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月  刘绍能 《江苏中医药》2021,53(10):65-67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科常见病,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食管与胃,与脾、肝、肺、肠等脏腑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和胃降逆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我们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生理特性,提出五大治疗方法:和胃降逆、健脾益气助降、疏肝理气助降、宣肃肺气助降、理气通腑助降.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刘冬梅教授运用和胃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炎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性咽炎的主要病机为胃失和降,浊气上逆;以和胃降逆为治疗大法,常以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健脾和胃降逆,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疏肝和胃降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治宜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用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共奏和胃降逆、开痞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4.
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 ,结合医学文献 ,对《伤寒论》治疗脾胃病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归纳 ,将其治则归纳为疏肝理气、调和肝脾 ;行气导滞、和胃降逆 ;寒热并用 ,调肝和胃 ;温化痰饮 ,和胃降逆 ;清热祛湿 ,和胃降逆 ;酸甘化阴 ,养阴生津 ;温中健脾 ,和胃降逆 ;健脾益气 ,行气降逆 ;温补脾肾 ,和胃降逆 ;泄胃导滞 ,通降攻下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等 11大治则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治宜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用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共奏和胃降逆、开痞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内科高发疾病,中医认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本病发病之关键,"和胃降逆"应贯穿治疗始终,初期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为主,久病反复发作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为主,再兼以化痰、消积、通瘀、护膜等对症治疗,同时配合疏导心理、调摄饮食之法。分期论治,抓住治疗关键,使胃气降、脾气健、肝气疏,病自得愈。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属"反酸""呕吐""呃逆"等范畴,为气机升降失调,病在胃,与五脏关系密切,五脏气机升降异常均可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应和胃降逆,辅以疏肝、健脾、宣肺、补肾、养心之法,标本同治。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肝胃同居中焦,升降相依,相互为用,肝气疏泄升发之性可促进胃气之和降,情绪畅达,则不易发病,治疗疏肝气以降胃气之柴胡疏肝散。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胃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关系密切,脾气虚弱,无力布散水谷精微时易导致病理产物瘀滞中焦,加重胃气阻滞导致胃失和降,治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化裁。肺气不宣,胃气不降:全身气机通过肺的运动维持动态平衡,调节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对于通降胃气可起到提壶揭盖之功。肾失摄纳,胃失和降:胃为水谷之海,肾为气之根,肾火不暖胃土则致胃气虚寒,治疗以和胃降逆,酌加枸杞、山药、杜仲等补肾之品,以达到补先天以养后天的功效。火不暖土,心胃同病:心胃毗邻,心为气血之大主,脾胃乃气血化生之源,心气亢盛,心火上炎而不能下降以暖胃土,水谷不化,胃气失于和降临床上可借鉴"调心以治胃"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医学文献,对《伤寒论》治疗脾胃病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将其治则归纳为疏肝理气,调和肝脾;行气导滞,和胃孜逆;寒热并用,调肝和胃;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清热祛湿,和胃降逆;酸甘化阴,养阴生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健脾益气,行气降逆,温补脾肾,和胃降逆,泄胃导滞,通降攻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11大治则。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胃失和降,本文采用辛开苦降和胃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结果示通过寒热温清并用、升清降浊、调畅气机、和胃降逆,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病机和胃的生理特性,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宜和胃降逆,包括理气通降、化瘀通降、化湿降浊、消积导滞降胃、降气涤痰、泻火降逆等。并提出服药方法及调摄宜忌。  相似文献   

11.
张小萍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肝胃郁热为其发病关键,病位多在食管及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张小萍在治疗上以辛开苦降,和胃降逆为法,自创张氏降逆汤,临证以此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病证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都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萍 《光明中医》2014,(6):1157-1158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闫清海教授提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其重要病机,柴平汤加减拟定“平胃合剂”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4.
四逆散加味治疗54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4例。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肝、胆、胃。病机为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而胆邪上泛。根据“治肝可以安胃”之理,治宜疏肝和胃降逆,以四逆散加味治之。结果:显效34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O.7%。同时指出,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肝气疏泄,胃气和降,减少胆汁返流,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和胃降逆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4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以健脾和胃、疏肝解郁、和胃降逆、调畅气机为法,加用止呕的方药,以和胃降逆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胃-食管返流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读经典,并结合临床体会,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机概括为胃失和降、肺失宣肃、上逆作咳,故其治则当为和胃降逆、理气止咳;将多年参师襄诊所得进行归纳总结,拟定通降和胃方治疗,并列举了一例病案加以说明;探讨了该中药组方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分别从肝气犯胃、脾胃不和、肺失肃降三个方面对该病病机进行论述。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调畅气机为核心,以和胃降逆为治则,佐以疏肝、健脾、宣肺之法,平衡脏腑间气机升降出入,使全身气机调畅,则诸症自愈。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朱西杰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通过深入研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提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由诸多因素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胸骨后痛伴灼热感等症状。在临证中,朱西杰教授运用自创专利复方蜥蜴散,从疏肝健脾、和胃降逆和保护修复胃黏膜等方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刘冬梅教授从肝脾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以疏肝和胃降逆为治疗大法,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选用柴胡疏肝散、化肝煎合左金丸、益气运脾汤合通幽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刘学勤教授根据肝胆病腹胀病机及症状特点,将其分为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湿困中焦、胆胃不和及腹水作胀五类,分别采用疏肝健脾、和胃降逆、利湿化浊、辛开苦降、攻补兼施五法治之,并选加适当的消胀药物,不但腹胀可除,且肝病得减或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