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胃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电子胃镜检查151例60岁以上老年人,所有患者取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病变组织送病检.结果151例患者中慢性胃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胃癌,其Hp感染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1),胃癌检出率高于60岁以下患者.结论Hp感染与老年胃病密切相关,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胃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电子胃镜检查151例60岁以上老年人,所有患者取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病变组织送病检.结果151例患者中慢性胃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胃癌,其Hp感染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1),胃癌检出率高于60岁以下患者.结论Hp感染与老年胃病密切相关,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感染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年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消化不良、胃癌(残胃癌)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行快速尿素酶实验,阳性者1036例。将其胃黏膜标本行Hp培养,获得临床分离株448株。结果承德地区Hp培养阳性率42.3%。各类疾病培养阳性率依次为:消化不良100%、十二指肠溃疡69.2%、复合溃疡68.3%、胃溃疡49.3%、胃癌29.2%(残胃癌38.0%)、慢性胃炎19.8%。结论幽门螺旋杆菌可导致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承德地区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培养阳性率高,故其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 (Serum gastrin,GAS)含量、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与十二指肠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 35例受检者 (其中黏膜正常 2 1例 ,慢性胃炎 2 4例 ,十二指肠溃疡 2 2例 ,胃溃疡 2 4例 ,胃癌 2 0例 ,肠癌 2 4例 )进行空腹 GAS测定、Hp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Hp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其余各疾病组间的 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GAS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若只以是否感染 Hp来分组 ,则 Hp阳性组 GAS明显高于 Hp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Hp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 ,GAS在其间可能充当媒介因素 ,从而参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胃镜下幽门螺杆菌(Hp)检测,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300例患者分成两组,经胃镜检查.于胃窦部取活组织一块,应用快速尿素酶试纸进行Hp检测.结果:300例患者中Hp总检出率为77.0%,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高,分别为91.5%及96.9%,51岁以上组慢性胃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Hp检出率分别为71.2%和98.5%,均高于50岁以下组的55.5%和8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密切相关,因此检测Hp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的高感染率受到广泛的重视,其与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关已达成共识,但在胃溃疡(包括恶性)患者中Hp感染率与总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为了解资阳市胃镜检查病人感染状况,我院对1982~2001年间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4196例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分析,探讨Hp感染及与相关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匡永远 《当代医学》2009,15(31):43-4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经内镜和病理明确诊断的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共372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93例、肠上皮化生IM45例、异型增生DYS35例及胃癌GC72例。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Hp阳性率从CSG、CAG、IM、DYS到GC分别为43.3%、60.2%、64.4%、65.7%和70.8%,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CAG、IM、DYS与GC的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CSG(P〈0.05,P〈0.01);早期胃癌Hp感染率为86.2%,显著高于进展期(60.5%,P〈0.05);Hp感染率与胃癌的年龄、部位、Lauern分型密切相关(P〈0.05,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Hp感染在慢性胃炎进展演变为胃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并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总结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研究分析入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甲组)与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乙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快速尿素酶、胃镜检查以及14C呼气试验,分析两组患者的Hp感染情况。结果甲组Hp阳性检出率高于乙组,且甲组的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乙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胃溃疡Hp阳性感染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十二指肠溃疡发生与Hp感染密切相关,但慢性乙型肝炎胃溃疡、乙肝肝硬化胃溃疡发生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老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97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作胃黏膜组织活检,以比较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Hp感染的阳性率。同时对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非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进行分组比较,计算构成比例及Hp的感染率。结果老年组Hp感染率77.1%,高于非老年组65.1%;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率高于其它组。而慢性非活动性胃炎与胃癌Hp阳性率相接近。结论Hp感染与年龄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318例患者分成老年组151例,非老年组167例,经胃镜检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老年组慢性胃炎与胃溃疡的Hp检出率分别为78.1%和87.5%,均高于非老年组的43.5%和44.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Hp感染率增高;确定Hp感染,对防治胃十二指肠疾病有重要意义;尽早根除Hp感染,利于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胃镜下幽门螺杆菌(Hp)检测,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纳入250例患者行胃镜检查,于胃窦部取活组织一块,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扩增技术对幽门螺杆菌16S rRNA基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患者Hp阳性率高,分别为89.1%、84.2%及91.6%,50岁以上组慢性胃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Hp检出率分别为65.2%和93.8%,均高于50岁以下组的50.5%和84.6%(P〈0.05)。