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笔者采用行气破血、益气养阴之法配合西药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等治疗长期高黄疸肝病 6 4例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资 料 自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5月 ,收治TBIL >171μmol/L住院病人 6 4例 ,男 5 6例 ,女 8例。年龄 19~ 6 8岁 (41.5 6± 11.0 8岁 )。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其中 ,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 6例 ;急性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13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12例。其中合并肝炎后肝硬化的 4例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 13例 ,中期 17例 ,晚…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4月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散发性戊型肝炎 6 0例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均排除甲、乙、丙型肝炎 ,诊断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32例 ,男 2 7例 ,女 5例 ;年龄 15~ 78岁 ;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 2 8例 (重度黄疸肝炎 14例 )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 2例。对照组 2 8例 ,男 2 4例 ,女 4例 ;年龄 14~ 76岁 ;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 2 5例 (重度黄疸肝炎 12例 )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黄春萍  冯兰芳 《陕西中医》2008,29(5):586-587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及中医分型均按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25岁;病程最长的2年,最短1月,其中急性甲型黄疸肝炎32例,急性乙型病毒肝炎者10例,乙肝伴黄疸者6例,无黄疸者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例,均伴有ALT,AST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黄疸型肝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特点是起病快,传染性大,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尤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此证属中医“黄疸”范畴,主要是湿热之邪为患,且多侵犯脾、胃、肝胆诸脏腑。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在护肝的同时,从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的治疗大法着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6~48岁。诊断均符合1990年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中医辨证属于湿热蕴结型。临床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心中懊,体倦…  相似文献   

5.
急性黄疸性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是一种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而不是病因诊断。本地区临床观察最常见于急性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另可见于各种慢性病毒  相似文献   

6.
瘀胆型肝炎可发生于任何一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期 ,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特定临床类型。临床特征是 :巩膜黄染、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及胆汁酸增高、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增高。病程特点是常急性起病 ,有时较隐匿 ,前驱期症状不如普通黄疸型肝炎显著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与普通型黄疸型肝炎相似而较轻 ,发病后 1~ 2周出现黄疸 ,1个月左右达到高峰。黄疸 2~ 3周后精神食欲好转。但黄疸可持续 8~ 16周 ,可以更长 ,个别可迁延半年以上 ,预后尚好。笔者临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36例 ,病程有较明显缩短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78~1980年以来,采取通里攻下法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1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于下: 临床资料 13例患者,年龄为23~38岁。妊娠均在2~4个月内。治疗前均做了肝功能检验,黄疸指数最少16单位,最高32单位。谷丙转氨酶低者200单位,高者>400单位。麝一浊度5单  相似文献   

8.
笔者临床运用自拟抗肝炎 号结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 5 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 1997~ 2 0 0 0 -0 3收治住院的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肝炎黄疸者 )。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年龄 15~ 45岁 ,平均年龄 2 9岁 ;血清总胆红素 ( TB) 3 4 .5~ 2 0 0μm ol/L ,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 T) 80~ 65 0 u/L ;其中有乙肝病史 60例 ,甲肝病史 40例。随机分成 2组 ,自拟抗肝炎 号结合门冬氨酸钾镁针组为 (治疗组 )…  相似文献   

9.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黄疸消退慢 ,较高复发率和慢性化倾向 ,是目前治疗值得探讨的临床问题。作者采用六草二苓汤治疗 72例该病患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 0 1~ 2 0 0 1- 0 3就诊的患者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共 139例。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72例 ,其中男 5 8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31 10± 8 0 4岁。对照组 6 7例 ,其中男5 6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33 2 8± 8 0 3岁。两组病例均符合1990年 5月第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项下急性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1] 。治疗组中甲型肝炎 2 …  相似文献   

