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中Maspin、uPA、VEGF和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PCR法检测GIST组织中Maspin、uPA、VEGF及VEGF-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指标表达与GIST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Maspin与uPA、VEGF、VEGF-C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42例GIST组织中,Maspin、uPA、VEGF和VEGF-C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1.9%(26/42)、64.3%(27/42)、59.5%(25/42)和54.8%(23/42)。逆转录PCR检测显示,Maspin、uPA、VEGF和VEGF-CmRNA在GIST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与其相应蛋白表达的趋势基本一致。随着GIST侵袭危险性增加,Maspin表达显著降低,uPA蛋白及VEGF、VEGF-C表达均显著增加(<0.05),而uPA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0.05)。随着GIST出现复发转移,Maspin表达显著降低,VEGF和VEGF-C表达显著增加(<0.05),而uP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0.05)。Maspin与uPA、VEGF、VEGF-C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0.429,<0.05;=-0.312,<0.05;=-0.292,<0.05)。结论 Maspin表达下调或缺失促进uPA、VEGF和VEGF-C表达上调在GIST演进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4种蛋白均有可能是预测GIST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辅助因子;Maspin基因有可能是GIST靶向治疗新的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在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1例NSCLC患者在化疗前后分别测定肺癌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包括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胚抗原(CEA)的血清水平,观察其化疗前后的变化,同时在化疗后复查胸部CT以评价近期疗效,分析两者间的联系。结果 化疗有效(CR+PR)组:血清TPS、VEGF和CE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与化疗前相比,仅TP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化疗无效(SD+PD)组:化疗后血清TPS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VEGF和CEA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化疗前后血清TPS水平变化对于判定NSCLC化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SiHa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表达,探讨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设计针对VEGF的两种短发夹RNA(shRNA),分别构建PGPU6/GFP/Neo-VEGF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命名为pv1、pv2。利用脂质体将质粒转染入人宫颈癌SiHa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VEGFmRNA的变化情况。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质粒进行下一步实验;转染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pv1、pv2对VEGFmRNA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2.17±4.45)%和(64.55±3.80)%,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7.63±4.13)%(<0.05)。pv1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47.85±4.6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17.76±2.12)%和空白对照组的(19.66±3.74)%(<0.01)。结论 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沉默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中VEGFmRNA的表达,并可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Survivin、EGFR和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为肝癌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81例人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Survivin、EGFR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Survivin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肝细胞癌组织EGFR、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9.4%、63.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21.0%、44.4%(<0.05)。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0.05);EGFR的表达与病理分化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0.05);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术前局部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有关(<0.05)。EGFR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0.307,=0.007)。TNM分期、Survivin、EGFR是肝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子(<0.05)。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Survivin、EGFR和VEGF表达水平较高,其中Survivin、EGFR可以作为肝细胞癌的预后因子。EGFR与VEGF表达正相关,对研发多靶点药物或联合使用多种靶向药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蜂胶对大鼠照射引起的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照射组(=12)和蜂胶组(=12),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于给药后第7天用6MV高能X线全腹照射9Gy,照射后第3天处死大鼠。