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外科麻醉术后不同护理体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选择普外科麻醉术后患者的合理体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清醒且生命体征正常)、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术后患者各120例,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后改半卧位,实验组患者术后直接给半卧位或低半卧位,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对照组患者头痛、眩晕、呕吐发生率较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体位不适感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普外科患者麻醉术后直接选择半卧位或低半卧位可以提高舒适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的舒适体位.方法 随机将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下的阑尾炎术后患者180例,按麻醉术式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60例观察;再分别将3组中每一组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护理直接给予半卧位,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后改半卧位;观察术后患者卧位的舒适度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普外科不同麻醉方法术后患者采取护理体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50例麻醉术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颈丛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术,根据术后的护理体位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75例。研究组患者术后采取直接低半卧体位或者半卧体位,参照组采取去枕平卧6h后半卧体位。观察并比较参照组和研究组的不适反应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适反应发生几率6例(8.00%)显著低于参照组17例(22.67%),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72例(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64例(85.3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不同麻醉方法术后的患者直接采取低半卧体位或者半卧体位,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张烨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08-209
目的观察早期半卧位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3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13例,程度重,有3例诉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半卧位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带气道插管者除外)。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12例,程度重,有2例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相似文献   

6.
1术后患者的卧位 麻醉未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腰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4~6h。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患者伴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相似文献   

7.
术后的护理可以分为3个阶段:(1)术后3d以内;(2)术后2~3d至拆线(术后7~10d);(3)恢复期:拆线后至出院. 1 术后3d内的护理,此期护理重点是观察病情,预防合并症.具体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1 卧位 患者的术后卧位应按医嘱执行.一般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椎管内麻醉术后平卧6h.在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颈、胸手术术后的患者用高坡半卧位,腹部手术术后的患者采用低坡半卧位,脑部手术术后的患者抬头高度15°~30°,肥胖患者侧卧位更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回流.总之,任何卧位都应使患者感到舒适,并经常纠正患者的卧位,做好皮肤护理.术后还要注意保暖,但不要贴身放热水袋,且热水袋温度不超过50℃.  相似文献   

8.
对腹部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回病室后仍需仰卧平躺6h左右,因此常有患者主诉腰酸不适。为预防术后由于这种体位性疲劳引起的腰肌酸痛,我们对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和传统的平卧位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50例,男性10例,女性40例,平均53岁。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为男性5例,女性20例。均为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胆结石患者。1.2方法:试验组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患者回病室后首次血压测量在正常范围,即给以平枕,高度8~10cm,垫于颈肩部,防止颈部悬空,抬高床头30°~45°。对照组按…  相似文献   

9.
1术后病人的卧位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腰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硬膜外麻醉病人平卧4~6小时。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度,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2生命体征的观察大手术后一般每15~30min测量脉搏、血压、呼吸一次,至少连续4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每60min测量一次。小手术后可每1~2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平卧位与侧卧位腰丛神经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平卧位腰丛神经阻滞组(SPLPB组,60例)和侧卧位腰丛神经阻滞组(LPLPB组,6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分别在平卧位和侧卧位下行腰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体位摆放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体位摆放用时、神经阻滞时间、腰丛穿刺尝试次数、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12、24 h的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SPLPB组患者的体位摆放VAS评分低于LPLPB组,体位摆放用时、神经阻滞时间均短于LPLPB组,腰丛穿刺尝试次数少于LPL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2、24 h的疼痛VAS评分均高于术后1 h,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患者不同卧位的头痛和舒适度,讨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的舒适体位。方法将24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去除肩下垫枕,使患者有舒适的体位,不限制头部运动。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限制头部运动。全部采用针内针法行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连续观察3d,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和舒适度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头痛。结论脊麻-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术后无需去枕平卧预防头痛,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2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全身麻醉,B组为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异丙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有无不适,次日随访有无手术记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异丙酚用量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次日随访均无手术记忆及脊髓损伤。结论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可以减少麻醉用药,且苏醒时间较短,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对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行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160例按手术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常规去枕平卧位6h;观察组取低枕平卧位及15°~30°侧卧位2h,观察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协助患者轻柔、缓慢地过渡为自由舒适体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d的头痛发生率、颈肩腰背不适感、下肢酸困不适感及术后尿潴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头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肩腰背不适感、下肢酸困不适感及术后尿潴留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在麻醉穿刺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宜变换体位的合并症情况下可采取改良体位,以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颈丛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对全身影响小、术中可观察患者发音情况、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但阻滞后常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麻醉效果不完善等不良反应。在局麻药中加入小量吗啡,可望减轻颈丛阻滞后的不良反应,增强麻醉效果。本文对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创伤和痛苦较小的手术方法,避免了传统术式视觉效果差、不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和易复发之缺陷,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有其特殊性,现报道如下。1基础护理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体位和饮食护理两个方面。1.1体位护理术后一般采取半卧位,全麻者去枕平卧6h后改半卧位。其目的在  相似文献   

