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利用APP695MT基因转染PC12细胞为细胞模型,观察植物雌激素三羟基异黄酮(GST)对PC12细胞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GST对表达APP695MT基因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APP695转染组、GST干预组,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在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组及空载组PC12细胞Caspase-3阳性表达非常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P695转染组PC12细胞Caspase-3为强阳性表达(P<0.01);GST干预组与APP695转染组比较,Caspase-3的免疫反应产物明显减弱(P<0.01),且15μmol/L和20μmol/L GST处理组与5μmol/L和10μmol/L GST处理组比较,Caspase-3的免疫反应产物减弱更明显(P<0.01).结论 APP695基因转染的PC12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强,GST的干预能显著降低其表达,对神经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APP695MT基因转染PC12细胞为细胞模型,研究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ST)对模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pIRES2-EGFP空载体和pIRES2-EGFP/APP695 MT表达载体转染正常的PC12细胞,将细胞分为空载对照组、APP695转染组、GST干预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果 APP695转染组与空载对照组比较,PC12细胞在G0和G1期明显增多,而进入S期的细胞减少,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55.6±0.57)%,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77.10±12.53)%,P<0.01];细胞死亡发出的红色荧光明显增多,胞体肿胀,细胞器崩解,细胞核固缩或碎裂.GST( 15 μmol/L)干预组与APP695转染组比较,PC12细胞在Go和G1期明显减少,而进入S期的细胞增多,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加[ (61.57±0.47)%,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46.00±8.43)%,P<0.01];细胞死亡发出的红色荧光明显减少,绿色荧光显著增强,细胞形态较APP695转染组好转.结论 GST能改善APP695MT基因转染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向S期的过渡,降低PC12细胞凋亡率,对转染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外源性多巴胺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为模型,以终浓度0.45mmol/L的多巴胺对细胞进行诱导。结果 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培养的PC12细胞核染色质明显固缩、断裂,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显示胞核内散在分布断裂DNA片段,流式细胞仪检测到DNA周期中G0-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梯状”带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外源性DA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PC12细胞抗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多巴胺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多巴胺 (DA)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细胞凋亡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二倍体比率表征细胞凋亡率 ,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 ,用Griess法间接测定NO的浓度 ,比较分析加入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加入 0 .3 0、0 .60mmol L的DA两组的PC12细胞的凋亡率、培养上清NO含量均显著高于无DA组 (P <0 .0 5 ) ,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无DA组 (P <0 .0 5 )。加入川芎嗪后 ,细胞凋亡率、NO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加入川芎嗪组 (P <0 .0 5 )、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未加入川芎嗪组 (P <0 .0 5 )。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DA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 ,此作用可能与降低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红景天苷对NaCN及缺糖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抗凋亡的机制。方法:以NaCN及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为模型,采用MTT比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流式细胞技术,考察红景天苷对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活性、Western-blot技术检测胞浆中细胞色素C水平,考察红景天苷抗凋亡的机制。结果:红景天苷可以有效地改善NaCN及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抑制Caspase活性,降低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结论:红景天苷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NaCN及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对PC12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时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抗凋亡的时限性,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12细胞传代培养,在细胞即将汇合前更换无血清RPMI 1640培养12 h后作各种处理.实验分为空白组(即去血清组)、NGF组、6-OHDA组及NGF 6-OHDA组,选取2、24 h两个时间点,以MTT测定细胞存活率,以 Hoechst33342染色法证明凋亡的存在,以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① 2、24 h两个时间点在去血清及加入6-OHDA两种情况下NGF均不能提高PC12细胞存活率;②各组均有凋亡现象存在;③在2 h时间点,NGF已不能降低去血清所致PC12细胞凋亡的凋亡率,但能降低6-OHDA所致的PC12细胞的凋亡率;在24 h时间点, NGF仍可降低6-OHDA所致PC12细胞凋亡的凋亡率.结论:NGF的抗凋亡作用对不同的致凋亡因素可能有不同的时限性. 相似文献
7.
李辉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27(4):14-19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200μmol/L H_2O_2),尼莫地平低、中、高浓度组(1、10、100μmol/L尼莫地平+200μmol/L H_2O_2)。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caspase 9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分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p53蛋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提高,caspase 3及caspase 9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Bcl-2表达量下降,Bax及p53表达量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提高,细胞凋亡率降低,caspase 3及caspase 9活性降低,SOD活性提高,MDA含量提高,Bcl-2蛋白表达量提高,Bax及p53表达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莫地平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从而抑制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9.