结论 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密切相关,FQ-PCR方法检测Hp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516例有消化道不适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情况。总感染率为37.9%。活动性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及复合溃疡HP感染率分别为86%,62.3%,63.6%和64.3%;而非动性慢性胃炎及胃癌的HP感染率分别为22.5%和24.2%。两组的HP感染率有明显差别(P<0.01)。结果提示HP感染与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亦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始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杜建新  侯激流  蒋锦华  芦红 《西部医学》2012,24(7):1268-126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肝硬化并发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69例肝硬化患者Hp感染进行检测,并分析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及肝源性溃疡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CG)接近;Hp感染率在肝硬化有、无PHG及轻、重型PH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伴十二指溃疡(DU)组HP感染率高于不伴溃疡组(P<0.05)而与DU对照组接近(P>0.05);肝硬化伴胃溃疡(GU)组Hp感染率与不伴溃疡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GU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Hp与DU关系密切,而与PHG及GU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黏膜幽门螺杆茵(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26075例接受纤维胃镜检查的患者作胃黏膜Hp现症感染检测。结果 上消化道疾病Hp现症感染检出率达94.95%,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最高(99.84%);其次为慢性胃炎(94.71%)和胃溃疡(92.36%);胃癌阳性率也达76.95%。结论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关系极为密切。与胃癌之间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胃镜检查确诊的494例慢性胃炎患者、160例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患者分别给予胃黏膜组织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炎性反应情况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消化性溃伴慢性胃炎Hp感染的阳性率。结果:Hp感染阳性率,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达72.7%、隆起糜烂性胃炎达76%、反流型胃炎达88.2%、萎缩性胃炎达75%,十二指肠溃疡(DU )和胃溃疡(G U )的H p检出阳性率分别是82.1%和86.5%。结论:几种常见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均伴有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16.
13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Hp检出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快速尿毒酶试验、PCR法、组织切片Warthin-stary银染及血清ELISA法检测重庆地区136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36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检出率为43.4%,与年龄、性别以及术后时间无关;毕I式术后残胃Hp检出率(65.8%)明显高于毕Ⅱ式术后残胃Hp检出率(34.0%),而伴有胆汁返流的残胃Hp感染阳性率(21.3%)明显低于不伴胆汁返流的残胃阳性率(56.0%)。同时,因溃疡、穿孔、出血行手术的残胃Hp检出率(47.7%)高于因胃癌手术的检出率(24.2%);不同病理学残胃中,残胃溃疡和残胃癌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残胃炎及吻合口炎Hp感染率。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Hp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残胃癌,应及早进行Hp治疗,可减轻肠胃病变,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与p53基因、BcL-2基因、Fas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观察在不同胃病黏膜组织中Hp的感染情况,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cL-2、Fas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及癌前病变(IM、Dys)组中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Bcl-2的阳性表达率在GC、Dys和IM组中明显高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在GC及Dys组中表达明显低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C、Dys及IM中,Hp感染(+)组中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Hp感染(-)组,Fas基因蛋白的表达低于Hp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Hp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p感染与细胞凋亡调控蛋白p53、Bc1-2及Fas之间存在相互协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关系.方法:对1768例胃镜检查者胃镜检查患者中Hp检查阳性者与219例正常者中Hp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Hp阳性率为22.37%,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阳性率分别为65.25%和66.0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Hp阳性率分别为83.87%和84.21%,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病人的Hp阳性率为66.66%,与正常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说明Hp感染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与胃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地区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情况。方法1130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均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并使用电子胃镜常规胃镜检查。结果1130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Hp检出率为64.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74.0%,女性检出率为56.5%,性别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98.5%,胃溃疡为90.1%,胃癌为84.9%,单纯慢性胃炎为60.9%。Hp感染与患者年龄关系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男性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Hp感染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以就诊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尿素酶试验阳性的1036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消化不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结果:1036例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448例,阳性率为43.2%.承德地区不同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旋杆菌培养阳性率依次为:消化不良100%、十二指肠溃疡69.3%、复合溃疡68.3%、胃溃疡49.4%、胃癌29.3%、慢性胃炎19.8%.结论:承德地区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及处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于降低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