16.
刘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28):112-113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1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回到监护室15min即采取半卧位,对照组术后常规采取平卧位。分别在术后15min、术后6、12、24h监测动脉血气(简称ABG)值变化,包括pH值(酸碱度)、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PaO2/FiO2(氧合指数)。观察两组患儿相同时间的肺通气及氧合状态、血液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术前采取平卧位和半卧位在同一时间段两种卧位患儿pH值均无明显变化,较平稳;PaO2在术后12h半卧位较平卧位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2在术后12h半卧位较平卧位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FiO2术后15min平卧位和半卧位均升高显著,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h PaO2/FiO2半卧位较平卧位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在术后24h后较平卧位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监护显示: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仅轻微波动,体位变更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结论:婴幼儿VSD修补术后采取半卧位与平卧位比较可有效提高肺通气及氧合效果,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辅助患儿肺功能恢复的方法,可预防肺部并发症,缩短了患儿在监护室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两种体位对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接受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随机抽取100例,然后随机分配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术后去枕平卧体位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的改良低半卧位,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和呕吐发生率、头晕、腹部疼痛腰肌酸痛以及1期压疮等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分析对比数据可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处于平稳状态;实验组患者的腹部疼痛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腰肌酸痛、呼吸急促以及Ⅰ期压疮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头晕呕吐的发生率,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在术后对患者采取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的改良低半卧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伍素英  金玉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518-3519
因阑尾炎、胆石症等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应采取上半身抬高30~45°半卧位,但有的患者因半卧位不舒服而不愿配合.腹部术后采用半卧位是保证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1-5].术后体位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此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平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患者,均为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所有患者术前生命体征均正常,心肝肾功能均正常,意识清醒.观察组包括男30例,女8例;年龄(41.26±12.26)岁;全身麻醉18例、硬膜外麻醉18例.对照组包括男28例,女10例;年龄(40.08±11.32)岁;全身麻醉18例、硬膜外麻醉18例.两组性别、年龄、生命体征、心肝肾功能、麻醉方法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测不同开胸体位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筛选出相对安全的胸部麻醉和手术体位.方法:将120例食管癌病人依左胸和右胸术式不同,随机分成右侧卧位组60例和左侧卧位组60例.在全麻术中首先检测平卧位及转成左侧位或右侧位2h内的HR,SBP,DBP和DP数据,统计学分析监测数值与手术体位的关系.结果:右侧卧位组在0...  相似文献   

20.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最适合的肌注体位。对342例产妇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每位产妇上午采用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传统卧位)肌注;下午采用仰面平躺在床上,双下肢放平(平卧位)肌注。采用McGill疼痛回答法和卧位舒适评定表进行评定,比较2种注射体位注射时产妇的疼痛和舒适程度。2种体位的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2种体位的舒适度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产妇采取平卧位注射体位较传统体位舒适且疼痛减轻。在剖宫产术后选择平卧位给产妇肌肉注射较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的体位更加舒适且减轻疼痛,易为产妇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