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把男人当肋骨,话似乎不是这样说的。《圣经》里耶和华制造了男人,然后用男人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女人才是男人的肋骨。  相似文献   

2.
支持称之为“健康的革命”,对《养生经》中说到的许多保健方式秉行不讳;反对则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其“言过其实”、“缺乏科学的严谨态度”,有的甚至指斥“满嘴胡言乱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是是非非《养生经》。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养生?简单地说,就是保养身体。养生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庄子》中的《养生主》篇,介绍了一个名的典故,叫“庖丁解牛”。庖丁是一名厨师,他的宰牛刀用了19年。还同新磨砺的刀一样锋利,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用刀得当,保护了刀刃。惠君知道了这些情况,感慨地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里讲的“养生”,是指保养刀刃。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说;“有形于内必行于外”。当身体废物积滞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会积成毒,毒素在人体内堵塞经脉、血管,就会形成各种斑点,其中最主要是黑斑、白斑、血痣,统称三斑。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药》2008,(3):2-3
湖南洪江市黄亦兵:在单位阅览室的书架上,陈放着十多种杂志。然而,最受干部职工亲睐的就是《家庭医药》。一位老同志说:“《家庭医药》犹如一朵绚丽的鲜花,以她特有的芬芳馨香,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心,可谓是人见人爱。”  相似文献   

6.
《列子》里有个故事说,杨朱路过宋国边境的小旅店时,发现店主有两个妾,一个漂亮一个丑,丑的那个地位高,漂亮的地位低。杨朱觉得奇怪,就问店主原因。店主回答:“漂亮的那个,整天觉得自己了不得,我看着就烦;丑的那个老觉得自己的长相对不起我。我喜欢这种态度,也就不觉得她难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其实。大约在公元前1550年之前,埃及人就曾经记录了这一种病。指出这种病的病人有多尿的现象。这个记载应该说是目前发现有关糖尿病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宋诚挚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935-1936
宋金元时期.药学继隋唐五代之后有新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本草著述的增多,如《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政和本草》、《日华子诸家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宝庆本草折衷》等。而金元时期,以私家本草占主流,如张元素的《珍珠囊》、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李杲的《用药法象》、王好古的《汤液本草》等。其次表现在本草内容上,学术观点鲜明,探讨争鸣出现.新说叠出,推动了本草学的繁荣。宋代朝廷除了重视本草著述的编著外,同时还编著了一系列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从这些较有代表性著作中,可以分析这一时期柴胡的功效与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太阳蓄水证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蓄水证是《伤寒论》太阳病变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医家对其病机、病位、病性争议颇多,但大多认为是太阳之邪,随经入腑,以致热与水互结于膀胱所致的太阳腑(膀胱)证。太阳之邪如何循经入腑?又如何使热与水互结于膀胱?很难理解,且《伤寒论》中并无“膀胱蓄水”一说。因此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可进一步揭示《伤寒论》太阳蓄水证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巧  马爱霞 《上海医药》2006,27(4):158-160
2005年11月1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原《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自《条例》施行之日起废止。相对于老法规,新《条例》进行了较大改动,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更加严格、科学、全面,值得业内高度关注。本文对《条例》的关键内容作一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准确理解该《条例》,切实抓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韩向东 《中国药店》2007,(3):I0013-I0013
《百家讲坛》里睿智的于丹教授正在讲述《论语心得》,正听得津津有味,妻捧着一杯飘香的绿茶挡在了我面前。我瞟了她一眼,笑着说:”店长同志.你的眼睛告诉我,一是你犯了错误,二是你有求于我。”  相似文献   

12.
板蓝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蓝”之名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苏颂《本草图经》日:“按蓝有数种,有木蓝,出岭南,不入药。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为马蓝”。《本草纲目》载:“蓝凡五种,各有主治”。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主要成分:含靛甙、靛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 生药学研究 本品始载于《金匮要略》,名为“竹皮”,《本草经集注》称之为“青竹茹”,历代本草均有记述,《本草纲目》列于《竹》项下,其中记载竹类20多种,称“人多不能尽别”。  相似文献   

14.
情志与养生     
养生中核心部分便是情志养生。对此,《老子》、《庄子》中皆有论述,而论述最详细的当属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如:  相似文献   

15.
读者在线     
《中国药店》2008,(3):10-10
《疾进2008》;《益丰慢跑》;《劳资关系,利益平衡是关键》;《南药“采购包”失声终端》;《走出OTC销售虚增“怪圈”》。  相似文献   

16.
养生综述     
养生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养生理论,大多散见于中医古籍及道家的著作中,诸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千金方》、李时珍《本草纲目》、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传统的养生理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即“天人相应”。这是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养生。亦是养生的精华、核心所在。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选择了朱世增先生所著《山野遗方》中关于养生的论述,以每期一讲的形式连载。 朱世增先生,吉林省吉林市华侨医院院长、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特邀教授、北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2012,(2):256-256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原刊《小儿急救医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是国内儿科领域中惟一一本反映危重症急救方面的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PeriodicalsDirectory)、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esternPacificregionIndexMedicus,WPRIM)收录期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规范药品注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创刊寄语     
25年前,当我还是一名读者时,就与《中国药学杂志》(原《药学通报》)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今天,我有幸从一位读者成为《中南药学》主编,感慨万千。回顾自己走过来的路,有耕耘的艰辛,更有收获的喜悦。1998年,当我成为《中国药学杂志》第九届编委时,在讨论会上我曾深情地说过  相似文献   

20.
龚翔 《中国药事》2005,19(9):571-571
2005年8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42号令,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实施。自《条例》施行之日,原《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