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能否预测高血压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方法 观察 46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 (Ⅰ组 :平均年龄 62岁 )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Pd、左房内径 (LAD)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 48例高血压病患者 (Ⅱ组 :平均年龄 58岁 )比较。结果 Pmax :Ⅰ组非常显著高于Ⅱ组[(12 4 92± 14 0 6)ms比 (112 52± 11 68)ms,P <0 0 0 1] ;Pd :Ⅰ组非常显著高于Ⅱ组 [(50 89±13 72 )ms比 (3 7 82± 9 0 1)ms,P <0 0 0 1] ;LVEF :Ⅰ组显著低于Ⅱ组 [(62 0 9± 6 3 2 ) %比(65 14± 5 89) % ,P <0 0 5]。Pmin、LAD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Pmax、Pd、LVEF均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Pmax、LVEF和Pd均可能预测高血压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与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关系。方法:检测68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并与42例老年高血压病无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的两组各20例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Pmax、Pd: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LAD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LVEF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max和Pd可作为预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最简单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能否预测老年高血压病者伴发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方法观察41例有阵发性房颤的老年高血压病者(A组,平均年龄69岁)的最大P波时限(Pamx)、最小P波时限(Pmin)、Pd、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41例无阵发性房颤病史的高血压病者(B组,平均年龄72岁)比较。结果 Pd:A组显著高于B组[(68.82±25.42)ms比(28.52±14.06)]ms,P<0.001;Pmax:A组显著高于B组[(139.81±20.80)ms比(112.25±17.78)ms],P<0.001;LVEF:A组显著低于B组[(61.71±8.45)%比(68.21±5.76)%],P<0.01;Pmin、LAD两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d能够预测老年高血压病者伴发的阵发性房颠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P波离散度 (Pd)与高血压病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的关系。采用体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测量高血压病并发PAF患者(Ⅰ组)的最大P波时限 (Pmax)、Pd、左房内径 (LAD)、左室重量(LVM)、左室射血分数 (LVEF)、A峰速度、E峰速度,并与 92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 (Ⅱ组 )进行比较。结果:Ⅰ组Pmax、Pd、LVM和LAD显著高于Ⅱ组 (P<0. 01), A峰速度和LVEF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 05),Pmin和E峰速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 Pmax、Pd、LAD、LVEF和A峰速度均是PAF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仅Pd是PAF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d是高血压病并发PAF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波变异性及离散度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 82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PAF)组和对照组(非PAF组)。两组均在窦性心律时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与P波变异性(Pvari),以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等指标。以Pvari≥120ms2、Pmax≥110ms或Pd≥40ms为阳性标准,评估PVARI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 PAF组较对照组Pd、Pmax与Pvari及LAD明显增大(P<0.05)。Pvari在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方面均高于其他三者,Pmax+Pd仅次于Pvari,而Pmax相比较敏感性最高。结论 Pvari对慢性心衰患者并发心房颤动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P波离散度(Pd)对高血压病者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方法选择高血压病PAF者45例为A组,高血压无PAF者45例为B组。窦性心律下测量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最大P波间期(Pmax)、最小P波间期(Pmin),并计算Pd(Pd=Pmax-Pmin);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直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组患者的Pd及Pmax显著高于B组(P<0.01);A组LVEF显著小于B组(P<0.05);A组LAD显著高于B组(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max、Pd、LAD及LAEF均为PAF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Pd是PAF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窦性心律下高血压病PAF者的Pd大于无心房颤动者;Pd是PAF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观察48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PAF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48例老年高血压病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1)观察组的Pmax、P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2)观察组的LA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2)。结论:Pmax、Pd和LAD是提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P波离散度及左房内径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15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按是否伴有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波最小时限并计算P波离散度,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并进行比较。结果158例患者中,32例患者伴房颤(20.3%)。其中阵发性房颤14例(43.7%),持续性房颤18例(57.3%),无症状性房颤5例(15.6%);房颤组与非房颤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及左房内径明显增加(p<0.01);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患者比较,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140ms、P波离散度>40ms和左房直径>42mm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伴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性房颤较常见;P波最大时限>140ms、P波离散度>40ms和左房直径>42mm是预测发生房颤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P波离散度(Pd)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伴PAF患者53例为观察组,高血压病无PAF患者48例为对照组,窦性心率下测量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P波离散度(Pd=Pmax-Pmin),同时用24h动态心电图测量其心率变异性.结果①观察组的Pmax和Pd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而HRV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②Pmax、Pd与HRV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发生PAF可能与Pmax、Pd增大及HRV降低有关,Pd与HRV结合可望提高对高血压病患者发生PAF的预测价值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P波离散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韬  孙华清  赵东华 《山东医药》2008,48(10):64-65
将9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分为两组,45例合并阵发性房颤者为观察组,47例不伴房颤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计算P波离散度(Pd)、Pd阳性率、最大P波时限(Pmax)及Pmax阳性率.结果观察组Pd、Pd阳性率及Pmax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认为Pd对老年EH患者房颤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