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 )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和对照组(西医),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完全静脉营养支持、抗炎、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污染性腹腔手术,只要能够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治,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03~2009年住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68例,对照组39例经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加用泛影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疗组平均初次排气或排便时间为(29.4±8.5)h,平均·治愈时间(9.9±6.1)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非手术治疗.加用泛影葡胺治疗能明显缩短治愈疗程,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保守治愈29例,中转手术1例,治愈率为96.7%,平均住院时间为(8.5±3.1)d。对照组保守治愈25例,中转手术5例,治愈率为83.3%,平均住院时间为(13.5±5.6)d。两组患者治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污染性腹腔手术,只要能够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治,保守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100-10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8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方药:蒲公英、一见喜、紫花地丁、忍冬藤、广木香、香附、火麻仁、全瓜蒌、熟军、焦查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41例,有效率达97.6%,2年随访复发率为4.9%,住院时间平均为(15.3±4.5)d;对照组总有效26例,有效率达65.0%,随访复发率为34.6%,住院时间平均为(21.3±4.5)d。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并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和中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5.
杨寿佐  覃建雄  苏一伦 《吉林医学》2010,31(31):5522-55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全胃肠外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2例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治愈时间及胃肠减压量。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增液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6%;治愈时间4~12天,平均7天。对照组治愈20例,无效5例,治愈率80%;治愈时间8~21天,平均14天。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我院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及采纳。  相似文献   

8.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施以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胃及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程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15.3天,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10.5天;治疗组分别为13.5天和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可明显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4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之间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胃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胃肠减压量、电解质紊乱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加用羟乙基淀粉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7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大承气汤+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每组38例,观察比较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表现出现缓解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胃液引流量,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组患者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的缓解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组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胃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再次手术,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可靠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保守疗法.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2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结果 28例患者全部治愈,1例再手术病例术后发生肠瘘,住院时间52 d,平均住院时间(23±10.5)d.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中药灌肠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炎症较重的患者2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9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或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水煎剂加减分次胃管内注入或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肠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2~4 d,1例出现术后炎性肠梗阻;对照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平均时间为4~8 d,12例出现术后炎性肠梗阻;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现术后炎性肠梗阻机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早期使用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能显著减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起到预防作用,肠道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病苦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泛影葡胺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0年收治42例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对照组23例经常规治疗,治疗组19例加用泛影葡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疗组平均初次排气或排便时间30.5±78.5小时,平均治愈时间10.2±6.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胃管注射泛影葡胺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也可了解肠梗阻的进展和恢复情况.结论:炎性肠梗阻一经确诊,可以行保守治疗,泛影葡胺是能明显缩短治愈疗程,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中牟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腹部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再次手术人数为1例,对照组3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重视,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倍他米松(舒其松)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1996年9月-2005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54例(对照组)与加用倍他米松和生长抑素8肽(善宁)治疗29例(观察组)作对比分析,观察其治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t=9.21,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5例和14例结合手术治愈,在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χ^2=0.48,P〉0.05)。结论倍他米松和生长抑素的应用可以明显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愈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竹圈盐灸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将8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临床保守治疗配合竹圈盐灸)40例和对照组(临床保守治疗)40例。观察两组在好转率、治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方面有无差别。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好转率与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但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圈盐灸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其作用有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营养支持下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单独及其联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煤集团总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于营养支持下行单纯性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推行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恶心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鸣音恢复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营养支持下联合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型小肠ED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研究2007-06~2010-10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非手术治疗27例,其中采用小肠ED导管治疗12例做为试验组,同期住院的采用鼻胃管减压治疗的15例做为对照组,将两组置管前5 d减压引流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置管天数、腹部X线平片设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患儿的胃肠减压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在试验组为(4.6±3.2)d,对照组为(7.8±4.3)d,置管天数试验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5.81±1.17)d vs(9.43±2.56)d,P<0.01]。结论小肠ED导管能有效施行肠减压,促进肠蠕动恢复,治疗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共收治20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实验组则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均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时间为10至18天,平均(12.34±3.13)天。实验组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其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无一例需再次手术进行解除肠梗阻。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来说,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肠胃功能的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