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经“左”“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经中”左”“右”之说颇多,而以“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为总纲。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天元纪大论)所言与此相类,唯缺“阴阳者”二句,多“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一语。王冰以”阴阳间气,左右循环”【列释之。其说似本(五运行大论):“(帝日)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歧伯日: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  相似文献   

2.
奇经八脉,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明代医家李时珍因"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而加整理补充,著《奇经八脉考》一书。其云:"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此论说明了奇经系统包罗人身,连及八极,孕育了奇经八脉辨证体系之雏形。奇经八脉辨证能将脏腑、六经、气血、八纲等辨证方法融于一体,是根据八  相似文献   

3.
升降学说是中医独特的理论,在临床上起着重要作用。《医源》言:“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理,升降而已矣”。指出人体应天地,其生长化收藏之代谢活动无非是升降变化,一旦发病,则升降失常。《顾氏医镜》言:“升降者,病机之要也”。《存存斋医话稿》亦言:“古名医治病,无不以阴阳升降为剂量准”。所以掌握升降学说的要领,对临床的制方与用药均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现琐谈如下。1左升有降的临床意义《内经》言:“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升右降是由肝之升发与肺之肃降来完成的,其意即为人体内脏活动应天地日月星辰运行。《…  相似文献   

4.
清代徐大植在《医学流流论·方药离合论》中所说:“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气血,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放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中医方剂的组织,都有其规矩准绳.既有严格的原则、又有极大的灵活性。“方从法出”是为有法才有方。一个方剂.必然要有一个适当之名…  相似文献   

5.
“杂合以治”的主张,自古就为医家所重视。《素问·异法方宜论第十二》曰:“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张志聪有注:“夫天有四时之气,地有五方之宜,民有居处衣食之殊,治有针灸药饵之异,故圣人或随天地之气,或合地之宜,或随人之病,或用针灸、毒药,或以导引按摩杂合以治各得其宜……。”学习前人的经验,联系自己的实践,深感医治病情复杂之证,  相似文献   

6.
柯琴学术思想主要观点是,以方类证,方不拘经;以地理兵法,明六经之义;六经为百病立法;六经病可“合”与“并”;六经病阴阳总纲论;《伤寒论》法中有法,方外有方。在于明六经之来路而见病知源,明病机,测进退,知常达变,治中喻防。同时阐发六经意义,为六经分证的应用,开阔思路,后人以六经治杂病,多因之而受启发。  相似文献   

7.
督脉为八脉之一,冲、任、督三脉均起于胞中,一源而三岐,任、督二脉贯穿人体之腹背中行,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主一身之阴经,以阴为基,以阳为用,阴阳相互维系,对妇女的生理,病理具有重大之影响。任脉主胞胎与冲脉相资,得督脉相配,阴平阳秘,调节着妇女之经、带、胎、产。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八脉之治以督、任、冲、带为多,而从督、任、冲、带四脉之关系看,以督脉与妇科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医论篡要     
医论篡要时为冬,斯时也,非无日也,第稍远耳,便见严寒难御之若此,万物凋零之若此。然则天地之和者,惟此日也,万物之生者,亦惟此日也。设无此日,则天地虽大,一寒质耳,岂非六合尽冰壶,乾坤皆地狱乎?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阳衰者,即亡阳之渐也,恃强...  相似文献   

9.
<正>角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七情为配伍原则,将三味中药联合应用,发挥协同增效或减毒的功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三”成众、成体、生万物,三药组合,三足鼎立,互为犄角,犹如团队作战,作用强大。  相似文献   

10.
《医易义》是张景岳研究医易结合的代表作,详细论述了天人相参、医易同源的义理,所论内容涉及到生理、病理、治则等方面,堪称医易结合之典范.兹就其精要,浅述于下,以见其情.(一)天人合一,形体相似.“伟哉人生,禀二五之精,为万物之灵;得天地之中和,参乾坤之化育;四象应天,四体应地;天地之合辟,即吾身之呼吸也;昼夜之潮汐,即吾身之脉息也;天之北辰为群动之本,人之一心为全身之君也.由是观之,天之气即人之气;人之体即天之体”.说明人得天地的中和之气以生.耳目口鼻应天,气血骨肉应地,呼吸、脉息,与天地息息相通,心主一身,犹天之北辰,人身就是一个小天地.这是景岳对天  相似文献   

11.
冲、任、督、带四脉属“奇经”,胞宫为“奇恒之腑”,冲、任、督、带四脉下起胞宫,上联十二经脉,而与脏腑相通。从而使冲、任、督、带四脉在妇科生理、病理的理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谓之“奇经”者,不同于十二正经,别道奇行,无表里配属,不与五脏六腑直接联通。从中医经典理论中,可以总结出冲、任、督、带四脉有四个共同特点:第一,从形态上看,冲、任、督、带四脉属经络范畴,而有经络的形象。即:经有路  相似文献   