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测定组织SOD、MDA、NO以及血浆DAO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肠黏膜细胞凋亡,细菌培养观察肠道细菌移位感染情况。结果 放射损伤模型制备成功,单纯照射组大鼠肠黏膜病理形态和结构较正常组明显损伤,小肠组织NO、MDA含量与血浆DAO含量均明显升高(<0.05),SOD活性明显下降(<0.05),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菌感染率明显升高(<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蜂胶处理后明显改善大鼠肠黏膜病理损伤,抑制小肠组织NO、MDA含量和血浆DAO含量升高(<0.05),提高组织SOD活性(<0.05),并使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菌感染率明显下降(<0.05)。结论 蜂胶在减轻大鼠放射性肠黏膜损伤和维持黏膜屏障功能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TACE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以及血清VEGF、TNF-和SIL-R的变化。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A组)和TACE联合热疗组(B组)。A、B两组均在DSA下对肿瘤病灶进行TACE治疗,其中B组栓塞后保留导管,持续灌注化疗药物,同时对局部进行高频热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并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血清VEGF、TNF-、SIL-R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有效率(RR)为36.%,B组为60.%;A组卡氏评分改善率为33.%,B组为73.%;A组疼痛缓解率为38.5,B组为83.%。两组均出现1~2级恶心、呕吐、脱发、低热及轻度肝功能损害。治疗后1周和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VEG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B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两组均有下降,但B组下降明显(<0.05)。治疗后1周两组血清TNF-α、SIL-2R水平较术前下降,B组下降明显(<0.05);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较,A组升高(<0.05),B组继续下降(<0.05)。结论 TACE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率并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血清VEGF、TNF-α、SIL-2R水平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Ⅱ期结直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56例Ⅱ期结直肠癌组织及13例正常组织的VEGF-A表达与MVD,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1)肿瘤组织VEGF-A表达和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64.3%vs.0,23.69±5.779vs.7.9±1.27;均=0.000);原发肿瘤>5cm癌组织VEGF-A表达明显高于<5cm者(85.0% vs.52.8%,=0.034),发生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癌组织VEGF-A和MVD明显高于未发生复发或转移者(57.1% vs.28.9%,=0.039;28.94±4.208vs.22.41±5.428,=0.000);年龄>60岁患者的癌组织MVD明显高于≤60岁患者(27.36±5.658vs.21.67±4.959,=0.001),低分化患者癌组织MVD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27.65±6.329vs.23.16±5.416,=0.013);VEGF-A阴性组与弱阳性组及强阳性组MVD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80±4.60vs.24.51±5.07,=0.027;21.80±4.60vs.25.79±3.78,=0.006),VEGF-A弱阳性组和强阳性组MV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1±5.07vs.25.79±3.78,=0.666)。(2)56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3%、87.37%和75.96%;癌组织VEGF-A表达与患者DFS(χ =8.570,=0.014,=-0.292)和OS(χ=6.502,=0.039,=-0.281)相关,VEGF-A表达越强,DFS和OS越短;癌组织MVD与患者的DFS相关(χ=6.806,=0.032,=-0.213),MVD越高,DFS越短,但是与OS无明显相关性(χ=1.902,=0.168,=-0.022)。结论 Ⅱ期结直肠癌组织VEGF-A表达和MVD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恩度对食管癌细胞-10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Eca-10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恩度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ELISA方法检测荷瘤动物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恩度能抑制Eca-109和HUVEC细胞的增殖(均<0.05),并有效抑制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0.05),检测荷瘤组织中MVD计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0.05),荷瘤动物血清VEGF浓度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0.05)。结论 恩度能有效抑制食管癌细胞及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顺铂对S180肉瘤C57BL/6鼠模型以及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S180肉瘤C57BL/6鼠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顺铂+恩度联合组,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结果 成瘤后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顺铂+恩度联合组中的VEGF及MPP-9表达H评分分别为51.4±2.5、48.4±5.3、41.4±5.2、32.3±3.9和47.2±3.6、46.1±6.1、36.5±6.4、31.3±3.2;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和联合组均有显著差异(<0.05);顺铂组与联合组之间亦有显著差异(<0.05)。