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肺鳞癌组织标本135例和癌旁组织标本1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肺组织中FGFR1和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肺鳞癌组织标本中FGFR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肺鳞癌组织中,FGFR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FGFR1及VEGF均为肺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肺鳞癌患者的FGFR1和VEGF表达水平升高,并在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表现遗传学是当前肿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和Zeste基因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蛋白表达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05-07-2009-8-20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85例.选取食管鳞癌组织85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30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SD1和EZH2蛋白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LSD1和EZH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LSD1和EZH2两者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和Logrank-test检验分析LSD1和EZH2蛋白表达与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4.7% (55/85)和70.0%(21/30);癌旁组织均为少量阳性表达(低表达),主要位于增殖较旺盛的鳞状上皮基底部;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01),食管鳞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EZH2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3%(53/85)、76.7% (23/30)和20.0% (6/30);EZH2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01),食管鳞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SD1和EZH2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r=0.239,P=0.028.LSD1蛋白表达水平与pT分期(P=0.007)和分化程度(P=0.021)相关.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pT分期(P=0.022)、pN分期(P=0.046)和分化程度(P=0.018)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LSD1高表达患者的mOS和mPFS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均P<0.001.EZH2高表达患者的mOS和mPFS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均P<0.001.亚组分析LSD1和EZH2同时高表达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 free survival,mPFS)均低于非LSD1和EZH2同时高表达患者,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LSD1表达为独立的PFS预后指标,P=0.005;EZH2表达为独立的OS和PFS预后因素(P=0.003,0.014).结论 LSD1和EZH2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高表达的患者与术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Ezrin、E-cadher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膜细胞骨架组织连接蛋白埃兹蛋白(Ezrin)能够促进肿瘤转移,可与上皮钙黏素相互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本研究探讨Ezrin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及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76例食管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Ezrin阳性35例(46.1%),E-cadherin阳性74例(97.4%);7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Ezrin阳性63例(82.9%),E-cadherin阳性34例(44.7%)。Ezrin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E-cadherin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E-cadherin的表达缺失率逐渐增加。Ezrin表达升高和E-cadherin的表达缺失呈负相关。结论:Ezrin和E-cadherin均与食管鳞癌的发生、转移有关,且两者表达呈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IGF-ⅠR、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95例食管鳞癌石蜡标本及20例食管正常组织中IGF-ⅠR、VEGF-C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20例食管鳞癌新鲜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IGF-ⅠR、VEGF-C的表达。[结果]IGF-ⅠR、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食管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ⅠR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P<0.05),VEGF-C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鳞癌中IGF-ⅠR、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7,P<0.05)。IGF-ⅠR、VEGF-C阳性表达组和两者共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IGF-ⅠR、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IGF-ⅠR、VEGF-C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MP-9及TIMP-1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86例食管鳞癌组织及4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1)4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表达阴性。2)MMP-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12%。其中高、中分化和低分化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6%和82.05%(P<0.01);Ⅰ、Ⅱ期患者和Ⅲ、Ⅳ期患者分别为42.86%和80.39%(P<0.01);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别为75.81%和37.50%(P<0.01)。3)TIMP-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9.02%。其中高、中分化和低分化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67%和28.21%(P<0.05);Ⅰ、Ⅱ期患者和Ⅲ、Ⅳ期患者分别为54.29%和25.49%(P<0.01);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22.58%和75.00%(P<0.01)。4)Kaplan-Meier分析,MMP-9高表达和TIMP-1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MP-9低表达和TIMP-1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MMP-9和TIMP-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关系密切,对判断其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食管鳞癌组织MMP-9和VEGF-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临床意义,分析两者与食管鳞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86例食管鳞癌组织及42例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中MMP-9和VEGF-C表达情况。结果:正常42例食管黏膜组织未见有MMP-9和VEGF-C表达。MMP-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5.12%(56/86)。其中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6%(24/47)和82.05%(32/39),χ2=9.01,P=0.0027;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分别为42.86%(15/35)和80.39%(41/51),χ2=12.90,P=0.0029;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75.81%(47/62)和37.50%(9/24),χ2=11.20,P=0.0008。食管鳞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率为52.32%(45/86)。