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目的 基于“药辅合一”的中药制剂原则,利用丁香酚良好的脂溶性和促皮吸收性来制备具有抗炎、抑菌、止痒功效的丁香酚乳膏。方法 预试验筛选出影响丁香酚乳膏质量排名前三的因素,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乳膏配方。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磷酸组胺致小鼠瘙痒模型考察丁香酚乳膏的抗炎、止痒效果;抑菌圈实验验证丁香酚乳膏对大肠埃希氏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优选得到丁香酚乳膏基质的最优配方,丁香酚、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的用量分别为1.00、0.75、1.65 g。制得的丁香酚乳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磷酸组胺所致小鼠瘙痒(P<0.05,P<0.01),抑制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结论 优化后的丁香酚乳膏,制备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良好,抗炎、抑菌、止痒效果佳,为丁香酚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黑豆镏油凝胶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选择和皮炎一湿疹类疾病关系密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杆菌,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试验进行研究。结果:琼脂扩散试验表明黑豆馏油凝胶1:1、1:10、1:100的稀释药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1:1、1:10的稀释药液对大肠埃希氏菌有抑制作用;MIC测定结果为黑豆馏油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价为1:64,MIC为1.56g/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价为1:64,MIC为1.56g/L,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效价为1:8,MIC为12.5g/L。结论:黑豆馏油凝胶对皮炎一湿疹类疾病联系紧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均有抑制作用,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熊胆胶囊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胆粉在体外平皿法抑菌试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中度敏感;体内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小鼠有显著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4.
藏药砂生槐子生物碱抗炎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砂生槐种子生物碱体外抗炎抑菌活性.方法:用KB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进行研究,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动物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砂生槐种子生物碱(2-16mg·0.01ml一)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生长繁殖的活性,形成抑菌环;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急性炎症肿胀无抑制作用.结论:砂生槐子生物碱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对小鼠耳急性炎症肿胀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皮炎洗剂提取液的抗炎、止痒、抑菌作用。方法观察皮炎洗剂提取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的作用;对大鼠止痒作用的影响;以及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杆菌进行皮炎洗剂提取液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皮炎洗剂提取液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大鼠瘙痒模型具有显著止痒作用;皮炎洗剂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杀菌作用。结论皮炎洗剂提取液具有抗炎、止痒、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将艾叶油作为乳膏油相,制备艾叶油乳膏,并考察其抗炎、止痒和抑菌的作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艾叶油乳膏处方;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乳膏的抗炎作用;通过制备小鼠瘙痒模型,研究乳膏止痒的作用。结果:艾叶油乳膏的最优处方为硬脂酸1.65 g、单硬脂酸甘油酯0.75 g、艾叶油2.00 g、月桂氮?酮0.13 g、十二烷基硫酸钠0.30 g、甘油0.75 g、适量冰片和蒸馏水。制得的艾叶油乳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瘙痒(P<0.05,P<0.01)。结论:优化后制备的艾叶油乳膏涂布延展性好、外观均一,有良好的抗炎和止痒作用,可为艾叶油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肖斐  陈贺  芦源  刘禾  张慧颖 《中医药学刊》2010,(7):1487-1490
探讨消疮饮治疗痤疮的药理作用,从抑菌、抗炎、免疫调节方面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抑菌试验、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的影响试验,观察消疮饮的抑菌、抗炎作用。通过消疮饮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及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试验,观察消疮饮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消疮饮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MIC19.45~155.63mg生药/mL,厌氧菌痤疮丙酸杆菌MIC155.63 mg生药/mL,体内抑菌实验表明,消疮饮有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率的作用,表明本品有抑菌作用。消疮饮有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作用,能抑制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的作用,表明本品有抗炎作用。消疮饮能促进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并且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指数明显增大。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本品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消疮饮具有抑菌、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胆可宁抗菌、解热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对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干酵母致热法3个实验研究方法。结果:胆可宁丸9 g/kg体重和3 g/kg体重两个剂量,可使腹腔感染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死亡数明显减少。胆可宁丸4.5 g/kg体重和1.5 g/kg体重两个剂量连续给药5 d,对干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胆可宁丸有抗菌、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9.