10.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类型,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笔者1985~1989年拟“茵陈五虎汤”治疗该型肝炎161例,疗效颇佳。161例中,男97例,女6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岁。就诊时黄疸已持续3天以内者52例,4~7天74例,7天以上者35例。肝功:黄疸指数10~32u137人,32u以上24  相似文献   

11.
活血解毒中药治疗瘀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约有2~3%的病人发展为瘀胆型肝炎。其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具有长期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征,同时伴有进行性肝肿大。我们采用活血解毒为主的中药治疗瘀胆型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19例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至今仍无理想疗法 ,黄疸越深 ,持续时间越长 ,对预后影响越大。因此 ,促进黄疸消退 ,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无疑是治疗的一个关键。我们于 1995年 4月~ 2 0 0 0年 5月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6 4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本组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病例诊断符合全国传染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1 ] 的肝炎诊断标准。总病例数 89例 ,随机分 2组 ,其中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2 5例。 2组在年龄、性别、肝炎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13.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11月~ 1999年 8月笔者亲自护理了 16 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一般肝炎 12 6例 ,3例以后发展为重症 ;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 ) 4 1例 ,死亡 18例 ,病死率为 4 0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密切观察病情 ,及早发现重症趋势1.1 症状与体征的观察1.1.1 “三高症候群”: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多有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症状 ,但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黄疸出现后 ,自觉症状可随之减轻。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黄疸后 ,上述症状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 ,出现高黄疸、高度食欲不振、高度乏力 ,即为“三高症候群”,此时应警…  相似文献   

14.
引起妊娠黄疸的疾病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即ICP),病毒性肝炎,妊娠毒血症,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和妊娠急性脂肪肝。临床以前2种疾病引起的妊娠黄疸最多见。ICP孕期发生率国外报道约2.8%~4.2%,国内报道约2.3%~4.75%。自1996年9月至1...  相似文献   

15.
苦黄注射液是经过卫生部批准生产的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纯中药制剂,属国家新药。我院于1998年2月~12月,应用江苏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苦黄注射液治疗35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总病例65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标准根据北京1995年5月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订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16~54岁。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24例,慢性肝炎急性发作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例,慢性重型肝炎2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7~53…  相似文献   

16.
我院采用甘利欣(江苏天晴制药厂)加维生素C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0例,效果较好,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29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28.5岁。两组患者均有恶心、乏力、肝区不适、皮肤黄染,检测肝功能ALT300U/L以下,SB51.2mmol/L以下。1.2 治疗方法1.2.1 治疗组:甘利欣30mL(每10mL含甘草酸二胺50mg)加维生素C2~3g加入10%葡萄糖5…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率,且起病急促,临床症状多为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8.
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9年 1 2月~ 2 0 0 3年 3月我们应用自拟的退黄汤治疗 6 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结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均来自本院传染科。其中男4 5例 ,女 1 5例 ;年龄 1 7~ 5 9岁。急性黄疸型肝炎诊断符合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西安会议诊断标准[1 ] ,中医诊断参考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的诊断 ,临床表现为身目俱黄 ,黄色鲜明 ,发热口渴 ,尿色黄赤 ,口干口苦 ,恶心欲吐 ,腹满胁痛 ,大便秘结 ,神疲乏力 ,食欲减退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数。2 治疗方法以清热化湿 ,利胆退黄为治则。基…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肝炎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临床分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两类。对于本病,我们一直采取西医诊断和中医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我科1984年4~6月份中资料完整的121例病例整理报告如下: 一、临术资料:本组121例均为门诊病例,起病天数均在一周以内,全部符合1985年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二)》(以下简称《方案》)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84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37例,男性85例,女性36例;1岁以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病毒性肝炎为临床内科的常见病。近年来笔者应用古方鸡鸣散加味治疗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中药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0~65岁,西药组30例,男性19例,女11例,年龄18~57岁。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 二、西医诊断:根据第5届全国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药治疗组30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7例,慢性活动型肝炎13例,西药组30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6例,慢性活动型肝炎14例,两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