在高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30%(18/47)和69.23%(27/39),χ2=9.500,P=0.0116;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的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29%(12/35)和64.71%(33/51),χ2=10.37,P=0.0023;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29%(38/62)和29.17%(7/24),χ2=13.32,P=0.0002。Kaplan-Meier分析发现,MMP-9高表达和VEGF-C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MP-9低表达和VEGF-C低表达患者。结论:MMP-9和VEGF-C的表达和食管鳞癌关系密切,MMP-9及VEGF-C的高表达可预示食管鳞癌高恶性度,高转移能力和低生存期;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癌组织VEGF和Angiopoietin-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上皮肿瘤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20例食管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VEGF及Ang-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VEGF蛋白在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15.0%和10.0%,Ang-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10.0%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及Ang-2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T3、T4期显著高于T1、T2期,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1%和16.7%,P=0.049;Ang-2蛋白表达率则分别为43.8%和8.3%,P=0.041。VEGF及Ang-2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9.0%和22.6%(P=0.001),Ang-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2.1%和12.9%,P=0.000。结论:VEGF及Ang-2在食管上皮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表明其在食管上皮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VEGF及Ang-2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标志分子;具有潜在的临床诊断价值;VEGF及Ang-2与食管癌的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环氧合酶-2(COX-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食管鳞癌组)和23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人员VEGF、HIF-1α和COX-2的表达,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HIF-1α和COX-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患者VEGF、HIF-1α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8%、66.1%和67.9%,高于对照组的13.0%、0.0%和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鳞癌患者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HIF-1α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射敏感组患者的VEGF、HIF-1α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55.0%和57.5%,低于不敏感组的100.0%、93.8%和9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M分期为Ⅱ期、Ⅲ期及VEGF、HIF-1α和COX-2阳性表达是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EGF、HIF-1α和COX-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是放射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Aurora-A异常表达在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i J  Xue LY  Yin N  Lu J  Fu M  Dong LJ  Shao SJ  Tong T  Zhan QM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0):748-751
目的 探讨Aurora-A在T3期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建立食管鳞癌患者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AuroraA的表达情况,分析Aurora-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Aurora-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1%(140/189),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8.5%(35/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162,P<0.05).淋巴结阳性组的Aurora-A强阳性表达率为43.0%(46/107),淋巴结阴性组为7.4%(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32,P<0.05).Aurora-A强阳性表达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Aurora-A阴性者(P=0.0042).结论 Aurora-A的表达水平与T3期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可能对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馨  傅剑华  程斌 《肿瘤学杂志》2013,19(5):336-341
[目的]探讨PAR1 mRNA及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匹配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食管原位癌组织及其匹配癌旁组织PAR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对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匹配癌旁组织的PA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PAR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匹配的癌旁组织(146.220±24.790vs134.054±23.593,t=-4.17,P<0.01),而且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t=-2.199,P<0.05);食管鳞癌组织PAR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匹配的癌旁组织(49%vs3.64%,χ2=23.04,P<0.001)。[结论]PAR1 mRNA及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合并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例明确诊断为CML且合并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资料,并结合文献对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0岁(40~76岁).发病初7例患者CML处于慢性期,1例处于加速期;除1例仅给予羟基脲治疗外,其余7例均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8例患者中,同时性多原发癌(SMPC)2例,异时性多原发癌(HMPC)6例;手术治疗2例,手术+化疗1例,化疗4例,同位素治疗1例.1例SMPC患者已死亡,1例治疗中;6例HMPC患者均在继续治疗中.结论 CML与恶性实体瘤之间的关系目前暂无定论,发病少但并不罕见,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认识,避免误诊和漏诊,治疗上应遵循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两条主线.  相似文献   

12.
吴白露  王峰  樊青霞 《癌症进展》2019,17(9):1078-1082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食管癌KYSE30和EC9706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做任何处理空白食管癌KYSE30和EC9706细胞分别作为A组和E组,将只添加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的食管癌KYSE30和EC9706细胞分别作为B组和F组,将转染无义干扰小RNA(siRNA)和YAP1 siRNA的食管癌KYSE30细胞和EC9706细胞分别作为C组、D组和G组、H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YAP1 mRNA及其对应蛋白的相对表达量,CCK8法、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D组细胞中MMP2、VEGF、YAP1 m 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A、B和C组细胞(P﹤0.05),H组细胞MMP2、VEGF、YAP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E、F和G组细胞(P﹤0.05)。转染48、72 h后,D组细胞OD值低于A、B和C组(P﹤0.05),H组细胞OD值低于E、F和G组细胞(P﹤0.05)。D组穿膜细胞数少于A、B和C组细胞(P﹤0.05),划痕愈合距离小于A、B和C组细胞(P﹤0.05);H组穿膜细胞数少于E、F和G组细胞(P﹤0.05),划痕愈合距离小于E、F和G组细胞(P﹤0.05)。结论 YAP1可能通过抑制MMP2和VEGF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抑制食管癌恶性进程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3.