12.
带脉为病临证治验海门市余东医院(226152)沈志强,程婉丽带脉总束腰以下诸脉,下焦乃奇经汇集之处,冲、任、督三脉均起源于小腹部。张子和(儒门事亲·论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章)云:“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终带脉”。证明带脉总束冲、任、...  相似文献   

13.
《内经图》是道教内丹修炼图,以人体气、液、阴、阳运行变化需经过的关窍为主要内容,将人体和自然界天人相应的机制和过程用歌诀加注在图景之中,具体阐发说明了气、液在五脏中运行、相互转化与天地间阴阳升降的关系,督任二脉与日月运行的关系.参照天地日月之道,涵养人身之精、气、神。是道教医学对中国传统阴阳理论体系在内丹修炼实践基础上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治病法轨》为清末民国医家王雨三的毕生经验集萃。全书分三卷:上卷详辨阴阳、气血、表里、虚实,以脉理言病机、方证;中卷论及临床疑难变幻之奇症、险症及其治验,多为他医屡治不效,转而求治获效者;下卷则言各科证治扼要,皆为王氏积数十年经验累积,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该书脉络明确,理法兼备,探幽阐微,独出心裁,非人云亦云、尚事空谈者可比。主要学术思想为:治病求本,贵先识病;以脉定证,四诊合参;匡正除邪,顾护元气;重视温补,师古不泥。  相似文献   

15.
干咳杂议     
干咳无痰或少痰,为临床常见病症,其治较为棘手,如用中药治疗常有较好效果。古今文献论咳嗽的含义主要有三种:(1)以肉眼痰言,有声无痰为咳,无声有痰为嗽;(2)以病因痰言,嗽因痰作,咳因气逆;(3)咳嗽一体,不必细分。笔者赞同周学海“细分咳嗽,今概不取,无声即不得为咳嗽矣”。本文仅就咳嗽无痰或少痰之证,试述刍见。论其病因,一般认为由阳邪或阴虚使然,但临床所见,阴邪(如阴寒、痰湿、瘀血等)或阳虚气弱也能导致干咳无痰或少痰。夫肺朝百脉,主  相似文献   

16.
<正>生生子曰∶人之与天地万物同者,同此理气也。朱子曰∶人之与物,本天地之一气,同天地之一体也,故能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皇极经世》曰∶天有四时,地有四支。四支各有脉也,一脉三部,一部三候,以应天数。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其中,三才之道也。《撄宁生卮言》曰∶天地非大气鼓,则寒暑不能以时,潮汐不能以讯,霜  相似文献   

17.
笔者欲就督任冲三脉略述己见。督:教材80页:“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奇经考》解“总督”、“都纲”。若言督为总管统率义,度其来自《奇经考》对督脉评论的“阳脉总纲”、“阳脉之海”之语。疑医经命名时未必据此。因任脉对阴脉也有类似功能而不名督;“心者君主之官”更是总领也不名督。可知非也。然究为何义?《说文》解督“察视也。从目,叔声”与医经之督脉毫不相关,又解“一日目痛也“更与督脉的生理功能风马牛不相及。此可怀疑督非本字似属通假。据《说文》解的“叔声”提供的线索在古韵书中查得是“(叔衣)”,与督古互通。《庄子·养生主》督字,郭注:“中也”(以袭义注):《左传  相似文献   

18.
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 ,因带脉[1] 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 ,任、督病而带脉始病[2 ] 。带脉者 ,所以约束胞胎之系[3] 也。带脉无力 ,则难以提系[4 ] ,必然胎胞不固 ,故曰带弱则胎易坠 ,带伤则胎不牢。然而带脉之伤 ,非独跌闪挫气已也 ,或行房  相似文献   

19.
陈无择重视五运六气,认为五运六气是天地阴阳运行升降之常道,疾病的发生,在于德化政令灾变,治之各以五味所胜调和,以平为期;六气为病,要考虑司天在泉、上下加临、标本中气等。时气是天地有余不足违戾之气,随人脏气虚实而为病,与感冒中伤,瘟疫不同,疫病则是四时兼有不正之气;脏腑配天地,脉合天地运,天行六气,可以是疾病外因,六淫即是寒暑燥湿风热,六化本乎一气,以运变而分阴阳,反则为六淫。陈无择在《素问·气交变大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五运时气发病特点,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基础上,总结了六气发病特点,陈氏深谙《内经》五运六气之理,运气之异象,宗《内经》治则治法,倡五味合天地运气之用,言以《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开创性的研制五运时气民病证治方十首,六气时行民病证治方六首,计十六方。  相似文献   

20.
仝光照  高旸 《光明中医》2009,24(7):1239-1240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篇>中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与人是辨证统一的、密不可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这就是相应,有天之变,就有人之应,即是生理的适应性;故日:"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中医理论中,人体与天地相应,最有意义的就是与年周期、日周期相应.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