藏药山生柳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藏药山生柳水浸膏的抑菌活性。方法:小鼠连续灌胃,制备含药血清,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药物抑菌效应。结果:山生柳水浸膏、未灭活的含药小鼠血清均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生长繁殖。结论:山生柳水浸膏及未灭活的含药小鼠血清在体外均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生长繁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内抗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小鼠在染菌后7天内的死亡率;体外抗菌用琼脂扩散实验和菌落计数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圈大小。结果: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小鼠灌胃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后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45%和40%;正品金银花为40%;两者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死亡率的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实验测得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和正品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 L和12.5 mg/m L。结论: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制备工艺葛根芩连汤抗炎抑菌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混煎液、分煎液、有效成分提取物3种不同制备工艺制备的葛根芩连汤进行抗炎、抑菌作用实验研究,对比其抗炎抑菌作用的异同。方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混煎液组、分煎液组、有效部位提取物组及生理盐水组,ig给药1.95 g·kg-1,连续7 d。含药血清体外抑菌试验:ig给药20.475 g·kg-1,连续7 d,采集分离大鼠血清。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以及含药血清体外抑菌实验模型,评价其三者的抗炎、抑菌作用。结果:与混煎液和分煎液比较,有效成分提取物(1.95 g·kg-1)明显缓解了小鼠耳廓肿胀(P<0.01),其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伤寒沙门菌等10种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提取物对化学刺激所致炎症的缓解作用及其含药血清的体外抑菌作用,优于混煎液和分煎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斜叶黄檀和两粤黄檀2种植物粗提物的抑菌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倍稀释法,考察2种植物粗提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斜叶黄檀和两粤黄檀低、中、高剂量组(0.85,1.7,2.6 g·kg~(-1)),共8组,每组8只,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鸡蛋清致足肿胀和小鼠痤疮模型研究2种黄檀属植物粗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2种黄檀属植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两粤黄檀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5,10,40 g·L~(-1),斜叶黄檀的MIC分别为2.5,2.5,20 g·L~(-1)。2种黄檀属植物的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P0.05,P0.01);斜叶黄檀高剂量组和两粤黄檀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抑制由鸡蛋清致炎3,4,6 h后的足肿胀度(P0.01);斜叶黄檀中剂量组和两粤黄檀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减轻混合菌液引起的耳肿胀度(P0.01)。结论:斜叶黄檀和两粤黄檀均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雷公藤叶组分TZT-5抗炎作用,尤其是对关节炎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炎模型、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模型、鸡Ⅱ型胶原(CCII)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和佐剂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观察TZT-5的体内抗炎活性和抗关节炎的作用.结果 TZT-5可减轻上述4个模型的炎症症状,抑制CCII和佐剂致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滑膜组织增生.结论 TZT-5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明显抑制CCII和佐剂所致大鼠关节炎,具有研发成为新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卢秀霞  潘婷婷  杨杏  叶涛  黄海清 《中草药》2018,49(21):5082-5092
目的研究茶树油凝胶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其抗炎、抑菌功效与刺激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CremophorRH-40)与1,2-丙二醇为溶剂制备茶树油凝胶,并考察其外观性状、pH值、黏度、保湿率、药物含量与稳定性;分别对茶树油凝胶的抗炎、抑菌效果与刺激性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得茶树油凝胶处方:茶树油1.0%、Cremophor RH-40 5.0%、1,2-丙二醇5.0%、卡波姆-940 0.6%、甘油8.0%,加蒸馏水至100 g,三乙醇胺溶液调pH值至5.0;获得澄清透明、均匀细腻、黏稠度适中,且涂展性良好的茶树油凝胶;pH值5.52±0.03,黏度(48782±25)m Pa·s,放置24 h后保湿率(93.32±0.38)%,含茶树油(9.55±0.10)mg/g;茶树油凝胶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为46.15%,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与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50±0.96)、(15.25±2.36)、(15.75±1.91)mm;茶树油凝胶的半数溶血率(LC50)为456 157 mg/L,血红蛋白变性指数(DI)为157.98%,LC50/DI值为2887.44,表明无眼刺激性;一次给药后茶树油凝胶对家兔皮肤的刺激反应平均积分为0.125,连续给药14d后动物刺激反应平均积分为0.036,表明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反应;高速离心、强光照与耐寒耐热实验结果表明制剂稳定性良好,应置于阴凉避光处贮存。