残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时机。方法对2002年至2007年间我科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其中伤后24h以内切开者30例,伤后24~48h切开者22例,48h~7d切开者16例。结果治愈29例(42.6%),好转16例(23.5%),自动出院2例,死亡19例(27.9%)。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减轻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害,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将112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并发症。结果:亚低温组56例患者,存活率为77.3%,病死率18.2%(10/5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多。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尿、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值得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手术治疗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结果按GOS分级评估疗效:死亡29例(23%),植物生存8例(6%),重残18例(14%),中残25例(20%),良好46例(37%)。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30例,重度脑挫裂伤38例,中度脑挫裂伤18例,颅内血肿9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6例。单纯血肿清除46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62例,脑挫裂伤组织清除加去骨瓣减压48例,保守44例。均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200例均配合高压氧治疗,治愈85例(42.5%),显效66例(33%),有效36例(18%),无效13例(6.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除必要的外科手术外,配合高压氧治疗是创伤救治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可提高救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辜玉刚  李志立 《西部医学》2010,22(9):1669-1670,167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5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342例,非手术治疗210例。治疗效果良好370例(67.0%),中度伤残8例(6.7%),严重伤残16例(2.9%),死亡158例(28.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颅脑损伤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与合并伤密切相关。尽快明确诊断,针对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施治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