结论 恩度联合顺铂能够显著抑制VEGF及MMP-9的表达,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减少肉瘤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并探讨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Survivin和Ki-67在86例喉鳞癌组织及32例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喉鳞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Survivin在喉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5%,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的12.5%(<0.0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0.05);喉鳞癌Survivin阳性组中凋亡指数(AI)低于阴性组(<0.05),增殖指数(PI)高于阴性组(<0.05),且Survivin表达与AI呈负相关(=-0.831,<0.05),与PI呈正相关(=0.883,<0.05)。结论 Survivin在喉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喉鳞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均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抗血管生成化疗对昆明鼠皮下肉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荷S180肉瘤(100mm^3)鼠随机分成A组(CTX抗血管生成化疗组),B组(CTX标准化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按实验方案处理后,检测抑瘤率和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检测不同时段血清VEGF浓度。结果:A组和B组抑瘤率分别为88.7%和90.6%,A、B及C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7.6±5.2)个/mm^2、(16.5±5.5)个/mm^2及(17.9±4.7)个/mm^2,A、B及C组d21时血清VEGF浓度分别为(21.23±7.57)pg/ml、(41.01±14.37)pg/ml及(35.24±13.87)pg/ml。结论:抗血管生成化疗持续降低外周血VEGF值,降低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直接降低VEGF浓度是抗血管生成化疗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抗S180肉瘤生长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S180小鼠移植瘤模型,将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培哚普利(0.50 mg/ml)、血管紧张素Ⅱ(0.25 mg/ml)灌胃10天,期间称取小鼠体重,绘制体重均数变化曲线,并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及进食情况。第11天处死小鼠,称体重、瘤重,计算抑瘤率。通过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结构及MVD、VEGF、AngⅡ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小鼠体重均有增加,但各组体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组肿瘤生长显著增大(P<0.05),培哚普利组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培哚普利组肿瘤组织MVD、VEGF、AngⅡ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管紧张素Ⅱ组肿瘤组织MVD、VEGF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能显著抑制S180肉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组织AngⅡ、VEGF、MVD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射频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表达Ki-67、PCNA、Bcl-2和p53的影响。方法 85例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热化疗组和灌注化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尽可能排尽胸水后,热化疗组44例,给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然后进行胸腔射频热疗;灌注化疗组41例,仅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后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Ki-67、PCNA、Bcl-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热化疗组治疗后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中Ki-67和PCNA的表达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i-67、PCNA、p53和Bcl-2的表达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射频热疗能够显著提高化疗抑制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兔肝VX2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复制兔肝VX2肿瘤模型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及实验组(AS2O3)各8只,连续3天耳缘静脉注射用药,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的MVD表达(P=0.021<0.05)及VEGF表达(P=0.012<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MVD及VEGF表达(P=0.007)和对照组MVD及VEGF表达(P=0.048)均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AS2O3对兔肝VX2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联合热疗对大鼠肝脏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移植瘤模型,分别对荷瘤大鼠给予生理盐水、As2O3、热疗及As2O3联合热疗,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组织中HSP70、p53及PCNA的表达。结果 As2O3 联合热疗的抗肿瘤作用最明显,坏死及凋亡细胞数量增加。对照组HSP70、p53及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0.12%±3.60%,27.64%±4.90%和74.23%±6.35%,三氧化二砷联合热疗组HSP70、p53及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87.4%1±5.70%,90.06%±6.42%和22.10%±6.17%。