苗杨  张金良  孙燕 《癌症进展》2019,17(1):90-92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组(Ⅰ组)、盐酸羟考酮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组(Ⅱ组),每组40例。记录术后1、6、12、24、48 h两组患者静息时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患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总体镇痛满意度。结果术后1、6、12、24、48 h,Ⅱ组患者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患者(P﹤0.01)。术后48 h内,Ⅱ组患者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Ⅰ组(P﹤0.01);Ⅱ组患者的盐酸羟考酮使用剂量低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不仅能安全有效地增强术后镇痛效果,还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5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胃癌组织(n=95)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n=30)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种组织中DAB2IP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DAB2I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1)。DAB2IP阴性组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AB2IP阳性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AB2IP和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535,P<0.01)。不同TNM分期、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DAB2IP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B2IP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DAB2IP阴性表达组(P<0.05)。β-catenin阴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阳性表达组患者(P<0.05)。有远处转移和DAB2IP阴性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DAB2I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β-catenin在的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二者可作为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但β-catenin不能作为提示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叉头框转录因子O3(FOXO3)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膀胱癌T24细胞转染FOXO3-pcDNA3.1和pcDNA3.1,分别记为FOXO3组、Vector组,将没有转染的T24细胞记为对照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OXO3 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FOXO3蛋白表达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β-链蛋白(β-catenin)、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Vector组细胞中FOXO3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3组细胞中FOXO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ector组细胞光密度(OD)值、细胞克隆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3组细胞OD值、细胞克隆数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ctor组细胞中β-catenin、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3组细胞中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3组细胞中β-catenin、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O3能够在体外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下调β-catenin和p-AKT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TF-1、MIP-1α在PTM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PTMC的诊断提供新途径。方法选择PTC患者42例、PTMC患者45例及TD患者40例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并入组后,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TF-1、MIP-1α水平。比较三组患者血清TTF-1、MIP-1α结果差异。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将三组患者的血清TTF-1、MIP-1α水平分别制作ROC曲线,确定三组患者血清TTF-1、MIP-1α的临界限值。根据血清TTF-1、MIP-1α的临界限值,采用不同的组合(血清TTF-1、MIP-1α、血清TTF-1+MIP-1α)对所有患者分别做出PTC、PTMC、TC的诊断结果,计算血清TTF-1、MIP-1α、血清TTF-1+MIP-1α诊断PTM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比较不同方案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患者血清TTF-1、MIP-1α水平均明显高于PTMC和TD患者(P<0.05),PTMC组患者血清TTF-1、MIP-1α水平均高于TD组患者(P<0.05)。血清TTF-1指标的ROC曲线左侧拐点为(4.3μg/L),血清MIP-1αROC曲线左侧拐点为(55.6 ng/L)。血清TTF-1+MIP-1α诊断PTMC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纯的血清TTF-1、MIP-1α。结论血清TTF-1、MIP-1α与甲状腺癌变程度关系密切,血清TTF-1联合MIP-1α诊断PTMC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避免了高频超声诊断的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经验限制,诊断PTMC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玲  张安姌  李潜 《癌症进展》2019,17(13):1515-1518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相关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单纯型黏液癌患者,分析其乳腺超声声像图特征和乳腺钼靶检查结果,以及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表达水平。结果超声诊断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符合率为59.62%,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完整,边界清晰,肿块内部较少出现钙化,但大多数肿块内部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RI)较高,平均RI 为(0.81±0.13);67.31%(35/52)的患者肿块周边出现回声增强表现,17.31%(9/52)的患者检查时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39 例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其中Luminal B 型患者的比例最高(74.36%,29/39),其次为Luminal A 型(20.51%,8/39),HER2 阳性型的比例较低(5.13%,2/39),未出现三阴性患者。Luminal A型患者合并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比例为25.0%,高于Luminal B型及HER2阳性型患者的13.79%和0%。结论肿块后方或周边回声明显增强(“亮环征”)、肿块内部血流较丰富及RI 值较高是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特征性表现。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超声表现不同,Luminal A型患者更倾向于良性结节的超声表现,HER2 阳性型患者更倾向于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Luminal B 型患者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28和CD117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5例初诊MM患者,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D28和CD117表达,并分析二者与MM分期及临床参数的关系,分期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进行。结果 115例患者中,CD117阳性15例,CD28阳性30例。CD117阳性表达与红细胞沉降率(r=-0.481,P=0.039)、C反应蛋白水平(r=-0.314,P=0.015)、骨髓细胞学测定的浆细胞比例(r=-0.027,P=0.001)呈负相关。CD28阳性表达与乳酸脱氢酶水平(r=0.249,P=0.033)、ISS分期(r=0.319,P=0.017)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水平(r=-0.372,P=0.026)呈负相关。CD28阳性与轻链类型有关,以不分泌型常见(P=0.016)。CD28阳性组和CD117阳性组中溶骨性病变发生率较高,但与CD28阴性组和CD117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2、0.479)。结论早期MM患者中CD117阳性表达水平高于晚期患者,而CD28阳性表达水平在晚期患者中高于早期患者,CD28和CD117有望成为初诊MM患者预后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IPHC)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肿瘤(OET)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晚期OE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和IPHC。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各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后腹腔积液控制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于化疗后逐渐降低,时间和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术前和第4次化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第2次和第3次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级以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腔积液控制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3.8%,高于对照组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HC对晚期OET患者的腹腔积液控制满意,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典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例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DLBCL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全血细胞减少,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影像学检查可见脾大及全身多发骨质代谢增高,无法进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及脾切除病理诊断,结合多次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流式免疫分型、基因重排、影像学检查等诊断为DLBCL,给予联合化疗后病情快速缓解.结论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DLBCL较为少见,应注意鉴别原发骨髓的DLBCL及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全面准确地应用各种实验室技术明确诊断,并在治疗后及时评估疗效,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