结论茶树油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符合凝胶局部外用制剂主要指标要求,具有一定抗炎、抑菌功效,安全性良好,为茶树油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复方感冒灵颗粒(CGG)全方、化学药(CM)组、中药(TCM)组的抗病毒、抑菌、解热、抗炎等实验,以期综合评价复方感冒灵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效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制备小鼠病毒感染模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小鼠细菌感染模型,酵母菌致大鼠发热模型及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CGG、CM、TCM的抗病毒、体内体外抑菌、解热和抗炎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给药组肺组织中病毒载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CGG、CM、TCM组小鼠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19.68%、8.30%、8.54%;各组存活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延长率分别为29.6%、5.4%、12.9%;病毒感染致小鼠死亡抑制率分别为26.7%、0、10.0%。在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致死实验中发现,CGG、CM、TCM对小鼠的死亡抑制率分别为10.0%、15.0%、0;体外抑菌和杀菌实验发现CGG、TC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标准株均显示出抑制和杀灭作用。解热实验中发现CGG、CM可在给药后1、2 h显著抑制酵母致大鼠发热反应(P<0.01)。抗炎实验中发现给药组耳肿胀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CGG、CM、TCM组抑制率分别为31.7%、22.6%、26.8%。结论 CGG具有抗病毒、抑菌、解热、抗炎等功效,且CGG效果优于TCM、CM,提示TCM和CM发挥了协同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16.
黄芩提取物制备过程中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黄芩提取物制备过程中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动态变化规律,探寻确定合理提取工艺的研究思路。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芩提取物制备工艺制备4个中间产物,分别记为水提物(样1),第1次酸沉产物(样2),醇沉精制后产物(样3)和第2次酸沉产物(样4),分别测定以上4个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及其解热、抗炎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考察成分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酸沉精制能明显提高黄芩提取物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但醇沉精制对提高这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作用不明显。样1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试验的解热效应最强,样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样3和样4的解热抗炎作用有所减弱,即进一步的纯化精制存在功效损失。黄芩苷与体温升高值、耳肿胀率和足肿胀率的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78,0.81和0.70,双变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848和0.819,均为5种成分中的最大值,说明黄芩苷对药效的影响最大;此外,除黄芩苷外,其他4种成分与体温升高值、耳及足肿胀率的双变量相关系数为负值(解热效应中的黄芩素除外),提示提高其他4种成分的含量有利于增强提取物的解热抗炎效果。结论:虽然黄芩苷对黄芩提取物药效的影响最大,但也不是该成分含量越高越好,且增加除黄芩苷外的其他成分的含量有利于提高该提取物的整体解热抗炎效果。黄芩提取物解热抗炎作用是多种成分的综合效应,在确定制备工艺时应综合考虑多种成分对药效的影响,避免过度纯化造成功效损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禹州漏芦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耳肿胀的抗炎及其抑菌作用,进而对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对禹州漏芦进行乙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各部位浸膏,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11 g·kg-1)和不同溶剂萃取部位高、低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考察禹州漏芦不同溶剂萃取部位的抗炎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用划线法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考察不同部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禹州漏芦三氯甲烷萃取部位的高、低剂量组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均高于60%(P0.01),其他部位的抑制率较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5种菌种均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最低,正丁醇萃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最低,均为312.5 g·L-1。结论:禹州漏芦抗炎的有效部位是三氯甲烷萃取部位,抑菌的有效部位是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为禹州漏芦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鬼针草抗炎新成分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鬼针草中的新天然成分──鬼针聚炔甙(bipinnatpolyacetylenicloside)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壳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至炎的大鼠的白细胞游走,其抗炎效果大多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差异甚至有的作用略强,鬼针草中的黄酮混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