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肝外囊肿型胆道闭锁(CBA)与胆总管囊肿(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高频超声检查及手术治疗的32例肝门部囊性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CBA组10例和CC组22例,对比分析2组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CBA组胆囊长径、前后径均明显小于CC组(均P<0.01);CBA组囊壁厚度>1.0 mm的比例明显高于CC组(P<0.01);CBA组胆囊形态异常与肝门部纤维块(≥4.0 mm)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C组(均P<0.01);CBA组肝内胆管扩张、囊内胆泥沉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C组(均P<0.01);CBA组肝动脉内径明显大于CC组(P<0.01)。结论:高频超声对CBA与C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3.
1 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18岁。于2000年1月6日以“腹部右侧发现一巨型包块半年余”为主诉收住院。患者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纳差,时常腹泻,黑色糊状样便,小便深黄色,肿块增长速度很快,以致站立困难,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患者既往健康,否认有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4.
例 1,男 ,3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右上腹绞痛4月余 ,伴寒战、发热。查体 :右上腹轻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无黄疸 ,腹部无包块。超声检查 :胆囊区可见上下排列两个大小分别约 3.6cm× 2 .1cm ,3.4cm× 1.5cm液性暗区 ,上一液性暗区内见数个较强回声光点 ,直径约0 .2cm ,后无声影 ,不随体位移动 ,隐约可见两个液性暗区下部相通。超声诊断 :(1)胆囊区双液性暗区 (不除外双胆囊可能 ) ;(2 )上暗区内较强回声光点考虑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3)不除外胆囊管囊状扩张症。手术所见 :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明显扩张约 4cm× 3cm ,与周围…  相似文献   

5.
女,15岁。食欲不振,乏力十余日,巩膜、皮肤黄染,右上腹包块3d,来我院就诊。查体:巩膜、皮肤黄染,腹部右肋弓下膨隆,触及一肿物约110mm×110mm。实验室检查:谷丙、谷草转氨酶增高,谷胺酰转肽酶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降低,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高。CT检查考虑右上腹囊肿伴肝内胆管扩张。建议超声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6.
实时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8岁。因“上腹部间歇性钝痛不适 3年 ,加重伴黄疽、发热 4d”。急行B超检查提示 :左肝前后径 6 .5cm ,右肝上下斜径 10 .5cm ,被膜光滑 ,肝实质回声均匀 ,左、右肝内胆管均扩张 ,肝内三级胆管前后径 0 .8~ 0 .9cm。于第一肝门处可见大小为 14 .2cm× 10 .0cm巨大囊性肿物 ,呈“正葫芦”状 ,壁光滑 ,完整 ,囊内可见密集光点沉积于囊后壁 ,呈层状分布 ,变换体位后 ,见密集光点及絮状物漂动 ,未见强光点。此囊性肿物将胆囊向上推挤 ,接近肝被膜。胆囊大小约为 8.1cm× 2 .1cm ,囊壁光滑 ,透声性好 ,胆囊颈部似与此巨大囊性肿物相连…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超声诊断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周围的脏器关系及是否与近端胆管相通为重要依据。结果12例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其中10例均行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特征性,简便,安全,经济,可重复检查的影像学手段,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病例,女,22岁。双眼巩膜、皮肤黄染,右上腹部包块1年零9个月。1997-06-10生下一男孩后出现大便溏泻,尿黄,双眼巩膜、皮肤黄染,外院以肝炎诊治。治疗三月后症状未见缓解,且出现右上腹包块,B超检查诊断:肝硬化腹水。多方医治无效,于1999-03-08入本院就诊。入院检查:T 37.2℃、P82次/min、R18次/min、BP12.0/8.0Kpa,神清合作,慢性病容。查体:腹部膨隆,右上腹扪及-约25cm×25cm的圆形囊性肿块,无触痛,推之可移动。血常规:Hb96g/l、WBC8.0×109/L.、N 0.68、L 0.30、M 0.02;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7岁.因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半月,近日出现酱油色尿液及大便白陶土色就诊.9年前,因腹部不适经B超检查,发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未治.本次就诊实验室检查: 总胆红素216.70μmol/L,直接胆红素181.90μmool/L,间接胆红素34.79μmol/L,总胆汁酸217.8μmol/L,碱性磷酸酶881.70U/L.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6个月,进行性腹部膨隆6月。出生后其父母发现患儿腹部炮满,之后腹部逐渐胀大,膨隆进行性加重,伴器闹、溢奶、大便灰白,时有发热,于   相似文献   

14.
超声诊断胆总管囊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胆总管囊肿的声像特点,探讨超声诊断胆总管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6 5例胆总管囊肿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囊肿的声像表现根据扩张程度、形态和累及的范围分为5种类型:A型2 1例(32 .3% ) ,B型16例(2 4 .6 % ) ,C型2 2例(33.8% ) ,D型6例(9.2 % ) ,E型10例(15 .4 % ) ,其中在C型和D型病例中,“三联征”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胆总管囊肿的声像表现呈多样性。A型和B型是胆总管囊性扩张程度较轻的类型,诊断难度不大。C型和D型是胆总管扩张程度较重的类型,超声诊断有一定难度,需要与其它表现为腹部囊性肿物的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女,9岁。因“发现右上腹肿块1周”入院。查体:心尖搏动弥散,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伴固定分裂,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右上腹膨隆,可触及一约15 cm×10 cm肿块,质中偏软,无压痛。化验:AKP383 U/L,r-GT323 U/L。B超示胆总管处一13.2 cm×11.1 cm囊性占位,肝内胆管扩张,左、右肝管均为1.5 cm。CT扫描示胆总管处一14.0 cm×11.0 cm囊性占位。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0.4 cm),右心增大,肺动脉增宽,彩色血流;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三尖瓣返流。术前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I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经胸外科会诊后决定先行囊肿切除…  相似文献   

17.
Moisi.  I 张林 《放射学实践》1995,10(3):134-135
胆总管囊肿是一种罕见的消化畸形,超声,特别是CT成像,是首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胆总管囊肿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2例得到随访,其中囊肿空肠吻合术后,症状复发率50%(3/6),再手术率33%(2/6),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后,症状复发率12.5%(2/16),再手术率6.3%(1/16)。结论: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为治疗胆总管囊肿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CT诊断成人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诊断成人胆总管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胆总管囊肿,CT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18例螺旋CT均准确做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其中包括胆总管囊肿或梭形扩张(Ⅰ型)12例、胆总管单发性憩室(Ⅱ型)1例、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壁内段囊状扩张(Ⅲ型)2例和多发性囊肿(Ⅳ型)3例.结论:CT诊断和鉴别诊断成人胆总管囊肿有很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双胆总管畸形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38岁,因“右上腹部隐痛6月余伴恶心、轻度厌油”于2004年1月2日入院,B超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泥沙样结石,肝总管、胆总管多发结石。于2004年1月5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术后T型管造影示:先天性双胆总管畸形;副胆总管近端残留结石,异位开口于胃体小弯侧(图1,2),行胆道镜经窦道取石术,取出残余结石一枚,直径约0.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