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随文训释、错简重订、辨证论治、专題发挥四方面试析了清代以前《伤寒论》注本及其特点,对学习、研究诸多的《伤寒论》注本起提纲挈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3.
讨论了对称矩阵特征向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求法,特别是特征值重数大于1的情况,通过过对已有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细致分析,得出了“只要输入电压适当,一般对称矩阵全部特征向量可由输出电压给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5.
6.
1.久:古代时间观念比较模糊,没有指出具体时间,把经过时间比较长的,统称为“久”。如:第160条:“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2.曰:能够准确指出天数或大致几天。如:第7条:“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3.时辰:旧时的一种计时法,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二小时。如:第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子至寅指23时到次日5时。 4.一时:指一个时辰,相当于今之二小时,与现在所说的一小时不同,当注意区别。如:第12条:“温覆令一时许,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口渴证治规律口渴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循其因不越二途:一为热甚伤津,阴液不足所致。一为邪气阻滞,气失布化而成。其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分,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一、热甚伤津口渴证治成无己云:“渴者,里有热也”(《伤寒明理论》)。热淫所胜,消灼津液,津液不足,故感口渴,然热甚之口渴,而有热入阳明气血之异,少阴热化腑实之别,肝胆湿 相似文献
8.
9.
《伤寒论》一书 ,成书后即遭散佚 ,历经叔和编次 ,林亿校正 ,辗转传抄 ,翻印刻录 ,故错简谬讹 ,在所难免 ,读之多生疑问 ,下面提出质疑四则 ,以供同道参考。1 “发汗病不解”之疑《伤寒论》68条云 :“发汗病不解 ,反恶寒者 ,虚故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太阳病 ,发汗为正治之法 ,邪随汗去 ,当无恶寒 ;若邪仍在而病不解 ,则当恶寒 ,何为“反恶寒” ?故疑“发汗病不解”中之“不”为衍文。再观所出治疗方药 ,亦支持此质疑。“芍药甘草附子汤”为扶阳补阴之剂 ,并无解表之品 ,可见此条并非为解表而设 ,而是针对发汗后 ,邪气虽去而腠里空虚… 相似文献
10.
11.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服药时间、次数、方法、再取条件、剂量以及服药后的要求等等,均有详细阐述。笔者拟对此作一归纳,以供词道参考.里顿服即l次给药。有7方采用此服法,但给药时间各异。大陷胸丸服法后有“一宿乃下,如不下更取,取下为效”之句,由此可知为傍晚服药。十枣汤则在乎旦(早晨)服。瓜蒂散、调胃承气汤、三物白散、桂枝甘草汤、干姜附子汤等,“顿服”属于必要时服用,无定时.2分两次服药法《伤寒论})有30方采用此法。可区分四种情况:1日服2次有枝枝二麻黄一场、甘草汤等二方采用日2服法。二方为轻剂,服用从级。不… 相似文献
12.
13.
口渴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伤寒论》中直接言“渴”与“不渴”者,不下三十处之多(当然除外“口中干燥”、“欲饮水”、“消渴”等描述)。结合口渴在该书中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其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难看出,口渴不仅仅是在扮演本身直接所表达的感观意义的角色,而且包含了诸多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就《伤寒论》中口渴的临床意义做一浅探。一、伤寒、温病辨原文第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者,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第163条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历代注家及教科书对此条训释基本一致,即认为,本条乃太阳病误下所致表证未解,复兼大阴虚寒,下利之表里两寒证。方用桂枝人参汤,其中以理中汤(亦名人参汤)温补中气以止利,加桂枝以解太阳在表之邪,诸药共奏温中解表,表里同治之功。笔者认为,本条原为表里同病,误下所致表证犹存,而以中阳受挫、运化失职、清浊不分之虚寒“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为急为重,治当先里后表为务,故药用桂枝人参汤,重在温中止利,通阳散结。方中之桂枝并非为解表而设。兹愿详陈刍荛之言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古今伤寒学者对本句的认识大致有三种。 一是认为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病起之不同或太阳病初有发热与不发热之故。“病”指太阳病,“发”为起之意,“阳”言卫,“阴”言营。以风伤卫、寒伤营,发病即见发热恶寒,是风伤卫阳之太阳中风;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寒伤营阴之太阳伤寒。所谓“无热”并不是不发热,而是起病不见发热。正如魏荔彤所云:“既在太阳,则未有不发热者,但迟速有间耳。”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第141条云:“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口田共)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此文之解,历代注家大多诠为太阳伤寒证,细研仲景辨证旨义,似有辨太阳温病之内涵,笔者试将拙识略述于次。 审文中言“病在阳”有别于第51条“病在表”之太阳伤寒证。因阳者热也、表也,热蕴病机,表寓部位。可见阳字用义之深刻,有画龙点睛之殊,旨在本辨为太阳温病。其治在常态下,法应“以汗解之”,宜辛凉解表,方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但因太阳温病证在表之邪热尤重,恐辛凉之剂不能速解在表尤重之热,于此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要法,更辛凉汤剂易“冷水”喷洒病之以速解在表尤重之热。 相似文献
17.
1 外寒里热证,表里双解 外寒里热证为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原文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前条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表里同病,治宜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后条为太阳之邪未解,内兼郁热,治当微发其汗,兼清里热。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其麻黄用量加大,是为加强发汗之力。以散风寒之邪,石膏辛寒以清里热,麻 相似文献
18.
下利,即泄泻,是《伤寒论》的常见症状。笔者归纳六种,浅析如下。1胃应邪结忌通下《伤寒论》163条田:“伤寒中风,医反了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盾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场主之。”此为误下后脾胃虚损,邪热内结所致。下利完谷不化,是脾胃虚损之象;胃院届硬不适,是邪热内结之候。如此应实扶杂之证,医者不可因其胃腑邪结而再用通下,否则有利下无度、院病益甚之变。诚如273条田:“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版自痛,若下之,必胸…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