与对照组(仅给予As2O3或热疗处理)比较,经As2O3联合热疗处理后,HSP70、p53表达显著升高(P=0.000< 0.05),PCNA表达则显著降低(P=0.000 <0.05)。结论 As2O3与热疗联合应用治疗大鼠肝癌有明显的协同作用;As2O3联合热疗通过诱导HSP70及p53的表达和降低PCNA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Biglycan及VEGF对结肠癌细胞系HCTll6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向转染Biglycan的细胞系HCTll6中转染VEGFsiRNA.设对照组(Mock)、空载和干扰对照组(Vector+siRNA-NC)、BiglycancDNA和干扰对照组(Biglycan+siRNA-NC)及BiglycancDNA和VEGF干扰组fBiglycan+siRNA-VEGF)。Western Blot检测Biglycan、VEGF及Ki67、PCNA、P21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结果]过表达Biglycan后,Ki67、PCNA和VEGF显著上调,P21显著下调。干扰VEGF后,上述3种周期蛋白的表达正好相反;Biglycan上调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下调VEGF后增殖能力又显著降低(P〈0.05);Biglycan过表达后S期细胞总数(44.39%±1.80%)较Mock组(31.41%±1.81%)和Vector+siRNA.NC组(32.56%±1.07%)显著提高fP〈0.01),凋亡率(0.12%±O.01%)较Mock组(1.75%±0.17%)和Veetor+siRNA-NC组(1.83%±0.16%)显著下降(P〈0.01);下调VEGF后S期细胞(20.76%±1.23%)显著降低(P〈0.01),凋亡率(8.30%±0.71%)显著上升(P〈0.01)。[结论]Biglycan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来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剂量紫杉醇联合沙利度胺对小鼠S-180肉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建立S-180移植瘤小鼠模型,将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B组:紫杉醇组,腹腔内注射20 mg/kg,每周3次,连续2周;C组:沙利度胺组,200 mg/kg灌胃,每周3次,连续2周;D组:紫杉醇+沙利度胺组,腹腔内注射紫杉醇(20 mg/kg)和沙利度胺(200 mg/kg)灌胃,每周3次,连续2周。观察瘤重、抑瘤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C、D组均能降低瘤重、减少VEGF的表达、降低MVD计数(P<0.05);D组分别与B、C组比较,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均低于B、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紫杉醇联合沙利度胺能一定程度上抑制S180肉瘤血管的生长,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以探讨ET-1、VEGF在肺癌组织血管形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0例NSCLC组织标本中ET-1、VEGF的表达及MVD。结果:ET-1、VEGF在NSCLC组织表达率分别为55%(22/40)、62%(25/40),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8%(1/12)、0%(0/12)及正常对照组(0/10)、(0/10)(P〈0.01);ET-1、VEGF表达阳性组MVD(26.23±3.52、23.40±5.29)显著高于ET-1、VEGF表达阴性组(15.46±4.85、16.40±3.85);ET-1、VEGF表达和MVD在低、中、高分化癌中存在显著差异[ET-1(0.212±0.031vs0.147±0.015VS0.103±0.032)、VEGF(0.267±0.023VS0.166±0.021vs0.112±0.012)、MVD(26.75±3.20VS23.14±3.38VS16.15±3.22)](P〈0.01或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ET-1、VEGF表达和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ET-1(0.198±0.037VS0.141±0.032)、VEGF(0.256±0.022VS0.154±0.037)、MVD(27.62±3.58VS17.13±3.13)](P〈0.01或P〈0.05)。结论:ET-1、VEGF调控肺癌组织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加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肝细胞癌(HCC)后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情况。方法 经确诊的HCC患者85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对照组)和TACE中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栓塞药物,治疗组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恩度)30mg栓塞;TACE术当天和第28天分别穿刺取肿瘤组织,对其进行VEGF和MVD的测定。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MVD分别为61.76±20.12和 62.64±22.83(P>0.05),VEGF分别为125.94±75.41和190.07±86.96 (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MVD分别为62.00±24.18和51.48±15.79(P<0.01),VEGF分别为127.10±77.81和88.47±75.89(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25/40)和61.9%(26/42)。结论 TACE能够减少HCC组织内已生成的血管数量,影响VEGF分泌,促进病灶内新生血管生成;TACE术中栓塞加用恩度能够有效降低HCC组织中MVD和VEGF表达,增加TACE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抗肿瘤及化疗增效的作用,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S180小鼠模型。西地那非分低、中、高剂量单独给药或联合化疗。比较抑瘤率;给药第6天流式细胞仪检测中剂量西地那非组、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结果联合化疗组抑瘤率高于西地那非组,西地那非组又高于对照组;中剂量西地那非组p53、VEGF、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cGMP、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cAMP低于对照组。结论西地那非有一定的抗肿瘤和化疗增效作用;这种作用与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相关,与细胞周期阻滞、VEGF、p53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