多巴胺和谷胱甘肽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标记法,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多巴胺(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DA可诱发PC12细胞凋亡,适中浓度时(0.45mmol/L)PC12细胞凋亡数最多(凋亡率为48.7%±6.3%);抗氧化剂还原型合胱甘肽(GSH)可部分阻止DA诱发的PC12细胞凋亡(P<0.01)。结论凋亡参与了PD的病变过程,采用适当的抗氧化剂对于PD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蒺藜总皂苷(GSTT)对过氧化氢(H2O2) 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 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蒺藜总皂苷高(GSTT1)、低(GSTT2)剂量组。用H2O2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凋亡,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亚二倍体峰比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蒺藜总皂苷组随着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提高(P<0.001),凋亡比率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回升(P<0.01),Bcl-2表达增加(P<0.05),而Bax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蒺藜总皂苷可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鱼藤酮(1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在该模型中,N-乙酰半胱氨酸(500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30 min。采用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双氢溴化乙啶(DHE)和双氢罗丹明123(DHR123)为染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比色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同时检测细胞Caspase-3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1μmol/L鱼藤酮处理PC12细胞后,细胞凋亡率为42.0%,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分别为正常组的230%和333%,GSH含量为101 nmol/mg pro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46%,Caspase-3酶活性为正常组的141%,与正常组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降至26.0%,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分别为正常组的177%和290%,GSH含量为120 nmol/mg prot,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53%,Caspase-3酶活性为正常组的116%,与鱼藤酮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转染APP695cDNA的SH-SY5Y细胞模型,研究tenuigenin对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沉淀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Aβ含量,应用MTT和LDH法测定tenuigenin的细胞毒性。结果Tenuigenin降低SH-SY5YAPP695细胞Aβ分泌水平;无细胞增生和毒性作用;能抑制SH-SY5YAPP695细胞APPC99的生成,但对SH-SY5YSPA4CT细胞APPC99生成无抑制作用,亦不影响该细胞株Aβ的分泌。结论Tenuigenin可能通过抑制β-分泌酶对APP的水解,降低SH-SY5YAPP695细胞Aβ水平。Tenuigenin这一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上游病理环节的药效,显示了其在AD治疗方面重要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无糖培养的PC12细胞建立模型,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碘化丙啶单染的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Sal B可明显抑制缺糖对PC12细胞诱导的损伤,在0.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显示Sal B显著降低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al B显著降低缺糖诱导的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在0.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Sal B对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姜黄素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与iNOS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MPP 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与iNOS关系.[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FCM检测PC12细胞iNOS的表达.[结果]PC12细胞自然凋亡率为(1.5±0.1)%,0.5 mmol·L-1MPP 作用24 h后,PC12细胞凋亡率为(59.5±2.7)%;20μmol·L-1Cur和0.1 mmol·L-1特异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PC12细胞作用24 h后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但分别使0.5 mmol·L-1MPP 处理组细胞凋亡率由(59.5±2.7)%下降到(15.9±5.3)%和(39.7±8.7)%(P<0.01);PC12细胞经0.5 mmol·L-1MPP 处理24 h后,其iNOS表达率由正常对照的(13.5±1.5)%增加到(71.9±4.0)%(P<0.01),加入20 μmol·L-1Cur同时处理24 h后,其iNOS蛋白表达率由(71.9±4.0)%下降到(40.0±3.0)%(P<0.01).[结论]Cur可以抑制MPP 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iNOS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联合低糖培养基建立体外OGD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观察Hoechst33258染色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给药后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经OGD损伤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可减轻PC12细胞形态损伤,显著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和LDH含量,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能降低OGD诱导的细胞凋亡。 结论 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APP695和绿色荧光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共表达及对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和瑞典突变型APP695共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获得高表达APP的PC12细胞克隆。观察基因转染后PC12细胞的细胞周期,超微结构和β淀粉样蛋白的分泌情况。方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挑选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PC12细胞克隆。放射免疫方法测定β淀粉样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瑞典突变型APP转染能使PC12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变长,微绒毛增多,分泌Aβ增多,细胞周期中G0和G1期细胞比例增多。结论 绿色荧光蛋白和瑞典突变型APP695共表达载体转染的PC12细胞可作为AD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